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656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国的自信——明代刀

[复制链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起明代刀,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戚家刀”。但这个命名,并不准确。“戚家刀”的名字来源于“戚家军”,而“戚家军”的说法来源于《明史.戚继光传》,书中记载:“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戚家军”名闻天下。


《明史》是在清代顺治年间开始撰写,直至乾隆年间定稿。而以将领之名冠以军队名号,这在法纪森严的明代是不可能的。义乌兵或者浙兵是明代史书上对民间所谓戚家军的称呼,戚家军是民间百姓对这支部队的爱称,但它并不是戚继光的私兵。
“戚家刀”在历史上的真实名称叫做“仿倭刀”。清代编撰的《续文献通考》记载,早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廷设置“军器局”时,军器局所制作的各类刀剑名目中就有“倭滚刀”的记录。明武宗正德年间,由内廷宦官主管的“兵仗局”则制作了“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 而《明会典》中也有“红鲨鱼皮靶黑斜皮鞘錽银事件倭腰刀”的名目。
明代仿制的刀型吸收了日本刀的优点,同时加入了中国刀的特点。日本刀锋利但易折,而中土所制仿倭刀兼备了柔韧和锋利的优点,战损率明显低于日本刀。
图1为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登州戚氏”战刀,此刀明末开始供奉在泉州开元寺,通长89公分,刀身刻“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说明这把军刀是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而这把战刀和明代仿倭刀又有很大不同,刀身开双血槽,滚边刀镡,是典型的雁翎刀型,与蒙古博物馆馆藏的一把元代战刀反而比较类似(图2,13-14世纪)。

图1 国家博物馆馆藏“登州戚氏”战刀


图2 蒙古博物馆馆藏元代战刀


皇甫江先生在《中国刀剑》一书中认为:“明代刀来源有三:其一为宋代遗留者;其二为明代自制者,其中包括仿元、仿倭刀;其三为日本输入之倭刀。”笔者认为其中的明代自制部分,还包括仿制中西亚的刀型。
事实上,这种对外来优势工艺的学习和仿制,恰恰是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能把文明传承下来的国家的原因之一。实行“拿来主义”,而不是“固步自封”,这才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国民应有的自信。
图3-图6为明代鉄鋄金十字格护手刀(15世纪,89公分,杨勇先生收藏)。十字护手佩刀流行于元明时期,从现有资料来看身份最为显赫者为万历皇帝,从其墓中出土的殉葬佩剑就是十字护手形制,山东博物馆藏明初沉船中也有十字护手佩刀。现存中亚细密画中的元代贵族基本都是手持十字护手佩刀。

图3 明代十字格鉄鋄金十字格护手刀(1)


图4 明代十字格鉄鋄金十字格护手刀(2)


图5 明代十字格鉄鋄金十字格护手刀(3)


图6 明代十字格鉄鋄金十字格护手刀(4)


西藏十字护手佩刀是由蒙古军驻扎西藏之后带入的风格,此刀装具铁质细密镂空,柄首方装镂空卷草纹,档手十字形镂空卷草纹,一侧为如意头,一侧呈S形护手,柄木质裹斜皮嵌镂空饰件。鞘口与鞘尾皆镂空缠枝龙纹,提梁为一圆形镂空缠枝花,鞘周围包边铁质镂空雕缠枝花,此种形制在宋元绘画中多见,刀身开双血槽,刀型为雁翎刀型。此刀应是西藏保存的蒙古时期高级佩刀形式。

元代戎装复原图


虽然元代是一个游牧民族统一中原的时代,但却第一次奠定了“大中国”的概念。将“中国”的概念从中原王朝扩展成了包括周边族群政权、较接近我们今天所认同的“中国”概念。明代疆土事实上继承于元代。而且元代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阿拉伯世界的科技力量,郭守敬和色目人合著的《授时历》和现代历法已经基本相同,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李冶提出的天元术,是中国数学发展的高峰期。
蒙藏之间,贵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忽必烈拜西藏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帝师”,并接受灌顶。之后,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宫廷,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因此,明代的一些刀装特色,是吸收了蒙古和西藏的工艺而形成的。
图7-图10为明代分段血槽螭虎纹饰战刀(16世纪,82公分,高国朋先生收藏)。此刀刀镡鋄银杂八宝纹饰,刀身分段血槽,并雕刻螭虎纹饰。明代器物整体风格粗犷,此刀鋄银暗八仙纹饰也以写意为主。

