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7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九品》系列画作赏鉴及作者自述

[复制链接]

1768

主题

2041

帖子

72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1:2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徽小刀 于 2021-11-15 11:31 编辑


创作者自述
如果人们有幸能活到80岁,那20年便已经是四分之一的人生,而围棋已经伴随了我20年。
我是沉浸在西方艺术与围棋的世界中长大的,六岁时参加过亚洲杯儿童画展,拿了第二名,但后来却因为围棋而被迫放下了绘画。
但是,每个人心中真正热爱的东西,是不会磨灭的,它会一直在角落里静默等待。

职业训练的世界总是非常枯燥,如果说要在胜负中感受“美”,扪心自问,很难。在竞技的世界中,觉得自己永远是边缘人。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下棋要学会孤独。或许无法想象在残酷的竞技世界中,好不容易收获了友情,却又得在赛场上针锋相对,获胜之后一点也没有成就感,反而像是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
那一刻我预感,或许还有另一个世界在等我。


后来,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开始慢慢体会到围棋世界中更深层的境域,而这与艺术的造境却极为相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探索围棋中的艺术精神,想真正了解在唐代就被列为四艺的围棋,艺术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但是,在写了两万字之后停笔了。在这期间,将黑格尔的《美学》四卷翻了又翻,再到谢林的《艺术哲学》和海德格尔的晚年著作,甚至还有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读了,以为自己能找到答案,但却生出一种失落感,因为你意识到还有什么在召唤你,但还没有找到。好像只有哲学的思考也不行。对于将围棋视为职业训练的人来说,很难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那种美感(仅代表个人),当你问向内心深处,还是无法坦诚的说出“这就是我要找的美”。
期间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游历欧洲的美术馆,整天整天泡在里面。最受触动的一次,是在马德里看到了毕加索的原作《格尔尼卡》,那一瞬间你就被洗礼了,绘画的力量无可取代。
是该拿起画笔的时候了。被唤醒都是一瞬间的事儿。
入神 50X60 神游局内,妙而不可知,故曰入神。
这是《九品》系列的第一幅。整幅背景辅以太极,人物与佛均处于太极点的位置,意在表达“玄牝之门”。坐下莲花意为涅槃,与道家至境互为融合,儒释道本为一体。万物皆本具阴阳变化和谐之道。相弈棋子摆位为北斗九星。整幅色调五行以水火为主,《易经》曰: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水火为坎离,在后天八卦中是乾坤落地之呈现。
在艺术作品中,最核心的永远不是技法,你不会盯着作品说哪条线和哪个透视关系画不对了就一定会怎样,艺术家所追求的,永远是整体的造境。
这也是吴清源大师所说的“六合之棋”,创作《入神》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吴清源,六合之棋追求的是整体的平衡,是不断趋于中道的信念。
中国的传统山水在这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西方画法讲究焦点透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维持着这样的传统,将观者的视点引导聚焦在画面的某一处;而中国绘画的视点则是连续的、游移的,讲究有去有回,这背后蕴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其实也是在讲“气”的运行。
所以在这个系列的每幅作品中,太极的「形状」都没有被刻意强调,意在传达“气”的交融。“气”不是观念也不是某种质或状态,“气”就是“道”本身。而棋子的摆位则是按照二十八星宿与河图而来。
坐照,50x60cm 清代龚嘉相《楸枰雅集》中对坐照之境的注诗为:神明规矩,成竹在胸,化裁通变,不离个中。
例如这幅《坐照》的棋子是以玄武星宿的位置为主,背后辅以玄武图腾。玄武位于北方,意为在水之境,棋子落下时,可以想象声音如滴水。选择千手观音为主体,表达了多重含义,观者可自由发挥想象。这幅作品的五行是金水相生。

围棋九品制是从三国时期就有的。这次之所以选择《围棋九品》为创作主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九品所要表达的,并不单纯是技艺的高下,而是展现了不同的造境。就像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技法和细节只是辅助,真正重要的是心境的表达。这也同样可以映射在人生之中。

