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城历史名人知多少?

[复制链接]

2461

主题

572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10:4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城历史名人
蒙城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自强不息。几千年来涌现出很多名人志士,抗战英雄等,他们从庄周梦蝶,到刘金定红马金刀战南唐,从鲁王任柱捻军起义,到马玉昆血战平壤抗倭,保疆为国等,无不展示出蒙城历史的久远、深邃、博大、厚重。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来蒙城看后,感触很深,留下了“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的千古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蒙城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本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简单的一组人物,而是一部蒙城五千年的发展史,像一部记录片,贯穿古今,娓娓道来,散发着古城的芬芳,弥久恒香。
陈亢


陈亢(公元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祖籍蒙城县城西黄练沟。从学于孔子,在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中居第68位。年龄少孔子40岁,比庄子早约142年。曾做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宰。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蒙城知县淡如水立石碑于蒙城东关外庄子祠堂旁,题曰:“陈亢故里。”
关于陈亢的事迹,《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意是:陈亢以为孔子教自己的儿子,与众学生不同。必有许多是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孔子暗地教他。故私下里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名鲤)说:“你也许听到你父亲的特殊教训罢? ”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曾经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在厅上,我很快地走过庭前,父亲说:‘有没有温习《诗经》?’我答说:‘没有啊。’父亲说:‘《诗经》里面,知识丰富,不把《诗经》温习熟了,就缺乏说话材料,事理不通达,心气不和平,便不能从容应对说话。’我就退下去温习《诗经》。又有一天,又遇着父亲一个人站在厅上,我也是很快地走过庭前,父亲说:‘你有没有温习《礼记》么?’我答说:‘没有啊。’父亲说:‘学礼就是学做人,不把《礼记》温习熟了,品节不详明,德性不坚定,将来便不能立身处世!’我就退下去温习《礼记》。我所听到的教训就是这两点。”陈亢回到家中,很欢喜地说:“我去问伯鱼一件事,现在却得了三种知识:一是学诗,则可以言。一种是学礼,则可以立。又一种是君子之对儿子也和对弟子一样的教训,并不偏爱儿子。
这则故事是讲孔子教人没有偏私,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进见有时,接遇有礼。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陈亢的勤学好问和聪颖过人。
明代学者顾龙裳游蒙城名胜清燕堂时,写《公堂清燕》诗中有“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说蒙城人陈子禽在单父宰任上,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坐在公堂鸣琴无为而治。本乡人在陈亢故里城西黄练沟立碑纪念。
庄周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楚蒙(今蒙城)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据《寿阳志》:蒙为国,且数千年。漆园应属蒙国所辖之地。司马迁《史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
庄周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哲学思想并称为“老庄哲学”,又因庄子与老子故里同在涡河之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除做过漆园吏以外,没有做过其他的官,据《杂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为楚国宰相。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以卜卦之死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文章随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横生。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赢得无数文人学士的仰慕。
王常


王常(公元前15—36),字颜卿,东汉颍川舞阳(今属河南省)人。
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当时经济混乱,法令苛细,赋役繁重,人民苦不堪言。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王莽的统治。王常为报弟被官府杀害之仇,逃往江夏(今湖北)。公元17年与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凤、王匡等组织荆州饥民起义,他们以湖北当阳东北的绿林山为根据地,发展到数万人,史称“绿林军”。公元22年王常与成丹、张卬率部进入南郡蓝口(湖北江陵),号称“下江兵”。与王莽军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此时王凤、王匡率领的新市兵和廖湛率领的平林兵以及刘秀率领的汉军皆受损,他们派伯升(刘秀长兄刘绽)去联络“下江兵”以共同对抗王莽军。王常早有归汉之心,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联合。于是诸部齐心同力,锐气益壮,屡破王莽军。公元23年,平林军首领刘玄为帝,年号为“更始”。王常为延尉大将军,封为知命侯。昆阳大捷后,王常随绿林军直捣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王常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封为邓王,食八县,赐姓刘氏。
公元25年,起义军内的大地主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时,王常受刘秀笼络投靠刘秀,公元26年到洛阳,受赏赐,被拜为左曹,封为山桑(属沛郡蒙城县)侯。迁汉忠将军。公元31年又拜为横野大将军,公元36年薨于故安屯所,谥曰节侯。其子广嗣,于公元54年徙封石城侯。
遗迹
王常墓,又称古堆。位于蒙城县城北30华里处芮集北首,檀城中学院内。墓周长208米,占地约3440平方米,高11丈成馒头状。墓前立有石碑一块,刻有“汉山桑侯王常之墓”,系民国23年8月蒙城县长刘治堂所立。
据考古发现,此为王常衣冠冡。墓下部为新石器时期遗址。曾出土有陶壶、石斧、骨箭等物。
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今濉溪临涣集)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魏国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其原姓奚,因仰慕庄子,寓居蒙城嵇山之下,遂改姓嵇。
嵇康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为妻。因崇尚老庄之学,司马氏篡魏后辞官,隐居于嵇山锻铁、灌园、抚琴、读书。嵇山位于今蒙城老城东北隅,四周环水。昔日,每逢春夏之际,山上桃花盛开,绿柳成荫,疏竹掩映;水中碧荷溢香,随风飘散。夜晚,月照山头,水色云影,情趣幽然。
嵇康崇尚任侠,自己灌园、锻铁。一次,他在嵇山茅舍旁老柳树下打铁,司马昭的亲信钟会来访,他视而不见。钟会回头走时才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怒回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回去便向司马昭进谗言。不久,嵇康的朋友吕安被其兄诬告不孝入狱,嵇康挺身而出,为吕安辩护。司马昭借机诬他两人不孝罪,判处嵇、吕死刑,《晋书·嵇康传》记载:“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临刑前,嵇康行于(洛阳)东市,索琴弹奏所作《广陵散》曲,并慨然长叹:“吾死不足惜,憾无人续《广陵散》耳!”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死后,葬于蒙城西北石弓山南麓(今归涡阳县)。所著《嵇康集》十卷,鲁迅先生校后,评价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嵇康还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又善丹青,唐朝时尚有《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可惜后来失佚。
名胜与遗迹
嵇康亭为嵇康抚琴读书处。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蒙城知县淡如水于嵇山上始建“嵇康亭”,后毁。嘉庆十八年(1813),知县周鹤立重建,规模较前扩大。后又倾毁。1962年,由县委工交部副部长兼城关区委书记宋润身第三次重建。1982年,此亭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9000元,拆毁旧亭而重建。
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从宋武帝刘裕兴师,入京讨逆,先后辅武帝、文帝。被封为摩县男、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征南将军,累迁太尉。
宋元嘉八年(431),宋军伐魏溃败,道济督师北援,数胜魏军,兵至历下(今山东历城),因粮食已尽而南退。但有些士兵在路上投降了魏军,把宋军缺粮的情况报告了魏军,魏军加紧追击,并把宋军围困山桑诚(今蒙城县檀城)。
为退敌兵,檀道济想出了妙计。当夜,令士兵燃起无数火把,他亲自指挥数千名士兵往空米袋里装沙子,一边装,士兵们一边高声数着:“一斗,二斗,三斗……”另有一些士兵来来往往,把沙袋搬到东,运到西,看上去像是在分粮食。直忙了大半夜,天快亮了,檀道济又令士兵把一袋袋沙垒在帐外,袋口故意敞开着,上面覆盖少量的米,几个伙夫从上面挖出来做早饭。
魏军早有探子把宋军夜间分粮的事报告了主帅。他暗想檀道济诡计多端,分明是军粮足够,却叫士兵来诈降,遂把投降的宋兵给杀了。为防宋军突然来袭,便后退几十里。檀道济趁机指挥全军加紧撤退,安全地向南撤回大本营。
檀道济设计“唱筹量沙”智退魏兵,山桑全城免遭兵祸,民感其德,呼山桑为檀公城,即今之檀城。 “唱筹量沙台”为中外闻名的名胜、遗址,在今檀城集西南2000米之高桥东南侧。
高琼


