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2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伦对决》里,成龙到底是啥“特种部队”?

[复制链接]

1494

主题

1664

帖子

60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0:5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尽管没能像《战狼2》那样赢得巨额票房,成龙的《英伦对决》在口碑方面还是非常成功的,大多数观众都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成龙电影,并对成龙在片中塑造的那个衰老、可怜但依然无比能打的华裔老头——关玉明印象深刻。“印象深刻”这个词,对成龙这位演谁都像成龙的好莱坞影帝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从盗版录像带时代开始看了这么多成龙电影,记住的唯一一个角色名字,就是关玉明。

这部影片的名字直译是《外国人》,似乎是为了避免小说原名“中国佬”的种族歧视味道

本片中成龙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难得一见

当然,关玉明之所以“不是成龙”,除了成龙演技在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身份设定过于奇怪,让人疑惑(以下开始剧透)。

一个广西出生的中国人,为什么名字不是粤语拼音的Yu Ming Kwan,当然更不是汉语拼音Yu Ming Guan,而是越南语源的Ngoc Minh Quan?为什么在越南战争中为美国效力,档案至今保存在中央情报局,越战之后留在西贡(胡志明市),又在几年后偷渡出境,经泰国、新加坡前往没有卷入越战的英国,最终于1984年成为英国公民(以难民身份成为英国公民需要至少五年,实际上一般还要长得多)。美军里真有这样的中国人吗?

关为美国人干了这么多,为什么从西贡逃出来之后完全不去找组织,也不去美国投亲靠友?要知道,尽管1975年美国人从西贡的撤离非常仓促,还留下了“重拳打脸”的著名照片,但其实美国在那之前和之后接收了大量原南越公民,而且慷慨地提供身份,使越南裔美国人从越战前的非常少变成了2000年的120万人。关作为一个掌握多种语言、精通中越军情、对美国颇有功劳的人在这里绝不会没有前途。为什么不去呢?

虽然留下了“西贡重拳” 的著名历史照片

但美国对南越流亡者其实还不错,许多南越公民在越战结束前后陆续到美国避难

笔者能找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关玉明是王宝武装团伙“特种部队”的老兵。

王宝,1929年生,老挝苗族将军,二战期间曾参加抗日游击队,战后效力于法国殖民当局,在越老边境的丛林里对抗胡志明。震惊世界的奠边府战役在这条边境线附件发生后,王宝向老挝王国效忠。

1958年,在美国的支持下,老挝亲美军人发动政变,推翻老挝联合政府,老挝内战爆发。1960年底,代号为“比利上校”的中情局特工(真名至今未解密)潜入老挝丛林地带,几经波折找到王宝。除了答应王宝提出的由美国提供武器、食物和医疗支援的要求,“比利上校”还向苗族首领们承诺,如果能赶走北越军队,美国今后将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如果失败,也会帮苗族人安排“新的居住地”。王宝于是上了中情局的贼船。

越战正式开打的1963年,美国中情局正式将王宝的队伍命名为“特种部队”(Special Guerilla Units),为其提供装备(全套美式装备)、训练(谍报和游击战)、后勤(每年6000万美元),甚至帮助他们在老挝川圹省建立了庞大的秘密基地,设有机场、军校、训练中心。扯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这支“特种部队”的人数很快膨胀到惊人的39000人以上。下图中间的就是王宝,左一像不像关玉明?

反映王宝及其“特种部队”的绘画

越战期间,老挝境内,美国顾问和王宝集团的合照

美元不是白拿的,中情局交给王宝集团的任务,正如国际难民组织主席罗森布拉特总结的那样,“王宝活生生地把他的同胞放进了‘胡志明小道’的绞肉机中,为的是拯救美国士兵的性命”。胡志明小道是一个从北越出发,绕经老挝和柬埔寨的丛林,向南越游击队输送人员和补给的秘密交通网络。

无需介绍雨林的危险和越南人民军的善战,“特种部队”在任务中的死亡人数足以说明一切:35000人,几乎跟美军一样多。但美国有两亿多人,来越南的军人也有360万(轮流),阵亡者只占来越军人的1%,就这还留下了各种后遗症。

王宝集团的阵亡者相当于老挝全部苗族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还真有从云南、广西哄骗出来的苗族青少年。关玉明大概就是在王宝部队里长大的,这支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国和家,所以关设陷阱制服北爱尔兰两面人的侄子后才会问,你是爱尔兰人为什么要加入英军?侄子说“我效忠的是我们爱尔兰军团”,就被关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4

主题

1664

帖子

60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5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越战对于老挝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儿童加入王宝集团与越南和老挝集团作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从年龄来看,“关玉明”的原型或许就是在这个年龄加入了王宝集团,并在其中长大,接受美军培训的

这是2003年拍摄的照片,向老挝政府投降的王宝集团残部


为了掐断通过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老挝境内的“特种作战”打得非常残酷而血腥


不过按照原作小说,其实“关玉明”的身份没这么复杂,他就是一个被俘变节的北越士兵,或许这个身份过于尴尬而且与投资方“与中国拉上关系”的要求不符,所以改成了一个更加尴尬的背景

