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城市更新,“新”在哪?

[复制链接]

2476

主题

2674

帖子

92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说,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何理解?透过蛇年春节,这句话成为一种具象表达。
  以安徽合肥为例。
  春节短短前三天,合肥合柴1972文创园迅速涌入游客超16000人,客流量陡增八成。谁能想到,这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昔日是合肥柴油机厂。成功保留岗楼、穹顶、车间、烟囱等工业遗迹,再融入文旅新业态,让老厂房“摇身一变”变身提振人气的消费“增长极”。
  合柴1972文创园改造前后对比照片。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目光移至几十公里外的合钢文明大院。春节前,这个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破小”焕然一新,300多户居民于万家团圆时刻,感受到阖家欢乐之外的“幸福味道”。
  2024年入选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的合肥,用“一针一线”的城市焕新,重新织就着这座城市的品质与活力。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构建特色鲜明、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安徽城市矩阵”。
  “近悦远来、活力迸发”不只取决于一座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宏大叙事”,更在乎这里一砖一瓦、一巷一街等细节之处见真章的“精致笔触”。
  “精致笔触”当需创新落笔。
  无论是全国率先实现城市体检市县全覆盖,还是创新模式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抑或将城市痛点转化为幸福亮点……安徽正用一次涉及制度、模式、民生三重向新维度,着笔这一场以新焕兴的城市更新实践。
  机制之新
  ——从“体检诊断”到“精准疗伤”
  当下的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一场精密“诊断”的系统工程。
  深谙此理的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体检市县全覆盖,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工作机制,构建具有本省特色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以“城市体检”引领城市更新。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滁州市构建“住房—小区—社区—城区”四级“1+N+X”体检指标体系,以住建部61项城市体检指标为基础,整合10项省级指标及滁州特色指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为城市建设发展把脉。
  合钢文明大院改造前后对比照片。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体检查出“病灶”,更新精准“治病疗伤”。2023年,安徽通过城市体检发现,全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513部,其中合肥市加装1177部,全省很不均衡。为此,安徽省住建厅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大力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及加装。
  去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5年6月底前重点完成投入使用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的维修改造更新任务。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进一步拓展城市体检深度,开展城市公园和城市排水防涝领域专项体检,为后续深层次更新再作精准“把脉”。
  模式之新
  ——从“资源撬动”到“多元共治”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从来不是,也不应由单一力量主导。从资金渠道多元化到具体实施“共治化”,安徽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城市更新。
  资金层面上,安徽创新实施“城品活力贷”金融工具,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并撬动多方经营主体资金参与。
  2023年,安徽省政府与国开行签订框架协议,国开行安徽分行提供约1000亿元的信贷资金专项支持城市更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住建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城品活力贷”财政贴息实施方案》,对重点领域城市更新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作为全国首批推广城市更新项目,合肥包河区卫岗TOD项目创新谋划吸引社会资本的投资。
  2022年,为破解王卫片区集中连片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城市痛点、民生堵点,合肥市以该片区为试点,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承载力与片区开发强度进行匹配,对收益率高低不同的项目进行“肥瘦搭配”,反哺片区内安置房、学校、党群中心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去年4月,安徽置地投资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建设管理。
  合肥包河区卫岗TOD项目建设实景照片。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具体实施上,安徽各地摒弃政府“替群众做主”的“一言堂”,选择“和群众一起做主”。
  为让群众的“一言一词”化作城市更新的“一砖一瓦”,铜陵市建立“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设计师”四方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协商、决策的渠道,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省级层面上,去年9月,安徽省住建厅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城市更新25条措施,重点破解规划、审批、融资等领域难点堵点问题,扎实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城市更新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幸福共同体。
  “今后,我们将结合城市更新、‘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等行动,搭建高效实用的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居住需求。”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生之新
  ——从“城市伤痕”到“幸福增量”
  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快推动城市改造提升“焕新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徽以“一老一小”、生态治理、公共安全为城市更新突破口,把盘活存量资源作为城市更新重要内容,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幸福亮点。2024年更新改造燃气等地下管网5789公里,利用城市边角地新改建“口袋公园”353个、城市绿道419公里、公共停车泊位8万个。
  芜湖市“蕪小園”口袋公园实景照片。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原本堆积杂物的空地经过改造,变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日前,合肥市庐阳区南国城市花园小区的居民欣喜于家门口的变化。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合肥市庐阳区积极整合辖区内资源,在部分小区增加了各类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在楼道内增设了楼梯扶手、折叠坐凳及呼叫报警系统等适老化改造内容,提升“一老一小”生活幸福感。
  作为一座因煤而生、伴煤发展的工矿城市,淮北市立足实际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探索出“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莲藕”“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六种综合治理利用模式,变“生态伤疤”为“城市名片”,擦亮“煤美与共、湖上淮北”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综合管廊……这些与民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被称为“城市生命线”。
  2021年,安徽16个地市全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仅用时三年就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力争16个市全部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打造城市安全发展的“样板”。
  “要加快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向城市全域延伸,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范。”日前,安徽全省住建领域一季度经济“开门稳、开门红”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省住建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平台。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提升城市品质,需久久为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恰似一场马拉松,而这场马拉松的“起跑线”是群众的需求,“终点线”是群众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2-21 19:26 , Processed in 0.2171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