高琼(公元935 —1006),字宝臣,小名君保,蒙城县漆园镇十里井村高庄人。北宋著名将领,以武略和勇猛闻名于当世。少年从军,先在王审琦麾下为将。周显德年间从征南唐,在蒙城双锁山与女英雄刘金定相爱结为夫妇,并双双下南唐作战,为统一祖国尽力。北宋建立,宋太祖弟赵匡义尹京邑,知其才勇,召为近卫,又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赏识,亲赐控鹤官衣及器帛。
宋真宗即位,加彰信军节度,充太宗山陵部署,复为并代都部署,继续镇守太原及其北部雁门三关地区。真宗咸平二年(999) 冬十月,辽军20万大举南侵,忠武军节度使傅潜统军8万不敢迎战。真宗赴大名,急召高琼星夜赶往河北定州,单骑代之。高琼接任后,授杨延昭、杨嗣等有作战经验的青年将领以重任,全面出击,只一月便将辽军击败。这次战役中,杨延昭守遂城大显才能,重创辽军,立下战功,高琼荐请提升其为莫州刺史。得胜后,高琼返还本任。又因在太原任上政绩卓著,真宗下召褒奖。
高琼不仅晓达军政,善谋步兵、骑兵,通水战。战时善于运筹帷幄,平时注重练兵,爱护部下。咸平三年冬的抗辽之战,真宗在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亲自检阅了高琼率领的雁门三关部队,观后,真宗说:“是兵久经战阵,皆可驱使。”高琼不仅晓达军政,而且善教诸子,家教很严。
宋真宗景德三年( 1006 ),高琼病殁,赠侍中、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国武烈王。《宋会要·王谥》载:“太尉、忠武节度使、卫国武烈王高琼,谥武烈:安民有功曰烈,折冲御侮曰武。”御书碑额曰:“决策定难显忠基庆。”今蒙城县漆园镇境内有其故里,墓葬在小涧镇双锁山西南麓。
刘金定


刘金定(公元941~1010),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夫人。蒙城县城西北12.5公里双锁山下刘庄人。自幼学文习武,通经史,晓兵法,有胆有识,貌美艺精。在五代十国兵荒马乱之时,年l7岁受乡民拥戴,于本地双锁山竖旗立寨,保家护乡,屡败骚扰兵匪,威震涡、淮,使百里乡民免受兵匪之祸,得以安居乐业。周显德四年(957),高琼奉命自寿州(今安徽寿县)去京师汴京(今开封市)搬取援军,途经双锁山,与刘金定交战,因其武艺超群,感动高琼。经过了解,相互爱慕,结为恩爱夫妻。旋即随高琼发兵渡过淮河攻南唐,在八公山区、寿州一带屡败敌军,为统一祖国立下战功。北宋建立,又北上抗辽,助丈夫镇守雁门三关等地,为保卫宋朝再立战功。
清同治以来,戏曲艺人将她的英雄事迹编成《刘金定下南唐》、《双锁山》、《火烧于洪》、《刘金定杀四门》等多种戏剧、评书演唱,至今不衰。
苏舜钦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文学家。祖籍梓州桐山(今四川中江,自曾祖起徙居开封)。苏舜饮青年中进士,宋景佑元年 (1034) 27岁时任蒙城县令。他相貌奇伟,胸怀大志,到任后察访民情,经调查核实,按刑律“杖杀一黠,窜一巨豪。”民心大快,胥吏豪绅畏服。苏舜钦慷慨好古,学识渊博。仰慕蒙城前贤庄周风范,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建堂时掘地得“清燕新碑”一方,为此,将县衙后堂命名为“清燕堂”。堂前立“清燕新碑”,意在激励自己,为官一任,要象清明时节的燕子,给百姓带来美好的春天。因为燕子食害虫,对农作物有利。他要做个清官,象燕子一样,为民兴利除害。
苏舜钦任蒙令不久,其父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病故,遂离任奔丧。离蒙日,蒙城百姓夹道相送,挥泪而别。守孝期满,改职长垣县令。经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就任京职。他忧国忧民,力主“改革庶政”,实行变法,振兴国家,后遭保守派诬陷,削职为民,闲居苏州。在苏州建“沧浪亭”,作《沧浪亭记》。
宋庆历八年( 1048),苏舜钦冤案昭雪,出任湖州长史,到任不久病逝,终年41岁。欧阳修收集他的诗文稿遗作编为十六卷,题名《苏学士文集》,并为之作序。
宋元丰年间,王安石题《蒙城清燕堂》诗云:“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诗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高度赞誉蒙城的民风与苏舜钦治蒙的功绩。
遗迹
蒙城清燕堂建在北宋时县衙后堂,是城内著名古迹。王安石曾题《蒙城清燕堂》一诗,并刻石于堂前。《蒙城县志。建置》载:“蒙自苏公,堂起清燕,洞开重门,卓然千秋仪范。”后改建今漆园街,清末毁于兵火。
高继勋


高继勋(公元959~1035)字绍先,高琼长子。蒙城县漆园镇十里井村高庄人。自幼学文习武,及长仪状颀伟,初补内殿崇班,后从征。咸平初,以崇仪副使为益州兵马总监、提举西川诸路兵马钤辖。迁洛苑使、并代地区(今山西太原、代县及北部雁门三关地区)兵马钤辖,镇守西北边关。《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役前,辽萧太后聚兵五万于朔州之草成川,企图从岢岚军(治今山西岢岚县)打开缺口,夺取太原。身负抗敌重任的高继勋人马虽只四千,但毫不畏惧,亲临前线,登高侦察,精心运筹。诱辽军至寒光岭,两侧埋伏之宋军万箭齐发,辽军大败,被毙及自相踏死者万余人。宋军全胜。因功迁弓箭库使,赐金带、锦袍,领荣州刺史。徙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县西北杨家城)、府州(治今陕西府谷县)兵马钤辖。又知环州(今甘肃环县)、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县)。继勋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在知瀛州时,当地灾荒严重,他令富有者拿出粮食给贫苦者食,使农民渡过灾荒。百姓感恩,留其再任。
在知滑州时,黄河水暴涨,溢出堤岸。70多岁的高继勋亲自上河督工抢险,“露坐河上”,日夜不休息,终于护住堤防,保住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宋史》:“继勋虽老,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水乃杀怒,滑人德之。”高继勋谦谨多谋,有机略,善抚御士卒,多年扼守重关要地,临战辄胜,威名远著,号“神将”。当时的贤达评论他: “真不愧是高琼的后代。”年77岁病故在滑州任所。朝廷为此辍视朝一日(停止办公一天),并赠太尉、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谥穆武,追封为康王。宰相王珪为其写神道碑,御篆碑首曰:"克勤敏功钟应庆之碑。”
高继宣
高继宣,字舜举,蒙城县漆园镇十里井村高庄人。高琼之子,高继勋之弟。善骑射,颇工笔札。以恩补西头供奉官、惠民河巡督漕船。迁邠州(今陕西彬县)兵马总监。宋真宗乾兴元年( 1022 ),以内殿崇班为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兵马都监。
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邢州(今河北邢台市)都巡检使,知安肃军(治今河北徐水县)。累迁礼宾使、益州路兵马钤辖。自益州还,为西上阖门使、泾原路兵马钤辖兼安抚使、知渭州(治今湖南永顺县西南)。迁四方馆使、昭州(今广西平乐县西平乐溪北岸)刺使、知雄州(今河北雄县)。
宋仁宗明道二年( 1033),元昊建立夏国不久,声言侵宋之关陇。高继宣奏请朝廷加强对太原等地的防御。未几,西夏军果发兵犯宋,陷丰州等地。此时,高继宣擢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知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夏军大举进攻,高继宣人马虽少,但善用以少胜多战略战术。率所部数千人冒雨夜至天门关(今太原西六十里古交镇)前线,组织勇士夜乱敌营,于三松岭破数万西夏军。这里用水困难,他“相视地脉,凿石出泉”,供百姓和人马饮用,又在边防地区筑宁远寨(今甘肃武山县)等城寨五座,加强了边防。后调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防御使,卒于任所。
高皇后