图7 明代分段血槽螭虎纹饰战刀(1)


图8 明代分段血槽螭虎纹饰战刀(2)


图9 明代分段血槽螭虎纹饰战刀(3)


图10 明代分段血槽螭虎纹饰战刀(4)


图11-图14为明代鋄银鎏金八角档战刀(16世纪,93公分,高国朋先生收藏)。此刀刀镡鋄银鎏金花卉纹,刀头勾勒云纹。八角形刀镡的形制与八角铜镜非常相似。辽代开始,出现了八角形铜镜(11世纪,图15),八角寓意八部联盟,之后宋、金均有仿制。蒙元灭金和南宋后,这种形制也被用在了刀镡上。

图11 明代鋄银鎏金八角档战刀(1)


图12 明代鋄银鎏金八角档战刀(2)


图13 明代鋄银鎏金八角档战刀(3)


图14 明代鋄银鎏金八角档战刀(4)


图15 辽代八角形铜镜


图16-图19为明代八角档铁鋄银鱼头形战刀(16世纪,88.5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原装原卯,刀头呈鱼头形,刀装具以鋄银纹饰装饰。在明代开始出现了鱼头形战刀,这种刀的形制也是在元代西征时,自土耳其传入中原,土耳其的基利弯刀(Kilich,图20,土耳其托普卡帕宫馆藏基利弯刀)为中国工匠提供了灵感。

图16 明代八角档铁鋄银鱼头形战刀(1)


图17 明代八角档铁鋄银鱼头形战刀(2)


图18 明代八角档铁鋄银鱼头形战刀(3)


图19 明代八角档铁鋄银鱼头形战刀(4)


图20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馆藏基利弯刀


图21-图24为明代工部制造腰刀(16世纪,101公分,刘长胜先生收藏)。此腰刀锻造精良,刀尖斜直,反刃锋利,距护手5寸左右不开刃,刀尖部分稍微上挑,靠近刀背附近开一血槽至刀尖,与《武经总要》中宋手刀相似。这类刀形制统一,均为前锐后斜砍刀姿,滚边刀镡,装具阴刻夔龙纹。部分刀身根部錾刻“工部制造重二斤零“。此类刀主要出现在山西、河北地区,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有一把錾刻蒙古文的工部腰刀。

图21 明代工部制造腰刀(1)


图22 明代工部制造腰刀(2)


图23 明代工部制造腰刀(3)


图24 明代工部制造腰刀(4)


图25-图28为明代背开双槽夔龙纹刀(16世纪,95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装具阴刻夔龙纹,与工部刀纹饰一致。此刀除刀身外,刀背也开制了双血槽,在日刀领域被称为樋槽,主要为了减重和调整重心、

图25 明代背开双槽夔龙纹刀(1)


图26 明代背开双槽夔龙纹刀(2)


图27 明代背开双槽夔龙纹刀(3)


图28 明代背开双槽夔龙纹刀(4)


图7-图28的这五把明代刀,均为实战型刀,刀身宽大厚重,纹饰粗犷。此类刀型除锋锐劈砍的功能外,也有破甲的功能,多用于陕西、蒙古一带,是明代武官戍边所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44:55 | 只看该作者
存世明代刀中,有少量刀装带有龙纹。明代规定,龙纹为皇族专用纹样,官员可以通过赏赐得到使用,百姓是禁用龙纹的。特别是五爪龙纹,明朝只有皇帝和其亲属可穿五爪龙龙纹服,明朝后期有的重臣权贵也穿五爪龙衣,但 称为“蟒龙”。

