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追捕
这是一场漫长的追捕,充满血腥、欺诈、贪婪和诸多巧合。
十年前,吉林省吉林市两名陪侍女性遭抢劫后被杀害肢解,三名哈尔滨籍男子和一名吉林籍女子涉嫌犯罪,当地警方先后七次立案侦查,都无下文。公安部网上通缉,亦是不了了之。四名犯罪嫌疑人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全无踪迹。更离奇的是,他们的家人也一并“消失”。
去年,在公安部狂飙突进的“清网行动”中,哈尔滨公安局一名巡警不经意间浏览到这四人的通缉令,他认出其中一人系其“发小”,经过4个月又11天的海量摸排,冰山开始浮出水面。
四名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共12人早已改名换姓,从山西和河南“漂白”身份后,再在内蒙古落户定居,从而得以逍遥法外。
在刑侦技术发达的今天,隐匿的命案逃犯如同隐形炸弹,是谁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提供了生存空间?
去年年底,四名犯罪嫌疑人最终在包头落网。但这场追捕至今还没有结束。
更令人惊悚的是,四名犯罪嫌疑人背后还有连环命案,共计有十名陪侍女性惨被肢解。公安部副部长批示称:“真是骇人听闻,令人震惊!”
他们客居塞外,以堂兄弟的关系示人,但却约定“私下不见面,不联系,不沟通”,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隐姓埋名的他们为何被警方网上通缉?
逍遥法外十年,如今一朝倾覆,这中间又有着怎样的惊心动魄?
包头生意人
包头,一座闪烁着霓虹灯,充斥着烤羊肉、煮土豆和奶茶气味的草原城市。直到2002年下半年,“王学礼”还仅仅是在地图上熟悉这个塞外枢纽。
这是一座理想的隐秘之城。“王学礼”买了一辆摩托车代步,在车管所上牌照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很多年后,这个手机号码“出卖”了他。
人到中年的“王学礼”,头发乌黑,脸如满月,下巴方方,带着无框眼镜,接近180厘米的魁梧身材,很有男人气概。他住在包头昆都仑区都市豪庭,当地最高档的住宅区之一,对面就是昆都仑区公安局刑警一中队,每天警车呼啸不断,小区居民都觉得治安良好。
与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人相比,他不是最富裕的。但是,他的名气却是最大的。他在包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开了两家台球厅和一家足疗馆。无论是朋友还是手下员工,都喊他“礼哥”。
“王学礼”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妻子“马海燕”比他小十岁,风姿绰约,办事决断,把生意打理得很好。五岁的儿子聪明可爱,是全家人的宝贝。
还有两个人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就是岳父马景志和小舅子马俊。马俊是一个爱玩闹的小伙子,“马海燕”帮他在包百商业街开了一家专营女装的商店,生意还不错。他觉得包头人实在,钱好赚,而且姐夫承诺将来送他一套房子结婚用,他乐意留在包头。
马景志是一个脾气倔强的老头,邻居听到他总跟女婿吵闹,有一次两个人吵红眼了,“王学礼”情急之下要去跳楼,这才平息了岳父的怒气。
通常,“王学礼”都要睡到上午十点钟左右,然后去台球厅和足疗馆照看生意,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他才回家,一般都到次日凌晨了。
“王学礼”的母亲刘凤云和弟弟“王学凯”住在另外一个小区,刘凤云还有几年就70岁了,她的精神方面有些问题,“总是眩晕”。王学凯给哥哥打下手,也很忙碌,所以刘凤云大都一人在家。
从刘凤云所在小区出门左拐50米就是包头市少先路,再左拐100米就到了包钢第十七小学,学校对面是一溜小商店,其中有一家“康滋”医疗床垫店,兼售手机充值卡。