宋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公元1032~1093),蒙城县漆园镇 十里井村高庄人,乳名滔滔。曾祖高琼,祖父高继勋。母曹氏,系宋仁宗慈圣光献皇后之姐,故宣仁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由仁宗、慈圣作主订亲。仁宗庆历七年(1047),成婚于濮邸。八年,生神宗。神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哲宗即位时只9岁,由54岁的高太后临朝权同听政。
高太后临朝听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老臣,一面降诏停修京城内已开工兴建和将要兴造的宫殿、府衙、寺院,遣返从各州府县征调的农民役夫;裁减皇城觇卒;严禁各级官吏行苛政、贪污肥私、聚敛财富;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夫,给予减免田赋。此诏下达到各州府县城乡时,农民赞不绝口,颂为“快乐条款”。
名满全国的大文学家苏轼,因一首诗作遭到攻击,说他有意诽谤皇帝,并下御史狱将治以重罪。在高太后婆母曹后和高太后称许之下,神宗宽赦了他。高太后临朝,将苏轼调进京师,破格擢升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参决政事,起草诏书。苏轼的诗文,盛赞高太后廉洁和对自己的知遇恩德。
高太后节俭朴实,“恭勤俭度越前古”。常对神宗比喻:“一瓮酒,醉一宵;一斗米,活十口。在上者要尽量减少浪费,提倡节俭。”高太后衣饰除朝会典礼,在宫中常服用补衣,不用丝锦。宫中膳食,只用羊肉,因为羊吃草,不需用粮食。但牛因能耕田,严禁食用。高太后还常到御膳房,视食器刷洗是否干净,并戒以节俭,不可奢侈浪费。
高太后临朝不久,三省具前朝例,上奏章请“加恩高氏”,给太后娘门高家族人封官晋爵,高太后不仅坚辞罢去,而且还将定给高家的私恩赏赐减去四分之一。蒙城至今流传一句俗话:“高太后临朝,娘门不显。”
《宋史》载: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人以为女中尧舜。”昔日,蒙城城门楼有砖雕凤凰,蒙城人因出了这位临朝听政的贤德皇后而自豪。
元丰八年九月高太后病故,享年62岁,朝野哀痛。葬河南巩县宋陵。
高士谈


高士谈(?~公元ll46),蒙城县漆园镇十里井村高庄人。高琼之曾孙,字子文,一字季默。宣和七年( 1125)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入金官至翰林直学士。
宋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使金,被金扣留降金,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宋徽宗困死五国城后,宇文虚中密谋劫持金熙宗,扶送宋钦宗南归。事败露,被捕入狱。金人罗织其家藏图书为反具之罪。宇文虚中曰:“死自吾分,至于图籍,凡南来士大夫家家有之,高士谈图书尤多于我家,岂亦反哉”!因此连及高士谈,遂并处极刑,时于金熙宗皇统六年( 1146)。有诗名,著有《蒙城集》行于世。
王竞 吴一銮
王竞,宋神宗熙宁年间任秘书丞(掌管朝廷文书的官员),元丰元年( 1078),任蒙城知县。莅任后,访得蒙城先贤庄周故千余岁,而未为其建祠堂。为纪念乡贤庄子,在涡河北岸县衙东侧庄子作漆园吏之漆园故址,创建了庄子祠堂。祠内主要建筑为“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祠堂竣工前,王竞特请当时著名文学家苏轼题写《庄子祠堂记》,刻碑立于祠内,时在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明朝天顺年间,黄水泛涡,庄子祠堂为黄水淹没。万历年间,中都(今凤阳)太守张登云路过蒙城,访庄周祠堂旧址,见祠已成废墟,东坡碑记、前贤题咏,俱淹倒泥水之中,遂生感叹。张太守游庄台归来,即命蒙城知县吴一鸾筹资重建庄子祠堂。
吴一鸾,括苍(今浙江省丽水东南)人,字文盛,于万历辛未年中进士,万历七年(1579)任蒙城知县。吴公到任后,经过了解农情,对全县地亩重新清丈,不论官绅平民,一律按地亩多少交纳赋税。同时进行户口人丁普查,凡穷苦鳏寡孤独者,地丁银粮一概豁免,当时豁免的有4000多人。蒙城文庙毁坏了,他自己拿出薪俸并动员士绅捐款重新修茸。他特为藏书之用新建一座尊经阁,以备人们阅览。又买学田数顷,作为贫苦读书人办婚丧事之助。他办社学,供人子弟读书。同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动农民挑沟挖塘,储藏粮谷,以防水旱之灾年。《蒙城县志》书评他在蒙任职数年,地方治理得俗美风清,民无争讼纠纷,狱有蜂燕来巢,在历任知县政绩中,可算第一。
吴公慷慨好古,颇有文才。张太守重修庄子祠堂的建议,正中其下怀。他捐俸买地,于城东郊重建庄子祠堂,9个月竣工。宗伯汪镗题《新建庄子祠记》。重建后的庄子祠规模宏大、颇为壮观。其中逍遥堂三间,梦蝶楼三间,卷篷三间,大门、二门各三间,道舍三间,鱼池桥一座。左为梦蝶楼,右为观鱼台。逍遥堂居中,堂中塑庄周像,春秋祭祀。
马丹阳


马丹阳,住蒙城县城内西南隅。北宋崇宁年间诸生。自幼读书,科举落榜,遂无意功名,在家开荒种菜为生。一日偶得医病丹书一卷,上有针灸之术。便细心研究,为人针灸治病,往往应手而愈,求诊者络绎不绝。他为人治病30年,分文不取。著针灸书一卷。后修道家之学。
他立意修炼成仙。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得遇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与妻孙氏同拜王重阳为师,抛家修炼于昆嵛山中。王重阳仙逝以后,马丹阳守墓三年,复归昆嵛山之紫金峰,建“契遇”庵,修道其中。据传说,一日在山中漫游之际,他忽然看见虚妙真人,而其余在场的人却不能看见,大家都感到非常奇异。他曾作《归山操》诗,言语飘逸,人们争相传诵,却少有能解者。马丹阳继承全真道,自创遇仙派,广收门徒,弟子众多。平日,马丹阳传真布道,咏歌谈笑,怡然自适。1204年12月27日,他突然对弟子们说:“今日当有非常之喜。”不一会儿,竟阖然仙逝。终年61岁。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他被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
马丹阳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能诗善文,所著《洞玄金玉集》10卷,收录所作诗歌一千余首,还著有《神光璨》等。《重修蒙城县志》收录其诗二首。蒙城人为纪念他,南宋嘉定13年,在他曾经住过的城西南隅建丹阳观,后废。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于城东门内,年久已废。
丁齐
丁齐,字吕跻。元正议大夫。清《丁氏家谱》载:“先祖本世世兖州阳谷人也……元季至正间,我始祖齐,宦游南服卸事,因乱不能图籍,遂以蒙为家焉。”
丁齐为官,刚正不阿。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在位期间(1333-1368),政治腐败,水旱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至正十年( 1350),实行“变钞”,发行“至正宝钞”导致物价飞涨。次年,又大举开河(挖黄河),激起民变。对此,丁齐上疏,力谏息事安民,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元惠宗不悦,加之哈麻等权贵大臣的排挤,贬离出京,任江淮巡察。明初,定居蒙城县檀城,葬于小涧。
丁齐极重家教,要求子孙刻苦读书,多行善事,和睦乡邻。《丁氏家谱》载:“其持家俭而有法,半丝半粒,必戒抛残,一箸一匙,俱有顿置”。丁齐后世子孙,格守祖训,多有善举。”明正统五年( 1440)岁荒,丁齐三世孙丁斌出粟1500石赈饥,钦命户部侍郎席循行查,奏准立坊旌表。天顺元年(1457)岁荒,三世孙丁实出麦1000石赈饥,奉旨亦加旌表。民国初,十六世孙丁仰淑赈饥办学,受上司表彰。民国中期,丁氏族人创办乐育小学。
丁齐后代子孙,现已繁衍到廿四世,散居数地。丁姓人家常以“阳谷分世业,漆园振家声”的春联,表达其家世情状。
遗迹
丁齐墓 位于小涧镇韩桥北大路东。墓前立碑,书“元正议大夫曰跻公丁齐之墓。”旁置石马、石桌、石凳、石香炉等。今仅有一土堆。
丁氏祠 今蒙师附小院内。明正统六年( 1441)建房25间。正堂3间,正中悬明英宗御笔“亦政堂”匾,内置各世牌位。大门楼上悬“丁氏宗祠”匾。民国时期,丁氏出资在祠堂内创办“乐育小学”,今改建为“蒙城师范附属小学”。
何惟憼


