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芜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实地游

[复制链接]

1308

主题

1471

帖子

5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2: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莱芜,发生过莱芜战役,莱芜战役纪念馆,就位于市中心。


纪念馆分左右两部分,一部分是莱芜战役展览馆,一部分是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


我习惯把自己喜欢的放后面,所以我先进的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展览馆一进门,墙上是大量抗日英烈的照片和介绍,其中很多是国民党的将领。这些年,在抗日英烈的问题上,国家对待国共的烈士是一视同仁的。


鲁中抗战烈士名录,这些年,对烈士很重视,如果去各地的纪念馆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很多烈士陵园和纪念馆都经过了翻新扩建,国家投入大量财力,这些都是毫无回报的。因为博物馆、展览馆都是免费参观,人吃马喂每年的开销很大,所以,全国各类博物馆每年财政投入巨大。


山东,是国共两党抗日的敌后战场之一,抗战期间中共在山东建立了大量的根据地。东北野战军的前身大部分都是从山东抽调去东北的部队,著名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就是山东烟台牟平人,是在抗战快结束时从山东参加的八路军去的东北,因为岁数大,他最开始的职位是伙夫...


各类历史读物中国是最多的,甚至包括很多国家禁止出版的比如介绍纳粹德军的出版物。如果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有很多了解历史的渠道,因为中国与他国不同之处,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国后大量的文史研究专员,本身就是亲历者。国民党被俘人员,特赦或释放后的职业,有几个去处,一是各地文史研究院文史专员,工作就是写自己的回忆录。二是在军事院校任教员。

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这话的含义容易让很多人解读成另外的意思。其实,自信的胜利者是最不会掩盖真相的,并且,中国的近代战争史,都是亲历者自己写的,胜者写胜者,败者写败者。

周复,据说是牺牲的国民党将领中唯一称得上蒋介石亲信的人,1995年被国家认定为革命烈士。周复不同于其他人之处在于他是复兴社核心成员之一,国家认定这样的人的抗日功绩,可见在抗日上一视同仁。


现在各地的革命景点或者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都是入党宣誓处。如果去各地这些地方参观,就能看到。这里也不例外,对着烈士宣誓,增加了一种神圣感使命感。


话说眼见为实,其实眼见并不见得就实,因为眼见后会经过大脑的加工。而解读外境,和事实相符的程度取决于智慧。行为并不等于动机,你看到的“大特务”,可能却是卧底。罗国范,就是众多卧底中的一个。


罗国范,虽然也受到过一些委屈,但是大的方面还是有福的,毕竟他还能在2015年出版回忆录,还荣立一等功。


这是鲁中抗战战绩统计表,前些年,网上盛传中共在整个抗战八年中消灭日军的人数只是几百人,所谓的大V公知争相传播,这类毫无常识和思维能力的信息也只有不动脑子的人相信。


抗战馆还有很多内容,就不一一介绍了。出了抗战馆就进入了对面的莱芜战役展览馆,进门就是三位指挥官的雕塑,主要的是陈毅粟裕。墙上有莱芜战役的时间1947年2月20日-23日,其实也就是三天时间。但是歼灭了国民党军50000余人。王耀武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过来。说的就是莱芜战役。

莱芜战役发生在孟良崮战役之前的几个月,著名电影《南征北战》就是根据莱芜战役为原型拍摄的,但是我感觉电影和战役原型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只能说大致的意思相同而已。


莱芜战役比较复杂,复杂在双方都经过了数次战役计划调整,脑子里没有整个地图概念也不容易理解。简单说,就是国民党军认为经过了鲁南战役,共军续战能力不强,所以制定了南北夹击的战役计划。


国民党军以南线欧震、北线李仙洲部两大集团为主力,对进攻击,想南北夹击消灭共军。电影中对这一背景交代的并不清楚,其实电影中的主角,是以南线阻击战中的一个营为主角,电影中的最高指挥官是该部队的师长。


李仙洲,就是国军北线指挥官,当然他要听更高的指挥官王耀武的指挥。李仙洲,抗日名将,视荣誉为生命,曾经经历过大多数著名的抗日战役。电影《南征北战》中李军长的原型既是他,李军长那句“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著名台词成了名句,这也使李仙洲大为不满,认为侮辱了他的形象。

