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度盘点】2017年十大医疗健康类谣言排行榜

[复制链接]

2217

主题

2625

帖子

83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2: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做的”、“有人利用塑料制作假大米”、“MH370消失是美国的阴谋”、“肉松饼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 岁末年初,是总结和展望的最好时节。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是平台还是自媒体,都在进行着总结与展望。如果就微信朋友圈传播内容进行总结,那么,必然会有谣言的一席之地。
那些曾经在网上盛传一时的网络谣言你还在信吗? 辞旧迎新之际,辟谣助手根据搜索热度、迷惑性、危害性以及网民举报,筛选出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谣言排行榜专题推送,排行榜分为几个板块,分别为【2017年度谣言数据报告】【2017年度十大谣言排行】【2017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类谣言排行榜】【2017年度十大医疗健康类谣言排行榜】【2017年度十大社会科技类谣言排行榜】【2017年度十大涉军类谣言排行榜】【2017年度十大谣言关键词排行】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一起一一破解!
辟谣助手忠心的希望:辟谣的文章在未来的某一天能超过谣言的转发量,不要让这些谣言在新的一年继续招摇撞骗!
TOP10 雾化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国家禁止医院输液,却出现了雾化,雾化比输液更有害,被称为是医院的杀手锏,国家不让打点滴不让打抗生素了,但在一些医院里一个自称绿色疗法的治病方法——雾化,很多家长把雾化当宝,感觉不输液就远离了抗生素,真相真的如此吗?看看雾化里面成分一般都有哪些:1、支气管扩张剂。2、糖皮质激素。3、黏液融解剂。4、抗生素。5、联合用药看了这些之后你感觉轻松吗?
真相:雾化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雾化治疗是一种给药方式,并不是一种抗生素或某一类药。雾化治疗原理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微小的雾滴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就像输液、口服、贴皮等一样,雾化是药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方式。由于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发生病变的呼吸道和肺部,对比口服或静脉输液,它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局部药物浓度高,但总体用药剂量小。因此,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目前临床治疗呼吸类疾病非常理想的一种手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英国使用,在我国临床也使用了近20年了。
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和口服药物、静脉输液一样,只要在正规医院接受医生的雾化治疗,遵医嘱用药,就无需担心它的安全性。
TOP9 洗澡时先洗头可导致脑溢血?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冬天来临,一篇关于洗澡顺序的文章又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人的血管非常薄弱,遇上高温就会“热胀”,一不小心就会爆裂。冬天洗头时一碰热水,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头部,这时如果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脑溢血,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
真相:这条谣言早在2013年就曾出现,此后每年改头换面再继续传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2016年发布的11月科学流言榜指出,脑溢血是脑血管承受不住压力破裂,导致血液流出进入脑组织。因此,血压高才是引发脑溢血的根本原因。至于洗澡诱发的脑溢血,原因并不是大脑血管受热膨胀,而是因为洗热水澡时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用力过猛引起的血压变化。
而谣言所说的“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出自日本《日刊现代》杂志2013年11月21日的报道,称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高达1.4万人,其中约9成是65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冬季,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报道写的原因是“温差”而不是“受热膨胀”,而且摔倒后因溺水死亡的情况突出,并不都是纯粹因脑溢血直接致死。
TOP8 一滴血可测癌症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 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网络,文章里提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注:没说一滴血就可以测出癌症)。”网友纷纷表示:“如果这是真的,那是重大喜讯啊!”
真相:对此,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这种说法不太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文章标题会误导老百姓认为靠一滴血就能测出自己是否会患癌症,患哪种癌症。”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
苏丹教授认为,通过一些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确可以对人体癌变提供指示和判断,可监测肿瘤的进展和预后。但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这种判断通常需要与传统、经典的检测方法联合应用。