何惟敬,字子恭,号水南,明嘉靖癸丑科进士,蒙城人皆称何御史。何惟敬原籍浙江宁波慈溪县白马村,其高祖何器于洪武八年(1375)任蒙城县令,随携眷来蒙。任满后落户于城西六里何楼庄。
何惟敬、严嵩共侍明世宗,素与敌对。何亲眼目睹严氏父子独揽朝政,专横跋扈,随托老体弱告老还乡。临行时严之党羽借送行之名,行陷害之实。以底篆“正德”年号的金便壶强行赠之。何收受之后,其党羽即告奏明世宗:何惟敬侮辱先皇并颁以赐死之旨,逼何吞金自杀,然后取其头颅回京。何惟敬之女何其凤,又名何三姑,系巾帼烈女,至孝坚贞。她含父冤据实上告,经历八载,父冤始雪。世宗钦赐金头,命其凤携归故里,启棺合尸葬之。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春,何惟敬发丧,一恐人盗其金头,二以彰冤业昭雪,乃城之四门出棺,均葬于城之近郊。并都立有石碑、石坊。南关石坊:在三里杨庄东南约百米处,于1958年被推倒,残骸仍在原处;东关石坊:在贾水园庄与熊家染坊中间,现药材公司仓库的后围墙外;北关墓地:在涡河北岸杨窝子庄后;西关墓地:在何桥庄前百米处,墓前都立有石桌、石香炉、石碑、石坊、石猴等。其建筑工艺精湛细腻,宏伟壮观,实为历史名人最宏伟的墓葬。
何惟敬的碑、坊,均于1958年的“五风”时被推倒,墓于“文革”时期平没,现墓址尚存,依稀可见。石碑、石猴、石桌、石香炉等石雕工艺品的残体,现分布于何楼、何桥、陈瓦坊三个自然庄。
1953年,城关镇市民赵芳仁、葛从法两位老人挖塘泥积肥时,在西大街一人巷东,后大塘北首,挖出两眼土井,其西边土井内发现一大木棺,据说是何惟敬的真体葬地。此说依据是因为何惟敬含冤身死,蒙冤八年始雪,尸体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地面保存八年。在其冤未雪的情况下,当时将尸入殓,就地葬于城内自家的后花园内是入情入理的。
何楼庄因何御使建有楼房,该庄因而得名。虽距今四百余年,但庄外的杓子塘、凤凰蛋,庄内的前花厅、后花园,以及响场、轿杆(因该庄地形似轿)等遗址,均一一尚存,清晰可见。何惟敬的楼房因年代久远,又几经沧桑,虽不复存在,但楼基砖尚有部分存放在村民家中。
叶宽
叶宽,福建省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弱冠登甲第,名重当时。正德四年(1509)任蒙城知县。叶公到任后,见蒙城只有土城尚无砖城,蒙民常受匪盗侵扰,政、教、工商各界无宁日。每遇匪盗扰境,百姓便扶老携幼四逃。为使万民乐业,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叶宽决心创建砖城,以保民防患。叶公莅任初,遇歉收之年,因财力不济,修城的愿望未能立即实现。嗣后,为动员各界力量筑城,他召集乡绅及各界人士开会,说:“蒙城是隶属中都凤阳府的盛邑,兴王之近地,不能没有坚固的城池。如果有了城池,遇匪盗骚扰,军民则可共同守御,因此,筑城是件势在必行的大事,必须大家同心协力操办。”因筑砖城工程浩大,耗资颇巨,众议难决。当时,有本城人苗君腾(待选官在家),极力赞助修城。叶宽见苗君腾为人贤能,便采纳其言,并委任其为筑城总督工。苗公不负众望,先请人绘制创建城池规划图,继而筹资备料,聘请工匠,征集役夫,兴工建城。苗君腾在督工建城施工中,日夜操劳,众民工建城亦尽心卖力,虽日夜劳苦亦无怨言。由于上下齐心合力,工程进度很快,正德六年动工,仅三个月时间便全部告竣。一座周长九里三十步,布设四门的砖城巍然屹立。但蒙城城门楼与众不同的是,四门城楼上都雕了一只凤凰,因蒙城是北宋宣仁高皇后的故里,人杰地灵之体现,故雕凤凰于城楼,以扬古蒙漆园之声威。
叶公建砖城后,又进一步倡礼教,办教育,修文庙,为蒙城的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贡献,很受蒙城人民赞颂。为褒扬叶知县创建城池的功绩,绅民特请明朝佥事王信撰写《创修城池碑记》,刻铭立碑纪念。
李时芳
李时芳,江西万安县(今江西省万安县)人。举人。明崇祯五年( 1632)任蒙城知县。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在蒙任职三年,颇有德政,尤其重视文化教育建设。
李知县到任不久,见城东关外庄子祠堂正殿逍遥堂失修,便召集乡绅捐资重修,别具心裁地在祠中创建体现“庄子”乡土气息的 “濠上观鱼园”、“五笑亭”等景点,亲撰《新修庄子祠记》刻石竖于逍遥堂前。他在这篇文章里,作为守土有责的知县身份,堂堂正正地表达了全县人民的心声,愤怒谴责、严词驳斥了明代学者陆应阳制造的庄周故里非蒙城的谬误。
明崇祯五年( 1632),担任蒙城知县的李时芳,对此更是愤慨。他亲自主持重修庄子祠,并新辟纪念景物。他在《新修庄子祠记》里,指名怒斥陆应阳是“乐窃”者,是个“颠狂谬妄、曲学媚世”,一派胡言的神经错乱者。“夫人情,皆喜议先生,又乐窃先生。议先生者,欲索先生之瘢;窃先生者,欲借先生之荣。议者固不足辨,而窃者既多。”他又说:你陆应阳算什么,你的才学比得上掌管过全国文书的蒙城知县王竞吗?比得上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王安石吗?不行!可偏偏就有人相信他的话,真是令人可悲。“东坡之记、荆公之诗皆历历可考,若此蒙非古蒙,二公何为异口同声称为先生之故里哉?弗思以东坡之才,介甫之学,为宋人一代宗工,宁有考证不确而轻托于诗文者乎?唯世不信东坡、介甫于元丰之际,乃信陆应阳于今日颠狂谬妄、曲学媚世之口,当亦先生所不受!”《记》的最后大声疾呼:庄子是蒙城人,蒙城当代人、后世人要理直气壮坚信为真,千万不要被“乐窃者”蒙迷,更不要让江湖骗子“鼓箧者所窃”。
李知县不是蒙城县人,但他作为守土者的高度责任心,令人感动。李知县去任后,蒙城人民为他立《去思碑》,表达感谢与怀念之情。
丁曙
丁曙(1664~1732),字晓来,号梅庵,元正议大夫丁齐十世孙。蒙城县小涧镇人。清康熙年拔贡。雍正元年(1723),任凤阳府虹县(今安徽泗县)教谕。其幼好学,攻经史,重考据,博古通今,重视地方历史人物的记述与考察,为蒙城县的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古代正史记载人物的居里只写到县,一旦年代久远,便不明其乡里籍贯。有为国为民做了有益事的人,年久不记便淹没于历史之长河。学识渊博而又有心于史的丁曙,作为小涧地方人,考察了小涧地区具有全国影响的历史人物,记述了刘金定、高琼的故里住址和他们的事迹,填补了历史遗缺,为后人对历史人物进一步全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与线索。
据《丁氏家谱》记载,丁曙“端方正直,忠于职守,丈行课士,任虹县教谕九年,士风丕变,”深受虹县人民尊敬。据悉,他曾写蒙城历史人物史料文章多篇,惜已散失。雍正十年寿终于虹县任上。后葬于家乡。
苏廷煜


