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是一种人工物质形态,它曾积极地参与着人类对空间的营造;纸张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图像、色彩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显影;纸张更是一种消费品,它张扬地依靠古老的图腾表现祈福,也在悄然地利用当下的美学创造欲望。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纸是不是需要重生,它又如何获得重生? 11月11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文化之美·纸上空间”安徽纸工艺项目年度成果展在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开幕,展览同期,主办方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还发布了《安徽纸工艺项目白皮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当下,造纸工业高度发达,纸的品种多达五千个,但追溯造纸的原点,依然是植物纤维制浆后一张张抄制的“手工纸”。安徽手工造纸与纸加工的历史悠久,据统计,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手工造纸及纸加工技艺共10项,其中3项在安徽,分别是宣纸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和纸笺加工技艺。其中,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叶氏支祠(奎光堂)
2023年,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以“安徽手工纸”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联合30余位非遗传承人、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组成安徽手工纸创作营,完成了31件/套“纸”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并在安徽黟县南屏村的经典徽派祠堂建筑叶氏宗祠(叙秩堂)、叶氏支祠(奎光堂)中举办“文化之美·纸上空间”安徽纸工艺项目年度成果展,旨在“从艺术的角度发现纸”,同时也是对非遗的展陈方式和非遗的在地艺术建构功能的一次探索。 叶氏宗祠(叙秩堂)
黟县素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称,李白也曾留诗盛赞“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南屏村位于黟县西南,又名叶村,相传陶渊明的后人曾定居此地,其村史可追溯至唐代。整个村落至今完整保存了300多幢宗祠、书院、民宅等古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曾获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叶氏宗祠与叶氏支祠便坐落其中。两座祠堂建筑结构对称,歇山重檐、极富美感,著名导演张艺谋和李安的电影都曾在此取景。 叶氏宗祠内部空间
手工造纸是古代文明的巅峰,也是我国众多非遗项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它体现了非遗所传递的文化属性。造纸工艺的多环节、协作性又具有现代工业的特征。因此,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壕沟和壁垒,用今天的创造发明和艺术形式去阐释和再现传统文化是顺理成章的。 安徽纸工艺成果展策展人苏丹介绍,非遗作为人和环境互动的产物,具有空间属性和环境属性,让非遗重新回归特定环境并从中获得能量,是本次展览选择南屏古村祠堂建筑作为展览空间的主要原因。 苏丹也介绍:“在安徽纸工艺成果展中,我们展示了当代艺术与手工纸结合的众多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中国的手工纸不仅仅只是耗材,它本身就是造物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览中,纸张脆弱的属性被颠覆。 《“危”墙》
董子瑗的《“危”墙》中,以纸与砖的融合,表达过去与现代社会的思考。作品旨在将纸和砖头的属性相互融合,以表达过去与现代社会的思考。艺术家将纸的脆弱、易损和不稳定属性与砖头的劳动、建设和团结属性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的物品。 《漱水枕流》
宣纸,取材于自然、经手作而成,象征着脆弱和纯净。石头,自然产物,代表着力量和稳定。这种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冲突感。《漱水枕流》通过植物染液染石,纸张捕捉了染液氤氲的瞬间,仿佛石头正融化于纸面,呈现出时间的流淌,试图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流动性,以及人与物质的关系。 《生命》
