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王牌
说起合肥市区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地名?“磨店”名列榜中,应是众望所归的。坐落于合肥新站区核心板块——少荃湖城市副中心,该地区极具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文教”这一重要标签和靓丽名片。正所谓“水有源、树有根”,响当当的“人文磨店”,绝非仅是少荃及亚樵故里那样简单,一切还得从它的文明史说起……
——引子 淝河支流的商周文明 2012年初,人们在泗水路建设过程中,意外遇上了一处“徐大墩”,经市文物局登记确认,这是早期先民们居住生活过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据悉,这处古遗址位于小板桥河上游(现为学林公园中心湖)西岸荒地上,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场出土了碎陶片和黑色烧灰。此次发现时,古遗址周围500米均无人居住。
· 徐大墩遗址(2012年) · ▲ 摄影:周文丽 还是泗水路沿线,地点转移至4公里外的二十埠河上游西岸,这里则坐落着同时期的另一处聚落——“刘大墩”。考古资料显示,刘大墩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较厚的文化层堆积,地表即可见大量的鬲、盆、豆等陶器残片及红烧土,陶片有泥质和夹砂两种,表面多饰绳纹、附加堆纹、弦纹等。
· 刘大墩遗址(2023年) · ▲ 摄影:又心 其实在新站区境内,类似的古遗址尚有七八处之多。它们大都分布于大小河流的上游两岸,地貌形态以“墩”或“孤堆”为主,文化层堆积较为明显,地表可见陶器碎片,属于以巢湖流域为中心的大城墩类型。其选址也延续了史前晚期,即向近水地域发展,相对独立的低矮漫坡状岗地仍是理想的居住地。
· 合肥新站区商周遗址一览表 · ▲ 制作:又心 尽管该地区未发现古房址,但部分遗址中出土的红烧土块,则坐实了“聚落”的存在事实。红烧土是当时最流行的住宅——红烧土房倒塌后堆积形成。所谓“红烧土房”,先用粗木和泥土混合物搭建出墙体和屋顶,再用火烘烤,直至整个房屋变成红色。这样的房屋,不仅坚固美观、隔热防火,还抗压防潮、冬暖夏凉。
· 红烧土块 · ▲ 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红烧土房建筑结构示意图 · ▲ 来源:安徽博物院 当然从古旧地图中可以看出,还有多座土“墩”曾经出现而消失许久,说明目前发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河流文明自然是离不开水的,新站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南侧,南淝河一级支流——二十埠河,以及三十埠河、小板桥河、于湾河等,均发源于境内。如此便将区域文明史推向3000多年前,此地亦堪称“水源之心”。
· 磨店子(1919年) · 附注“墩”及主要水系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二十埠河(2020年) · ▲ 来源:合肥新站区 初登舞台的“磨店” 随着人口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原始聚落逐渐扩张并分化为“城市”与“乡村”。与此同时,受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水位持续下降促使上游沿岸的干旱开始频繁……成熟的人类文明在“分”与“合”中依次推进,而合肥很快成为了南北制衡的“焦点”,此“点”一经明确,便是激荡千年。
· 南淝河(2022年) · ▲ 摄影:王牌 据《宋史》记载:理宗嘉熙三年九月,“壬午,淮西敢勇将官陆旺、李威特与官三转,同出战二百人官两转,以赏庐州磨店北之功,其阵没者优与抚恤”。这是“磨店”作为地名首次出现并载入史册,且明确隶属于“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嘉熙三年即公元1239年,按此时间距今有近800年的历史。
· “庐州磨店北” · ▲ 来源:《宋史》 先来说说这场战争。此时已进入南宋后期,偏安一隅的宋廷,面临对手不再是辽金,而是更为凶残的蒙古铁骑。继端平南下——嘉熙二年(1238),蒙古都元帅察罕、保州万户张柔统领河南蒙古、汉军,号称80万,再次猛攻庐州。先是在城外筑土城,环围60余里,欲取庐州,继而“造舟巢湖,以窥(长)江”。
