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中国开始了三线建设。上海为了建设后方基地,也陆续在安徽省宁国县设立了15个企事业单位,为宁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压缩军工产业,上海“小三线”企业无偿交与宁国县政府管理。宁国县政府将这些资产大部分用于国营企业、乡镇企业的改建,取得了巨大效益,加快了宁国的发展速度,为日后宁国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问题的提出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本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县,工商业非常不发达。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国经济发展开始起步,到90年代,逐渐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最快的县之一,并在1994年跨入第三届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同时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少有的百强县市之一,成为安徽发展的楷模。 宁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许多研究者力图解释这个现象,以期能将宁国的经验推广。宋立、张道刚认为是政府搞活了厂长经理制,造就了一批企业家队伍。姜长云认为:是“宁国县重视和发挥了人的作用”。安徽省政府也曾专门派遣调查组对宁国调研,认为一、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二、较早地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经济的发展,三、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程必定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宁国发展的重要经验,对其他县市也有启迪作用。这些研究或从宏观方面总结经验,或从微观方面着重论述,无疑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宁国的发展经历有大概的认识。 宁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乡镇企业有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壮大的过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主要是领导者的素质、市场环境、企业的资本。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就会大打折扣。企业在起步阶段,容易受到资本的困扰,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再生产。宁国的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时,资本缺乏也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现有研究成果虽然也提到这些知名企业在开创初期的困难,但很少注意到其解决办法。如果能够总结宁国企业在开创时期的经验,无疑能够更深一步总结宁国发展的经验。 关于宁国知名企业的创业过程,已经有文章论及。但这些研究都很少注意那些创造型的企业领导人的创业条件。如果没有企业资本的充足供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创造力的企业能人也难免会捉襟见肘,扩大不了企业规模,提高不了企业效率。 宁国企业家在创业初期经历的资本短缺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笔者认为,这不能忽视上海“小三线”企业对宁国的贡献。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镇,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对周边城市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力,而上海与宁国的关系也是这些辐射力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许多人都记忆犹新,目前关于三线建设的反思性文章较多,对三线建设的形式、成果和教训都有一定深度的探讨。对三线建设的改造也有研究,但这些文章很少注意到三线建设有“大三线”和“小三线”之分,对“小三线”的研究也非常少。虽然“小三线”建设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都不能与“大三线”相比,但也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上海就首先通过“小三线”企业,深刻影响着宁国的发展,为宁国的一些知名企业的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宁国也能返哺上海,促进上海的发展。笔者拟就上海“小三线”企业在宁国的建立与移交,阐述其对宁国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中感受上海对周边城市的强大辐射力。 二、宁国的历史发展环境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依天目山,西靠黄山山脉,水阳江上源。地跨北纬30度16分—30度47分,东经118度36分-119度24分。县境东西长75.5公里,南北宽55.3公里。全县总面积2447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1.75%。市区距省城合肥240公里车程,距上海290公里车程。