苏廷煜(公元1756~1843),字文辉,号虚谷,蒙城县东马店苏庄人。清代画家。乾隆丁酉科拔贡,任巢县教谕,后升江宁府教授,以年老未去赴任。他自幼刻苦读书,练习书法,且酷爱丹青,尤善画竹。分睛竹、雨竹、风竹、雪竹四类。后改习指画,又以“指竹”造诣最深。乾隆年间,苏廷煜进京会试作画,画院试官出题名《深山隐古寺》。廷煜所绘画面现出丛峦叠蟑,苍松翠竹,烟云缭绕,唯独不见古寺,只见一僧肩背木鱼攀行在崎岖的 山道上。这幅画匠心独具,被试官选中。又有一次,朝廷征集全国名画,进呈御览。苏廷煜画了一幅“晴竹”入选。乾隆帝观赏苏廷煜所 画之竹,见画面上有一蜘蛛在竹间结网,神态栩栩如生,正看得入神时,有人献上一杯茶,放在几案上。待赏画后要喝茶时,茶已凉,混浊变色,方知有人在茶中投毒。刺客虽未拿获,苏竹却救了圣驾。至今,蒙城一带尚流传“苏竹救驾”的故事。“苏竹”救驾之后,乾隆命人将这幅“晴竹”送入宫廷画库收藏,并诏示臣下:此画非世家不准悬挂。从此,苏竹名驰京都。
苏廷煜晚年居县城马道街苏家巷内,作画著书,著有《鸠居集》诗稿。晚年画作署名苏虚谷、“九九老人”。本地士绅能求得虚谷先生一幅画,则视为珍品,引以为荣。
苏氏堂号曰“耕礼堂”。苏廷煜常教育子孙躬耕田园,以礼待人。后人评论苏廷煜功名不及字,字不及画,画不及人,称赞他人品高尚,其实三者俱佳。
遗迹:
三星街原名马道街,苏廷煜晚年居马道街苏家巷内。
陆凤翔
陆凤翔(1777~1824),蒙城县城关镇人。清代蒙城第一个武探花。
他少时身体强壮,热爱习武,其父便聘请武林高手指教。由于子他勤学苦练,成年时便练成一身武功,刀枪剑弓无不精通。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壬戌科武探花,随后被嘉庆帝留作“御前侍卫”。由于他武艺超众,剽悍骁勇,被授任广东朝阳营游击、三品封典,后又升广东巡抚察院参将。一日,抚辕失慎起火,陆凤翔立即冒火取印,帝感其神勇,升任他为黄冈副将,不到三年,又晋升为广东潮州总兵。在此期间,因近海多盗贼,他一连数日,夜不卸甲,昼夜巡查,以保百姓安全。清道光四年( 1824),因患瘴疾病故。终年47岁。著作有《兵马韬略》二卷。
轶事一则。
当时京城宫中曾饲养一些禽兽供皇帝玩乐。一日,嘉庆皇帝在宫中观赏猛兽,不料一猛虎野性暴发,惊动帝王,众将不敢降虎。陆风翔跃身跳上虎背,一手抓住虎耳,一手重拳猛击,使猛虎昏倒在地。嘉庆皇帝见他如此骁勇,欠身赞叹说:“公真似猴也!”
遗址
探花府 蒙城水门街(漆园街)北首路东有陆风翔宅院一座,名为“探花府”。两座门庭双双并立,上面皆悬有金字匾额,一曰:“探花及第”一曰:“御前侍卫”。门前皆有石狮把门,建筑雄伟壮丽。由于战争损坏及年久失修,今已无存。
张襄
张襄(公元182l~1850),字云裳,号兰卿,蒙城县城关镇人。清代著名女画家、诗人。
张襄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会写诗,三、四年后,她的闺阁书案上积累的诗文稿达尺余厚。张襄儿时随父居苏州。其父张殿华,字丽坡,为苏州抚标中军参将。丽坡将军好风雅,结交了当地名士陈文述,视为知己,经常在一起研诗论文。每遇此时,张襄便侍立其侧,聚精会神地听讲,有时还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陈文述见年幼的张襄才思如此敏捷,十分喜爱,便收她为女弟子。
张襄经名师指点,广阅博览,精心习练,诗词、绘画、音律,内典都有一定造诣,一时闻名遐迩。她擅长画花鸟人物,用色淡雅,笔法古秀,生动传神,自成一家。
张襄年长18岁时,嫁与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汤云林为妻。汤云林在京都吏部任职,颇有才华,夫妻恩爱,诗词唱和,堪称知音。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仅30岁的张襄不幸因病早逝。她的遗著有《锦槎轩集》、《支机石诗》、《铁衣仙馆词》等行于世。《梅庵笔记·清画家诗史》评述了张襄的诗文成就。《闺秀诗话》及《蒙城县志书》均载有张襄的诗文。张襄因绘画方面的成就名载《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及《中华名女》。
丁漱谷
丁曾艺(1826~1891),字树榖,号漱谷,别号“半弓园居士”。蒙城县王集乡全集西庞沟庄人。清代书法家,同治癸酉科贡生。
漱谷出生于小康农家,自幼随伯父读书,酷爱书法,集王、颜、苏、柳、欧、赵诸家字帖,遍贴于四壁,朝夕揣摩,悉心研究。30岁时,书法已著称乡里,求书者颇多,不断有远方不速之客登门求书。
漱谷不但擅长书法,亦善诗词,集平生诗作300余首,题名《仰止斋集》,多为中堂画面,纸扇题咏之诗词。如《题黑色牡丹》:“朦胧看到月三更,色色形形看不清。似此何尝真富贵,黑白总觉欠分明。”其《题鸳鸯鸡冠花》也很新奇:“红白鸡冠一朵开,同根同蒂复同栽。花间姊妹新承宠,浓淡分装作对来。”
光绪十七年(1891)正月十四日病故,终年66岁。当时,吊客盈门,吊唁者将附近乡村门上贴着的漱谷先生所书对联刷揭一空,争留一纸作为纪念。
马玉昆


马玉昆(1837~1908),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爱国名将。1874年随左宗棠进入新疆抗击阿古柏和沙俄的侵略。1894年被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驻防旅顺。甲午战争爆发后,统毅军赴朝鲜参加对日军的作战,重创日军第九旅团。1899年晋升为浙江提督,次年调入直隶。八国联军入侵时,率所部在津郊、北仓等地抵抗侵略军,后加太子少保衔。1908年病逝,被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清同治元年(1862),马玉昆以武童在家乡办团练。同治三年,投毅军宋庆部,辗转河南、山东、山西一带镇压捻军,历升都司、守备。同治七年,擢升副将,记名总兵。同治九年,马奉调率部进入陕、甘地区镇压自彦虎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同治末年,中亚细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与俄英侵略者相互勾结入寇,妄图分裂中国领土。清廷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马玉昆率部与左宗棠一起出师新疆,抗击浩罕汗国和沙俄的侵略。他纵马弛骋疆场,转战16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名城十余座,为抗击沙俄入侵,消灭阿古柏,保卫中国领土,立下了显赫战功。他驻军新疆期间,还实行屯田制,办屯垦,修水利,努力开发边疆,为新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边疆的巩固作出了贡献。光绪十六年(189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调马玉昆赴直隶办理营务,统领毅字后军,驻防旅顺。光绪二十年,补授太原镇总兵。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入侵朝鲜。朝鲜王室向清王朝求援,马玉昆奉命统领毅军2000人赶赴朝鲜,守卫平壤南大同江东岸,与数万日军浴血激战,奋勇还击,杀伤大批日军将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马玉昆“率师往来奋击,每以千数百人,败倭人数万之众,擒斩无算”(《蒙城县志书·马玉昆传》)。马玉昆所部赴朝抗日期间,军纪严明,鸡犬无惊,秋毫无犯,深受朝鲜人民敬仰,把他比同唐朝的薛仁贵、明朝的戚继光,立庙塑他三人的像,称为中国的三杰。
光绪二十五年(1899),马玉昆擢升浙江提督,次年调补直隶提督,办理武卫左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马玉昆亲自赤膊挥刀上阵,率部冲锋,膀臂中弹受伤后,亦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歼敌1000余名。旋即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两宫回銮后,清廷以护驾有功,加封马玉昆太子少保衔,赏紫禁城内和西苑门内骑马,恩荣交至。
马玉昆关心家乡,先后捐助蒙城、涡阳及颍州府学费白银2.3万两。皖北大水,他派专人到六安、周口等地筹粮数万石,运至皖北各地救济灾民,救活灾民甚众,人颂马玉昆为“生佛”。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十九日,马玉昆病逝于河北通州驻地,终年71岁。八月二十七日,清廷颁诏:“总统武卫左军,直隶总督马玉昆,忠勇性诚,胆略兼备……兹闻溘逝,珍惜殊深!马玉昆著追赠太子太保,赏加二等轻骑都尉世职,照提督例赐恤,加恩予谥。其原籍地方及立功省分,建立专祠。生平战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灵柩回籍时,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钦此”。给马玉昆加恩谥忠武,其灵柩奉旨运回蒙城故里安葬。马集建有马公祠,亦名“忠武祠”。
任化邦


