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地图,你会发现安徽省淮南地区的村庄名比较奇特,有以“郢”、“圩”之称的,如:夏郢孜、赵郢孜、郝家圩、潘家圩……还有地方被称作“湾”、“台”、“冲”,如:廖家湾、鲍家湾,应家台、柏家台,闪家冲、龙茅冲……此类地名的形成,前者与历史有关,后者与自然环境有关。 “郢”之称渊源最远,大概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3000年以前,楚人在湖北荆山地区组建起自己的族群,将其所居之都称为“郢”。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楚都郢城,楚顷襄王逃至陈城。38年后,诸侯国家联盟,齐、赵、韩、魏、燕共推楚相黄歇为统帅,组织六国联军伐秦。秦军着重攻击楚军,楚军败绩。由于害怕秦国报复,黄歇放弃了陈城,带上楚考烈王由西往东退逃,渡过淮河,进入淮南地区,在寿春重建楚都,仍称之为“郢”。受此影响,不知从何时起,当地人便把那些比王都小的集居地——村落,也称为“郢”。过去人们多以一家宗族形成村聚,为了区别,人们便在“郢”字之前加上宗族的姓氏,一直延续至今。这其实乃是楚国遗风。 “圩”之称形成较晚,也就是100多年。清代中前期,凤台知县李兆洛于嘉庆十九年(1814)修成《凤台县志》,其中所有涉及淮南地区的村、坊地名,尚无“圩”字之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北,江淮地区捻军势力兴起,据地逞雄,袭击州县。第二年,安徽暂署巡抚周天爵疏请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组建团练,以抵御所在地区的捻军势力,获得诏许。团练在所据之地采取了结圩的方式。所谓结圩,即是将一个地方的群众集中到较大的村落中,村落周边外挖壕沟,里筑堤坝,再加练兵在坝上防守,谓之曰“圩”。同治元年(1862),时而投靠清廷残杀捻军、时而投靠太平天国残杀官绅吏民的两面派苗沛霖结圩数百里与清军对抗。同治二年十月,清廷遣骁将僧格林沁将其剿来。自此,曾经结圩的地方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作“某某圩”。这其实乃是战乱留下的纪念。 “湾”之称与河流有关。淮南境内有淮河、东淝河,河的拐弯处往往有较大的滩涂,都是肥沃的可耕地;临河而坐落在滩涂之上的村落谓之“湾”。“台”之称则与水灾有关。此类村落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低的平川上。因为所处之地易遭水患,人们先运土建台,将地势垫高,然后建立村落于其上,故称之为“台”。有的“台”可能是古人留下的大型建筑的基础遗迹,或是大型陵墓的遗迹,被后人利用营建成村落。淮南境内有八公山,山的两条分脉之间往往有溪水流出,再往下则有小型的冲积平原,多为肥沃的可耕地。这样的地方集山、水、平川为一体,生活资源极其丰富,因此人们在此建立村落。而这样的村落则被称之为“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