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晋十六国名将

[复制链接]

1793

主题

2066

帖子

73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2: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
但因其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
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


冉闵
冉闵(?-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
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父亲冉良,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其骁勇善战,多计谋,在石氏军中多有立功,曾打败晋军、梁犊,胡、汉各族宿将多有畏惧。
随着他功高震主,渐不满石氏一族,于350年消灭石氏,并称帝,国号大魏,恢复冉姓。
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慕容恪
慕容恪(320年-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
前燕宗室大臣,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战略家,十六国十大名将之首,唐朝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朝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性格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十五岁就开始掌握军队,多次以弱胜强,稳固了慕容氏的辽东霸主的地位。
后赵皇帝石虎死后,中原大乱。前秦入关略地,占据幽冀。
后赵大将军冉闵自立后,慕容恪率军攻打,终将冉闵引入平原,以“连环马”之计擒杀。
景昭帝慕容儁死后,官拜太宰,封太原王,辅佐幼主,总揽朝政,毫无私心,以“德治”为基,构筑国家最大版图,周边邻国顿时陷入恐慌。
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病重去世,时年四十七岁,尊上谥为太原桓王。
临终前,仍然为前燕未来妥善安排,举荐才华横溢的慕容垂为大司马,成为“古之遗爱”的名臣良将,连王猛都对其赞不绝口。
可惜,未能改变前燕低等的社会结构。
死后不久,由于可足浑氏与慕容评迫害慕容垂,前燕为苻坚所灭,苻坚灭燕后,对其十分尊敬,以太牢之礼供奉慕容恪灵位。
慕容恪一生光明磊落、大义凛然,身后配享大唐、大宋武庙之列,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被后世尊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慕容垂
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原名霸,字道明,鲜卑名阿六敦,
出生于昌黎郡棘城县,后燕开国君主,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他自幼随父征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曾力劝苻坚进攻东晋,发动淝水之战,
自己屯据郧城,保存实力,
于384年正式起兵反前秦,建立后燕。
396年6月2日,慕容垂逝世。


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
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
继而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太元九年(384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去世,年四十六。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
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
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
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
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有文集二卷,今已佚。
《全晋文》录有其文。
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
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谢艾
谢艾,?~公元三五四年。
祖籍敦煌,前凉酒泉太守、福禄侯。
前凉儒生名将。
初为主簿,后赵麻秋大军攻凉时,任中坚将军击退之,以功封福禄伯,后进爵左长史、福禄县侯。
后赵二次以十余万众来攻,他又以少胜众将其击退。
张重华本欲大用谢艾,但因左右妒忌谗言而出其为酒泉太守,
他预感到皇族张祚将叛乱,上书重病的张重华,但未有回音张重华便去世。
张祚篡位后,将他屈杀。
曾著有《谢艾集》。


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381年-425年),汉姓刘氏,字敖云,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
胡夏开国皇帝,胡夏桓帝刘卫辰之子。
赫连勃勃十岁时,死里逃生,投奔叱干部,归顺秦文桓帝姚兴。
义熙二年(406年),拜安北将军、五原郡公。镇守朔方。
袭杀高平公没奕于(自己的岳父),兼并军队物资,
自号天王、大单于,国号为夏,建号龙升,定都统万城。
此后,率兵四方征战。
攻打南凉,大破秃发傉檀。
攻打后秦,歼灭王奚,降伏王买德等人。
攻打东晋,歼灭蒯恩、傅弘之、朱龄石、朱超石。
真兴七年(425年),去世,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
赫连勃勃战功赫赫,英武绝人。刘裕曾叹道:“吾所不如也!”


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
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
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
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
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刘裕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字德舆,小名寄奴,
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在孙恩之乱中初露其军事才能,而后更发起义军击败篡位的桓玄,恢复了东晋政权,获得极高名望。
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
其执政期间,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
422年病逝,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09:33 , Processed in 1.1621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