植物的生长来源于充足的阳光和肥沃土壤的营养供给,青檀树和沙田稻草来源于土壤,加工成纸浆,依然富有营养,《生命》这件作品将传统土壤按照比例换成纸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养料。天井在徽派建筑中具有采光、通风、聚雨等功能,将植物用纸浆种植在天井里,铺陈开来的大幅宣纸犹如大地一样,植物从中破土而出,焕发新的生命。纸张总是与温暖的记忆有关。 《外婆的香气》
艺术家记忆中,老人的房间里常有的风油精中草药、旧报纸等混合的一种好闻的香气。“宣纸是否能作为载体,将这些味道记录下来,我在做一个实验......《外婆的香气》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宣纸碎片拼贴成的一条床单儿,它晒在竹竿上,汲取着阳光淡淡的香气。凑近一闻,它还有外婆的味道,亲近而充满着童年的回忆。”艺术家章梓依谈道。 《大鱼》
《大鱼》以两条橘红色锦鲤为主体的纸雕作品。鱼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象征着安定、富足和喜庆,鱼又是“余”的谐音,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祥和之意。庄严对称的古建筑透露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与活泼艳丽的大鱼形成鲜明的对比,抽象的鱼形、流畅的线条在纸和水墨的晕染中相辅相成,仿如舒展而来的一幅立体画卷。将自然与历史相融合,诠释了中国文化中自然和谐的核心理念。 《一道福光》
《一道福光》以纸绳呈现的一缕阳光照亮了祠堂,这束光落在那宽六尺的宣纸上,在其间,几只蝙蝠仿佛从纸上飞起,逸出祠堂,把“福”传遍四方。宣城,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了最佳宣纸的诞生之地,这是上天赋予其的光明与福气。这张跨越千年的宣纸在当下重获新生,化身为各种作品,传递着历代的文明。它如同光芒闪耀,驱散现实中的阴暗,这就是那束神奇的“福光”。 《无尽》
《无尽》以代表时间的无尽旋转的圆环象征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和匠师。 《袅袅鱼音》
鱼作为中国古老的图腾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寄托、希望和追求,祠堂里鱼缸中的游鱼在岁月的变迁中亘古不变。安徽流沙笺技艺中流动的色彩仿佛一条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鱼,用安徽宣纸上的流沙笺技艺制作一条游鱼为古老的祠堂重添一抹生气。鱼的记忆只有7秒,转身便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鱼身正反不同的色彩正是那个全新的自己,在灯光的幻影中遇见更多的自己,不只是鱼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值得我们一生去寻找。 《童年的河》
《童年的河》中,艺术家大量使用了女儿阅读过的报纸、练习过的试卷、涂鸦过的线描作品等。作品将纸张裁切成条,通过捻、搓等手法将条转变成线,再运用编织、盘绕、衍纸等技术完成画面中基本艺术语言的设计与制作,再将制作完成的局部元素进行有意味的、秩序化的多维排列来构成完整画面,使作品呈现出回旋、发射、流动之势。 《观纸·上座》
《观纸·上座》用纸,讲一段历史传承的故事。 艺术家选用了经典的中式家具形态——主体是一对宝座,辅以三件方几——来表现一场由古至今的对话,置于宗祠中。 层层叠叠的宣纸覆盖在一件件虚空的家具表面,事实上,作品里并没有任何家具,那只是用纸造出的塑像,就像遥远的祖先,他们存在于我们的口口相传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黑白照片,或是泛黄的容像。祖先们的躯体不存,但仍还被后人所记挂和缅怀。以宣纸塑形、铺以锦灰堆——以火为媒,以字为凭。艺术家以那些残缺的、烧灼的痕迹,引导观者进入一个遥远的空间。 《纸上眉梢·竹节高升》
《纸上眉梢·竹节高升》创意来源于安徽本土文化的宣纸与手工造纸技艺,设计灵感来源于本地传统油纸伞造型,材料选自当地传统材料中的手工皮纸、竹子、抄纸工艺中竹帘的棉线、制作油纸伞的编织技法与手工造纸纸艺结合,结合叶氏祠堂环境的承载,创造出一组“伞形”装置艺术。 《移山》
无论何种时代、地域和文明,人类总会忍不住在生存环境中留下“我存在”的痕迹。 记忆、思想、观念,先后被刻在石头上、写在纸面、输入进一串数字编码里...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和愈发强调“个人表达”的时代里,“个体书写”逐渐代替了权威发言。纸,它的出现将曾经镌刻在石头、甲骨上,那些凝固的、遥远的文明变得轻而易得,将它拉近,亦带远。信息的物质载体,随时间和技术不断演化,而文明,是否也遵从着金字塔式的经验累积,从而越来越高妙?我们不得而知。艺术作品《移山》即反映着这种思考。 《惊蛰》
作品《惊蛰》中,一叠半干的纸贴,纸张彼此间粘连,空气循环扇带来风流袭动,纸贴四角被风吹起,纸张在束缚与挣脱中翻动拉扯。作品是对如今的宣纸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感悟的可视化转现,试图引发大众对传统文化资源及传统手艺在新时代发展的再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