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末围棋国手过百龄

[复制链接]

1421

主题

1589

帖子

57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01: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毅元帅说: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一个棋手的棋艺水平如何是其次,人品和棋品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棋品如人品,棋品为表,人品为里,孩子们在学习围棋时,不仅要提升围棋技能,更要提升人格人品。
相传三国时,魏人邯郸淳根据棋手的水平不同分成了围棋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体,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斗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其中一品等级最高。
“围棋九品”的“品”,不仅仅是品级、更是品味、品质和品德,古今围棋大师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今天小九就给小朋友们讲一位明朝末期的围棋大师过百龄的故事,他不仅棋艺高超,而且人品端正、正直坦荡,人们都称赞他是棋艺、棋品、人品都极为难得。
过百龄,又字伯龄,名文年,生于无锡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他从小聪明,喜欢读书。
十一岁时,过百龄看别人下棋,很快就明白了虚实、先后、进击、退守的道理,仅仅通过自学与人下棋,就经常取胜。这使得乡里人都非常惊奇。
不久,有位叶向高学台经过无锡,此人擅长围棋,棋品二级,很想在无锡找个对手下棋。乡亲们知道了,把过百龄找到学台面前,学台见对手竟是乳臭未干的小孩,惊讶不已,双方坐下后,连着几盘,都是过百龄赢。
叶学台由此十分器重过百龄,约他一同北上。过百龄以学业未完为名,婉言谢绝了。
打那以后,过百龄名震江南,对棋艺也愈加精益求精了。没隔几年,过百龄觉得可以出去试试了,于是过百龄决定北上。过百龄到京后,便遇到了骄狂一时的著名棋手林符卿。
有一天,公卿们聚在一块喝酒,林符卿和过百龄也都在座,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林符卿便对过百龄说:“你我到如今都没交过手,今天我们何不各尽所长,较量一下。"
但过百龄却一再推辞,执意不肯对局。林符卿见状逼着过百龄非下不可。无奈,过百龄摆下了棋局。第一局オ下了一半,林符卿就感到局势不妙了,过百龄神情自若,下得很从容,全不费力。
第一局林符卿输了,接着又下了两盘,结果他未得一胜。林符卿一向是棋坛一霸,今天被过百龄战胜。于是,过百龄独步棋坛的时代开始了,他的名声也震动了京城。
他是公认的国手。几十年间,天下棋手不“以无锡过百龄为宗”。
清朝诗人钱谦益写过《京日观棋六绝》一首,特注明”为梁溪弈师过百龄而作”。诗写于清朝顺治年间,当时过百龄仍是棋坛霸主。钱谦益以“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纵许谁干”概括了过百龄的一生。
过百龄毕生从事于围棋的探索和研究,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使我国围棋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继之而起的周懒予、黄龙士、徐星友等人,都是在过百龄打下的基础上,继续朝前发展的,直到清乾隆年间,出现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一系列棋坛俊杰,使中国国棋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面这一切与过百龄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过百龄常说:下棋不仅是比胜负,更是一种思考和领悟的过程。他经常在棋盘上尝试新的思路和变化,不断探索围棋的奥义。
他不仅善于下棋,也同样善于教棋,他的《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等都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巨大,尤其是《四子谱》不仅有理论说明,还有实战棋局,在当时围棋发展条件十分局限的情况下,也同样大大地促进了围棋的发展。
如今为纪念这位明朝末期的围棋大师,无锡举办了多届过百龄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怀念这位令人敬仰的前辈。
围棋作为一个载体,来带动孩子们的成长、陶冶心性与品德。希望小朋友们在学习围棋时,不仅棋艺有所提升,更能在围棋中“浸染”品德观,在漫漫人生路上智慧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6 13:18 , Processed in 0.2281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