王宝打了十五年仗后,迎来了彻底的失败。1975年的五一节,中南半岛上红旗招展,各国共产党同时发动总攻,老挝首都万象、南越首都西贡、柬埔寨首都金边几乎在同一天被解放,“特种部队”在川圹省龙镇的基地竟也享受了首都待遇,和上述三城一起落入老挝人民军之手。王宝跑到了美国并自封老挝政府主席,“特种部队”残部组成天神党武装,在老挝北部展开游击战,最终大部分逃离。

关玉明可能是王宝集团留在西贡搞联络的一颗棋子,但社会主义阵营的狂飙突进让关完全丧失了打回去的希望,只能弃职潜逃。由于王宝集团出身的苗族难民遍布美国、法国、缅甸、泰国、香港、柬埔寨、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属圭亚那等地(这些人被分得很散却保持着联系,人类学中甚至出现了一门专门其发展情况的苗学,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原主任就是苗学祖师),王宝本人更是跟老挝的社会主义政权对抗到死(已经是2011年了),不愿再卷入腥风血雨的关玉明遂辗转来到几乎没有越战难民的英国,开了一家名字里有“孔雀”的餐厅。

但胡志明小道上百战余生的战士毕竟与众不同。在真实历史的2004年11月,美国维斯康星州一个叫名叫王柴(Vong Chai)的“特种部队”后裔被八个全副武装的白人猎手无端羞辱,王用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当场杀死了六个,打伤了另外两个,自己毫发无伤。这样的经历,难怪关可以对北爱尔兰的两面人说,“我知道我惹的是谁,你却不知道你惹的是谁”。

苗人难民遍布世界各地,以至于成为人类学研究的课题,图为美国各地的老挝难民后裔分布情况概图


如果不说的话,谁会知道这个看起来和成龙在电影里一样有点畏畏缩缩的亚裔,能单枪匹马打翻8个武装的北美“红脖子”呢?他叫王柴(Chai Vang,和成龙在电影里扮演的关玉明一样,英文名字是用威妥玛拼音写的)

不过这毕竟是笔者的脑补,实际上成龙虽然重新设定了男主人公的身份(原著的男主角就是越南人,被称为“中国佬”Chinaman仅仅是因为英国人懒得管他是哪国人),而且显然做了不少功课(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来:关玉明的名字),但并没有把他的经历详细交代出来,只是强调关的华裔身份和越南背景。

笔者一开始并不太清楚这有什么考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恍然大悟——越南华裔的身份,1975年的那个震惊世界的五一节,对香港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4

主题

1664

帖子

60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5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1975年前的越南南部,不管是作为法属印度支那的核心,还是作为风雨飘摇的越南共和国,都是百万华人的家(当然今天也是,越南的“华族”+“艾族(汉族客家人)”+“山由族(一支广东汉族移民)”还有八十多万,胡志明市委机关报《西贡解放日报》的中文版是大中华区以外唯一的官办中文报纸)。

至今西贡仍有大中华区以外唯一的官办中文报纸《西贡解放日报》

1975年5月1日,越南人民军攻入西贡

越南华人大批逃离,对于当时的香港和东南亚各国而言,其影响不亚于今日中东难民危机


至今,一些越南难民后裔已经开始以“香港土著”身份自居,试图在香港搞一些见不得人的政治运动,这真是历史的讽刺

而1978年后,越南政府在南部的温和政策被激进的国有化政策取代,中越关系也已经剑拔弩张,南部的富商尤其是华人富商纷纷设法逃离。关键时刻的1979年5月,对社会主义持敌对态度的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第一个女首相,宣布敞开接收越南难民,一切都像极了现在欧洲某大国的女总理。

唯一不同的是女首相可没有日后女总理那么实在,她规定越南难民只能去香港,不能去英国(所以《英伦对决》里关玉明才必须绕一个大圈,从泰国、新加坡去伦敦),而只能待在新界的19处难民营内——反正新界的租期只到1997年,续期的可能性完全没有,97年后都是中国政府的麻烦。仅仅半年,十万名越南难民涌入香港,后来又陆续来了十万,他们在香港没有工作许可,一切费用都由香港政府支付。

越南难民潮影响之大,产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刘德华、周润发也正是从这些电影开始成为当红明星

《英伦对决》的原作是英国人写的,影片也是英国人制作,但这个故事却反映了一段亚洲的“尴尬”历史——当然片中北爱尔兰的历史也一样“尴尬”,或许本片应该叫《英伦尬决》?

难民引发的种种问题在当时的香港同样是司空见惯,也为正在崛起的香港影视行业提供了丰富的的素材。1979年的《抉择》,88年的《誓不低头》,91年的《今生无悔》,92年的《浮世恋曲》都以越南难民为主人公。

本人就出身国民党逃港人员家庭的女导演许鞍华更是拍摄了越南三部曲电影《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把港英政府、越共、香港市民和难民自己批判了个遍,在香港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捧红了两位年轻演员——一个叫周润发,一个叫刘德华。

现在一切都很清楚了。同样以越南华裔难民为主人公的《英伦对决》,堪称越南三部曲的精神续作,成龙这位第一个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中国人,靠这部电影弥补了自己几十年来“演谁都像成龙”,在思想深度上也追上了与自己长期齐名的周、刘二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3 09:55 , Processed in 0.2151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