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 览遍春谷园中行 佳山秀水绿满城 览遍春谷园中行,佳山秀水绿满城。走进南陵,目之所及,神奇俊秀的工山、丫山,水清岸绿的漳河弋江,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鸟语花香的公园游园,绿树阴翳的大道步道,厚重雅致的人文景观……山清水秀城美人怡,是南陵县创建全国园林县城的真实写照。 南陵县立足于“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城市功能定位,始终将“建城”和“建园”相结合,努力打造“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继201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后,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一盘棋、一张图 勾绘生态底色 厚植人文底蕴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坚持高位推进,南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成立了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领导组,构建了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极具徽风皖韵、典雅别致的园林城市。 “以规引领”精绘蓝图。在《南陵县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山水格局和历史人文,形成西山抱城、东水绕城、绿网织城、文化润城的规划意向。通过编制《南陵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相继完成《南陵县城市绿线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编制,将其纳入南陵总体规划同步实施,规划区确定以“一环三廊八带多点”的绿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规划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为确保规划的刚性实施,又完善了一系列涵盖工程建设、养护管理、生态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方面的规范性配套文件和管理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完善、明确、具体、极具操作性的绿化建管体系,打造出生态宜居、文化深厚的独特城市景观风貌。 “绿扮全城”丰富色调。按照“以人为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以绿为主、五彩缤纷”的城市色调追求,老城区补短板、新城区创精品的思路,以籍山大道、太白大道、秋浦大道等县城区主干道为骨架,建设道路景观绿带。通过提高设计水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县城区林荫路系统。以漳河、市桥河为脉络,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沿河植绿,沿片植绿,加上老城区支路与背街背巷绿化改造,力求“局部景观个性化、廊道景观花园化、整体景观生态化”,逐步形成绿水相依、绿带相连、绿在园中的绿地系统。截至2019年末,县建成区绿地率达36.37%,绿化覆盖率达4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平方米。 “巧融人文”增质铸魂。南陵,古称春谷,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三国名将周瑜、黄盖曾先后任春谷长,唐代大诗人李白几度寓居于此。县城区有漳河、市桥河、后港河等自然水系,以及古城墙、古屋、古桥等历史遗址,这些都成为南陵市民的共同乡愁。在园林县城建设中,南陵县力求不破坏城市肌理,始终做到将历史人文予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彰显南陵文化特质,着力打造生态与文化高度相融的园林县城。城北老城墙头遗址公园里,共同记忆的古城墙、合抱粗的古木得到长久保护,让人品味着古朴与沧桑;春谷公园中摇曳花木掩映下的青铜宝鼎与李白、周瑜塑像,滨河公园荷塘畔的唐诗文化园,南陵广场的四周矗立的文化雕塑圆柱,让人休憩游园时,沉醉于南陵厚重的历史和璀璨的人文。 新理念新路径 提升城市颜值 增加城市美誉 三分建,七分管。南陵县在园林县城建设管理上,着眼长远,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拓展新思路,运用新科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城市具有高颜值和高气质。 “以水为韵”建设“海绵城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水不仅能滋润城区绿化苗木,还能使城市更具灵韵之气。为提高城市蓄水、节水功能,南陵县不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实施截水、蓄水、引水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项目,形成了南陵特有的理水建园的城区海绵体系公园绿地,从而实现上游流水、雨水渗透、地下水补给等综合蓄水目标,确保河道常年有流水、花木四季有水润,处处是一派葱茏盎然之景。 “绿植本土化”突出“区域化特色”。完成县域范围内生物物种资源普查,编制《南陵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南陵县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发掘适合本地种植的树种,以及园林县城特有景观带花木的补植与更新。增强园林绿化科研能力,以雨田润公司为代表的新品种苗木研发和老品种苗木繁衍等多家绿化企业,研发出多项科研成果,香樟、桂花、银杏、无患子等乡土树种及适生植物得到广泛运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90。 “管护社会化”力促“长效常态”。南陵县积极探索,持续在管理模式、长效机制上精准发力,出台《南陵县城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南陵县公园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加大投入,近两年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累计投入4611.53万元。推进市场化运作,实施专业化养护,探索社会化管护,对全县绿地的养护管理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分类,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绿化公司和社会资本,介入县城内绿化养护管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督促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绿化养护的日常考核,促进园林绿化管养水平日益提升。实施“数字化”“网格化”动态管控,持续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智慧化管理升级,以实现园林县城绿化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 同心“园”同心建 共创园林县城 乐享美好生活 全民参与,聚指成拳,共商共建共享。在创建全国园林县城中,南陵县凝聚广大干群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提振“精气神”,共同描绘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同心圆”,齐心协力将南陵建设成为美好生活的“同心家园”。 全面治理水环境。“清水萦城空气新”。南陵县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8年开始,总投入近17亿元,采用PPP模式,实施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对主城区水体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调蓄用水,将污水引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使得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建成区污水处理率为95%,污泥达标处理率100%。南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级名列全省前列,城区及各乡镇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近两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315天、301天;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例74.9%。 节点建设景观游园。“公园建在老百姓身边”。南陵县根据县城的大框架、大格局、城市水系以及各个绿化节点,先后在城东建起滨河公园、城南建起春谷公园、城西建起秋浦公园、城北建起中山公园等城市综合性公园和街头游园共17个;又依托城区水系,建设市桥河景观公园、漳河景观带核心区公园;并将县城连接205国道的出入口打造成205带状公园,使整个城区居民无论住在何方,都可就近见园赏绿,享受品质生活。 立体构筑“空中绿肺”。“窗含绿意满眼春”。南陵县不仅“见缝插绿”,而且向“空中借地”,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交通围栏等立体绿化。始终坚持全覆盖、多角度开展创建宣传,线上线下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频共振,激发广大市民主人翁意识,让市民成为创建园林县城的主力军。实施碧桂园小区、春谷公园等立体绿化示范,引导广大市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进行立体绿化增绿,建设“生态空间”;开展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小区等创建活动,创建了县气象局等13个园林式单位、和顺居住区等32个园林式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