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37个世界粮食日。这一纪念日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成立,旨在在世界范围内消除饥饿,保证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过去几十年间,粮食产能数倍的提升,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多元。2013年,中国平均每人每天摄入卡路里3084千卡,是1961年的两倍还多。同时,中国人在以谷物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基础上,对糖、红肉和脂肪等摄入量逐步增加,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不过,东西方的饮食结构依然有着明显差异。 在亚洲国家中,谷物摄入量占据着主导地位。2013年,中国人的谷物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一半,这一占比与过去相比已呈下降态势。而西方国家普遍摄入卡路里更多,油脂类和谷物类的摄入量常常不相上下。以美国为例,2013年,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3652千卡路里,其中摄入最多的是油脂类食物(890千卡),其次是谷物类(801千卡)。 世界人民更爱吃米饭还是面食?长期以来,对米饭或面食的偏好,一直是中国民间的热议问题。从联合国的谷物摄入量数据来看,中国人现今对米饭和面食的热爱的确难分上下,大米所占比例要稍高一些。同样是位于亚洲的日本、印度等国,对待这两类主食也是十分重视,但对大米的偏好稍稍强烈一些。而作为典型西方国家的美国、法国以及澳大利亚,小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最爱吃蔬菜的中国人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最爱吃蔬菜的国家之一。2000年以后,中国人均蔬菜消耗量常位居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数据,2013年中国人均蔬菜消耗量为347.83千克,仅次于亚美尼亚(348.89千克)。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蔬菜消耗量都未超过280千克。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这些粮食都产自哪里?据农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人饭桌上的主食,绝大部分还是在中国耕地上产出。其中,河南、黑龙江、湖南等省份的产量十分突出,为产粮大省。而在粮食生产以外,中国的蔬菜产量十分惊人,仅山东省2015年便产出了超1亿吨,这与中国人对蔬菜的高消耗量也是相对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