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明会典中,记载了军中职官常用刀型,包括:(1)斩马刀: 麻扎斩马刀、 黑漆鞘靶马刀(2)滚刀: 火漆铁事件滚刀 、红铜事件倭滚刀、朱红漆鞘靶滚刀、黑漆长靶滚刀(3)腰刀:红鲨鱼靶黑斜皮鞘减银事件倭腰刀、步军腰刀、十字隔手事件腰刀、 减银事件腰刀、 黑漆鞘靶腰刀(4)黄铜事件摩挲刀: 红斜皮鞘大样摩挲刀、黑漆鞘靶摩挲刀(5)黄莲刀:黑斜皮鞘黄莲刀、黄铜事件黄莲刀(6) 米昔刀:火漆铁事件米昔刀、黑漆皮鞘靶米昔刀(7) 其它刀:绣春刀、改造麻扎大砍刀、马军雁翎刀、将军刀、黄铜刀盘眼钱噙口火漆铁事件开脑大刀、马步军刀。 滚刀在本节前述刀型中已经提及。米昔刀是米西儿刀的简称,《元史》卷43中记载:“至正十三年九月,札你则之地献大撒哈拉、察亦儿、米西儿刀、弓、锁子甲及青、白马各二匹,赐钞二万锭”。米昔刀是阿拉伯国家的刀型,主要刀型为“亚特坎(Yataghans)”、“沙穆希尔“(Shamshir)、“帕拉”(Pala),图108为沙穆希尔刀型,和前图所示的滚珠刀刀型非常相似。十字格手事件(饰件)腰刀为本节图(3)所示刀型。  图108 沙穆希尔刀型
摩挲刀、黄莲刀、将军刀、开脑大刀,都缺乏史料,刀型不详。 图109-图112为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13世纪,82公分,张达先生收藏)。此刀刀镡铁浮雕双螭龙及海兽纹饰,以鋄银鎏金装饰,刀根部吞口残余鋄银龙纹。此刀刀型为双血槽雁翎刀,刀背起竹节。刀镡的浮雕整体鋄银,在阴影部分加以鎏金,视觉上凸显层次感,金银交辉,更加生动。  图109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1)
 图110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2)
 图111 明代铁浮雕双螭龙纹饰鋄银鎏金雁翎刀(3)

图113-图116为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13世纪,80公分,孙鉴先生收藏)。此刀刀背根部起竹节,吞口为鋄银龙纹,圆形滚边刀镡,装具满鋄银。此刀为明代西北地区戍边高级军官用刀。  图113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1)
 图114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2)
 图115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3)
 图116 明代铁鋄银龙吞口雁翎刀(4)
图117-图120为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15世纪,87公分,谢辉先生收藏)。此刀为雁翎刀型,刀身开制回形血槽,刀装具装饰鋄银暗八仙纹饰,刃口为马齿嵌钢工艺。马齿嵌钢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锻造工艺,是以软钢为骨架,在刀刃的位置开槽,然后将高碳钢嵌入槽中。也有的是将软钢骨架切出一个个的小口子,像梳子一样,然后将小口子一个隔一个的向不同方向分开,再将高碳钢嵌入,因刃部纹路像马的牙齿而得名。  图117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1)
 图118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2)
 图119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3)
 图120 明代马齿嵌钢雁翎刀(4)
图121-图124为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15世纪,87公分,杨进军先生收藏)。此刀刀姿凶悍威猛,血槽开制流畅,装具鋄银纹饰,是一把实战性非常强的武官战刀。  图121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1)
 图122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2)
 图123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3)
 图124 明代铁鋄银装具雁翎刀(4)
图125-图128为明代铁鋄银卷草如意纹饰雁翎刀(15世纪,84公分,谭骁翔先生收藏)。此刀刀姿犀利挺拔,刀身型制为标准的明代早期燕翎刀型,刀背有大弧度反刃,从刀尖直至上部宽血槽处。此刀加宽刀锋便于劈砍,并且加厚刀尖便于刺击,配合刀法可以发挥巨大的杀伤。刀身粗细两根血槽,合理减轻了刀身重量便于挥舞 。刀条锻造精良, 刃部夹刚,至今仍十分锋利。刀镡和吞口处为鋄银卷草如意纹饰。鋄金银因由于材质的珍贵和某些行政限制责往往是级别与财富的象征,而鋄银工艺更是明清铁器装饰的主要工艺。《明会典》有“红鲨鱼皮靶黑斜皮鞘錽银事倭腰刀”的名目,清咸丰朝亦有记录“钦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金八件。著改用黄铜镀金。舆轿什件等项。著改用铁鋄银....以昭节俭。”  图125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1)
 图126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2)
 图127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3)
 图128 明代铁鋄银卷草纹饰雁翎刀(4)
图129-图132为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15世纪,92公分,李军庆先生收藏)。此刀宽大凶悍,鋄银纹饰多样,是雁翅刀中的经典之作。雁翅刀是宋代手刀和雁翎刀结合而产生的刀型,明代早期雁翅刀头宽厚,到了中晚期之后变窄变薄,刀头也多有造型加以装饰,或做成锯齿状,或以阴刻或镂空做出纹饰来修饰刀头。  图129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1)
 图130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2)
 图131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3)
 图132 明代铁鋄银八宝及卷草纹饰雁翅刀(4)
图133-图136为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15世纪,86公分,王建民先生收藏)。此刀为雁翅刀型,刀身厚重,刃体保存极佳,装具为铁鋄银,刀镡为鋄银鹤纹,鹤为仙禽,既有道家的仙风道骨,又有君子的优雅泽度,刀镡鹤纹共九只,寓意九鹤归真。  图133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1)
 图134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2)
 图135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3)
 图136 明代铁鋄银鹤纹雁翅刀(4)
图137-图140为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15世纪,90公分,刘文涛先生收藏)。此刀吞口和吞口均有鋄金,小折沿刀镡鋄银米字纹,如意云纹形提梁,刀身血槽开制工艺与日刀小乌丸刀型类似,刀头有宋代直背刀的特点。此刀保存完整,大漆鞘状态良好,非常难得。  图137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1)
 图138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2)
 图139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3)
 图140 明代方装刀首鋄金装具职官刀(4)
小乌丸是传说中伊势神宫的八尺鸦送与日本恒武天皇(8世纪),也有说是刀工天国所制(图141)。可以看到,雁翎刀的血槽,剑形刀的锋两刃造,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小乌丸的影响。  图141 日刀小乌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