事实上,罗永章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辟谣过,“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他认为,由于射线剂量大和费用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经常性地使用,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病人预后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TOP7 多吃主食死得早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相信大家最近都被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关于饮食方面的新研究刷屏了吧!比如说:
1、吃米面糖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可能让你死得更早。
2、多吃好的脂肪,吃油,可能让你活得更长。
3、吃肥肉、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降低中风的风险。
4、吃油和心脏病没有关系,吃多少油都不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
真相:那么,究竟这样的说法正确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说法1:摄入更多糖类(碳水)的人,总死亡率要更高一些,相对风险大约1.28(高28%),但是他们基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并不会更高。
实际上,随着营养水平的提升,中国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大部分中国人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不超标,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减少或严格控制。相反的,临床上目前常看到严格限制主食甚至不吃主食,结果导致营养失衡和能量不足,并最终产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病例。应该说,不吃主食或极少吃主食与大量吃主食都对健康不利,这早被很多研究所证实。
说法2:吃更多脂肪(包括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的人死亡率更低,并且这三种脂肪对死亡率降低影响各不同,其中多不饱和脂肪的摄入最能降低死亡率。
目前中国人脂肪摄入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平均每日脂肪摄入能量占比已达到32.9%。PURE研究显示,每日脂肪能量占比为24%至35%之间时,包括总死亡率和脑卒中风险相对较低。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所以没有必要再增加肉类摄入量。
PURE研究显示,每日脂肪摄入仅为10.6%的人死亡率相对高。这个标准只相当于23.5克脂肪,大约等于每天只吃1个鸡蛋,或喝1袋250毫升的牛奶,或放1小汤勺烹调油,其余全部吃素菜。实际上这样吃饭的人并不多,而且这样的饮食不健康是人们的共识。
与碳水化合物摄入原则相同,大量进食脂肪(每日超过40%能量比)和严格限制脂肪其实对健康同样有害。“多吃肉更健康”显然是错误的。
TOP6 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这则谣言以前就曾引起网络热议,本月又悄然出现在许多人的朋友圈里。它来自于一篇文章,文中称:外国科学家发现,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真相: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在果壳网撰文指出:这篇网络文章混淆了“基因突变”和“癌症发生”这两个概念。论文原文是说“66%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而非“66%的癌症是随机发生的”,这两者有本质区别。而基因突变只是癌症发生的条件之一。其他因素如免疫系统失灵,也必不可少。
此外,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强的时候,随机发生的或者说因所谓运气不好产生的突变细胞,很容易被清除。而环境、生活方式等“非随机因素”和免疫系统关系非常密切,影响很大,不可忽略。
平时切记按时作息、戒烟酒、多吃不同水果谷物、适当运动。身体不适及时询问医生。这样提早预防,提早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癌症自然会远离你!
TOP5 低钠盐就是送命盐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转发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朋友圈: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比普通盐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肾脏科医生特别提醒,要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恐怕一般的医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没有注意,只有肾脏科医生特别重视。我是觉得这个要转的!确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必须引起重视。
真相:医学专家表示,只有肾功能已恶化或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服用利尿剂的同时又吃了低钠盐才有可能导致高钾血,肾功能正常的普通人,几乎不会发生。低钠盐是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而制成。与普通钠盐相比含钠低(氯化钠70%左右),富含钾(氯化钾30%左右)。而钾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可以让人体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从这方面说,低钠盐称得上是一种“健康盐”。
对于肾功能正常但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服用低钠盐更好;而对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可以通过少放盐,控制盐的总量来控制整体的盐的摄入。不管那种盐适合哪类人,对于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做到尽量减少钠的摄入才是关键。
TOP4 癌病的起因是塑料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美国医生协会已经找到癌病起因的答案:饮茶不要用朔料杯;不可用朔料袋装载任何热的食物,如薯条类;不要用塑料器皿在微波炉中将食物加热。切记:当塑料接触热力会产生引致52种癌病的化学物质。因此,这段讯息 比100段其他讯息更为有用。通知到你身边的至亲好友,让他们免受其害,并与所有人分享。