历史上的真实的李仙洲,其实是满腹韬略的,他也最早发现了共军的战略企图,但因为韩练成推迟撤退的建议和王耀武的直接干预指挥,自己的真知灼见受到了掣肘。可见,国民党输在整体的原因,个人的优秀在集体的平庸中很难有所发挥。


简单地说莱芜战役,就是南线欧震集团步步为营,紧凑推进,没有战机可乘。所以华东野战军根据情况确定南线制造决战假象,主力部队隐蔽北进围歼李仙洲集团。李仙洲集团在莱芜突围的过程中被分割包围歼灭,而46军军长韩练成是中共地下党员,临阵脱离部队,造成群龙无首,加剧了李仙洲集团的混乱。

和当年的张克侠、何基丰在贾汪阵前起义加速了黄百韬集团的覆灭,廖运周在双堆集阵前起义加速了黄维兵团的覆灭一样。国民党当事将领直至被俘后多年也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李仙洲曾经在特赦见周恩来总理时,问总理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五万大军都无法突出重围,韩练成却能只身逃出。总理笑着说:韩练成就在北京,你直接问他嘛。。

网络上有人把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各种客观原因,其中中共的卧底太多是他们认为的一个原因,其实这些人继续往前走一步就不难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很少听说国民党卧底打入中共,而中共的卧底打入国民党高层却很少有人被国民党的高官厚禄所腐蚀呢?如果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孰优孰劣自明。

其实,国民党军统曾经在延安时期多批次派遣军统特务以进步青年的身份奔赴延安以期打入延安中共内部,但极少成功。这个原因在今天也是成立的,并且当今的现实也值得大众去思考解读。中共可以打入国民党内部而不变质,国民党却打入不了中共内部,原因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


莱芜战役虽然只有三天,但是战况的改变和复杂程度倒是和时间不成正比。这里也就不一一叙述了。电影《南征北战》中其实没有正面描写北线歼灭李仙洲集团的战斗,只是简单从战士们争相传颂的“凤凰山的总攻开始了,包围了五六万人”来一笔带过。而更多的笔墨倒是放在南线追歼“张军长”上,其实,莱芜战役并没有这个情节,所以说电影虽然以莱芜战役为背景,但是和莱芜战役差距很大。


第73军军长韩浚带领一千余人逃至和庄、青石关地区被全歼。莱芜战役在国民党中造成很大的反响,致使张灵甫74师要求休整,李天霞装病推脱数次,可见,莱芜战役对国民党军将领的触动之大。莱芜战役,据说也是入选世界百大经典战役之列。


莱芜战役纪念馆外的广场南部,是革命烈士纪念塔,这里同样是入党宣誓处。一群军人正在练习敬献,音乐很好听,不是哀乐但又有哀乐的意思。有一个士兵见我拍照出来制止,可见,军队的训练属于保密项目,同时,我军很重视精神培养,这一点我已经在很多处感受到了。


这个纪念塔的后面,是一个缅怀堂,里面可以敬献花或花圈,内有雕塑。旁边的柱廊的墙上依然有不少烈士姓名。我没有调查过这些年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的待遇,但我参观烈士陵园或者纪念馆的直观感受是,国家近些年对待烈士极其重视。


院内还有一个抗日烈士纪念碑,这个碑介绍上说是从一处迁移到此的,原来在别的地方。这个碑在革命烈士碑的旁边,比刚才的那个碑小很多。


离开莱芜,驱车向东南方向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蒙阴县境内的垛庄,垛庄是孟良崮南面的一个小镇,当年是张灵甫占领孟良崮后的退路,派一部分兵力驻守。但是我军很快肃清了垛庄的敌人,掐断了74师的退路。今天,垛庄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所在地。

孟良崮战役,是1947年5月的战役,离莱芜战役不到三个月时间,1947年3月底,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山东,整编74师是进攻的主力。


国民党军吸取了莱芜战役的经验教训,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如果了解我军的战略战术,就会明白,我军和国民党军的不同在于,国民党军大多数是防御态势,不会寻找战机,也寻找不到战机。而我军永远是能够调动敌军给我战机。

这次也不例外,在敌人齐头并进没有战机可乘的情况下,我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调动敌人产生了战机。如果说莱芜战役是避实就虚打敌人弱旅,那么孟良崮战役就是避虚就实专打敌人最强的部队。