任化邦(1833~1867),乳名任柱。蒙城檀城镇檀城集西南小任庄人。其父是一贫苦农民,忠厚老实,常替人“看青”(看庄稼)。任柱少时曾上过私塾,略识文字。
任柱少年智慧过人,身体强壮,不畏强暴,在小伙伴中威望很高,号称“孩子王”。十来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便随表叔陈某流浪江湖,以打拳卖艺为生,因此,练得一身好武艺。
咸丰三年(1853),张乐行在雉河集(今涡阳县)结捻起义,任柱叔父任乾也在檀城之北冡山上树起镶边蓝旗,聚捻起义响应,被推为旗主。任柱在其手下当一小旗主。有一次任乾外出打捎,财主张建忠、母占鳌,暗中勾结蒙城地主团练武装,夜袭檀城,残杀老 弱妇孺。年仅十五、六岁的任柱,率领18个兄弟,背靠背地杀开一条血路,撤往西北龙山。团练尾追不舍,包围龙山。任柱等躲进洞里。他急中生智,令大家把衣服撕成旗子,举旗环山四面奔跑呐喊,迷惑敌人。团练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进攻。次日早晨,大雾弥漫,任柱率众乘雾冲出,安全脱险。
咸丰五年(1855)农历八月,任柱参加了张乐行在雉河集举行的捻军会盟,被命为蓝旗旗主。咸丰七年(1857),任柱率军随张宗禹部配合张乐行捻军渡淮南下,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守卫正阳关立功,被天王洪秀全封一小官职并改名任化邦。率军转战鲁、苏、豫、皖广大地区。他的队伍,很快成为捻军一支劲旅。
同治二年(1863),苗沛霖部围蒙兵败,任化邦收降其余部,声势大震,任化邦被封为鲁王。同治四年5月18日一举围歼清军王牌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军万余人。
同治六年(1867)六月,东捻军进军胶东半岛,李鸿章急调20万大军围追堵截。11月,撤到苏北赣榆,陷入重围。当时三面受敌,东面有洋人的炮舰封锁海面,只有背水作战。鲁王任化邦和众将上阵督战,血战两天两夜,双方伤亡甚重。刘铭传以两万两白银和五品顶戴的高价,收买东捻军潘贵升和邓长安,并送洋枪,令其暗杀鲁王任柱。11月19日,叛徒潘贵升开枪击中任化邦,死时年仅34岁。
马金叙
马金叙(1848~1912),字丽生,清末将领,蒙城县移村乡马圩村人。祖辈务农。马自幼喜舞枪弄捧,武艺超群,被村人誉为“神童”。其父马希曾,因系捻军将领,被抄了家。马金叙时年16岁,离家投军,后随刘铭传部镇压捻军,由棚目(班长)累升总兵。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金叙为四川提督宋庆部前锋,统领毅军四营,扼守安东(今辽宁丹东市)县境虎耳山。十月下旬,日本军第一军渡鸭绿江侵犯九连城(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马金叙率亲军千余人防守山后要隘。25日日军来犯,展开激战,所部官兵,死伤过半,马金叙负伤多处,无援而退。他请令再战,表示夺不回虎耳山阵地,甘当军令处分。获准后挑选精兵500名,手持大刀,顶风踏雪,夜袭日军,奋力拼杀,终于夺回了丢失的阵地。嗣后,相继在析木城(今辽宁海城县东南)、海城(今辽宁海城)、摩天岭(今辽宁木溪县西南)等地抗击日军。
甲午战争结束后,马金叙留驻东北。光绪皇帝叔父庆王的女儿,嫁给其三子马毓刚。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马金叙与四个儿子,率部奋起抵抗,生擒八国联军将士数名。后保光绪、慈禧西逃。次年失宠,谪任江苏淮阴、福建漳州、河南怀庆等镇总兵,继升任河北、甘肃提督。
宣统三年(1911),马金叙侄儿马毓宝,响应武昌起义,举兵反清。清廷恐其叔侄联合叛清,急将马金叙从边镇调回北京,名为直隶提督,暗削兵权,只拨给八营老弱残兵。
民国元年(1912),马金叙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同年病故于北京孔庙,归葬蒙城双涧马洼村东。
遗迹
马金叙墓 在蒙城双涧镇北马洼村东地。墓地周围植松柏,墓前立功德碑,置石桌凳、石香炉等祭器。今墓已毁。
马毓宝


马毓宝(1877——1930年),字元良,蒙城移村马圩庄人。马毓宝少年父母双亡,由二祖父马锡典抚养。1906年,马毓宝投奔时任河南怀庆府镇台的叔父马金叙。在1908年,因功升任标统,又被委派到江西南昌任道台,镇守九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孙中山派人和马毓宝取得联系,确定十月十日起义,马毓宝积极响应。计划成熟后,道台府的两营卫队在马毓宝的率领下,参加了革命军。十月十日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孙中山通电江南,各省都纷纷响应,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革命军所占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委马毓宝任“九江督军”,后又推动江西独立。
安徽宣布独立后,马毓宝接受安徽军民的迎请,来安徽任督都。
由于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他非常失望,即解甲归田,返回故里。他回家时还带两营卫队和四辆汽车。他把卫队安排在蒙城几座庙里驻扎,自己常回老家马圩闲居。1927年秋,北伐军节节胜利,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时,通电请马毓宝到国府商讨国事。他接电后,即到洛阳临时国府报到,林、蒋二人便授予他“特级上将参军长”之职。后又以国民政府特使身份,前往东北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实现南北统一。他东北之行长达数月,完成了使命,(这时国府已迁往南京)即回南京复命。当他乘专车到浦口时,国民党的政府要员,早已在浦口迎候,他看到如此盛况,心情相当激动。下车时脚步蹬了空,左腿跌伤,不久便感染了破伤风,经医治无效,1903年病故于上海某医院,终年五十三岁。马毓宝逝世后,林、蒋二人以国家名义向全国机关、团体下发了悼念马毓宝的电文:“马君毓宝,精娴韬略,罔辞艰辛,辛亥之役,倡义九江……不幸病故于上海,全国机关人员挂孝三日,并降半旗致哀,以国礼葬之。此令”。
马毓宝去世后,遗体葬于天津,抗日战争爆发后,其家人欲移归故里未果。
黄与绶
黄与绶,字超青,蒙城县城关镇人。清代廪贡生。自幼聪颖,10岁能文,工诗赋,通经史。他的人品和才华受到家乡人民的敬重,民国二年(1913年),被推举为蒙城孔教支会副会长。民国四年,应蒙城县知事汪篪之聘,担任《蒙城县志书》总编纂。这部县志编写质量较高,至今使用。
黄与绶诗文俱佳,著有《七乐篇》并《戒烟诗》30首,士林争相传诵。省内外文士,也很敬重其品德,赞美其诗文。清翰林江云龙颂其为“汪洋黄超青”。黄与绶的诗多为描述人民疾苦,深刻而生动。
陆建章