南京博物院明代龙纹瓷器


弘治十七年,孝宗申明服色禁令:“蟒龙、飞鱼、斗牛,本在所禁,不合私织。间有赐者,或久而敝,不宜辄自织用。”而早在正统十一年,明英宗就对工部官员下令,凡有织绣蟒龙、飞鱼、斗牛等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家口发边卫充军,穿用的人,重罪不宥。天顺二年,又规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斗牛、大鹏、像生狮子、四宝相花、大西番莲、大云花样等。弘治元年,都御史边镛奏请禁用蟒衣,并直接对蟒纹的造型提出质疑:“国朝品官无蟒衣之制。夫蟒,无角无足,今内官多乞蟒衣,殊类龙形,非制也。”建议内外官员有受赐者皆缴进,内外机房不许织造,违者坐以法。孝宗表示赞成,并颁布了相关禁令。弘治十三年,又奏定公、侯、伯、文武大臣及镇守、守备,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科道纠劾,治以重罪。到了万历年间之后,朝纲松弛,对于龙纹的规范力度也逐渐减弱,飞鱼、斗牛纹饰也开始出现了五爪。

明“飞鱼服”


图29-图32为明代鉄鋄金五爪金龙饰件腰刀(16世纪,89公分,贾红东先生收藏)。此刀刀镡正反面鋄金卷草纹纹饰,吞口双面鋄金五爪龙纹,刀背起脊,刀身平造,刀形直中略带外弧,是一把明代中晚期皇家御用佩刀。

图29 明代鉄鋄金五爪金龙饰件腰刀(1)


图30 明代鉄鋄金五爪金龙饰件腰刀(2)


图31 明代鉄鋄金五爪金龙饰件腰刀(3)


图32 明代鉄鋄金五爪金龙饰件腰刀(4)


图33-图36为明代背衔金龙双手仪刀(14世纪,107.5公分,杨勇先生收藏)。此刀装具皆为铁质,档手、柄束、刀首以减地浮雕鋄银龙纹装饰。刀镡外缘由八朵云纹勾连装饰,刀镡呈海棠形,减地浮雕双龙穿枝纹饰,此龙纹与故宫钦安殿遗存的元代龙纹形制一致。刀背浮雕行龙,行龙上吻长且翻卷,额头高耸,鬣发呈火焰后飘,趾爪为三爪,身躯呈弓形,背鳍如火焰。趾尖顺时针排列如风轮,尾部渐收如蛇。刀身根部浮雕睚眦纹,睚眦呈龙形,须发粗壮,龙额高耸饱满,上吻翻卷,开口露齿,舌前伸如浪,饰以鋄银。

图33 明代背衔金龙双手仪刀(1)


图34 明代背衔金龙双手仪刀(2)


图35 明代背衔金龙双手仪刀(3)


图36 明代背衔金龙双手仪刀(4)


以上龙纹形制皆为元末明初之制。刀刃锻造精良,钢制清亮几无锻纹。柄长一尺为双手持握,茎孔开于后部。此仪刀纹饰与刀型皆具元末明初之特征,应为明代皇家所用。清代皇室所用刀背浮雕金龙的刀型,皆为此类。
图37-图40为明代铜浮雕鎏金龙吞口佩刀(16世纪,101公分,赵稼瑞先生收藏)。此刀刀姿为典型明代倭滚刀形制,在明代“出警入跸图“中,锦衣侍卫佩戴均为此类刀型(16世纪,图41)。此刀装具铜浮雕花卉纹,吞口为明代蟒形,就工艺和制式来看,这把刀应属于锦衣卫高级官员用刀。

图37 明代铜浮雕鎏金龙吞口佩刀(1)


图38 明代铜浮雕鎏金龙吞口佩刀(2)


图39 明代铜浮雕鎏金龙吞口佩刀(3)


图40 明代铜浮雕鎏金龙吞口佩刀(4)


图41 明代“出警入跸图”局部


图42-图45为明代铁鋄金镂空龙纹合口装佩刀(16世纪,82公分,杨勇先生收藏)。此刀装具皆为铁质,柄首、柄束、鞘口、鞘尾镂空雕刻缠枝龙纹,提梁竹节形,单提挂环,鞘横束镂空缠枝纹,皆鋄金以饰。柄束前制作一处凸起,整刀入鞘时此凸起契合于鞘口,此类刀因其装具特征被称之“合口装佩刀”。刀柄木质束腰,蒙皮缠绳。装具镂空雕刻穿枝龙纹,龙身雄壮,起伏于缠枝之间。鞘装侧边镂空雕江崖纹,鞘装外缘浮雕滚珠边。刀刃镐造,锻造细密,夹钢清晰,其刃形为明制滚刀,吞口呈如意形并鋄金。鞘室木质裹织锦。清代东陵石像生官员皆配此合口装刀型(图46,17世纪),此刀为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柄合口装佩刀。

