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文化的一朵奇葩——旌德!

[复制链接]

2443

主题

2585

帖子

86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00: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文化源远流长,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徽文化博大精深,涵盖文、史、哲、经、医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旌德作为徽文化的一分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文化特征和时代元素。
旌德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全县面积904.8平方公里,辖9镇1乡,人口15.2万。建置于唐宝应二年(763),时属宣州。宋、元、明、清一直隶属宁国府。民国初属芜湖道。1938年划属徽州地区,1959年1月至1961年12月曾与绩溪县合并,1988年1月1日划归宣城地区。2001年1月1日宣城撤地建市,旌德隶属宣城市至今。
旌德归属徽州时间虽短,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文化渊源,旌德与徽州关系较为紧密,建县1250多年来一直受到徽文化的影响与辐射,徽文化在旌德有着深厚积淀和历史传承,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堪称徽文化的一朵奇葩!
旌德徽文化历史印记浓厚,在旌德馆藏徽州文献文书中可见一斑。旌德县档案馆存有明清、民国及建国以来文献文书31386卷(其中明清民国档案971卷),主要分为志书、契约账册、报纸、图书、字画、鱼鳞册、宗谱七大类。馆藏全套22册《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与曲阜孔子家谱、前清皇室爱新觉罗家谱并称为中国三大源流考谱牒;旌阳《周氏宗谱》更为独特,较为罕见。该宗谱为长卷式,长18米、宽0.4米。谱中有画像、赞语、传文官牒等共29帧。画像中有周泌、周敦颐、周邦彦等历代周氏名人。为该谱写赞语、传文者多系唐、宋、元各代名家或显宦,如范纯仁、朱熹、王十朋、柳宗元等。
旌德徽派建筑尤为独特,集中体现在江村、朱旺村和旌德文庙。
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有八大祠堂,现保存完好的有江氏宗祠、溥公祠、明孝子文昌公祠;江村古民居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民国代总理江朝宗故居茂承堂、民国安徽省长江绍杰故居黯然别墅、胡适夫人江冬秀故居、数学泰斗江泽涵故居等。江村还保存着明朝“父子进士坊”等古迹近百处。江村明清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氏宗祠

江村牌坊

朱旺村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皖南古村落,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47栋,建筑布局合理而独特,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代表性的建筑有绍兴堂、垂裕堂、“凫山书院”私塾、“茶字号”老当铺等。朱氏祖先人工开挖的朱溪河穿村而过,呈现独特的北水南流水系。河中筑有水井九口,河上用巨大青石搭成石桥十三座。九口井、十三座桥并称“九井十三桥”。“井水不犯河水”的谚语就出于此。

朱旺水街

井水不犯河水

旌德文庙是安徽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文庙建筑群,与桐城文庙、寿县文庙齐名安徽三大国宝级文庙。旌德文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五次被毁重建,最后重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旌德文庙是旌德县城标志性建筑,也是皖南代表性古建筑之一,在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法式技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旌德文庙清一色的徽派外形储存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文化信息,是展示旌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载体。旌德文庙内设有“周而复作品陈列馆”,陈列了当代旌德籍著名作家、书法家周而复先生捐献的4000多件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旌德文庙

旌德徽文化中的佼佼者当属宣砚和徽墨。
宣砚始于东晋,兴于盛唐,由于战乱等原因,逐渐失落。2012年,沉睡数百年的宣砚重现中国文房四宝历史舞台,一举填补了宣城“文房四宝”中砚的空缺。产于旌德境内的宣砚矿石与龙尾歙砚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相比之下,宣砚矿石色相近,质更纯,硬度、密度、润度更为优化。宣砚作品均由老徽州艺术大师设计,纯手工精雕细琢,原创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