店主是“王学国”和李红(化名)“夫妇”,二人都操东北口音。遇到“王学国”前,李红已经在包头落户,并有了一个女儿,现在10岁了。小店生意一般,有里外两间,李红在外面做生意时,“王学国”就在里面休息,他总是仰在躺椅上,对他而言,时间几乎无足轻重,睡觉是他打发时间最常用的法子。
他们家在包头市青年路的一个小区里,每天李红都把家里钥匙放在隔壁的“胖嫂”饺子馆,女儿放学后就去那里取。李红十分活跃,常常热情地跟邻居打招呼,但是“王学国”很少说话。饺子馆老板说:“他走路总是低着头,总是呆在店里面,很少出门。”
与青年路隔着两条街道就是包头市最大的经济房住宅区,楼层密集,人流复杂。小区管理车棚的老大爷还记得其中3栋53号住户叫“王华炎”,因为他走路一瘸一拐,令人印象深刻。
但53号房屋里现在住着的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中年男人,他不认识“王华炎”,他说房子已经卖给了他姐姐,还是从别人手里买过来的三手房。邻居们都不知道“王华炎”去了什么地方。
其实,“王华炎”在包头郊区的煤场倒腾煤炭已经好多年了,那里地段僻远,宛如煤海,寻人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跟“王华炎”一起干活的人背地里都叫他“拐子”,总觉得他阴森森的,是一个狠角色。但煤场老板郑恩双很欣赏他,认为他脑子灵活,精明能干,交代的事情总是干得不赖。
与“王华炎”同居的女人名叫马健华,她原籍山西,能说会道,还带来了与自己丈夫生养的一对儿女。
左邻右舍都认为,这三户人家同散居在包头的普通人家一般,着实没有任何异样之处。
但在去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王学礼”和“王学国”先后接到同一个电话,“王华炎”打来的,紧急万分。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三人之间最后一次通话。
“不能留下指纹”
其实那段日子,“王学礼”的烦心事都堆到了一起。
妻子背着他跟别人约会,他心知肚明,但却不能发作,这个家庭还不敢贸然破裂。岳父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了,大声叫嚷要回东北老家,好多次都把小区保安给惊动了。
但这些,都不如“王华炎”突如其来的电话让他心悸,这破坏了他们的约定。在电话里,“王学礼”和“王学国”都称“王华炎”为“二哥”。
“二哥”说,《新闻联播》报道称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将增加指纹信息。“二哥”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存好身份证,同时再去公安局补办一张身份证,以防丢失之虞。
“千万不能留下指纹!”他反复强调。
他们的麻烦要从一条堵塞的下水道说起。
“王学礼”、“马海燕”、“王学国”、“王华炎”其实不是他们的本名。十年前,他们还叫杨树彬、戢红杰、张玉良、吴宏业。
杨树彬幼年丧父,自小顽劣,初中毕业后,到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上班,与社会上“混混”过从甚密,好打架斗殴。因为高大魁梧,脸如满月,肖似香港(专题)影星周润发,外界称之为“发哥”。
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上班时,杨树彬结识了同样不安分守己的吴宏业,后者年长其6岁,初中毕业后子承父业。吴宏业曾在哈尔滨结婚生子,但他10多年来一直没跟家人联系。
张玉良是杨树彬小学同学,从小成绩良好,一直担任班干部,大学毕业后分配的单位效益不好,他下海经商,一直亏钱,与妻子的关系破裂。因母亲改嫁,他与家人几无来往。
就在张玉良穷困潦倒之际,杨树彬和吴宏业拉他合伙做生意,三人南下深圳,在那里遇到了戢红杰。现年30岁的戢红杰户籍地为吉林省舒兰市。她从小母亲去世,生活比较凄苦。十六七岁时,就到深圳等地以异性陪侍谋生,此后亦很少回家。