图42 明代铁鋄金镂空龙纹合口装佩刀(1)


图43 明代铁鋄金镂空龙纹合口装佩刀(2)


图44 明代铁鋄金镂空龙纹合口装佩刀(3)


图45 明代铁鋄金镂空龙纹合口装佩刀(4)


图46 清代东陵石像生佩戴合口装刀


图47-图50为明代铁鋄银装具倭滚刀(16世纪,92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刀背起脊,刀身镐造,刀身皮壳滑润致密,刀装具以鋄银装饰。戚继光在兵书《纪效新书》中,其中记载的一种刀型也是此类倭滚刀型(16世纪,图51)。

图47 明代铁鋄银装具倭滚刀(1)


图48 明代铁鋄银装具倭滚刀(2)


图49 明代铁鋄银装具倭滚刀(3)


图50 明代铁鋄银装具倭滚刀(4)


图51 明代《纪效新书》中刀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45:44 | 只看该作者
明代初期,实行禁海令,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各国贡期或3年,或5年。对日本则规定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勘合贸易过程中,日本向中国出口了大量日本刀,数量达到几十万把。但其中大部分为批量生产的“束打物“。


除了批量生产的贸易刀具外,还有一批为明代朝廷向日本特别定制的的高级订制品。图52-图55为明代成化款铭文红毛宝高刀(15世纪,91公分,谭骁翔先生收藏)。此刀身双面铭文,一面为:“大明成化年宝高造”, 另一面为:“日本国红毛春日制 花押”。此刀按照中国刀装风格装配,铜鎏金滚边刀镡,内阴刻鱼籽地双龙纹纹饰和樱花状纹饰。刃部嵌铜鎏金阴刻宝相花吞口,鞘装为夔龙纹洒金鱼皮大漆鞘。

图52 明代成化款铭文红毛宝高刀(1)


图53 明代成化款铭文红毛宝高刀(2)


图54 明代成化款铭文红毛宝高刀(3)


图55 明代成化款铭文红毛宝高刀(4)


“宝高”是刀匠名字,存世的几柄宝高刀中,铭文也有类似的日本国萨摩州宝高造字样。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刀型,叫做滚珠刀。滚珠刀做法来源于中亚。刀身双面开血槽,并嵌入滚珠,挥动刀时可以听到滚珠碰撞发出的声音。这是工匠炫技的一种方式。
图56-图59为明代浮雕夔龙纹滚珠刀(15世纪,82公分,杨勇先生收藏)。此刀装具铜浮雕鎏金,刀吞口处减地浮雕玉兔衔芝,瑞兽前端雕刻减地浮雕回首夔龙纹,夔龙纹前段开制一宽血槽至刀尖,宽血槽中段浮雕夔龙,宽血槽之下另开制一细血槽,两血槽至刀尖汇于一点。宽血槽上端开一窄槽,内有原滚珠。刀身左侧吞口高浮雕麒麟,口衔灵芝,麒麟前端开制宽血槽至刀尖,中部减地浮雕回首夔龙纹,此刀刃形为明代典型刀姿,刀刃前端略有放大。档手浮雕壬字型云纹,柄束与柄首纹样皆为云纹。

图56 明代浮雕夔龙纹滚珠刀(1)


图57 明代浮雕夔龙纹滚珠刀(2)


图58 明代浮雕夔龙纹滚珠刀(3)


图59 明代浮雕夔龙纹滚珠刀(4)


图60-图63为明代海水江崖火焰珠纹饰滚珠刀(15世纪,87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装具采用鋄银鎏金填漆工艺,纹饰为海水江崖火焰珠卷草纹,刀身双面开槽嵌珠,刀姿犀利。滚珠刀嵌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西亚的乌兹钢刀,采用凿珠的方式,另一种是中国滚珠刀多采用的方式,即开槽后使刀身变形嵌入钢珠,再重新淬火整形。

图60 明代海水江崖火焰珠纹饰滚珠刀(1)


图61 明代海水江崖火焰珠纹饰滚珠刀(2)


图62 明代海水江崖火焰珠纹饰滚珠刀(3)


图63 明代海水江崖火焰珠纹饰滚珠刀(4)