围棋是典型的东方智慧思维,虽然很多人认为围棋是以逻辑思维为主,但追溯到根源处,围棋并不是西方科学思维的产物。虽然依靠逻辑和强大的算法的确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融入了生命情感的“性灵”。
西方的棋类游戏之所以在终局阶段,棋子会越下越少,「简单来说」是因为在西方最早的那些思想者眼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的关系,理念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分离的,人类要不断改造和征服自然以接近完美的理念世界;而在中国的思想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都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生生不息,共同存在。
所以,在围棋中,棋子会越下越多。直到终局,即使是输掉的一方,也不会被否认存在的价值,你生命的体验过程是留在棋盘之中的,而西方的棋类游戏,例如国际象棋则相反。这背后体现的是中西文明源初观念的不同。
这样的观念,在艺术中的延续也是如此。琴棋书画,没有一样不是体现着想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四艺都极其讲究“气韵”,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中国的艺术观念与哲学观念从未分离,它们都源于同一种宇宙观。

“哲学和艺术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面,前者是隐秘的,而后者是显白的,面向每一个人”——谢林
创作这个系列时,尝试了各种风格的融合,也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希望即能让大众看懂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整体意境。

具体 50x60 “人各有长,未免一偏,能兼众人之长,故曰具体”。
在这幅作品中,棋子的摆位借鉴了河图洛书中的“戴九履一”,色调选择了五行的土,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兼具其它五行之所长,也是其它五行的陪伴者,同时也有坤卦的含义。而构图想表达一种“回归”的意境。佛手结印是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时的”说法印“。

通幽 50X60 “通,有研穷精究之功;幽,有玄远深奥之妙。盖其心 虚灵洞沏,能深知其意而造于妙也,故曰通幽”。
创作通幽时,很直接的想到了四象中的青龙。通幽听起来是宁静悠远的,但其实又充满着力量;并且神龙见首不见尾,变化莫测。东方青龙五行为木,木又从深幽之处而来,应通幽之境的“探赜索隐,致远钩深,无形运用。自具会心”。
用智 50x60 “智,知也。未至于神,未能灼见棋意,而其效着不能深知,故必用智深算而入于妙”。
这幅作品隐含了非常多的情感与期许,并且加入了现代感的元素。棋盘原本就不是平面,时间与空间在其中交汇着,是一整个时空境域的展现。而AI出现后,帮助我们获得了新的视角观看古今名局中的精彩场面,有趣的是,虽然其中有很多大师的着法并没有达到AI所给出的最佳胜率选点,但依然带给我们心灵的震动。

这样的时刻,用康德的意思来描述,便是超越了竞技所带来的快适之感,而上升到了审美的愉悦。

小巧 50X60
整幅作品采用了大逆光的视角,以凸显神圣的氛围。背景想表达的是阴阳之气将棋局化为神鹿,与佛对视,暗含着围棋的别称「手谈」之意。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神秘而美好的存在,构思小巧时便想到了鹿的灵巧身姿。其中佛陀的手印为“施无畏印”,使众生无所谓怖,得以心安。五行以土为主。

斗力 50X60
背景为白虎之眼,与雄狮交会,暗示五行为金,同时包含兑卦的意象。少年放下心中执念,面具随风流散,隐喻一种重获新生的过程。斗力是人性修炼必经之路,不经历便不会放下,即使以为放下了,也是假意,所以唯有经历之后才能真正得道。“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若愚 50X60 “观棋布置虽如愚,然而实,其势不可犯”
大智若愚,不露锋芒。创作时第一反应就是大象。在动物世界中,低调的大象是真正的王者。自古以来大象也是吉祥的象征。“以逸待劳,以退为进”。整幅作品也暗含了离卦的意象。离卦上下各一条阴爻,中间一条阳爻,可代表太阳(离为日,坎为月),同时暗含礼敬君子之意,整幅构图也有一种“与天地参矣”的含义,是继斗力之后的又一重境。
守拙 50X60 “大局有成,机闲自补,谨固蕃篱,止戈为武”
守拙与入神本为一体。守拙是至高心法,是非常难达到的境界。会让人想到大师木谷实的棋风。守拙也体现着坤卦的卦德。
人物手握一枚棋子,证得涅槃通神。创作此幅作品时一气呵成没有停笔。此画作目前已被收藏。
整个系列的创作,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构图与配色,没有拘泥于某种形式,唯一的目的就是想体现心境,而在创作的过程中,灵感涌现时又无意中融入了很多细节,也是自己在最初构思时所没有预料到的。
九品所要表达的不仅是围棋的境界,更是生命的境界。艺术可以打破世界上任何一种界限与距离,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不了解围棋的人也能体会到围棋之境;而还在竞技世界中的胜负师们,也可以从另一种视角看到围棋之美。
“艺术是哲学唯一真实而永恒的工具和证书”
——谢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6 23:22 , Processed in 0.2209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