2002年9月11日,晌午,吉林市船营区一栋居民楼的下水道莫名拥堵,还源源不断地涌出油腻腻的“肉馅”,气味让人作呕,不安的住户报警。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和戢红杰就住在楼顶的出租屋。
当年的目击者回忆称,经过楼道时遇到相识的邻居,张玉良还故作轻松地打了个招呼,他和杨树彬两个人听了一会众人议论,并一起分析下水道里涌出的是什么肉。
吉林警方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取样鉴定,证实这些“肉馅”系两名被肢解的女性。他们迅速封锁楼道,待追踪到楼顶出租房时,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和戢红杰已经不见踪迹。出租屋里还有两具没有处理完的尸体,现场留下了指纹。
经过进一步调查,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和戢红杰等人涉嫌绑架两名陪侍女性,抢得16万元后将她们肢解,丢弃的碎尸堵塞了下水道,命案遂东窗事发。
吉林警方先后七次成立专案组意欲破案,公安部也下发通缉令,但四名犯罪嫌疑人却如石沉大海。
杨树彬后来回忆说,被公安部通缉后,他感知风声甚紧,开始找人运作,将四人及亲属共十二人通过改名换姓,先从山西和河南“漂白”身份,再在包头买房落户,做起生意。
三个男人以堂兄弟的关系示外,互相约定:“私下不见面,不联系,不沟通。”只有每年春节时,杨树彬才会把大家召集到家里一起吃顿饭。
不仅仅是忌惮指纹,后来杨树彬说,十年来,他们不使用信用卡,不乘坐飞机,不住酒店,绝不在公开场合留下任何身份信息。他们原以为如此小心甚微,隐匿的生活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但是杨树彬没有想到他还有一个当警察的小学同学,更没有想到20年后对方还记得他。
漫长的潜逃之旅走到了尽头。
病历上的名字
数千里外,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第七大队大队长许建国也没有想到机遇从天而降,自己有一天会惊动公安部。
去年6月中旬的一天,他打开办公电脑,进入公安部的网络作战平台浏览,在不经意之间看到了杨树彬等四名犯罪嫌疑人的通缉令。大约一个月前,公安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即日起至2011年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许多年来,许建国总是与那些拦路抢劫和入室盗窃的“毛贼”打交道,不过内心深处却渴望侦破大案要案,通常这都是刑警的“专利”。他仔细端详杨树彬的照片,感觉似曾相识,眉宇之间酷似少时玩伴“武和尚”。他们从小学毕业之后就没有联系。那些年大家都互称绰号,自后经年天各一方,反倒忘了彼此真实姓名。
许建国从其他朋友处证实:“武和尚”就是杨树彬。小时候,杨树彬曾赴山西五台山学艺,习得一身功夫,故有“武和尚”之名。他惊愕不已,决定亲手抓捕“发小”。
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2011年8月1日,许建国还是成立了一个“9·11”专案组。三个月前,美国官方证实,“9·11”袭击事件10年后,“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本·拉登死亡。许建国借此勉励同事,天网恢恢,杨树彬也终将难逃。
在同事眼里,许建国“胖乎乎的,给人的印象永远是笑容满面,憨态可掬”。他曾在汶川抗震救灾中荣立二等功,新疆维稳再立二等功,奥运安保获得嘉奖,是一个功勋卓著的警察。
但那些过往案件和现在这桩相比,不过是飓风到来之前的风吹草动。
许建国分析,杨树彬、吴宏业及张玉良都是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年,肯定留下了大量社会关系和行动轨迹。
在走访了平房区100多户人家及50多家单位之后,警方发现杨树彬的母亲及弟弟在2006年突然搬走了,亲友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处。而戢红杰在吉林老家的父亲和弟弟也同期“失踪”,再无信息。
