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0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州赤壁:千古风流人物

[复制链接]

2703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如果以知名度来论,这首词堪称苏轼词作的代表作,早在宋代,胡仔在《茹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九中说:“苕溪渔隐曰: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词意高妙,真古今绝唱。”金元好问在《题闲闲书赤壁赋后》中甚至认为苏轼的这首词堪称古今第一:“夏口之战,古今喜称道之。东坡赫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

正是东坡的这首词,使得赤壁名扬天下。也有人说东坡乃是赤壁怀古,赤壁之名本自三国时的赤壁之战,此言当然有道理,但是东坡在此词中所写之赤壁是否是当年赤壁大战之处,后世有着广泛争论。到如今已经有九赤壁说,比如有汉川赤壁、汉阳赤壁、蒲圻赤壁、嘉鱼东北赤壁、钟祥赤壁等等。


景区旁的幼儿园
究竟哪个是当年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之处,没人能给出定论。黄州当地人不屑于这种争论,因为东坡说这里是赤壁大战的古战场,既然是大文人命名的,于是黄州赤壁被当地人称为文赤壁,而其他的赤壁则一律称之为武赤壁。

黄州赤壁几毁几建,南宋嘉定二年(1209),金国大将仆散安贞率十万金兵攻陷麻城后,兵分三路进攻黄州,十余天后黄州城陷落,城内被洗劫一空,赤壁上的所有建筑均被焚毁。一百余年后,元至顺年间(1330-1333),黄州路总管府脱颖不花在赤壁上重建竹楼,至元末时,再毁于战火。

明代时,赤壁上的建筑得以陆续恢复,然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的部队攻打黄州府,城中官兵担心起义军利用赤壁上的高楼窥探城内军情,于是焚毁了赤壁上的所有建筑物。清朱日濬在《论往事》中称:“赤壁中有高楼三层迫近于城,众议……遂焚之,楼之下有大石碑十二列于两旁,皆擘窠大字,系东坡亲书赤壁二赋,遒丽劲秀。昔人所谓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罕有俦四者,俱付之一炬。”


东坡广场上的影壁
清康熙初年,黄州知府于成龙在赤壁上重建房屋,其匾名“二赋堂”,此乃是指苏轼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可见于成龙恢复赤壁建筑,其看重的是东坡于此作的那两篇赋。康熙末年,知府郭朝祚将黄州赤壁改名为“东坡赤壁”,于是此赤壁就专属东坡。民国间,王葆心在《黄州赤壁沿革考》中说:“自郭朝祚题名‘东坡赤壁’之后,郡人始以孙曹赤壁归之嘉鱼,而以此专属东坡。”郭朝祚将黄州赤壁更名为东坡赤壁的同时,还撰写了一副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在郭朝祚看来,当年周瑜火烧赤壁的丰功伟绩,可以与苏轼两次游赤壁写下的两篇赋相媲美。由此而表达了苏轼作品在推高黄州赤壁的名声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宋王炎在《题徐参议赤壁图》诗中写道:“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可见正是苏轼的二赋一词,使得黄州赤壁之名响彻天下。在王炎看来,苏轼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同样是超迈千古的绝唱。


广场旁的石拱桥
元丰五年(1082),苏轼与绵竹武都山道士杨士昌在月夜里乘船浏览赤壁,于是有了《赤壁赋》。此赋起首一段为: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赋脍炙人口,几乎人人可以成诵,整首词处处是警句,让人一字不可改矣。估计在苏轼千年之前的吕不韦也会将《赤壁赋》的凝练与《吕氏春秋》相并提。这正如苏籀在《栾城遗言》中的所言:“子瞻诸文皆有奇气。至《赤壁赋》,仿佛屈原宋玉之作,汉唐诸公皆莫及也。”

如果因为苏籀是苏轼的侄孙,其所言有溢美之嫌,那么无论宋人还是后世,给予该赋的评价之语当更具客观性。比如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


广场右侧是汉川门
相比较《后赤壁赋》而言,我更喜爱前者,但是《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下,水落石出”却更深入人心。东坡之才气,只能让后世望洋兴叹。

