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一个古老剧种,从徽州祁门人郑之珍有《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行世这一史实推断,至迟在明中叶目连戏已存在于安徽境内。该剧种盛行于皖南,也曾流行于皖江北岸一带,今安徽目连戏共有三支:南陵目连戏、东至目连戏和徽州目连戏。南陵县新黄梅文化演艺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艳介绍道: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一个古老剧种,由《目连僧救母》这一佛教经典故事而得名。明代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以前的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 1579年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 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它涵盖了多元的文化历史,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发展中,目连戏还将目连故事及各类民间小戏和世俗闹剧连缀其中,如《尼姑下山》《和尚下山》《拐子相邀》《匠人争席》《王婆骂鸡》《哑子背疯》《赵花打老子》《行路施金》等,这些戏曲在内容及编排上呈现出独特的地域语境和文化风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愿望和苦难,平民意识在文本中大量渗透,平民审美亦在音乐声腔中得到深刻映射,因而三百年来传唱不衰。 目连戏属于古老南戏的一种,唱腔自成一派,丰富且较为复杂、形成了独特的声腔艺术。南陵目连戏的声腔,民间称作“阳腔广调”,简称“阳腔”,又称做目连腔、南陵腔等,有“南陵人吃粗糠,出门就唱目连腔”之说,又因目连是佛家子弟,还有“和尚腔”之说。清中叶以后,阳腔目连戏曾与京、徽同台演出,俗称“三串两盖”,指串演京、徽戏、目连戏压轴。张红艳介绍道: 东至目连戏的唱腔是单一声腔类型,习惯称之为“高腔”,也有研究者说它是“青阳腔”;徽州目连戏的基本唱腔较为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了“滚调”的特点,另外有些唱腔直接来源于小调或山歌。 目连戏还包容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样式。在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还有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其演出十分精彩。不仅穿插了筋斗、蹬罈、跳索、跳圈、窜火等杂技表演,还加入了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目连戏的演出场所也与其他剧种有很大的不同,它并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整个山村都可以是表演的舞台,演出时间一般都与庙会、迎神、祭祀等活动相结合,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 另外,目连戏的演出有“两头红”的说法,就是从太阳落山开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连续演出可以演七天七夜。明末清初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经写道“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描述了当时皖南目连戏的演出盛况。 由于皖南目连戏内容通俗易懂,又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杂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传得很快很广。此剧曾伴随着徽商流寓了大半个中国,对徽剧、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多剧种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之称的皖南目连戏不仅是戏剧的瑰宝,也是中国目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保护传承价值,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徽州目连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陵目连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节假日或纪念日,目连戏演出依然热闹非凡,颇受民间欢迎和学界关注。 @黄山日报
采 写|张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