这在以往案件中是很少见的。许建国认为,如果杨树彬和戢红杰携带全家出逃,那么他们的目标就会过大,给侦查带来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人海战术发挥了作用。对杨树彬的社会关系再次进行精心梳理后,警方从杨家的一位远亲处知悉,杨树彬的弟弟杨树凯前些年曾一人返回哈尔滨治病,他去探望时,无意中发现杨树凯病历卡上的名字叫“王×凯”。警方在该医院果然查到了一个叫“王学凯”的病人,但挂号单上登记的地址是假的,线索中断。
哥哥是通缉犯,弟弟却举家搬迁,隐姓埋名,这中间有何蹊跷?杨树凯变成了“王学凯”,那么杨树彬呢?许建国推断,4名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很可能均已改名换姓,远走他乡。
这是事情的转折点。“9·11”专案组以使用普通话及生活习惯为依据,在淮河以北,圈定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的一二线城市,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搜索开始了。为了防止杨树彬等人在年龄上做手脚,他们把年龄上下放宽5岁,然后在数百万的人口信息库中筛查。
5天过后,筛查完毕,没有找到“王学凯”的信息。许建国不肯放弃,又提出把筛选对象年龄上下放宽6岁,再次筛查。就在翻到人口信息库中倒数第二张照片时,他们觉得有些面熟,几个人挤在一起,反复核对,正是改名为“王学凯”的杨树凯。
打开“王学凯”的全户信息,他母亲名叫刘凤云,这正是杨树彬母亲的名字。她虽然还在使用真实姓名,但出生年月日从1945年4月11日改为1948年9月6日。
后来杨树彬说,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不敢为她改名,“怕她犯病,叫不上自己名字,引起别人怀疑。”
“王学凯”及刘凤云新的户籍所在地为包头市。许建国根据杨树凯改名叫“王学凯”的特点,在内蒙古放宽年龄段搜索名叫“王学×”的人。经过对户籍信息的搜索,最后锁定了“王学礼”,他们欣喜万分,尽管此人出生年月日已从1970年4月18日改为1975年5月8日。
哈尔滨来的人
2011年10月25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任锐忱给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张晓波、张航送行,祝他们好运。
张晓波、张航带领许建国、张兴旺、李宏伟、杨卫国、周嘉林、郑金玉、顾青等人奔赴包头。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他们监控了“王学礼”当年留在车管所的手机号码,定位显示目标经常出现在包头市青年路的一家台球厅。
傍晚时分,“王学礼”从台球厅出来,驾驶自己的小车离开,后方一辆小车随即跟上。这辆车停在附近已经很长时间了,许建国带人坐在里面紧紧盯着台球厅,他觉得刚才出来的那个人很面熟。
“王学礼”进了一家饭店,许建国等人尾随进入,坐在邻桌,听得分明看得清楚。
“可以向任老板交货了。”许建国说。同事都笑了,他们明白,“任老板”指公安局局长任锐忱,“货”当然是指杨树彬。
当“马海燕”送儿子上学时,一辆小车在她身边缓缓驶过,张兴旺和李宏伟正坐在车内,拿着一张照片反复对比。张晓波化做都市豪庭小区住户,到楼底下佯装晨练,再次核实,不错,“马海燕”就是戢红杰。她的出生年月从1981年7月25日改为1981年3月16日。她的父亲戢景志和弟弟戢守营也分别改名“马景志”和“马俊”。
两个儿子忙于生意,媳妇不冷不热,刘凤云与“侄儿媳妇”走动得亲热,两人常通电话。通过她们的通话,杨卫国找到了“王学国”(张玉良)后来在包头的同居女友李红(化名)的商店。原来,李红就是刘凤云口中的“侄儿媳妇”。
第二天,他和顾青拎着一塑料袋蔬菜走进了商店,只有李红一人在看店。他们转悠了一圈,看见柜台上写着代办手机交费。
“我要交费。”
“机器坏了,交不了。”
“我以前来交过两次,凭啥今天就交不了,这不是耽误事吗?”