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县立仓镇陆瓦房人。其家有良田百亩,幼入家塾,同胞姐弟二人。
光绪六年(1880),陆建章涉案入狱。后越狱躲到蚌埠姐夫家里,不久投入驻蚌清军当伙夫。因其文墨尚可,颇受长官器重,后升文书,选入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年毕业,加入新建陆军,先后任哨官、帮带等职。受到袁世凯的赏识。光绪二十五年,从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二十八年任练兵处军学副司使,三十年任北洋新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后任山东曹州、广东潮州镇总兵。民国元年(1912),陆建章追随袁世凯,任右路备补营统领,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
民国3年4月,白朗起义反袁,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组建“公民讨贼军”。陆建章随陆军总长段琪瑞往剿。同年8月,在陕西宝丰虎狼岭子午谷设伏,消灭白朗余部,留任陕西督军。次年,拥袁称帝,封为一等伯爵、威武将军。
杨允恭
杨允恭(1872~1946),字敬斋,蒙城县南关外二里杨庄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秀才,为本邑庠生兼演礼生。
杨允恭无心仕途,弃文经商,在蒙城南关街东开设酿酒作坊。光绪二十七年(1901)因蒙城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酒坊倒闭。光绪三十年春,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此期他参加了反清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势力日趋壮大,杨到孙中山大本营里与本县的葛昆山一起充任副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杨参加了“黄花冈之役”。武昌起义后,杨允恭出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后任柏文蔚部炮兵营长。杨允恭爱护部下,深得官兵拥戴。所部人人效命,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铁军。
民国4年,中华革命党在上海发动起义,杨允恭任吴凇口江防副司令兼炮兵营长。
民国8年,杨先恭出任冯玉祥部国民军团长。民国13年,跟随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迫使贿选总统曹锟下野,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接着迎接孙中山北上,重组北洋政府。民国19年,参加阎、冯倒蒋的“中原大战”失败,经金变三(时任冯玉祥部新八师师长)介绍到二十九军军需处过之瀚处暂住。适逢老父逝世,奔丧回里。从此,便离开了军旅,结束了戎马生涯。
杨允恭家境清贫,生活无源,靠挚友葛光庭资助300块银元,客居蚌埠天桥下厚德里10号。民国20年由过之瀚推荐,承办蒙、涡、毫三县税务。适逢皖北大水,次年夏,又遭18场西南风,霍乱流行,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百业萧条。杨允恭关心同情灾民,收税甚微,又大部份拿出赈灾,难以完成上缴任务,受到上司责备,因此,愤而辞职。
杨允恭为官清廉,一生追求真理,辞职后研医济世,医德高尚,给人看病,从不索取,任其酬谢。穷人求医,分文不收。
民国26年,65岁的杨允恭携眷回里定居。次年,农历四月初,日军犯蒙前夕,靠朋友的资助全家离开故土,取道郑州,沿京汉铁路南下,避难湖南耒阳,与二子杨树棠一起生活。1946年,病逝于耒阳,终年74岁。
杨景崧
杨景崧(1872~1940),名春峰,蒙城县乐土镇大杨庄人。幼年家境贫寒。祖父杨学曾,打铁出身,通称“杨铁匠”。父亲杨呈祥,治家甚严,先开染坊,后酿曲酒,家渐殷实。光绪八年(1882),在县城创办“存仁堂”药店。杨景崧为杨呈祥长子,6岁入学, 25岁经府考为秀才。后因科举不第,遂弃学经营“存仁堂”药店。民国初年,药店已具规模。
他从商之余爱好诗作。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他在蒙城诗坛上已小有名气。
民国初年,本县一部分清末秀才以及上过改良学堂的知识分子,经常聚集吟诗作文,相互酬唱,发泄胸中的郁闷。这些文人开始活动时,虽未明确结社,却有几个活动中心,如李公祠、青云阁(四牌楼)、张家花园,但更多的是在杨景崧的家宅。
1921年“漆园诗社”正式成立,杨景崧为发起人之一,诗社设在“存仁堂”药号后宅的“卧云楼”。他就成为诗社的负责人和诗社活动的主持人。该社夏季用“风月亭诗会”,冬季用“九九消寒会”两种方式联系诗友,收集诗作。1925年后,诗人之间联系较密切,把“九九消寒会”固定为每年冬季“交九”之日起,逢“九”诗社同仁聚会一次,轮流作东。
由于诗社活动经常,所写诗作需要集结,于是就在杨景崧家宅挂上“诗牌”,新的作品陆续贴在牌上。贴满之后,取下另换新的作品。久之积成卷册,请人抄写分赠同人传阅。这块“诗牌”上的作品,每年汇集成册,定名为《漆园诗抄》,经十数年积成数卷,少数刊入毫县出版的《墨缘周刊》,其余诗抄均于1938年日寇陷城时被焚,漆园诗社至此也停止了活动。
杨景崧还被安徽省通志馆聘为采访员,“省通志馆蒙城采访处”即设在他家。他收集撰写地方史料数十篇,为编写省志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史料。1933年,他用经商所得,独家支持创办“新民小学”(原址蒙城一中)。学校没备、教师薪金及办公费用全部由“存仁堂”药号支付,曾受到当时县长刘治堂的嘉奖,赠“热心教育”匾额一块作为纪念。
他的晚年,由于过度辛劳,体力逐渐不支,深感在世时日不多,遂整理多年的旧作约600余首,定名为《卧云楼诗存》,计两卷,于1937年在蒙城文华书局出版。四年后又收集诗社同人作品以及他晚年作品,成书两卷,定名为《风月亭集》和《旧雨集》,由毫县翰记石印馆印刷出版。1941年冬,日寇最后一次占据蒙城,存仁堂药店这一百年老店竟遭焚毁,自存诗集、药材和家产全部付之一炬。杨景崧目睹这一浩劫,积愤成疾,久治无效,于1942年秋溘然长逝,终年72岁。诗社的旧友在他去世后,树一“德泽碑”,家人为他立一“诗碑”,以示不忘诗人杨景崧经商、学诗、热心公益事业的一生。
葛光庭
葛光庭(1880~1963),字静岑,蒙城县城关镇北大街人。父早逝,家贫,靠母亲织纺为生。6岁入私塾,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8岁考取安徽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毕业后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蒙城第一个留日学生。
在日本先后参加了反清组织“兴中会”、“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初年担任陕西督军陆建章的参谋长兼第四混成旅旅长。1916年,陕西镇守使陈树藩逼迫陆建章退出陕西,他先后在北京、上海定居,从事商业和慈善事业。1923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高级参谋。1930年任内蒙古土默旗公署总办。同年秋任平汉铁路局委员长,11月又去山东青岛任胶济铁路委员长。由于苦心经营,运输大有起色,改变了亏损局面,还清了日本投资,使铁路收归国有,被评为全国模范铁路,受到褒奖。1937年日军侵入华北,山东沦陷,即赴香港侨居,后返回上海闲居。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的同学冈村宁次,请其出任伪山东省主席,被断然拒绝。1949年婉拒蒋介石要其去台湾之邀,留居大陆,于1962年2月病逝上海长乐路766号。终年83岁。
陆品三
陆悦欣(1885~1962),字品三,号隐仙,原名世簪,字清缨,又名鑫。蒙城县城关镇漆园街人。陆出身官宦门第。高祖陆风翔,为乾隆壬戌科武探花。曾祖陆怀仁任江西饶州卫正堂,祖父陆鸿庆记名提督,补潜山营游击。父恩爵是光绪丙戌科武进士。三岁丧母,靠祖父母抚养。他自幼读书,喜书法、绘画。少年习武,以承父志,后因地方派系争斗,生父死于冤案,故无心仕进,仅是监生。
民国时期,因其不懂耕耘,不会经商,为了谋生,便凭自己的书画专长,于1925年卖10亩祖田开办石印馆。他自己写画,自己设计,印刷名片、商标、票证和文化学习用品等。经营三年,对促进蒙城社会文明有一定作用。1928年,被蒙城县民众教育馆聘为图书管理员长达17年之久。工余为人写字作画,所得润笔费,皆捐献购买图书、报刊,供读者阅读。
陆先生性高雅,为人耿直,崇尚文明。常以《朱子家训》教育子女刻苦读书,勤俭度日。凡清贫者向他索取字画,分文不取。富裕人家求他书画,酌收润笔费而捐献济贫。先生多才多艺,弹拉吹唱,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样样皆能。特别是书法,他博采众家之长,真、草、隶、篆四体俱佳,在蒙城和邻县享有盛名。城内很多碑文、商号、贺匾、锦旗等多出自他的手笔。他的绘画与雕刻工艺技术也有较高的声誉,工笔画构图巧妙,布局合理,运笔着色,栩栩如生。
过之翰


