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5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西北,山海远阔收眼底,碳水牛羊进胃里

[复制链接]

2157

主题

2273

帖子

76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3 10: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报丨sarah一直在路上 ©


秋冬,是大西北最美的时节。
“上帝勾勒的曲线”——巴丹吉林沙漠边,
额济纳旗最美胡杨林正闪烁着金黄;
甘南草原上水草丰茂,风吹草地见牛羊……
西北大地看似苍凉,却深藏着生命力。

图❶丨牛牧草 ©


图❷丨游侠客摄影 ©


即使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金色的额济纳含泪闭园,热闹的兰州,低了一个分贝……
但西北人,不过是在安静里厚积生活的力量,
就像千年来,他们在荒漠里开辟出塞上江南,
让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上,全是奔跑的羊肉串。

图❶丨《风味原产地·甘肃》©


粗粝的黄沙,也让大西北成了“美食界的力量型选手”:
烤全羊、手抓羊肉,大口吃肉是独属西北的暴力美学;
大馕、泡馍、牛肉面,西北人一日三餐都有温热碳水的庇护,这是精准计算热量的城市人难以想象的“饕餮”。

图❶ 丨《风味原产地·甘肃》©


图❷丨《舌尖》 ©


大西北,秋色独好,食物豪爽,人有力量!
现在受疫情限制,在还没能出发的日子,不如先来一起热热身,看大西北五省,有哪些值得相遇和重逢的极致美味!

图❶丨凯斯Cici ©


图❷丨爱摄影的薇薇 ©


陕西
关中白鹿原,油波辣子biángbiáng面

西北,碳水天堂。
光是一个陕西,就令人目眩神迷。油泼扯面、杨凌蘸水面、三原县疙瘩面、户县摆汤面……若要选出最能代表陕西的味道,恐怕陕西人要“内斗”起来。
但对于外地人来说,最好奇的还属宝鸡市的岐山臊子面和源自咸阳的biangbiang面。

图❶丨苏丹卿 ©


图❷丨不许猜不许猜 ©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才算得上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
“薄筋光”说的是面条本身的质地,薄如纸,筋而韧,光又亮,如丝绸般吸溜儿滑进嘴里,全靠师傅擀面、切面的灵魂手艺。
臊子面、臊子面,“臊子”自是酸、辣、香的精髓所在。


图❶❷丨《有面有朋友》 ©


将带皮的五花肉和后臀尖的瘦肉切块、干煸、加入盐、辣椒、酱油和醋一起文火炖烂。
其中所用的醋,得是岐山当地产的醋,用小麦、大麦等纯粮制作而成。酸味绵柔带劲儿,岐山所处的西府地区人们嗜好酸辣,少不了这一口激昂的酸。
“煎稀汪”讲的便是面汤烫嘴,汤多而面条少。一碗岐山臊子面端上桌,黑木耳、蛋饼皮、黄花菜、胡萝卜、土豆和蒜苗在红光和猪肉臊子中浮浮沉沉,是看不到面的。
关中白鹿原,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蹲着吃的biangbiang面,似乎更符合我们心中陕西人吃面的形象。


图|《白鹿原》 ©


▲陕西乡村有句老话:“蹲着吃饱,站起刚好”,蹲下来吃的饱腹感,站起来刚好八分饱,不会浪费粮食。

冒着青烟的菜籽油“呲啦”地浇在面上,热油让辣椒发香又不会产生苦涩,面条丰腴的身躯裹满焦香的油泼辣子,让人只想大快朵颐吃个盆底朝天。
除了新鲜面食,陕西人在保存面食上也有一手。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雨水节气,陕北的农人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开始制作挂面。从和面、醒面、搓条、盘条、绕面、饧面、撑面、上架、晾晒,一次制作就要20多个小时。


图❶❷丨《舌尖上的中国Ⅱ》 ©


手工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由冬日的阳光和空气接手。入冬前暖意融融,蒸发多余水分,注入太阳的气息。
晾晒的细丝足足有3米长,在杆子间倾泻而下,在黄土地里格外亮眼,如同天上的神仙也馋得夹了一筷子。

图|《舌尖》 ©


▲面条空心人有心,《舌尖》张爷爷空心挂面,让中国人都惦记着这“天下第一挂面”。

甘肃
一天吃掉200万份牛肉面,牛只受了点皮外伤

虽然此行不能到达兰州,但让溯源团念念不忘的兰州牛肉面,必须拥有名字!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日照充足,降雨量少,当地特有的砂田,让这里出产的小麦麦粒饱满,蛋白含量高,让面团更具韧性,从而变幻出千姿百态的风味。
炮仗面、行面、搓鱼面……但对于兰州人来说,开启清晨的还得是一碗亲切的“牛大”(大碗牛肉面)。

图❶ 丨《风味原产地·甘肃》©


面条经反复摔打,造就极佳的延展性和弹性。饧好的面团在拉面师傅手中被拉伸9次,形成粗细均匀、直径仅有0.3毫米256根面条,便是拉面中最细的“毛细”。


图|《风味原产地·甘肃》 ©


▲《风味原产地·甘肃》“毛细”、“细面”、“三细”、“二细”、“韭叶”、“薄宽”、“大宽”,对于面条的粗细,兰州人有自己的黑话。

若说面条考验的是师傅的手艺,汤底需要的则是耐心。
将大块的牛肉慢火熬煮5小时,牛肉纤维松弛,纤维物质流入汤汁,散发出浓郁香气,造就了牛肉面的灵魂汤底。经过多次过滤,呈现出清凉鲜美的汤底。
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虽然兰州拉面早已是全国普及的面食,但一碗地道的兰州牛大,是出了兰州再难寻的家乡味。

图❶丨AKA小泽 ©


图❷丨《风味原产地·甘肃》


宁夏
大西北的食物暴力美学,大口吃肉!