整编74师和我军的纵队,虽然一个叫整编师一个叫纵队,但都是为了政治目的的叫法。其实国民党整编师相当于军,大约三万多人,我军的一个纵队也是三万多人。


这是参战指挥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做到充分有把握消灭对方才动手,这是解放军致胜的战术之一。运用上各级指挥员可以说是炉火纯青,高度统一。


这是国民党各级指挥人员,其中没有张灵甫。战役很简单,就是包围加阻击救援,救援的国民党部队主要是整编83师李天霞和整编25师黄百韬。据说李天霞没有用什么力,而黄百韬倒是真的拼死相救,但是被死死地阻击住了。最近时相隔5公里,但是依然没有成功。


参观解放战争的纪念馆,有一个突出的印象,那就是民众的支援是一个重要部分,大都在最后或者是展馆的最上层,作为一个独立的场馆展出。如果细细品读,可以充分地理解,国民党是被人民推翻的。民心所向无法更改,我只列举一个,画面中的老太太叫宋炳锋,她的婚姻是这样的:在当地征兵的过程中,宋炳锋说,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他。结果图中的老头子第一个报名参军,宋就兑现承诺就嫁给了他。这是两人老年的合影,上面的是宋炳锋年轻时的照片。

沂蒙山地区民众支援解放军的事迹无数,电影《沂蒙六姐妹》的原型也有,还有一个“永远的新娘”,丈夫当解放军牺牲,她终身未嫁。


纪念馆后面还有烈士陵园,就不晒了。出了纪念馆向东北方向开车不出五公里,就到了孟良崮战役遗址地,车可以一直开到山上的停车场,到了停车场才知道,需要买票后再坐院内的电瓶车上山,门票50元,上山下山车费50元。我因为时间紧就坐车上山了。


检票口的进门处有一个竖着的大沙盘,上面是孟良崮战役地形图,可以看出来双方犬牙交错,确实这一仗打得不容易。其实,在初期整编74师被包围时,国民党设想来一个反包围,就是用10个整编师在外围包围解放军5个纵队。所以,我军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术,迅速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了整编74师。


孟良崮的景点其实并不多,可以想象出来以前战后可能就是一个山,近些年由于景观建设特意增加了一些人工景观而已。坐车上到山顶附近,就下车向上走,大约走不到几百米就能上到顶峰。路上碰到一队大连潜艇学院的学员,并人人端着微冲。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项目的训练,选择孟良崮,又是一个注重精神素质培养的例子。


这就是著名的“击毙张灵甫之地”,原是一个山洞,但是后期风化坍塌成了现在的样子。旁边还有一个露天屏幕,上面循环放着电影《红日》的片段。电影《红日》就是再现孟良崮战役的电影。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碑分三面,像是三把刺刀冲天而立,主立面的题词是胡耀邦题的,其他两个立面上还有一些文字。


从孟良崮向东北方向俯瞰,这里确是一个制高点。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的一幕,马谡认为占领山顶是一种优势,但是山有时候却是一种绝地,人迅速可以包围断其粮草。我个人感觉张灵甫虽然勇猛顽强,但是在谋略上,并没有比马谡强太多。个人感觉现在的网民对于他过誉了,大多数都是非军迷,感性者居多。


孟良崮还有几个小景点,比如74师战壕遗址等等,由于司机等着下山我没有看,司机说没有什么就是人工的几个假人,他说山下也有一个华野战壕可以看,我就下山看了一眼。


下了山到了坐车点附近,向另一个方向走山路,没多远就看到了这个所谓的华野战壕,确实没什么意思。这个战壕是在一个隐蔽处,对面就是孟良崮的山顶。这些年我山看得很多了,这个孟良崮比起我看过的北京郊区的山,并没有特别之处,甚至还不如北京郊区的某些山更高更险,可它的意义主要在于亲身感受了孟良崮战役的真实地,比我想象的还是略有区别,我以前想象的是一个秃山。

顺便一提的是,孟良崮战役,我军以伤亡12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整编74师外加整编83师一个团,共计32000余人,我军死亡2000多人,其余大部分是受伤。而战役结束时还有戏剧性的一幕,那就是粟裕发现俘虏数量加歼灭敌军数量不符,遂命令部队搜山,结果在山谷中又俘虏了7000余人,差点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9-18 14:48 , Processed in 0.2581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