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芜湖米市。(资料图片) 馆藏档案《芜湖私营商业行业史料:芜湖米市的发生发展和改造的经过的概况(初稿)》。 八百里长江横贯安徽,芜湖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而享誉华夏大地。历史上芜湖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中国“四大米市”,驰名中外。芜湖米市的形成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有顺势而为的人为推动。让我们通过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来探寻“芜湖米市”形成与繁荣背后的故事。 李鸿章与芜湖米市 自唐宋时期芜湖即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记载。明中叶以后,芜湖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皖中皖南所产的稻米也多在此集散,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 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1959年《芜湖私营商业行业史料:芜湖米市的发生发展和改造的经过的概况(初稿)》中记载,芜湖米粮业历史起源很早,远在前清嘉庆道光年间(约1796年—1821年),芜湖就已经有土著砻坊二十余家……“砻坊”是古时专门经营稻谷去壳加工的手工作坊,专为附近农民介销粮食,当时一些砻坊也雇佣帆船赴邻省买卖稻米。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设海关。内地农副产品由此输出,商业日盛。1877年,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将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至芜湖,这对芜湖米市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据档案记载,“镇江系在咸丰八年(1858年)因天津条约被辟为商埠的。时间早于芜湖。该埠早通商轮,且设有海关。而当时米粮出口,必须利用海轮装载,同时还要经过海关检查征税,才可启运。因此,粮商都聚集该地。镇江七浩口的米市便是这样兴旺起来的。芜湖起初是个普通城市,缺乏这些条件,后来辟为通商口岸以后,情况就有了改变,不但上下水轮船已经在此停泊,装卸货物,而且不久也建立了海关。这样皖省出产的米粮,就没有再冒长途航程的风险,远运镇江销售的必要了。因而发生李鸿章奏请迁移米市的事情。” 关于镇江米市迁往芜湖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芜湖道台兼理芜湖关税张樵野在李鸿章的指使下,利用同乡关系,赴镇江动员广帮粮商尽先迁芜,许以种种利益,因而造成米市迁芜的局面。这两种说法未知孰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镇江米市迁芜,李鸿章曾予以有力的策动,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正是在李鸿章的推波助澜下,1882年,镇江七浩口米市迁至芜湖,芜湖米市得以形成。从此粮商云集,每年吞吐大批粮食,逐渐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号称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米捐局见证其兴盛 据档案记载,“芜湖米市的粮源是很充裕的,而后来由于各帮粮商大批采购的诱导,川、鄂、湘、赣等省的余米,有时也用帆船运芜销售,这就更充实了芜湖米市的物质力量。其在销路方面,因历年运销路线的逐渐扩展,并已偏至粤、闽、江、浙、鲁、冀等省份,不愁粮食积压。” 此外,水运便利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中亦有提及,“在前清时代,铁路未通,米粮集散,必须依靠水运。芜湖外有长江,贯通南北诸省;并且附近河道密布,安徽省中部的川流,有裕溪河与长江上游各支流,都要经过芜湖而后注入巢湖。其他如青弋江、水阳江及清水河等,都为芜湖与内地通航的要道。米粮运输,极为便利。” 芜湖米市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自镇江米市迁往芜湖后,起初邻近各县米粮,尚有部分迳运江、浙销售,不由芜湖经过。其后安徽省当局在芜湖设立米捐局,规定本省米粮出境,必须运至芜湖完税,才准通行,这样各县米粮就必须运往芜湖集中。然而在芜湖米市正式搬迁13年后的1895年,从芜湖出发的米商突然发现,在靠近安徽的大胜关、大河口、瓜洲等地冒出了官方设立的关卡,对过境的运粮船只征收关税。这等于是要二次完税,沉重的赋税使得米商不愿意到芜湖集散,芜湖米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档案记载道:“后来经过两省官商协商决定,由江苏省仿安徽例也在芜设局就近征收米捐,嗣后米船经过苏境,即不再课税;一面重申前令,严禁偷税私运米粮出境。因而芜湖米市就获得进一步巩固。” 在一个省内同设江苏、安徽两个米捐局,这在历史上可说是十分罕见。但对于芜湖米市来说,流失的米商又回来了,米市又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芜湖县志》上的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年(1898年—1904年),米粮输出量多时达500余万石,少亦300万-400万石,1919年连续两年农业丰收,增至800万石。输出米量激增,各业获巨额盈利,特别是采运业获利更厚。1927年,米市虽有起落,出口数量仍保持500万石左右,此兴盛期各个行业的资本积累,也快速增长。当地曾有“堆则如山,出则如江”的说法,来形容当时芜湖米市的盛况。 芜湖米市承载历史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和李氏家族的谢幕,芜湖米市开始逐渐走向衰败。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依靠水路运输粮食的年代宣告结束,广东不再依靠安徽的稻米,广潮两帮的米商全线撤退,标志着芜湖米市慢慢萎缩。 1937年12月,芜湖被日军占领,米市稻米全数为日军没收,随之而来的汪伪汉奸又助纣为虐,充当日本洋行买办,强行搜购“限价”稻米,许多米商叫苦不迭,对原本就萎靡不振的芜湖米市造成了又一次沉重打击。新中国建立后,芜湖米市曾起过积极的作用。1953年下半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风光了逾百年的芜湖米市走到了尽头。 改革开放后,芜湖被辟为对外贸易港。1984年经国家批准为省级大米批发市场,芜湖米市重新开业。1991年,芜湖米市同全国28个省区130多个地区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供货关系,年经营粮食200万吨。 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1993年《关于上报安徽省芜湖米市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报告》记载,“兴建芜湖米市一期工程是重新恢复传统米市历史地位和功能的迫切需要。芜湖米市曾是闻名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芜湖米市的功能几乎削弱殆尽,虽经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努力,其功能仍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要恢复芜湖米市的历史地位和功能,兴建芜湖米市一期工程是关键性的举措和当务之急。”1994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芜湖大米市场。 时至今日,芜湖米市早已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中,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芜湖米市所带来的骄傲与辉煌必将成为它永恒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