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他到底走了多远?

[复制链接]

2263

主题

2379

帖子

80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6 10:3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说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当然是对的。但春秋(取通行说法,前770-前476)大约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具体到孔子生活的这一段,却又有点不大对。这时周王朝早已衰落,天子只占据着洛阳周围的一小块地盘和天下共主的虚名。天下诸侯争霸,当时有四大强国——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晋国。这当中又以晋国和楚国最为强大。晋楚争霸,可以说构成了春秋历史的主轴。晋国和齐国是同盟,他们都以华夏国家自居。齐国有时会跳出来和晋国抢华夏第一强国的位子,所以彼此间矛盾也不少。楚国号称蛮夷,秦国则被人骂是戎狄,秦楚两国的关系更亲密,春秋时代很少闹矛盾。
春秋时期齐国、鲁国位置。图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四大国之间,还夹着很多中小型国家。这些国家实力不如四大强国,但算西周分封的老资格,很可能比四大国地位高、头衔尊贵。他们军事上被揍得再惨,文化方面往往自视甚高。孔子的家乡鲁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孔子成长于和平时代孔子六岁那年,也就是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晋楚带领各自的盟国,在宋国会盟。这次盟会的主题是友好相处,尤其是提出一个概念,叫“晋楚之从交相见”。原来认一个大国做盟主的,现在要尊另一个大国也是盟主。之后,晋楚就真的不打了。毕竟,长达百年的比拼消耗之后,晋楚都实在打不动了。所以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孔子生活的时代,尤其是北方中原,是相对和平的年景。
孔子画像。图源/网络
孔子五十知天命,其实是五十岁出来做官。干了三年,开始比较顺利,策划了著名的“隳三都”,也就是孔子想把鲁国三家最有权势的大夫即所谓“三桓”家的墙给拆了,结果失败了。在鲁国待不下去,就想出国去碰碰运气。孔子离开鲁国的时间,《左传》和《论语》都没提,《史记》提供了两种说法,《孔子世家》说是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鲁世家》《十二诸侯年表》都说是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根据各种零散资料、社会传闻整合编写的;《鲁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则是根据各国官方的编年史整理出来的。涉及到年代问题时,可信度当然后者高。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来源/河南商报
孔子怎样周游列国,是《孔子世家》的重点,几乎占了全篇的一半。但这部分内容也是问题最多的。孔子并没有一部旅行日记留下来,他走了很多地方,遭遇了很多事,在他死后不久,孔子周游的故事就已经成了天下人热爱的话题。司马迁曾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这个说法明显太夸张了,春秋末期国家数量已经不太多,太弱小的国家孔子也不会去,也没那么多国家可以让孔子去吃闭门羹。但这是汉朝的主流说法。为孔子立传还是要严谨一些,我们需要对海量的素材进行筛选和排列,对照着时间线和地图,组合出一张合理的孔子行程表。这个过程有点像拼图游戏,难度更大的地方则是,你不知道手里这块拼图是真的还是假的。历代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研究,大致是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第一,所有人公认司马迁提供的行程表不可信;第二,大家各自新拟定的行程表,不能说没有共识,但很多细节谁也说服不了谁。先到卫国是因为他们也“反晋”人们大致认为,孔子离开鲁国,想到卫国去碰碰运气。之所以选择卫国,是因为卫国和鲁国是邻居,又都是姬姓国,也就是说,不论地缘还是血缘都很亲近。而且,当时卫灵公在和晋国闹别扭,而孔子在鲁国时,促成了鲁国和齐国结盟,而齐国和晋国是竞争关系,所以孔子也和晋国是对立的。大家有共同的敌人,卫灵公对孔子的确很热情。