杨卫国故意大声喊叫,“王学国”从里屋走了出来,“兄弟有话好说,吵吵什么,在这出去一拐弯有一家商店也能交费。”
杨卫国嘟嘟囔囔地出来了,向张航报告,“就是张玉良。”
果不其然,张玉良除更名之外,出生年月也从1972年3月23日改为1976年8月15日。
一周下来,已经确认了三人,但这些来自哈尔滨的警察依旧眉头紧锁,因为还有一人始终不曾露面。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时,“二哥”打来电话。许建国和他的同事们监听到了这个电话。他们断定“二哥”就是吴宏业,但包头郊区有煤场四五百座,连绵不绝,附近没有基站,无法准确定位。
在吴宏业的联系人当中,煤场老板郑恩双出现得最为频繁,许建国以商人的身份约他到包头市区洽谈生意。郑恩双刚一露面就被控制起来,他惊恐不已,配合意愿强烈,说出了“二哥”的名字以及煤场的具体地址。
2011年11月2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长孙君亭带领12名特警抵达包头。
终点又回到起点
深秋的包头更显辽远空寂,唯有风吹枯草刮过大地的干裂声,以及火车头渐去渐远的汽笛鸣响。
忽鸡沟乡距离包头市区大约200多公里,在其中的一个小煤场里,房舍昏暗,破旧的窗帘遮蔽下午的阳光。屋里有五六个人在闲聊,都是蓬头垢面,无法辨认样貌。
乔装打扮的孙君亭和郑金玉走了进去。
“谁是二哥?”郑金玉问。
“你是谁?”角落里一个男人问。
“我是朋友介绍来买煤的。”
“你找的二哥叫什么?”
“王华炎。”
“我就是。”话音未落,他的胳膊就被郑金玉擒住,随后冲进来的特警把他铐起。
时间为下午4点30分。孙君亭通知其他办案人员同时行动。
张兴旺和李宏伟已经跟随戢红杰逛了一天街,接到命令时,他们正在地下商业街,紧紧盯着不远处身穿白色短大衣的女子,可等他们拦住对方时,才发现不是戢红杰。张兴旺连忙通知特警守住商场出口处,同时向另一个穿白色短大衣的女人追去。
“我是警察,你叫什么名字?”
“马海燕。”
“这上面是你吗?”张兴旺扬了扬通缉令。
“我是戢红杰。”她看了看,然后点点头,伸出双手戴上手铐。
几乎在同一时间,杨卫国和周嘉林冲进了张玉良的商店,之前他们一直在街对面严密地监视。张玉良正躺在摇椅上休憩,还没有反应过来,人已被铐上。没想到横生枝节,李红转身冲到隔壁饺子馆找来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扑了过来。顾青上前拦截,几个擒拿动作,就将李红制服。
杨树彬强壮高大,又曾习武。许建国和张晓波带领8名特警布控。
那天下午,杨树彬一直呆在足疗馆内。接到孙君亭命令后,许建国和张晓波进了足疗馆,以顾客挑选包房的名义巡视一圈,但不见杨树彬踪影。许建国有点紧张,他急中生智,拨通了杨树彬的手机,想循着铃声找人。但拨通之后,既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对方也未接电话。
还有一间包房没有查看,服务员阻止他们进入。许建国一脚踹开包房,屋内晦暗,只有一名男子仰躺在按摩床上,双手捧着还在振动的手机,贴在眼前,但不接电话。手机屏幕光照着他的脸,就是杨树彬。
在多年的逃亡生涯中,杨树彬养成了一个习惯,手机总是调成振动,不接陌生人电话。发觉有人破门而入,他还想挣扎,但来不及了,许建国的枪口已经顶在他的脑门上,“警察,你千万别动,我这顶着火呢。”同时,张晓波的枪也顶在他的胸口上。
孙君亭的手机捷报频传,他正了正鸭舌帽说,“这就叫一网打尽。”
当晚,在包头进行初审之后,杨树彬等四人被转移到哈尔滨警方的车上。在落网不到30小时内,在警方对他们追捕十年后,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押回哈尔滨市上游街76号,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巡逻七大队驻此办公。
大约100米开外就是哈尔滨市通江街116号。1993年1月7日,杨树彬伙同他人在那里的台球室持刀行凶,刺伤二人、刺死一人,同伙被抓获判刑,杨树彬逃脱,从此亡命天涯。
19年后,他又回到犯罪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罪恶生涯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