真相:据媒体记者求证,“致癌的起因是塑料”一说属无中生有。目前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塑料加热与致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令人信服的联系。所谓的“美国医生协会”也并不存在。这则谣言内容源于5月初,河南胸科医院餐厅为了倡议减少使用塑料袋盛放食品而制作的一块牌匾,经医院负责人确认,该牌匾由于内容欠缺严谨,最终放在医院存放废品的地方,没有直接悬挂。
关于塑料接触热力会产生引致52种癌病有点危言耸听了,从化学上来说,塑料本身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加热之后不会产生毒性。真正日常家居中能接触到的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已有公布,如:吸烟、甲醛、黄曲霉素等。而食品级的塑料本身就是专门设计挑选的,现有的环保型材料,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TOP3 儿童牛奶饮品含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家长们注意啦:现在得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妇幼保健院提示您,请不要给宝宝喝爽歪歪和有添加剂的牛奶饮料,告诉家里有小孩的朋友,旺仔牛奶、可口可乐、爽 歪歪、娃哈哈AD钙奶、未来星、QQ星、美汁源果粒奶优菠萝味的,都含有肉毒杆菌。现在紧急召回。有孩子的都转下!!!没孩子的也请友情转转!!”
真相: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非酸性环境和厌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肉毒杆菌菌体本身没有毒性,也不会致病。简单理解,就是这种菌只能在没有空气, 没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存活。而且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技术人员表示,在饮料的这样一个有氧低酸甚至高温杀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肉毒杆菌是不可能存 活的。而且到目前为止,国际和国内都没有对饮料里面肉毒杆菌进行任何限量标准的规定,这是因为肉毒杆菌在饮料里不可能生存,也没有过因为饮料里面污染了肉 毒杆菌引起中毒的病例报告。另外据专家介绍,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过程,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喝一些保质期内的或者安全的饮料导致白血病的病例 没有见到。
TOP2 SK5病毒爆发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近日,有部分网民在聊天群中发布一则虚假消息,内容十分吓人却经不起推敲,称常州某医院爆发SK5病毒疫情,已有多人死亡。该条内容随后在朋友圈和聊天群中传播,不少人信以为真,弄得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真相:专家表示:在传染疾病中根本不存在“sk5”病毒这个名称,该传言纯属毫无依据的谣言。
另外,专家表示,从疫情报告程序上说,对法定报告的传染疾病,任何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必须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进行报告,并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来通报。市民获取健康信息还是从疾控或医疗机构、权威网站等媒介,以免受到误导。
根据常州警方通报:散布谣言者已被拘留。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坚决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转发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时,切记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要理智、慎重地对自己将要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进行求证和甄别。如果已经发出不实信息,在证实其不实性后,更应果断删除或辟谣,以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TOP1 三五年后失明会大爆发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近日,网上疯传一篇《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的帖子,指出由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屏幕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增加人们患眼睛疾病的风险,甚至导致失明。蓝光的危害真有这么可怕吗?
真相:据了解,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大类,蓝光属于可见光的一种。
在日常生活中,各类浴霸、平板显示器、荧光灯、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幕、LED灯等新型人造光源及太阳光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蓝光。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周超主任称,如果人长期近距离并不断地暴露在高频蓝光下,确实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但不应过分夸大蓝光的危害性。因为蓝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包括阳光在内,所有的白光中都有蓝光。一般来说,这些蓝光在短时间内并不足以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如果确实比较担心,也可以考虑使用防蓝光的镜片。
“与其防蓝光,不如远离电子产品,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让我们有机会随时在任何地方阅读、看视频、聊天、打游戏……而这些行为本身就会使眼睛更疲劳、增加患相关疾病的可能。”周超主任提醒,眼睛对着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太长,要注意定时休息。
2018,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大家都行动起来,转发辟谣文章!抵制谣言,我们更用心、更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8 15:31 , Processed in 0.1982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