如果比较二赋一词,我当然更喜欢这首《赤壁怀古》,该词的妙处,前人有诸多总结,比如宋俞文豹在《吹剑录》中说:“ ‘大江东去’词,三‘江’、三‘人’、二‘国’、二‘生’(、二‘故’、二‘如’、二‘千’字,以东坡则可,他人固不可;然语意到处,他字不可代,虽重无害也。今人看人文字,未论其大体如何,先且指点重字。”

填词作文都忌讳用重复字,但这首《赤壁怀古》中却有多个重复之字,然俞文豹却说别人如此填词则属瑕疵,但东坡这么做却不得有非议。想来其他人是凡人,而苏轼则是坡仙。中学课本中收有鲁迅的《秋夜》,该文起首一句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于是学生们纷纷效仿这种写法,老师特意指出郭沫若说过鲁迅的这种写法只可有一不可有二,他人不能效仿之。如此遣词造句,看来只有大师才有驾驭能力。


景区入口
其实在宋代当世,就有人对东坡此词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写法非词体之正宗,惯常引用之语亦是本自《吹剑录》中的如下一段: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中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究竟是婉约美还是豪放美,有无数名家为此争论不休,清孙兆桂在《片玉山房词话》中持调和论:“今人谈词家,动以苏、辛为不足学,抑知檀板红牙不可无铜琵铁拨,各得其宜,始为持平之论。”


售票处
词至我辈,有如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词好句被古人用完了,恨不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我先说。对于大师级的作品,只能膜拜,不可轻易置喙。

2021年9月16日一早,乘出租车直奔赤壁景区,司机东绕西拐,停到了景区售票处与广场之间的空地。于此看到了黄州东坡幼儿园,从资料中了解到,几十年前东坡赤壁周围已经盖满了房屋,当地有关部门经过大力清理,才拓展出面积不小的广场。真希望这里能继续清理,以此来恢复当年赤壁的壮观。


简介
也许不是旅游季节之故,景区门前未见旅行团。成人票40元一张,其实在路上出租司机已经谈到了票价之高,他说当地人原本时常到景区内锻炼身体,自从有了高票价后,那里已经没有了人气。但在我的想象中,东坡赤壁这几个字可谓如雷贯耳,有时真不明白来者熙熙,去者攘攘的旅行大军为什么不占领这座文化高地。


东坡像
但清静的公园会给人带来舒心的享受,沿着中轴线一路前行,走到中段时,看到一尊苏轼雕像,雕像的右侧有一座二层房屋,门匾是“苏东坡谪居黄州展览馆”,展馆虽然开着门,里面却关着灯,黑洞洞地看不清里面的陈设,想来是游客太少,景区为了节电。我决定参观完景区后再来观赏。


被包围的古井


井中的生命
东坡像后方有一口古井,井的周围摆着一圈龙洗盆,里面扔着一些硬币,牌子上也没有介绍这口井,井的后方就是赤壁矶,想来此井乃是山上所住之人的取水处。但后面的赤壁矶的高度超不过二十米,这与我的想象有较大差距,于是我急不可耐地沿着楼梯登上此矶,想去体味东坡在词中所形容的气象。


各种铭牌


东坡赤壁
沿着左路前行,经过一座小门,门楣上的“东坡赤壁”正是郭朝祚的所起之名,但匾额上未落款。门的两侧正是郭朝祚的那副有名的对联,然其落款则为“徐杰重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3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7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4:57:34 | 只看该作者





赤壁矶上第一眼
赤壁矶顶上面积不大,故其房屋大多小巧玲珑,且借着山势密密地排在一起。于此先看到了留仙阁,留仙显然是留坡仙,这些建筑大多是晚清复建者。咸丰二年至十一年间(1852-1861),清军与太平军在黄州发生五次大战,赤壁矶上的建筑焚毁殆尽。清同治七年,黄冈人刘维桢筹资重新恢复了赤壁矶上的一些建筑,今日所见大多是根据此次复建予以重修和整修者。