宣砚展示

旌德古法油烟墨是徽墨中独特的一类。古法油烟墨吸纳历代制墨名家配方和技术之精华,采用最原始炼烟法,通过灯草燃烧用碗收集其烟,再用此烟加上动物皮胶,配以天然麝香、金箔、香料、中草药等名贵辅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千锤万杵精制而成。古法油烟墨工艺独特,质量上乘,一直是书画大家最爱,产品远销日本等地。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中央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题报道。2009年,旌德古法油烟墨被外交部列入外交外事备选礼品目录。

旌德古法油烟墨

旌德古道古桥是徽文化的又一道风景线。
旌德古时有旌泾、旌绩、旌宁、旌太、旌歙5条县际驿道,旧时均为石板路,宽1.5-2米,供传车、驿马通行。县际及县内古道19条,其中石板路12条,宽1-2米;土路7条,宽约1米。石板路的路面,大都横铺条石,少数则两侧铺卵石,中间直砌条石,以便独轮车行走。旌歙古道最具代表性,是现保存完好的中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旌歙古道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时郡守征调民众开辟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至明代,仍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食盐和山区特产的运输要道。旌歙古道全程22公里,沿途五里洞、靠壁洞、如来石柱、天竺庵、旺子洞、越国公汪华“忠烈庙”遗址等尚存,是目前保护最好,也是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以幽、险、峻、雅四大特色抒写着历史和文化的传奇,是徽文化重要的载体。

旌歙古道

驾虹桥

登瀛桥

旌德乐成桥为老徽州地区第二大石拱桥,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成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为11孔石拱桥,全长156米,宽6.20米,桥面至河床高9米。桥面两侧设有石质栏杆,是旌德现存最大的古桥,曾是旌德通往徽州、芜湖等地的交通要道,在皖南交通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乐成桥清初被洪水冲毁,康熙年间(1662-1722)众人集资重建。1938年旌德划入徽州府第一年,远隔百里的江村徽商江淡人发起修缮,当时的旌德籍民国安徽省长江绍杰也参与募捐资助,一时传为佳话。

乐成桥

旌德隶属徽州时间虽短,但许多重大事件都有发生,且载入史册。1979年7月11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考察游览黄山途经旌德。7月16日,邓小平一行沿路返回,上午9时50分左右到达旌德仙人谷,在南湾五里亭停车休息40分钟。邓小平一面游览山川秀色,一面和当时的徽州地委负责人谈到,旌德县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黄牛,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当年9月,旌德革命武装“攻打庙首乡公所”首战告捷,打响了“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开旌(德)泾(县)、旌(德)太(平)、旌(德)绩(溪)等游击活动区打下基础。后以旌德黄高峰为中心,形成了旌泾太革命根据地,被誉为“皖南井冈”。旌泾太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为策应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在隶属徽州的50年间,旌德曾经有过一段22年辉煌而又沉重的上海小三线历史。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市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要求,决定在皖南徽州地区兴建一批军工企业(简称上海小三线)。从1966年初起至1969年底,三度寒暑,上海市先后在旌德县一次性建有12个上海小三线厂,成为安徽省小三线厂建设最多的一个县,1988年4月底,12个上海小三线厂全部移交给旌德。旌德上海小三线建设,既是20世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旌德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小三线厂旧址

徽州行政区划调整后,旌德与老徽州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旌德毗邻黄山,距离黄山风景区仅30公里,是黄山天然的东大门。旌德高铁站是京福高铁沿线距离黄山风景区最近的高铁站。2004年9月,黄山书社出版了《徽州五千村》12册系列丛书,就单设“旌德县卷”。2016年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徽州老照片》一书,旌德占有十分之一的篇幅。旌德江氏、喻氏、吕氏、方氏等宗谱一直是徽学研究的范畴。安徽省徽学学会、杭州徽学会每年都组织会员来旌德考察采风。旌德与老徽州民风民俗相通,文化交流活跃,老徽州人气最旺的民间组织徽州大论坛、故园徽州就与旌德民间开展定期人文交流活动。老徽州一些旅游景点推介旅游线路,旌德一般也位列其中,成为徽文化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0 16:02 , Processed in 0.2344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