孔子及其弟子来到了卫国。来源/电影《孔子》截图
不过孔子在卫国的遭遇,被司马迁写得很奇怪。孔子是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不知道几月份到的卫国,到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夏四月卫灵公去世。短短四年时间,若相信《孔子世家》的说法,孔子四次离开卫国。第一次是刚到卫国不久,孔子没待多久,就有人对卫灵公说孔子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子。孔子害怕被治罪,十个月后,第一次离开卫国。孔子这次离开没走远,转了一圈又回到卫国。接下来是孔子生平唯一一次绯闻事件——“子见南子”,这之后卫灵公倒是礼遇孔子了,但是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卫灵公出门与夫人南子同坐一辆车子,让一个叫雍渠的宦官做车右,又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上跟从,“招摇巿过之”,显然这会引起无数人指指点点。这个场面让孔子很难堪。孔子说,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道德的人,我是没碰上!于是就又走了。这是第二次离开卫国。
孔子与南子。来源/电影《孔子》截图
这次孔子几经波折去了陈国,但碰上陈国动乱,只好又回到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回来了,非常高兴,为孔子举行了“郊迎”仪式,国君亲自到郊外迎接,这是极其隆重的礼遇。但是卫灵公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追求,孔子在他身上看不到希望,叹了口气说:“如果有能任用我的人,一年初步见效,三年出成果。”于是又上路了。这是第三次离开卫国。孔子兜兜转转,还回了一趟陬邑老家,在哪里都没有机会,只好又到了卫国。有一天,卫灵公向孔子问起军队列阵作战的事,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倒有个耳闻,排兵布阵的事,我还不曾学过。”根据孔子之前“隳三都”的表现,还有后面孔子的学生在战争中的表现,孔子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军事家,打仗还是懂一点的,在当时东方诸夏的水准线以上。这里说不懂,显然是托词,就是我不愿意和你谈打仗的事。你先推行了我的道,然后才有资格听我谈兵,不然,免谈。卫灵公看孔子这么不配合的样子,自然也就不打算跟他谈了。第二天,卫灵公又和孔子聊天,看见头顶大雁飞过,就目送归鸿,不关心孔子了。孔子第四次离开了卫国,又到陈国去了。这年夏天,卫灵公去世了。在卫国的四进四出,有什么蹊跷?照《史记》这个写法,卫灵公挺不容易的。孔子一言不合就走人,倒是卫灵公心胸非常宽广,你走我不留,你回来,我还好吃好喝好款待。不知道卫灵公有没感慨:“那个孔丘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的夫人南子,这是我的女子;弥子瑕,分桃子给我吃的小瑕瑕,是我的小人。女子与小人都挺好养,难养的,一个是我儿子蒯聩,叛逃到晋国去了,还有就是这个孔丘,神出鬼没跟一只回旋镖一样……要我说呀,是唯儿子与圣人难养也。”当然,更实在的质疑是:《左传》里对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国际大事有很清楚的记录,孔子四次离开如果全部为真,离开后经历的那些事,许多是与《左传》提供的时间线无法吻合的。所以可能的情况是:孔子为什么离开卫国的故事,在孔子去世后产生了大量传说。司马迁看到了很多材料,感觉都挺动人,哪个也舍不得放弃,于是孔子就只好离开了好多次。最简单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一种理解是,当时卫国分裂成两派势力:卫灵公本人,主张卫国独善其身;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倾向与晋国合作。
卫灵公号称尊重天下贤才。图源/电影《孔子》

