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媒难以置信:1967年越军已穿上中国先进防弹衣,比苏军还早十年

[复制链接]

869

主题

1173

帖子

39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6 01: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采购和装备的几十万件防弹衣几乎都来自于中国。不仅如此,中国造防弹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有七成,甚至打入美国军队内部。

关于这个话题,俄媒从历史资料中还发掘出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中国的先进“非金属”防弹衣在1967年就成批装备了越军,比苏联军队批量装备的时间还早十几年。


事实上,苏军研发和装备防弹衣的年代并不晚,早在二战时期就装备了早期的钢板防弹衣,可在十几米外抵御德军的冲锋枪子弹,在斯大林格勒巷战中曾专门装备苏军突击队。

这种金属板防弹衣,实际沿用了中世纪胸甲的思路,重量较沉,只能抵御早期的手枪铅芯弹,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二战中也都装备了类似产品,美国还研发了铝合金材料的M12防弹衣,以减轻重量。随着钢芯弹的普及,这类“纯金属”防弹衣也失去防护意义,逐渐被历史淘汰。


二战后出现的现代防弹衣,为了减轻重量并加强防弹、防破片效果,更多采用了非金属防弹材料,例如尼龙、玻璃纤维、芳纶、凯夫拉等等。

在防弹衣方面,美国曾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步兵已经开始装备几种现代防弹衣,例如采用玻璃纤维的M1951防弹衣和采用尼龙材料的M1952防弹衣。





6B1防弹衣

相比之下,苏联的现代防弹衣研发进度却非常落后。在1950年代初,苏联曾研发国6B1型防弹背心,仍采用落后的铝合金防弹板,远不及美军的新型防弹衣,只相当于二战时的美军M12铝板防弹衣,难以满足实战需要。因此,苏联在仅仅生产了3000套6B1防弹衣后,就停止了军队大量装备防弹衣的尝试。

到了1960-1970年代,苏联还曾经为警察、克格勃部队研发了几种专用防弹衣,采用的也是钢板、铝板或者钛合金防弹板,重量很沉,据说超过了10公斤,几乎是M1951防弹衣的三倍,根本无法与西方相比。



穿6B2防弹衣的驻阿富汗苏军

另一方面,美国在1960年代已经推出了先进的凯夫拉防弹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研发人员只好奋起直追,在1970年代后期终于研发出采用杂环芳纶的6B2防弹背心。

不过,在1979年阿富汗战争爆发时,6B2防弹衣还没来得及量产,苏军只好从仓库里拿出过时的6B1应急。直到1980年代初期,苏军才真正批量装备了非金属材质的6B2防弹衣。



然而早在十几年前,参加越南战争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却发现一个令他们吃惊的事实:胡志明小道上的越军司机,竟然已经穿上了苏军都没有的先进“非金属”防弹衣。这种防弹衣的生产方,既不是苏联,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俄罗斯“记者”网站在介绍这段历史时,展示了多张关于“胡志明小道”的历史照片。照片中,越军卡车司机的装备非常时髦,不仅穿着大领子的“非金属”防弹衣,还配有东德款式的M56钢盔。额外说一句,东德制造的M56钢盔,被认为是当时东方阵营防弹效果最好的钢盔。可以说,这些开车的越军战士,从头到脚都是东方阵营最好的防弹装备,就连苏联和东德自己的军队当时都做不到。


在上面这张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越军名将——童士元大校,就是他将胡志明小道打造成了“钢铁运输线”,后来在1974年,他破格从大校军衔晋升为中将。童士元指挥的运输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559兵团”,代号“长山兵团”。1969年以后,“长山兵团”几乎维持了整个越南南方战场的物资供应,可谓是抗美战争的第一功臣。

在这张照片里,带着苏联式钢盔的就是童士元大校,而接受童士元大校检阅的越军司机,则都带着东德M56钢盔。而越军司机们穿戴的“大领子”防弹衣,就是我们要重点介绍的,这是中国在1964年刚研制出来的新型避弹衣,也是中国第一代的防弹衣。



国产第一代避弹衣

据了解,中国第一代防弹衣在研发中,曾借鉴了美国M1951防弹衣的设计思路。M1951防弹衣,是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的,在长津湖战役时首次投入使用。这款防弹衣,采用了玻璃纤维层压板,属于最早的非金属防弹衣,主要防御炮弹破片和手榴弹破片,因为又称“防破片背心”,全重在2.7到3.6公斤之间。

从时间上看,美军陆战队装备的M1951防弹衣,是中国军人最早接触的现代化“非金属”防弹衣。美国为陆军步兵研制的M1952防弹衣,则是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才第一次投入使用。



M1951

据战史记载,水门桥战斗可能是我军战士最早接触M1951防弹衣的战斗之一。当时,美军陆战一师坦克部队通过水门桥时,曾发生“九辆坦克被堵在桥后方”的事件,除了两辆成功逃过水门桥外,有七辆坦克被志愿军完整缴获。在这场追尾战斗中,美军殿后的巡逻兵就有人穿戴M1951防弹衣,与志愿军追击部队发生交火,据称“有效阻挡了手榴弹破片的伤害”,穿戴者没有受伤。但是,美军陆战一师在下碣隅里、柳潭里等地都丢弃了大量物资,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M1951防弹衣白送给了志愿军。

志愿军在长津湖首次缴获M1951防弹衣后,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在1964年开发出中国第一代防弹衣,又称避弹衣。鉴于玻璃纤维的防弹效果还不够理想,中国研究人员改用玻璃钢作为防弹板,厚度为3毫米,整套避弹衣包含了几十块防弹板。由于炮弹破片容易对脖颈造成致命伤害,这款国产避弹衣设计了一个很大的领子,以防护脆弱的脖颈。


1966年后,中国又开发出玻璃钢、陶瓷、铬刚玉或铝合金等材料组成的第二代复合材料避弹衣,防弹效果进一步提高。这两种防弹衣都装备了抗美援越的我军高炮部队和运输部队,同时也支援给越军。尤其是在我军尚未装备的情况下,第一代避弹衣优先提供给“胡志明小道”的越军运输部队,而且重点配给伤亡率最高的卡车司机,这就有了照片中“装备时髦”的越军司机形象。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飞机在胡志明小道大量投放钢珠炸弹,给运输部队造成严重威胁。胡志明小道上的卡车司机们,几乎每天都要与死神进行赛跑,可以说人人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其中既有越军战士,也有抗美援越的我军战士。中国支援的避弹衣,再加上东德的M56钢盔,有效减少了卡车司机的伤亡,让胡志明小道成为“炸不烂”的铁血大动脉。


为此,俄罗斯媒体也非常感慨,“胡志明小道”的司机竟拥有如此先进的防弹装备,竟然比苏联还要领先。

另一方面,从这段历史来看,中国防弹衣在当代占据70%的全球市场份额,并不是什么“后来居上”——早在几十年前,中国防弹衣的技术就曾领先苏联了。(作者:陶慕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3 14:24 , Processed in 0.2116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