过之翰(1887--1965年),字觐宸,楚村大过庄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蒙城高等小学堂,考入颖州清颍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入南京陆军讲武堂,参加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年),选为安徽省后补议员.在蒙城县参议会工作。民国2年,因黄二诚部破蒙案牵连,离蒙进京,投京卫军第一旅(旅长冯玉祥)三营,充当正兵。次年,选入模范连。后升任炮兵团副目、正目、中尉排长。民国6年,参加讨伐张勋,升炮兵上尉。民国8年,任冯玉祥部十六混成旅军需官。民国13年,冯发动兵变,改组北洋执政府,过出任财政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常务次长、兼盐务总署署长、“北洋棋社”副社长(社长段祺瑞)。民国15年,任国民联军总部军需处长。民国19年,任宋哲元二十九军军需处长。次年,蒋介石电令宋哲元逮捕该部过家芳(过之翰长子)等26名中共党员,押解南京。宋同他商议后,密令这26人全部离队。复电:“查无此人”。民国22年,过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民国25年,兼冀察政务委员会财政厅长。力主抗日,推荐其族叔过俊伟任北平军人反省院院长。其侄过家和为军政处中校处员。协助过家和,转宋哲元批示,释放关押于反省院的薄一波等61名中共党员。次年7月,撤出北平前夕,让过俊伟将在押人员全部释放。民国29年,宋哲元病逝后,过隐居香港。次年,迁入上海。民国37年,淮诲战役第一阶段,过之翰暗中协助何基沣、张克侠、崔振伦、过家芳四个师2.3万人,在贾汪前线起义。
1965年病逝。1980年,上诲市委统战部为表彰他对人民的贡献,将其骨灰移放于龙华革命公墓。
冯简斋
冯居散(1885~1958),字简斋,蒙城县城关镇人。幼入村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后谢绝交往,反锁房门,苦读三载。光绪三十三年于安徽优级师范毕业,相继在县立高等小学堂、省立第三师范、县乙种职业学校、怀远县淮西中学、县师资养习所、济南官佐学校、阜阳师范、宿县中学、涡阳中学、双涧师范及蒙城联中任国文、数学、化学、图画教员。
冯简斋酷爱读书,在济南买书一次用去400余银元。他博学强记,无不通晓,乡里誉为“活辞源”。他先后写出《经传释词补》、《帚金室经话》、《俗字典》、《许慎说文解字补释》、《国学门径》、《左传地理简释》、《毛诗鸟兽虫鱼集释》等(均未出版)。他在济南官佐学校任教时,每天伙食费1.2银元,深感一餐饭穷人半月粮,主动降至0.6元。灾荒年常常熬粥济贫。有个日本人出500银元,托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买他的《经传释词补》版权,他怒对韩道:“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华民族争气,这本书宁愿不出,版权也不能卖给外国人。”
建国初期,冯简斋被聘为安徽文史研究馆馆员。1954年当选蒙城县人民代表。1958年病逝,葬于祖籍城南小冯庄西。
汪 篪


汪篪(1878~?)字吕仲,安徽怀宁县人。清末附贡生,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民国3年至6年(1914 -1917)任蒙城知县事(县长),后调毫州任职。
汪篪在蒙城任职期间,抓治安,禁烟赌,开沟渠,兴水利,广种植,办学校,创工厂,倡实业,革吏治,修《县志》,编《政书》,保文物,对发展蒙城的经济、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期间,他重修四牌楼和古楼,捐薪100串修文昌阁,开辟宝塔公园。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又创办了师范传习所,培训师资。在县城开办高等小学一处,第一、第二国民学校两处,在各集镇又设立国民学校,计有双涧、小涧、高隍、板桥、乐土等10所,为蒙城培养了不少人才。
另外,他于民国4年组织60多人,重修<蒙城县志书》12卷,计40万字,仅三个月完成。离任后编纂《蒙城县政书》一部,计12万字,自费印刷出版,为蒙城留下宝贵史料财富。
周元


周元( 1894--1938),字凯之,壮族,广西宁明县洞廊村人。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因生活所迫,入广西左江镇总兵陆荣廷部当兵。民国6年,(1917)年投靠孙中山,参加了“护法运动”。1920年追随李宗仁,1924年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任龙州教导团团长,1934年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五期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三师副师长,授少将军衔。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奉命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0月17日在上海陈家行指挥斗争中,英勇拼杀,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嘉奖,被擢升为中将副师长兼五一七旅旅长。上海战役失利后,第二十一集团军奉命驻守江西九江。1938年5月初,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便调集数十万大军围攻徐州,妄图歼灭第五战区李宗仁部。为阻止沿津浦线北上的日军;命第四十八军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率一个团守蒙城,以阻止沿蒙蚌路和涡河西进之敌,以掩护主力撤退。周元率部于5月7日进驻蒙城布置防务。此时国民党蒙城县长葛昆山已逃往望町、高隍一带。3000多名日军已逼进县城,经过三昼夜激战,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9日县城沦陷。周元所率2400名官兵虽英勇拼杀,仍大部殉国。周元率余部至漆园街,在同日军激战中为国捐躯。日军也伤亡千余人。
为纪念英勇抗日而殉国的将士,蒙城人民将牺牲的官兵们的遗骨收集起来在东门外庄子祠东侧,筑起高大陵墓,并立碑纪念。同时还把城关镇改为周元镇,把乐育小学改为周元小学。1938年秋,在周元的第二故乡——广西桂林市南部,还立有“故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抗日阵亡纪念塔”一座,塔高五公尺,呈三棱形,两侧刻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手书写的“成仁取义”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书写的“痛失干城”的题词。
1985年5月21日,国务院民政部追认周元为革命烈士。1995年8月15日,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蒙城重建了“周元将军暨守蒙将士抗日殉国纪念碑”,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祭奠揭牌仪式。
刘贯一


刘贯一(1908-1991),化名刘明轩。河北通县人。青少年时代,目睹北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状况,产生对旧社会强烈不满,于1926加入中国共产产党。大革命时期,他以《西北日报》记者、编辑的身份为党工作。1928年春来皖北蒙城县从事兵运工作,组建第一届中共蒙城县委员会,任县委书记。不久去阜阳,任中共皖北特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后担任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国际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常委,副省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江青的迫害,监禁达八年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彻底平反。晚年积极参与主编《冯玉祥选集》、《新四军及华东七省市地区敌军工作史》等书。曾来蒙城视察,为漆园宾馆题名。1991年病逝,终年83岁。
刘治堂
刘治堂(1880-1963),名济南,字治堂,河南省巩县刘苏村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中秀才,后到开封大梁书院及河南省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并在此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33年调任蒙城县县长。刘治堂初来蒙任职,目睹城东庄子祠堂由于战乱长期失修,破 破陋不堪,一片荒凉,便决心重修。首先自己捐出部分薪水,又召集绅商募款。他亲自主持,在原基础上进行维修。祠院内坟墓悉令搬迁,迅速动工。经过重修,改变了旧貌,更名为“庄周公园”。现尚存界碑数块,正面刻着:“蒙城县长刘治堂监制”。他还十分关心教育事业,经常到城乡各学校视查督导。1934年寒假,全县各小学抽30%的五、六年级学生集中进行奖考,凡是缴卷出场的学生,每人发给四个肉包子。在考试结束后,将考生成绩张榜公布,并在县府礼堂举行发奖大会,刘治堂亲自授奖并合影留念。凡是榜上有名的,皆领到《丰乐亭》字帖一本,大号黄铜墨盒一个,盒盖上还刻着“县长刘治堂赠”。此次全县奖考所发奖品,均是刘治堂出资购买。
刘治堂惩治贪污手不软。群众检举征收员贪污一案转到县府。他及时召开征收员会议,把查实的征收员职业世袭、肥己害民的罪行公布与众,当即宣布将马博甫等八人盘镣监禁查处。把犯人退赃款4000元(硬币)拨建设局作修路之用,群众闻之欢欣鼓舞。他接省密令,把贪赃卖法的蒙城前任县长秦良藻逮捕入狱,戴镣铐用囚车送省治罪。
同时,刘治堂还禁烟,禁赌,正民风,亲自坐镇指挥治理水患,治蝗虫。勤政爱民,廉洁公正,不畏强权,为时人罕见,深受县内人民称赞。1935年他调离蒙城以后,城里市民和商人在“庄周公园”立一纪念碑,上刻“刘治堂县长德政碑”(现在蒙城文物局保存)。
彭雪枫


彭雪枫(1907—1944)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人,原名彭修道,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革命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彭雪枫智勇双全,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1940年7月下旬,六支队与八路军三四四旅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四、五、六旅,共9个团,17000人。当时纵队司令部在涡、蒙、怀一带活动。在此期间,彭雪枫曾多次率部进驻我县坛城,板桥、移村等地,开展抗日活动,重建和发展了中共蒙城党组织和县、区、乡民主政权。
1944年9月l 1日收复夏邑,在八里庄全歼反共军李光明部的战斗中,雪枫同志不幸为流弹击中左心房,殉难于八里庄,时年37岁。


选自:《蒙城历史文化概览》 《漆园古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6 13:09 , Processed in 0.4698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