图64-图67为明代团龙纹章梵文滚珠刀(15世纪,89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刀身铁雕鋄金团龙图案,刀根部双面雕刻四字鋄金兰札体梵文,梵文意为:“众生容器、绿度母”。此刀根部厚度达到1.1公分,刀头放大,血槽规整。团龙纹饰在明清两代是最高等级的装饰图案,只能用于宫廷或皇家园林的装饰。明代官窑瓷器有部分带有梵文,因为永乐皇帝信奉藏传佛教,所以明代景德镇也烧制带有梵文的瓷器,在武备器物上也偶有出现梵文。此刀装具为鋄银鎏金螭龙纹饰,是带有中古气息的高等级装具。

图64 明代团龙纹章梵文滚珠刀(1)


图65 明代团龙纹章梵文滚珠刀(2)


图66 明代团龙纹章梵文滚珠刀(3)


图67 明代团龙纹章梵文滚珠刀(4)


图68-图71为明代铁雕龙吞口滚珠刀(15世纪,93公分,王建民先生收藏)。此刀装具为铁鋄银,刀身根部铁雕龙吞并鋄金,刀身宽大。这种龙吞形制多见于高等级仪仗器吞口。

图68 明代铁雕龙吞口滚珠刀(1)


图69 明代铁雕龙吞口滚珠刀(2)


图70 明代铁雕龙吞口滚珠刀(3)


图71 明代铁雕龙吞口滚珠刀(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46:26 | 只看该作者

图72 明代浮雕狮子护宝纹饰梵文佩刀(1)


图73 明代浮雕狮子护宝纹饰梵文佩刀(2)


图74 明代浮雕狮子护宝纹饰梵文佩刀(3)


图75 明代浮雕狮子护宝纹饰梵文佩刀(4)


图76-图79为明代铜浮雕瑞兽衔枝纹饰佩刀(16世纪,84.5公分,高国朋先生收藏)。此刀装具为高浮雕瑞兽衔枝纹饰,刀身根部减地浮雕如意云纹,刀身浮雕四爪行走龙并鋄银鎏金,刀身平造,刃口清亮。

图76 明代铜浮雕瑞兽衔枝纹饰佩刀(1)


图77 明代铜浮雕瑞兽衔枝纹饰佩刀(2)


图78 明代铜浮雕瑞兽衔枝纹饰佩刀(3)


图79 明代铜浮雕瑞兽衔枝纹饰佩刀(4)


图80-图83为明代铁浮雕鋄金五爪龙纹佩刀(16世纪,88公分,谭骁翔先生收藏)。此刀装具为铁浮雕五爪龙纹,吞口花卉纹,均鋄银鎏金,刀姿为典型明代刀形,细血槽中反,这把刀从工艺到等级,规制都相当高。

图80 明代鋄银鎏金铁浮雕夔龙纹佩刀(1)


图81 明代鋄银鎏金铁浮雕夔龙纹佩刀(2)


图82 明代鋄银鎏金铁浮雕夔龙纹佩刀(3)


图83 明代鋄银鎏金铁浮雕夔龙纹佩刀(4)


明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人们眼界的开阔,为工艺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客观条件。明代刀装具上,采用了透雕、多层透雕、深浮雕、浅浮雕等多种雕琢工艺,明代中晚期的雕刻形式较为粗犷,不讲究细部处理,而明代早期的雕刻方式则更有宋元遗风,棱角分明,构图讲究。
图84-图87为明代铁浮雕双手直刀(14世纪,102公分,杨之化先生收藏)。这把直刀尺寸巨大,属于双手执握刀。此刀装具浮雕杂宝纹,刀形带有宋代环首直刀的风格,绚烂的刃纹体现了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夹钢工艺的铸造工艺。

图84 明代铁浮雕双手直刀(1)


图85 明代铁浮雕双手直刀(2)


图86 明代铁浮雕双手直刀(3)


图87 明代铁浮雕双手直刀(4)


图88-图91为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职官刀(15世纪,96公分,宋新伟先生收藏)。此刀刀型前锐后斜,装具浮雕喜鹊登梅图案,寓意喜上眉梢。血槽开制非常规整,刀身宽厚,钢质精纯,刀装具以鋄银鎏金装饰,刀背有残存鋄银。

图88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职官刀(1)