卫灵公活着时,蒯聩斗不过爸爸,卫灵公去世后,他的孙子、蒯聩的儿子辄继位,卫国自主派势力大减,晋国则支持蒯聩回国当国君,卫国的局势变得非常紧张。孔子一直是从卫灵公那里拿高薪,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也让弟子们惊疑不定。《论语》里有这样一条记录: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 曰:“夫子不为也。”
翻译过来情景大概是这样的——
冉有问:“我们老师会坚定支持卫君吗?”
子贡说:“我去问问吧。”
这种事不太好直接问,因为敏感时期,孔子说什么,都可能被放大而引起麻烦。
子贡聪明,问的是:“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传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以互相推让国君之位著称。
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怨乎?”伯夷叔齐放弃了君位,最终结果是在首阳山饿死,他们内心有怨念吗?
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追求仁,又得到了仁,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子贡出去后,就对同学们说:“夫子不为也。”老师不会坚定站在卫君一边的。按照子贡嘴快的脾性,很可能还会说,同学们赶紧收拾行装吧,老师要离开卫国了。
这段话,有一种理解就是:
现在蒯聩的处境类似伯夷,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应该他即位,但是爸爸没传位给他;卫出公的处境类似叔齐,按照国内的即位程序,是他即位,但他是做儿子的和爸爸竞争,就像叔齐是做弟弟的,如果和哥哥竞争,总有点不大对。
就是说,对卫国当前的困境,孔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蒯聩应该逃脱晋国的控制,辄应该抛弃国君之位,父子一起出逃,到天涯海角,然后父慈子孝。这才是高尚的选择,现在两个人在那里争夺国君,显得两个人都很没有品格。所以,孔子的态度是一个也不支持。孔子还有一句更有名的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既然发现卫国要乱,他当然就走了。离开卫国后孔子的路线是怎样的,又有两种理解。在宋国被威胁,在郑国被嘲笑一种是复杂化的路线:孔子没有目的地,想到处碰碰运气。按照《史记》的说法,孔子在三个地方的经历比较重要:第一是“子畏于匡”,在一个叫匡的地方,孔子被误认作阳虎,因此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差点出危险。第二是“微服过宋”,孔子到了宋国,“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司马是管军事的,当年孔子的老祖宗孔父嘉,在宋国也是干这个的。桓魋这个人很阴柔、很精致、很脆弱、很物质。按《左传》的描述,他和宋景公似乎是同性的恋人关系。他被人欺负了,宋景公为他眼睛都哭肿了。两个人在一起,是那种儿女共沾巾的感觉。孔子得罪桓魋的原因可能是,桓魋活着奢侈,更想死后厚葬。贵族死后,都是棺材一层套一层的,桓魋用石头做套在外面的大棺材,好多年都没做成,弄到劳民伤财的地步。孔子到了宋国后,看不惯,说了句:“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奢侈到这个地步,死了还不如快点烂掉好的。桓魋那玻璃心,哪里受得了这个?就要杀孔子了。桓魋表示自己杀心的方式也挺阴柔的。孔子带着弟子在一个大树下讲课,桓魋就派人“拔其树”,这大概相当于砸了教室。于是孔子离开宋国。弟子们催促快点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赋予我伟大的德行,桓魋能把我怎么样?这件事,双方的表现大概都算是挺嚣张,但不凶狠。桓魋真要杀孔子,直接过来杀就是,不用把树弄倒给孔子警告。可能是孔子也算有点影响的人,他只是想把孔子吓走算了。孔子虽然说了句大话,据孟子说,最后还是“微服而过宋”,换了和身份不相称的衣服,假扮成不相干的人,也还是知道怕的。但桓魋拔树这个细节不见于早期儒家典籍,最早是《庄子》里讲的。有人怀疑不可靠。第三是在郑国的“丧家狗”事件。孔子在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被一个郑国看城门的人看见,评价说长得像“丧家狗”。在郑国也没机会,孔子就又到了陈国,住了下来。但有学者注意到,宋国和陈国是很近的,宋国都城在今天的商丘市睢阳区,陈国的国都在今淮阳。孔子离开卫国后如果目的地是陈国,那么到了宋国就不该再到郑国去。所以也可以归纳出一条简单化的路线:孔子离开卫国后,南下经过宋国就到了陈国。孔子到底去了哪个“蔡国”?《孔子世家》说,孔子在陈国住到鲁哀公四年,之后去了蔡国,过了一年,孔子又到楚国的叶(今河南叶县),见到楚国名臣叶公沈诸梁,对,就是那个“叶公好龙”的叶公。
影视剧中的叶公沈诸梁。来源/2010电视剧《孔子》截图
这个说法是否符合史实,掰扯起来又有点复杂。一个小国是会举国搬迁的,搬迁之后,仍然使用原来的国名。于是地图上,就会出现好几个相同的地名。蔡国刚好是一个搬迁了多次的国家。它本来在今天的河南上蔡,鲁昭公十一年(前531年)孔子二十一岁时,楚灵王灭蔡,三年后,楚平王让蔡国复国,迁到了新蔡(今河南新蔡县)。鲁定公四年(前506年),蔡国做了吴师入郢的帮凶。从此,蔡国和楚国就结下了深仇大恨。现在十几年过去,在楚昭王治理下,楚国恢复了一点元气,当然要找蔡国算账,我打不了吴国我还打不了你吗?蔡国当然只有找吴国求救,吴国说我可以救你,但你家太远了,我救不方便,你搬到我身边来,我保护你。于是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远离故土,实际上蔡国人并不乐意。蔡国贵族里有一大批人觉得楚国再差也比吴国人好,因此这时蔡国的内部矛盾也极其尖锐。所以,孔子若是这段时间离开相对安定的陈国到蔡国去,根本是找不自在。而且,从陈国所在的河南淮阳跑到安徽凤台去,这个距离相当远。何况下一年孔子又要见叶公,还要再折回到河南叶县,实在太折腾了。对照《左传》会发现,其实鲁哀公四年,叶公正在蔡国故地。