留仙阁
在留仙阁内看到了有刘墉题跋的《东坡笠屐图》及杨守敬所书《留仙阁记》,此阁内最为珍贵的是苏轼所书《乳母任氏墓志》刻石。


二赋堂


二赋堂内景


后赤壁赋
而后参观了二赋堂,堂匾由李鸿章书写,影壁上乃是程之桢所书《前赤壁赋》,背面为李开侁书写的《后赤壁赋》。这位李先生对恢复赤壁景致做过不小贡献,《黄州赤壁志》载:

民国九年(1920),李开先见赤壁年久失修,倡议八属绅商出资修葺赤壁。其间改玩月台为问鹤亭,废御书亭为酹江亭,并拓展坡仙亭。民国十四年(1925),萧耀南(曾任两湖巡阅使)利用修樊口大闸余资维修赤壁,新建挹爽楼和喜雨亭。他还出资购回即将流失海外的国宝——《景苏园帖》全套石刻126块,并镶嵌于挹爽楼下层四壁,名之曰“碑阁”。


感觉是舍利塔
留仙阁前有一古塔,这是我在赤壁看到的最古之物,资料上说这是明代的焚纸炉,但从外观看上去,我觉得它更像个舍利塔。


长江换成了小池塘
留仙阁前就是那朝思暮想的赤壁,赤壁之下有几亩地大小的水面,资料介绍说这是有关部门为了恢复赤壁的景观,特意挖出的水池。当年苏轼陪朋友乘船穿赤壁走的是长江,但因江岸后退,所退之处盖满了房屋,这种杀风景之举,不知令多少追慕东坡赤壁之人叹息不已。


坡仙亭
而今余留下的赤壁矶太小了,不要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就是一些小景区的景致也比这里壮观许多。此时此刻我的失望之情犹如涛涛江水,但却无处发泄。


坡仙亭内景
转天跟司机聊到我登上赤壁矶的失望,陈先生告诉我,几十年前这里曾开山取土,把赤壁矶挖掉了不少,而赤壁前沙滩上的房屋则是二十余年前所建。为了清理赤壁矶周围的住户,相关部门在此前的沙滩上盖了一些房屋作为搬迁房,但那里地势低洼,每年到长江涨水时均被淹。既然如此,若把这些住户迁走,将这片沙滩挖掉,使得赤壁再成长江崖岸,那等壮观想想都令人激动。陈先生告诉我,在长江挖沙是暴利行业,如果允许挖沙之人把这个巨大的沙滩清理出来,说不定能补偿那些住户的搬迁费用。真希望他的所言能够成真。


睡仙亭匾
站在赤壁矶上缓了好一会儿,方让心情略微平和,继续在这里探看,又见到了放龟亭和睡仙亭。睡仙亭很小,属半开放式,后方有一块巨石斜面,据说东坡曾在这里睡过觉。王金海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收有这样一个传说:

朝云、苏迈把苏东坡扶上矾头稍微高一点的处所儿。说来也巧,只见一床被子、一个枕头,好端端地摆在那里。苏东坡就睡在那矶头稍高的处所儿,朝云、苏迈就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等到第二天东方发白,苏东坡才苏醒过来。


睡仙亭内景
苏东坡醒来离开赤壁矶后,一夜之间,那床被子和那个枕头竟变成了石床和石枕。传说苏东坡贬到黄州以后,和渔夫、农民同甘共苦,种田为生。这种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正好在苏东坡中秋月夜游赤壁酒醉时,他派仙女送下了被子和枕头,怕他睡觉着凉而坏了身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在这石床、石枕上面,盖了一个亭子,名叫“睡仙亭”。那床、石枕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亭内,人们亲热地叫它“东坡床”和“东坡枕”。

这类故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却寄托了后人对东坡之喜爱。亭内的介绍牌说睡仙亭始建于北宋,原名睡足堂,“亭内原有石床石枕,相传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于此。”显然史实不如故事传说有意思。然介绍牌上说“古时江水即在亭下东流”,真希望早日能恢复当年之景。