· 蒙古窝阔台攻宋之战 · ▲ 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战前,宋将杜杲因守安丰(治今安徽寿县)有功,升任为淮西制置副使兼知庐州。面对这位半年前的“手下败将”,杜杲事先准备好充足物资,建“串楼”列于濠岸,以火炮轰击蒙军,并以油灌草,焚烧其高台。蒙军见势不妙,遂撤围东进。杜杲大开城门即乘胜出击,以陆旺、李威率200敢死将士追击其后军,延及城外数十里,直至“磨店北”一带。此战斩杀蒙军26000人。
· 宋沿江制置使(杜)杲公遗像 · ▲ 来源:浙江图书馆 再来说说磨店。《宋史》中虽未透露“磨店”隶属于庐州何县,但可参考区域附近“店步”的情况——明弘治初,店埠东北居民修桥时,发现了一块“慎县界”石碑。慎县于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因避孝宗(赵昚)讳改为梁县。磨店位于店埠西北12.3公里,且考虑其与两县城池的距离,此时应属合肥。
· 北宋时期合肥地区形势图 · ▲ 制图:又心 当然,磨店亦近于合肥、梁两县交界,与梁县县城(今肥东县梁园镇)及梁县七镇之一“袁团镇”(今肥东县元疃镇)均相距16公里左右。也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区位优势,此地逐渐成为两县陆路往来的重要“枢纽”。实际上这条交通线,从那场战争中便可窥见一斑,而经发源于梁县的滁水(今滁河)直抵滁州、建康。
· 梁园镇(2021年) · ▲ 摄影:罗祥勇 “磨店”作为聚落,其形态本质是“店”,与前文的“道”相合,是谓“道店”。早在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中便提到:“店,所以置货鬻之物也。”到了北朝,开始出现以“店”为称呼的各种类型的乡间小商品市场。唐宋以降,依然如故。“沽卖之所为店”,“北人谓道上聚落为店头”。当时亦有“北‘店’南‘市’”之说。
· 五代《五台山图》之“太原白梘店” · ▲ 来源:数字敦煌 隋开皇四年(584),“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事业污杂……所在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说明时已普遍存在陆路交通线上经营商业、手工制造业与旅宿业等各种形式的“道店”。迄盛唐,“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道店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而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延续了这种趋势。
· 北宋《江帆山市图》之野店 · ▲ 作者:佚名 至于说“磨”,有可能与唐宋时期的“磨户”有关。磨户,又称“磨家”“皑户”,是指从事粮食(包括面粉、茶等)加工及销售的手工业者。起初,这种职业主要出现在拥有大量工商业和消费人口的城市中。宋初,逐渐由城内向近郊蔓延,并分为水力、畜力等类型,其销售对象仍以城市人口为主,部分则由官僚经营。
· 五代《闸口盘车图卷》之磨坊 · ▲ 作者:卫贤 据有关学者研究,北宋两淮(指淮东和淮西)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以往的历史时期。大中祥符六年(1013),宰相王旦上奏称:“江淮大稔(熟),所在积稻粟,仓庾不能贮”,并请“兴葺廪(仓)舍”。此外,宋廷还曾在江淮多次调粮,运往各地用于赈灾。而粮食的高产,即是其加工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 海棠花海(2022年) · ▲ 来源:合肥文化旅游发布 区位、交通、产业“三位一体”,促使磨店由传统村落转变为合肥北郊乡村的“工商业中心”。受水源、人口、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暂止步于“道店”,而无法像段寨、青阳、移风、永安等,形成较大规模的商业或交通市镇。总而言之,磨店的得名与兴起,最晚至南宋,其萌芽亦可向前追溯至五代宋初。
· 磨店老街(2021年) · ▲ 摄影:菠萝包 风起磨店千年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