图89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职官刀(2)


图90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职官刀(3)


图91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职官刀(4)


图92-图95为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梵文刀(15世纪,80公分,刘文涛先生收藏)。此刀为雁翎刀型,刀身宽大双血槽,刀根部梵文印章及梵文铭文,有残留鋄银纹,装具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

图92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梵文刀(1)


图93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梵文刀(2)


图94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梵文刀(3)


图95 明代铁浮雕喜鹊登梅纹饰梵文刀(4)


图96-图99为明代铁雕玉兔夔龙纹饰雁翅刀(15世纪,88.5公分,谢辉先生收藏)。此刀铁鋄银装具,雁翅刀型,刀头卷云纹,刀身两面錾刻回首玉兔纹和夔龙纹,此刀是带有非常典型中国元素的一把职官刀。

图96 明代铁雕玉兔夔龙纹饰雁翅刀(1)


图97 明代铁雕玉兔夔龙纹饰雁翅刀(2)


图98 明代铁雕玉兔夔龙纹饰雁翅刀(3)


图99 明代铁雕玉兔夔龙纹饰雁翅刀(4)


图100-图103为明代铁雕鋄金龙吞口佩刀(14世纪,86公分,钱惠先生收藏)。此刀装具以鋄金铁雕云纹装饰,刀根部吞口浮雕云龙纹饰,刀根部高浮雕纹饰是高阶明代刀的重要特征。此刀刀身一宽一窄两道血槽,窄血槽细长居中,此类血槽设计是古代工匠对于人力工学的一种摸索,双血槽形成双脊从而加强刀身强度,同时,这类明代刀型使用时劈砍多于突刺,刀身沾染血量不会太多,所以以细窄血槽为主。

图100 明代铁雕鋄金龙吞口佩刀(1)


图101 明代铁雕鋄金龙吞口佩刀(2)


图102 明代铁雕鋄金龙吞口佩刀(3)


图103 明代铁雕鋄金龙吞口佩刀(4)


图104-图107为明代铁雕螭虎纹饰佩刀(14世纪,87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吞口浮雕螭虎纹饰,装具为鋄金花卉纹,血槽形制与本节图101所示血槽相同,亦为一宽一窄,宽血槽较短,贴近刀背,窄血槽延至近刀头处。

图104 明代铁雕螭虎纹饰佩刀(1)


图105 明代铁雕螭虎纹饰佩刀(2)


图106 明代铁雕螭虎纹饰佩刀(3)


图107 明代铁雕螭虎纹饰佩刀(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49:29 | 只看该作者


在大明会典中,记载了军中职官常用刀型,包括:(1)斩马刀: 麻扎斩马刀、 黑漆鞘靶马刀(2)滚刀: 火漆铁事件滚刀 、红铜事件倭滚刀、朱红漆鞘靶滚刀、黑漆长靶滚刀(3)腰刀:红鲨鱼靶黑斜皮鞘减银事件倭腰刀、步军腰刀、十字隔手事件腰刀、 减银事件腰刀、 黑漆鞘靶腰刀(4)黄铜事件摩挲刀: 红斜皮鞘大样摩挲刀、黑漆鞘靶摩挲刀(5)黄莲刀:黑斜皮鞘黄莲刀、黄铜事件黄莲刀(6) 米昔刀:火漆铁事件米昔刀、黑漆皮鞘靶米昔刀(7) 其它刀:绣春刀、改造麻扎大砍刀、马军雁翎刀、将军刀、黄铜刀盘眼钱噙口火漆铁事件开脑大刀、马步军刀。
滚刀在本节前述刀型中已经提及。米昔刀是米西儿刀的简称,《元史》卷43中记载:“至正十三年九月,札你则之地献大撒哈拉、察亦儿、米西儿刀、弓、锁子甲及青、白马各二匹,赐钞二万锭”。米昔刀是阿拉伯国家的刀型,主要刀型为“亚特坎(Yataghans)”、“沙穆希尔“(Shamshir)、“帕拉”(Pala),图108为沙穆希尔刀型,和前图所示的滚珠刀刀型非常相似。十字格手事件(饰件)腰刀为本节图(3)所示刀型。