碑阁入口


认真清理
而后前去参观碑阁,里面因为工作人员正在用湿墩布拖地,此处的地面已经磨出了镜面感我不好意思在上面留下脚印,他却很和善地向我挥挥手,示意我可以入内参观。如此体贴游客的工作人员,最令人感动。


屏风
此厅正前方有一堵木制屏风,上刻《景苏园帖记》,此文出自杨守敬之手。杨守敬乃著名的大藏书家,他曾在黄州生活过十余年,当时他于此任黄州府学教授。杨守敬到达黄州后,在赤壁旁建起一座房屋,以此作为住所。因为这里离东坡赤壁很近,所以他将自己的房屋命名为“邻苏园”,且自号“邻苏老人”。


《景苏园帖》原石
杨守敬喜欢书法,他对苏轼的书法推崇备至。光绪十六年(1890),四川人杨寿昌来黄州任知县,他也酷爱东坡书体,两人经过商议,决定搜集东坡书法作品及拓片,之后请高手按原迹以双钩法摹刻上石,刊刻出了这套全部是苏东坡作品的法帖。当时杨寿昌在黄州的居所名为景苏园,对于此名的来由,杨寿昌在跋中称:“园不甚广,欲藉公书以传。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此,他将这套法帖称之为《景苏园帖》,而杨寿昌本人自号“景苏老人”。

而今,《景苏园帖》原石126块嵌在此屋墙上,这些原石看过去颇有气势,同时也让人感念前人对东坡之爱。木屏风的背面刊刻着《景苏园帖流传记》,其中一段提及“杨寿昌卸任后,因生计困难,将碑典当在汉口“张信记”当铺。1925年,当铺拟将碑刻转售给海外商人。时任炳武上将军、湖北省长的萧耀南闻讯,斥巨资将碑刻购回,运至黄州赤壁,嵌于挹爽楼墙壁,名之‘碑阁’。”这与《黄州赤壁志》中的所记略有不同,此文称《景苏园帖》乃是由李开侁购回的,也许是李也参与了此事。


东坡祠


东坡祠内景
碑阁为两层建筑,上层为东坡祠,祠堂正中摆放着一尊涂金的苏轼塑像,碑版上刻着“千古风流”匾。左右两侧墙上有几块历代石刻的东坡线描像。


栖霞楼
参观完东坡祠,接着转到了赤壁矶的最高点,此处有复建的栖霞楼,北宋许端夫在《齐安拾遗》中说:“栖霞楼,在郡城最高处,江淮绝境也。”后来迁移到赤壁矶,当年苏轼在黄州时喜游此楼,认为该楼是郡中胜绝,他曾填过一首《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此词中有:“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站在楼上已看不到长江


下视赤壁


果然是红色
站在栖霞楼下,眺望远处,因为楼房的遮挡,完全看不到千米外的长江。但在这里却能看到赤壁矶侧旁的断崖,这里就是当年苏轼乘船观看赤壁之处。而今这里的崖壁仍然呈绛红色,有网文称这段崖壁是用红颜料涂上去的。我拍照后放大细看,绝无人工之痕,我觉得网文所言可能是一种猜测。虽然在这里已经体味不到当年赤壁的雄伟,但目睹苏轼当年亲见之崖壁,顿然有说不出的激动。


应该是东坡所见之雀的后代
参观完毕后原路返回,展馆仍然没有开门,继续往回走,看到有一只大鸟自由自在地在林间鸣叫,那份自由真让人欣羡。《苕溪渔隐丛话》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石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可惜赤壁矶上已看不到雀巢,于是我把看见的这只鸟视作是东坡所见之雀的后代,但这里却没有听到笛声。


一兜绿竹


有一部分涂的是绿漆
穿过一片竹林时,看到有一兜翠竹颜色有些死板,细看之下,却是用油漆涂在了变黄的竹杆上。我突然想到网文上说赤壁是涂的颜色,说不定正是绿竹涂色让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看来无论假与真,保持本色最让人信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 14:27 , Processed in 0.218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