县域东南与浙江省的安吉、临安接壤,西南与安徽的泾县、旌德、绩溪毗连,西北与安徽的宣州交界,东北与安徽的广德相邻。1980年宁国由徽州地区划归宣城地区管辖,1987年设2个县辖标准镇,2个乡级镇,38个乡,231个行政村,2522个村民小组。 宁国位于皖南山地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山川起伏。地形一般海拔为300~5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程面积占总面积的0.6%,海拔500米以上的高程面积占14.3%,海拔200~500米的高程面积占41.8%,海拔200米以下的高程面积占43.9%。宁国的平均海拔虽然不高,但局部地区起伏很大,山丘交替,河谷平原和台地面积不大。宁国土地总面积367万亩,山地有8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2.2%;丘陵233.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5%,平畈52.5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4.3%。在这种土地资源下,人均耕地是非常少的。在民国22年(1933),人均耕地曾达1.94亩,这在20世纪的宁国历史上已经是非常高的数字了。建国后,虽然政府号召开垦荒地,但由于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建设城乡,占用了大量耕地,所以,到1987年,宁国仅有耕地249214亩,人均耕地低至0.6亩。宁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对农业发展有利。 宁国的土壤有7个土类,其中红壤占总面积的72.5%,广泛分布在海拔6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岗台地带;石灰(岩)土占总面积的13.6%,富含碳酸钙,中性偏碱,土质粘重;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水稻土属于人为水成土壤,在各乡都有分布,占总面积的7.2%,在耕种总面积中占68.7%,有机质含量多属中等水平,平均值达2.9%;其他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潮土合起来占总面积的6.7%。这样的土地资源还是相对比较肥沃的。从秋粮(水稻)亩产量来看,1949-1965年间,最低为95公斤,最高能达到203公斤。这样的亩产量在利用现代科技施肥以前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宁国县志》说其“山川明秀,土地肥饶”“号称沃壤”,是有根据的。清代俗称之为“小四川”,也说明此地是较为安逸的。这样的自然环境促使宁国人长时期将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很少进行工商业活动。 即使在建国后,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然很高。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3%(按1980年不变价),1978年虽然下降,也达66.3%,远超过工业生产总值。这样的重农结果,使得大多数劳力集中到农业的发展上。直到1980年,宁国的农村总劳力96.9%仍然被捆在占土地总面积6.8%的耕地上,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力不足5%。这种格局直到1987年才有所改变,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农村总劳力中有10%以上的人员流向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明清时期,宁国人也多重视农业,商业并不活跃。据《宁国县志》记载,“宁民安土重迁,不事商贾,所有山产皆宣商之利耳,故虽号称沃壤而家无余财”。直到清末时,仍然是“土著重农轻末,间有贸迁,惟谷米豆麦之类,次则屠沽小肆,无巨商,亦无大贾”。明清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活跃着一支以宁国府籍为团体的商帮,称为宁国商人或宣州商人。但从现有的研究看来,宁国商人的活跃分子是泾县、旌德籍的商人,宁国县并无重要商人。宁国的农业毕竟因耕地少而不能大发展,对工商业重视程度又不足,所以宁国的经济在明清时期一直比较落后。清代宁国知县员缺也一直是简缺,属于地位最低的一等,而宁国府的宣城属于要缺,泾县、太平、旌德、南陵等县属于中缺,地位都比宁国高。 宁国的商业在咸丰之后曾迎来一个发展高峰。经太平天国兵灾之后,土著存者不足百分之十,大量移民尤其是湖广农民流入,宁国剩余物产才大量输出,主要是竹木柴炭,也有桐油、香菇、杂粮、茶、烟、皮纸等。但到民国中期,“农村破产,商业日趋险恶,若非桐油各山货提高,行将总崩溃矣”。民国期间,宁国工业开始兴起,成立了灰山煤矿公司、裕宁公司、宁丰公司,都是经营煤炭开采贸易。灰山煤矿公司规模最大,拥有工人600余名,日产煤90多吨。但这样的工业在宁国寥若晨星,并且发展不顺利,经常停产关闭,并不能对宁国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起本质改变。 建国后直到1986年,宁国的工业发展仍很薄弱。个体手工业者在建国后发展很快,到1956年从建国前的1000余人发展到3838人。到1987年,全县注册个体手工业者有945户1036人,但资金和规模较小,总资金61.42万元,全部营业额45.36万元,根本无法推动宁国的大发展。 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建国后,宁国的工业较建国前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70年国家提出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小化肥、小农药、小农机、小水电、小煤矿),宁国出现了一个兴建企业浪潮。