哪怕兰州人一天能吃掉200多万份牛肉面,但牛不过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对于肉食动物来说,一碗牛肉面可满足不了肉食之欲。
羊肉是西北最具有代表性的肉食,西北各地的人都会说他们那里的羊肉最好吃。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则把票投给了宁夏滩羊:“我甘肃、内蒙从东到西、新疆从南到北,羊肉我都吃过。能吃冷的、手抓的羊肉,就只有宁夏(羊肉)没有膻味。”

图|《山海情》 ©


▲《山海情》里,张主任一句话就道出了宁夏滩羊的特性:“咱宁夏这滩羊你在哪儿都吃不着,一点都不膻,香!”

宁夏盐池地区有着独特的盐碱带,海拔高、干旱且雨水少地理特征,也使得当地土壤盐碱化更为严重,尤其是硫化盐和硫化碱的含量高。这里生长的沙蒿、甘草、苦豆子等上百种中药材和优质牧草也具有较高的盐碱度,吃这些植被长大的羊,膻味小,风味更加独特。

图❶丨一条毛裤 ©


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盐池羊过的生活:“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
每只羊都要吃够10个月才出栏,肉质哪能不肥?
别人去盐池,看的是浓缩的西北风光;吃货去宁夏,看到的全是奔跑的手抓羊肉。

图丨天朗气清 ©


内蒙古
去内蒙古,实现奶茶自由!

在内蒙古大草原,牧民和外来客人打的第一个招呼,不是羊肉和大酒,而是一碗奶茶。
在蔬菜和面食匮乏的年代,舍不得吃牛羊肉开荤的内蒙古牧民,奶制品是他们的生命之源。
曾四入内蒙古的汪曾祺老爷子说:“蒙古人一天也离不开奶茶。很多人早起不吃东西,喝两碗奶茶就去放羊。”
在呵气成冰的隆冬,清晨的一碗热奶茶,对于外出放牧的牧民来说,是冬日里如太阳一般的存在。


图❷丨EmilyRuiz ©


奶茶,不像西藏的酥油茶那么麻烦。铁锅坐一锅水,水开后抓一把茶叶扔进去,滚几滚之后,加牛奶,放一把盐,即得。
只把牛、羊的鲜奶倒入锅中微火烘煮,等水分蒸发,奶汁浓缩,表面凝结出一层蜂窝般的蜡脂肪,用筷子挑起来,挂在通风处晾干,便是奶皮子。




为了让奶茶更扛饿,主妇还会加入炒米(炒过的黄米)和黄油(奶皮子在锅内猛火熬制,分离出的渣子)一起煮,炒米膨膨、黄油融化,让奶茶如奶油般浓稠,又有嚼头。




本是同奶生,内蒙人却把奶制成了艺术:奶皮子、奶豆腐、奶嚼口、奶酒……坐拥8666.7万公顷草原的内蒙人,感恩于草原的恩赐,用实际行动活成了“中国吃奶最节约的民族”。


新疆
新疆之大,一口吃不下!

到了大西北的最后一站新疆,我们只有一个愿望:撒开大吃。
新疆给我的印象,是“大”。
size之大,一口吃不下!大馕、大盘鸡、手抓饭,大盘盛菜是新疆人对餐桌和客人最基本的礼貌。


物产之丰,宛若“大”型美食广场!
牛羊、馕、抓饭、烤包子、拉条子、烤肉串、馕坑肉、米肠子、面肺子、香料、西瓜、哈密瓜、葡萄、库尔勒香梨等新鲜蔬果、核桃、杏干等干果、“切糕”、酸奶等点心,在南疆赶个“巴扎”,就能吃到你肚圆、走到你腿软!


图❶❷丨Kiro ©


新疆主食,有容乃“大”。当你挑剔牛肉面的牛肉不够塞牙,光吃羊肉又不够带劲,面肉合一的新疆主食,让你忍不住盛赞这个主食天堂。
馕包烤肉串,不输肉夹馍;馕包肉,汤汁鲜美、食材多元,炖肉、萝卜、土豆盖浇其上,堪称“新疆披萨”!
纯羊肉馅儿的烤包子,脆皮酥到入心;




图❷❸丨大静 ©


点一份拉条子,倒进过油肉、野蘑菇、小炒菜、大杂烩等配菜,一盘能吃撑三两个妹子。
大盘抓饭,烂软的羊肉毫不吝啬地铺满面上,混入新疆特有的黄萝卜、饱满的葡萄干,让酸甜滋味碰撞;西红柿和洋葱,又增添了风味的层次。

图❶丨大静 ©




走过大西北,吃不尽的肉食,啖不完的碳水。
让人忍不住感叹:谁说丰饶物产,只在江南?
待疫情好转,我们相约一起出发吧。

图片❶丨yolo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6 23:22 , Processed in 0.2414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