此时,楚国在东部打不过吴国,就意图往北扩张。楚国大军往北推进,灭掉了几个小国,还完成了对当年蔡国的土地上人民的控制,叶公“致蔡于负函”,蔡国国君和主要大贵族走了,还有许多蔡国人留在原地,叶公把这些人搬迁到了负函,也就是今天河南信阳。所以有一种把问题简单化的猜想,孔子并没有到州来的蔡国去,他只是去了当年的蔡国故地,因此会见了叶公。叶公的这次接收蔡国故地人口行动动静很大,陈国就在旁边,必然高度关注,而且楚军行动之前放了谣言,说吴国人要打过来了。得罪过吴国的陈国肯定高度紧张。陈国肯定要派使者去拜会一下叶公,打听下情况。也许是孔子感兴趣,就跟着去了。叶公和孔子聊得挺好,但最终还是没用孔子。为了这事,后来的儒生很嫌弃叶公,觉得他空有求贤的名声,大圣人出现在面前,却不知道重用,因此编了“叶公好龙”的段子讽刺他。厄于陈蔡之间”的真相《孔子世家》说,孔子在蔡国住了三年,遇到吴国讨伐陈国,楚国来救援陈国,驻扎在城父。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就派人来聘请孔子,孔子也打算去拜见楚昭王。陈蔡两国的大夫们谋划说:“孔子是贤能的人,批判各国的问题都特别精准。他在我们这里已经滞留了很久,我们所推行的政策也不符合他的意愿。楚国可是一个大国,一旦把孔子聘走,孔子在楚国掌权,我们这些陈国、蔡国的当权派可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发动人马、把孔子包围在旷野中无法离开。孔子一行断粮了,追随者身体虚弱病倒了,站都站不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厄于陈蔡之间”。
孔子受困。来源/电影《孔子》剧照
但这段叙述当然是故事。“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这是当时一件大事,发生在鲁哀公六年。早在鲁哀公二年,蔡国已经被迁到了州来,距离陈国很远,自然也远离这次的战场,陈国、蔡国的大夫凑到一起合谋陷害孔子,根本没有可能。《论语·卫灵公》有这样一条: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只说陈没说蔡,这可以印证前面的猜想:孔子根本没有去过搬到州来的蔡国,只是到过陈国附近的蔡国故地,作为地理概念倒也可以叫“陈蔡之间”。孔子在陈国挨饿了,也未必是有人陷害。只是吴国人要打过来的时候,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没人顾得上管饭而已。大概是后人根据《论语》的简单记录创作故事,却忘了蔡国已经被迁走,于是才编出来陈、蔡大夫合谋的情节。司马迁又收进了《孔子世家》里。这之后,孔子北上返回卫国。《孔子世家》说:“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周游列国啥也没做成?回卫国的原因自然是南方动乱,因为晋国忙别的事去了,这段时间对支持蒯聩回国不那么积极,所以卫国的矛盾变得相对不是那么尖锐了。怎样挑一个安全的国家住着,孔子的眼光一向很准。孔子这时从政建立美好社会的心,大概已经冷了很多。孟子说: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在季桓子手下当鲁国大司寇,那时是真有实践政治理想的可能的,叫“见行可之仕”;在卫灵公的朝廷里当官,是希望能有实践政治理想的机会,叫“际可之仕”;至于在卫孝公(即卫出公)那里当官,不过是领一笔收入罢了,这叫“公养之仕”。孔子这时最期待的,是回到鲁国。恰好这时候,当年和孔子有矛盾的季桓子早已去世,即位的是季康子。而孔子的学生冉有担任季氏家宰,表现好得不得了,已经是季康子离不开的左右手。
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来源/电影《孔子》截图
于是在冉有的运作下,季康子同意孔子回国了。读《左传》会发现,季康子愿意让孔子回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这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田赋”。《左传》和其他史籍中关于鲁国赋税的信息都很少,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税亩”,成公元年(前590年)“作丘甲”,都是寥寥数语而已。 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倒是很多,大致推测是:“税”用于各种行政开支,以土地为单位征收;“丘甲”用于军事开支,以居民点为单位征收(所谓“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而田赋则是一个以土地为单位征收的、用于军事开支的新税种。总而言之,季康子想要加税这件事会激起很大的民愤,所以他需要孔子回来为他的行为“正名”。季康子让冉有来问孔子,孔子回答说:“丘不识也。”照例,孔子说不懂,就是不赞成。冉有追问好几次,终于忍不住直说了:您现在是全国最受尊崇的元老,就等您一句话,政策就可以推下去了,您怎么就不开这个口呢?孔子还是不说话,后来才在私下场合对冉有说:君子推行政策,要考虑是否合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福利尽量丰厚,办事讲究适度,税负不妨减轻,这样的话,只收“丘甲”也就足够了。如果不按礼行事、贪得无厌的话,即使收了“田赋”,将来还是会不够的。季孙如果施政想要合于法度,那么周公留下的典章还在;如果想怎样就怎样,又何必来问我呢?季康子这时候要加税,其实也很无奈,因为当时吴国成了快速崛起的新强权,鲁国尊吴王夫差做了霸主,就要交给吴国沉重的贡币,不加税他根本拿不出。但孔子说的也不错,几年后,吴王夫差被越国从背后捅了刀子,鲁国外部压力减轻,但已经加了的税成了制度,再也不会免掉了。所以,季康子不会听孔子的,田赋该推行还是要推行,而且,他也不会再任用孔子了。孔子晚年最大的事业,只能是编书和教书。对孔子的仕途来说,这是不幸,对中国文化来说,却是大幸。
孔子与他的弟子。来源/电影《孔子》剧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1 22:48 , Processed in 0.2268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