到1975年,宁国先后创办县化肥厂、县农药厂、县橡胶厂、县水泥厂、县石棉矿和狮桥粮油厂,1978年创建县粮油食品厂,1979—1987年创办县黄酒厂、县胜利煤矿、县紫砂工艺厂、县塑料厂、县真空镀膜厂、县面粉厂、县饲料厂。这些企业的创建,使得宁国全民、集体工业企业(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下同)的总产值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75年,全民、集体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054.06万元(这之前最高为1952年的1473.99万元),1986年更达到7635.00万元。但总起来看,农业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3%(1980年不变价,下同),1978年,也仍然占到66.3%。到1985年,农业总产值为8904万元,工业总产值8539万元,农业总产值仍然占据工农业总产值的51%以上。直到1986年,农业才下降到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下,但也仍然达到47.5%。 综上可以看出,宁国在1986年以前,县域经济仍以农林业为主,工商业十分落后,经济发展基础非常薄弱。但从1987年开始,宁国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工业总产值由1986年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52.5%变化到69%,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为以后的宁国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宁国能在1986—1987年间经济发展会如此迅速呢?这就要关注在宁国的上海“小三线”企业。 三、上海小三线企业在宁国的落户 有研究者认为:宁国“县域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工商业十分落后。因为地处山区、区位偏僻,20世纪60年代末被作为上海市的‘小三线’,由上海在该县办了10多个机械加工厂,才结束了该县没有工业的历史”。这种观点虽然抹煞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宁国存有工业的事实,但也说明上海“小三线”企业对于宁国的重要性。 三线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毛泽东动议、中央政府决定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战备建设。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中央果断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重新进行国民经济布局,加强战备建设。一线地区是沿海和沿边疆的省、区;三线地区是全国战略大后方的省、区,又叫“大三线”地区;而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为二线地区。“大三线”地区具体是指在长城以南、韶关以北、乌梢岭以东、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的陕西、青海、甘肃的大部分地区,还包括有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及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在国家搞“大三线”建设的同时,各省也都划分了自己的一、二、三线,其中第三线被称为“小三线”。在这种全国兴建三线的背景下,上海市也开始积极投入到这一建设中来。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国有大型企业集中地区,工业技术发达,但由于地处沿海,容易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早在1949年的下半年,上海已经有工厂开始内迁。1964年的中央建设三线决定加速了上海支内的步伐。1965年开始,上海对“三线”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持,不仅有支援西南地区的“大三线”,还在江西、安徽等地积极开辟“小三线”建设,作为上海的大后方。1965年4月,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决定上海包建江西“小三线”工业建设,总投资2.2亿元,共包建20家军工厂,并要求2年内完成;同时也开始了对安徽“小三线”的支援和建设。 皖南山区经济落后,距离上海在500公里之内,非常符合中央提出的三线企业选址要“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成为上海“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从1965年起,上海市相继在安徽皖南地区兴建了80个小三线单位(其中53个企业、27个机关事业单位),分布在芜湖地区、池州地区和徽州地区的绩溪、旌德、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屯溪、贵池、东至、宁国、泾县等11个县(市)。宁国由此也开始了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1964年中央号召建设“三线”,江苏已经有企业开始在宁国兴建“小三线”,当年,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在港口公社乌石村兴建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1415万千瓦时。上海企业在宁国的建设直到1965年才开始。 1965年,上海铝材厂、上海锅炉厂、上海木材厂、上海箱锁厂和长征电镀厂在宁国包建联合机械厂,代号526工厂,生产木柄手榴弹。