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末期,历经50多年的时间,其实中国的军用步枪一直都在缓慢发展中,虽然本质上都是仿制和改进,但至少步枪也在发展。 那这期文章就来说说,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末期,国产步枪50余年的变迁史。
快利步枪
1890年,清政府有了第一款所谓的国产步枪,实际上是模仿奥斯曼的曼利夏1888步枪而来,在1891年定型后被称为“快利步枪”,但该枪所用的弹药并非和原版曼利夏步枪一样,而是采用英制的.303口径黑火药子弹,同样是直拉式枪机和弹药盒式供弹,不过清朝仿制的快利步枪性能较差,故障率也很高,最终在1902年被中止生产。
汉阳造88步枪
1895年,为了取代存在缺陷的快利步枪,根据之前引进的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仿制出了汉阳造88步枪,但该枪也并非和原版的1888委员会步枪一模一样,后期生产的相比前者要显得更精巧一些,同样采用7.92x57毫米弹药,性能也要比前者强不少,汉阳造88步枪在1895年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才被停产,产量大约100多万支,在此期间该枪也为抗日战争立下功勋。
元年式步枪
1907年,也是光绪三十三年,清末新军装备了德国的毛瑟M1907型步枪,并被重新起名为“光绪三十三年式”步枪,此型号实际上就是发射6.8x57毫米弹药的毛瑟M1898步枪,清军认为6.8毫米子弹相比日式的6.5毫米子弹要更具有威力,同时又要比7.92毫米子弹后座力小,所以这种口径很适合清军士兵,之后对该枪进行仿制,又更名为“三年式”步枪。
不久后“辛亥革命”,清王朝灭亡,袁世凯掌权后开始为北洋军队大量换装这款步枪,同时再次被更名为“元年式步枪”,后来发现该枪的6.8毫米子弹存在初速低,威力弱的问题,又改回了正统毛瑟步枪的7.92毫米口径,并且后期生产的型号,不管是性能还是外形,都要更向毛瑟M1898靠拢,到了1916年袁世凯病逝后,军械厂没有人再去管理,就使得元年式步枪彻底停产。
刘将军式半自动步枪
1914年,中国枪械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款纯国产的半自动步枪,那就是刘庆恩将军设计的刘将军式半自动步枪,或者也叫刘氏步枪,这支枪的研发工作早在1911年就开始进行,但由于当时国内情况复杂,汉阳造兵工厂也常年缺乏经费,再加上各路军阀混战,所以他的研发并没有得到重视,刘庆恩只能自己窜筹资金,可以说这支枪的研发相当困难。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14年这支半自动步枪终于研发成功,在1916年开始测试,并给此枪其名为“自装枪”,该枪最巧妙的设计就是可以切换半自动或者手动两种射击方式,手动可以直拉枪栓,这样可以节省弹药,还能提高精准度。
刘氏步枪的自动方式也很独特,在枪口处安装了枪口罩,当子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会推动枪口集气筒向前运动,从而会带动一整套连杆机构,可实现自动上膛,但由于当时国内的思想落后,根本没有意识到半自动步枪在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刘庆恩将军设计的这款半自动步枪,最终没能成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辽十三式步枪
1924年,奉军兵工厂结合了德国毛瑟、日式三八步枪的特点,设计出了一款国产步枪,名为辽十三式步枪,也叫13式/79步枪,采用了毛瑟式枪机和7.92毫米毛瑟弹药,还结合了日式步枪的基本结构,而且为了适应东北地区环境,后期生产的辽十三步枪也学习三八式,在枪机外面套装上了一层防尘盖。
辽十三式步枪从1924年一直生产到1931年918事变,在此期间大约生产了14万支,曾有一半的13式/79步枪参加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而且这种步枪的性能,也不次于三八式和德国毛瑟步枪。
晋造六五步枪
同样是在1924年,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仿制了日本三八式步枪,名为晋造六五步枪,其中的“六五”就代表该枪发射的是6.5毫米弹药,除了枪身短了点外,至于内部结构都与三八式步枪基本一样,但由于当时国内加工技术落后,再加上缺乏好的材料,这就使得仿制的晋造六五步枪做工很差,而且枪管寿命也很低,不过这种步枪,也有一部分在抗日战争中的晋绥军手中发挥了作用。
廿一年式步枪
在1930年代左右,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在主政广东的时候,其兵工厂就对比利时的FN M1930步枪进行了仿制,所仿制的型号被称为廿一年式步枪,其外形、口径和基本结构都和同时期的比利时FN M1930步枪相同,也是发射7.92x57毫米毛瑟弹药,弹容量5发,从1931年到1936年这5年时间,仿造的廿一年式步枪,大约生产了4万支左右,在抗战前后,粤军部队基本上都使用了这个型号。
中正式步骑枪
1935年,为了取代上一款性能不足的汉阳造88步枪,由南京金陵兵工厂,以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为蓝图,仿制出了中正式步枪,也叫中正七九步枪,与以往的德式步枪一样,发射7.92×57毫米S型尖头弹,不管是威力还是整体性能,确实都要比清末时期的汉阳造88步枪强很多,中正式步枪从1935年一直生产到1950年,在此期间产量大约是60多万支,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装备中央军和德械师士部队,同时也有少数的国军地方部队,也装备了中正式步枪。
五五式步枪
1940年,由八路军的军工部技师刘贵福,以国军中正式步枪为基础,设计出了八路军的首款步枪,可发射7.92毫米弹药,这支枪问世的时候,刚好是朱总司令55岁的生日,因此就把这支枪命名为五五式,但因为当时材料短缺,也不具备生产专业材料的能力,所以五五式步枪的金属部分,都是使用游击队扒下来的铁轨制成的,虽然做工粗糙,但五五式步枪的性能与原版的中正式相当。
八一式马步枪
1940~1941年左右,八路军总部的军工部技师刘贵福,基于上一款五五式步枪,又设计了一款马步枪,最早叫做“无名氏马步枪”,在定型后被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枪口前端配备了一把可折叠的三棱式刺刀,在白刃战当中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八一式马步枪的枪机部分,还借鉴了捷克系列步枪的特点,也能够发射德制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不过有效射程仅有200米,从1941年到1945年期间该枪进行生产,产量大约3000多支左右。
浙造七七式步枪
1941年,浙江铁厂根据比利时的FN M1930步枪,设计出了浙造七七式步枪,同样也是采用拆卸下来的铁轨制成,发射德制7.92毫米弹药,而且枪机能与东北军的辽十三式步枪进行互换,虽然做工是差了点,但性能还算可以,这款步枪从1941年一直生产到1942年5月,大约生产了32000支左右。
向应式半自动步枪
在1944年,由晋绥区兵工厂的工程师温承鼎,使用废弃的三八式步枪,又结合自己对枪械设计的经验,设计出了一款国产半自动步枪,最终在1946年完成测试,为了纪念因病逝世八路军120师长关向应,此枪就被称为“向应式半自动步枪”,因为使用的是三八式的枪管和枪膛,所以该枪发射的也是6.5x50毫米弹药,但这支枪仅生产了4支,并没有装备部队,不过能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独立研制出半自动步枪,还是意义非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