图108 沙穆希尔刀型


摩挲刀、黄莲刀、将军刀、开脑大刀,都缺乏史料,刀型不详。
图109-图112为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13世纪,82公分,张达先生收藏)。此刀刀镡铁浮雕双螭龙及海兽纹饰,以鋄银鎏金装饰,刀根部吞口残余鋄银龙纹。此刀刀型为双血槽雁翎刀,刀背起竹节。刀镡的浮雕整体鋄银,在阴影部分加以鎏金,视觉上凸显层次感,金银交辉,更加生动。

图109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1)


图110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2)


图111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3)




图113-图116为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13世纪,80公分,孙鉴先生收藏)。此刀刀背根部起竹节,吞口为鋄银龙纹,圆形滚边刀镡,装具满鋄银。此刀为明代西北地区戍边高级军官用刀。

图113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1)


图114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2)


图115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3)


图116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4)


图117-图120为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15世纪,87公分,谢辉先生收藏)。此刀为雁翎刀型,刀身开制回形血槽,刀装具装饰鋄银暗八仙纹饰,刃口为马齿嵌钢工艺。马齿嵌钢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锻造工艺,是以软钢为骨架,在刀刃的位置开槽,然后将高碳钢嵌入槽中。也有的是将软钢骨架切出一个个的小口子,像梳子一样,然后将小口子一个隔一个的向不同方向分开,再将高碳钢嵌入,因刃部纹路像马的牙齿而得名。

图117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1)


图118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2)


图119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3)


图120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4)


图121-图124为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15世纪,87公分,杨进军先生收藏)。此刀刀姿凶悍威猛,血槽开制流畅,装具鋄银纹饰,是一把实战性非常强的武官战刀。

图121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1)


图122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2)


图123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3)


图124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4)


图125-图128为明代铁鋄银卷草如意纹饰雁翎刀(15世纪,84公分,谭骁翔先生收藏)。此刀刀姿犀利挺拔,刀身型制为标准的明代早期燕翎刀型,刀背有大弧度反刃,从刀尖直至上部宽血槽处。此刀加宽刀锋便于劈砍,并且加厚刀尖便于刺击,配合刀法可以发挥巨大的杀伤。刀身粗细两根血槽,合理减轻了刀身重量便于挥舞 。刀条锻造精良, 刃部夹刚,至今仍十分锋利。刀镡和吞口处为鋄银卷草如意纹饰。鋄金银因由于材质的珍贵和某些行政限制责往往是级别与财富的象征,而鋄银工艺更是明清铁器装饰的主要工艺。《明会典》有“红鲨鱼皮靶黑斜皮鞘錽银事倭腰刀”的名目,清咸丰朝亦有记录“钦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金八件。著改用黄铜镀金。舆轿什件等项。著改用铁鋄银....以昭节俭。”

图125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1)


图126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2)


图127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3)


图128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4)


图129-图132为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15世纪,92公分,李军庆先生收藏)。此刀宽大凶悍,鋄银纹饰多样,是雁翅刀中的经典之作。雁翅刀是宋代手刀和雁翎刀结合而产生的刀型,明代早期雁翅刀头宽厚,到了中晚期之后变窄变薄,刀头也多有造型加以装饰,或做成锯齿状,或以阴刻或镂空做出纹饰来修饰刀头。

图129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1)


图130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2)


图131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3)


图132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4)


图133-图136为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15世纪,86公分,王建民先生收藏)。此刀为雁翅刀型,刀身厚重,刃体保存极佳,装具为铁鋄银,刀镡为鋄银鹤纹,鹤为仙禽,既有道家的仙风道骨,又有君子的优雅泽度,刀镡鹤纹共九只,寓意九鹤归真。

图133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1)


图134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2)


图135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3)


图136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4)


图137-图140为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15世纪,90公分,刘文涛先生收藏)。此刀吞口和吞口均有鋄金,小折沿刀镡鋄银米字纹,如意云纹形提梁,刀身血槽开制工艺与日刀小乌丸刀型类似,刀头有宋代直背刀的特点。此刀保存完整,大漆鞘状态良好,非常难得。

图137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1)


图138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2)


图139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3)


图140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4)


小乌丸是传说中伊势神宫的八尺鸦送与日本恒武天皇(8世纪),也有说是刀工天国所制(图141)。可以看到,雁翎刀的血槽,剑形刀的锋两刃造,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小乌丸的影响。