上海电焊机厂和上海鼓风机厂包建协同机械厂,代号9337工厂,生产四〇火箭筒。1966年,上海轻工系统的上海电池厂在宁国包建曙光电料厂,生产军用通讯电池。 由于宁国工业基础落后,没有完整的供电网络,上海企业决定在此建设供电设施。1966年7月,“二五〇”二期工程开始新建位于宁国县青龙乡早里坞生产队的“366”发电厂。“366”发电厂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规模为2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列入上海市1967年度计划。1968年两台机组成功发电,工程总投资决算为569.35万元。电厂升压站有3条35千伏出线:一条送胡乐变电站及旌德县星火变电站到黄山等地,途经胡乐站分送浙江省昌化县岛石地区军工企业;一条送宁国县城及宁墩等地军工厂;一条送往位于宁国县的上海胜利水泥厂,并与港口发电厂连接。1975年5月,为配合宁国县的上海胜利水泥厂扩建工程,上海市决定在宁国县城附近麻石桥处,建造规模为2台5万千瓦机组的火力发电厂。6月16日,成立宁国发电厂筹建组,并将“366”发电厂划归宁国发电厂筹建组领导,“366”发电厂作为宁国发电厂分厂。1976年5月,华东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宁国发电厂扩建初步设计,后因水泥厂扩建工程暂停,1978年7月15日,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决定停建宁国发电厂,总共耗资500万元。8月15日,华东电业管理局决定撤销宁国发电厂筹建组,恢复“366”发电厂原来独立建制。由于2台锅炉设备老化等原因,从1983年6月起,“366”发电厂停止发电。1970年3月,华东电业管理局决定由上海供电局筹建上海后方“七〇三”供电所,负责供电网络的运行与管理。供电所原设在宁国县,1973年7月迁到绩溪县,下设贵池、宁国、旌德、东至、绩溪5个县“七〇三”供电分所。1973年8月,上海市电力部门在宁国县城兴建“七〇三”供电所,占地5.1亩。 1968年上海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六八三运输场宁国车队开始在宁国县津北村筹建,1970年竣工,占地27.07亩,建筑面积3162.02平方米,主要承担后方军工产品的运输任务。津北村毗邻县城,是宁国少有的平畈之地,有公路与县城相连,交通十分便利。1969年,上海机电局供应站也在宁国竹峰乡二里冲包建八一三汽车运输队。 1969年10月,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在胡乐公社境内筹建上海市后方古田医院。胡乐村位于宁国的西北部,属于山地地貌,交通不便,但十分隐蔽。1971年1月,古田医院建诊,系全民所有制单位,是一个各科齐全、医务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医院,主要任务是接受宁国县、旌德县片的三线职工、家属和地方群众的医疗和防治工作。 1969年上海胜利水泥厂在山门乡筹建,次年底投产。为湿法回轮窑水泥生产线,年产5万吨。至1974年又经两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增至年产525R普通水泥25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厂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为了加强对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在宁国职工子弟的教育,1974年,上海机电局后方机电中学在宁国竹峰乡五里铺建立。 上海先后在宁国设立了15个企事业单位,计有上海胜利水泥厂、上海市机电公司联合机械厂、上海市交通局“六八三”(一队)汽车队、上海市交通局“六八三”(六车队)汽车队、上海市物资局“七〇七”物资库、上海市机电公司联合机械厂六车间、上海市后方电力处“七〇三”供电所、上海市机电公司“八一三”汽车队、上海市机电局后方“机电中学”、华东电业管理局“三六六”电厂、上海市邮电局“二六〇”通讯站、上海市轻工业局“曙光电料厂”、上海市交通局“五六五”物资库、上海市后方古田医院、机电公司。 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立,一方面改变了宁国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将大上海的现代化气息注入到宁国人民的生活中。1970年,上海胜利水泥厂等3个单位开始兴建电视差转台,试办电视。这是宣城地区的第一座电视差转台。1971年,县内开始筹办电视,1973年县广播站改装1台介调式电视差转机,城关居民首次看到县办电视转播节目。1976年,全县电视差转台发展到9座,后因上海“小三线”撤离而相继停办。 上海“小三线”企业扩大了宁国的工业发展步伐,并给当地人民带来思想上的变革,但由于“小三线”企业的固有发展劣势,多半在交通不便的乡镇建厂(如青龙乡、胡乐公社距离县城都有数十公里,交通不便),以军工产品为主,并不能对宁国的工业发展起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国内局势发生变化,虽然仍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危险,但几率已经降低,军备产品的生产已经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相反,由于文革,中国错过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如果再不抓住机会促进发展,只会愈加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1980年开始,国家大量压缩国防经费,军工生产急剧下降。于是,这些“小三线”企业的产品销路出现问题,许多企业亏损严重。面对这种局势,“小三线”企业也在寻求突破。1981年起,上海小三线机电工厂的生产任务就由后方局划归机电局,开始安排民品生产,实行以民养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