图141 日刀小乌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2:50:09 | 只看该作者
图142-图145为明代鱼头形环首刀(16世纪,98公分,杨之化先生收藏)。此刀全装带老皮鞘,刀头为典型的鱼头形,血槽凌厉,环形刀首,S形刀档。在Chris Mcnab编著的《刀剑-视觉艺术》一书中,也有类似刀型(图146)。

图142 明代鱼头形环首刀(1)


图143 明代鱼头形环首刀(2)


图144 明代鱼头形环首刀(3)


图145 明代鱼头形环首刀(4)


图146 《刀剑-视觉艺术》中图示明代环首刀


图147-图150为明代铁鋄银双刀(16世纪,92公分,林海先生收藏)。此刀的整体弧线非常优美,刀身起镐线,柄箍鋄银米字纹,刀档鋄银海水纹,大漆鞘及鞘装完整。双刀最早在宋代开始出现,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也是使用太刀和肋差相配合的二刀流的高手。在明代军事著作《武编》中,对于使用双刀的技法有详细描写。

图147 明代铁鋄银双刀(1)


图148 明代铁鋄银双刀(2)


图149 明代铁鋄银双刀(3)


图150 明代铁鋄银双刀(4)


《武编》前集卷五<刀.双刀>他若使一「伏虎」打我头,却以左手监住,右手一抹刀。若被他撤棒走了,翻身一抹刀。他若使一「水平枪」來扎我,却以右手监住,左手一抹刀。他若使一「禿龟」來斫我脚面,以左手监住,右手斫虎口。他若使一「单提」來打我膀,不拘左右,以手监住,一抹刀。他若使「老僧拖杖」扫我脚,以左监住,右手一抹刀。若撤棒走了,就削虎口。他若使一「黃龙枪」來扎我,以左手监住,右手一抹刀。他若使一「仙人教化」來戳,以左手监住,右手一抹刀。他若使一「老鹳衔食」來斫我脚,以刀十字架住,一刀就斫虎口。他若使一「鞭铺」來打我,以右手监住,左手一抹刀。他若使一「举手朝天」來打我,以刀左手监住,右手一抹刀。他若使一「虎歇势」來打我,不拘左右,一手监住一抹刀。用者有法。
图151-图154为明代铁鋄银龙纹双手刀(17世纪,129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朱漆柄木,装具上以鋄银龙纹装饰,刀身厚重宽大、双槽碰尖,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把明代高阶双手刀,属于朴刀刀型。明末程子頣编的《武备要略》中绘制了朴刀的式样,并对其用法做了说明,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有“朴刀”一词的官方记载(17世纪,图146)。明代双手刀还有单刀、长刀、长倭刀、斩马刀等刀型。

图151 明代铁鋄银龙纹双手刀(1)


图152 明代铁鋄银龙纹双手刀(2)


图153 明代铁鋄银龙纹双手刀(3)


图154 明代铁鋄银龙纹双手刀(4)


图155 明代《武备要略》朴刀图


图156-图159为明代龙吞口直背刀(17世纪,71公分,秦川先生收藏)。此刀刀身根部双侧铭文:“马到成功、官山”,并饰以海水纹饰。睚眦吞口,牛角柄。“官山“为江西地名,位于宜春市。或为南明时期,与当地武备形制混合后所制直刀。

图156 明代龙吞口直背刀(1)


图157 明代龙吞口直背刀(2)


图158 明代龙吞口直背刀(3)


图159 明代龙吞口直背刀(4)


明朝是由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后,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明代永乐十九年三月,在北京北部怀来举行了一场大型阅兵式,共调军队十万人,朱棣精心挑选的明朝“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


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无疑取得了良好效果, “观礼”的各国使节来自27个国家。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60多次。
明代刀博采众国之长,从锻造、形制、装饰各方面,都汲取了各国的优秀之处,这就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自信之处。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当时的明代就是“外国的月亮“。


本文系古铁雅集原创稿件,作者查理的工厂(秦川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7

主题

2625

帖子

83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79
7#
发表于 2020-4-2 23:58:34 | 只看该作者
好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2170

帖子

7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0
8#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9: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4

主题

2357

帖子

79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82
9#
发表于 2022-6-30 10:3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31 01:07 , Processed in 0.2505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