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盘:冰与火之歌
中盘是应该是最考验人类棋手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各种漂亮的手段和构思。 中盘如何构思呢?这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何组织符合自己风格的中盘。武宫先生就一定会漫步中原,赵治勋先生则坚持驾驶开往春天的地铁,加藤先生会强调攻击,李昌镐则缓缓的跟着你,走向终盘。 李昌镐在棋坛横刀立马的那几年棋坛变得单调,所有的激情与精巧构思都葬身于半目胜负之中。于是,李世石、崔哲翰、常昊们用更具有原始力量的战斗终结了李昌镐的时代。 我认为围棋棋手之间的战斗始终是风格之战,比如高川格对坂田荣男,武宫正树对赵治勋,小林光一对马晓春,曹薰铉对聂卫平,马晓春对刘小光。矛与盾之间就PK一下是你的“矛锋”还是我的“盾坚”,力战家之间就比一比看谁能一直站着。听解说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说法:这个局面要是某某对某某,某某就会这样下,如果对手换成了那个某某,他就不会走在这里了。多末有趣的事情,不仅看到了棋,还看到了风格。 这两年感觉围棋不好看,满眼都是卖大力丸的,非常单调。 谈到围棋中盘的技术发展,还是要从日本的“六超”来谈。 加藤正夫先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棋坛攻击手,先生的名字就代表攻击。比如刘小光和刘昌赫虽然都被称为攻击手,但是在谈到他们的棋风的时候会被人用加藤先生做喻,说明加藤先生的攻击已经成为围棋届的“标杆”。其前辈如雁金准一、藤泽朋斋,虽然也以攻击力见长,加藤先生的攻击让人看着更加富于艺术性,尤其是加藤先生的中国流布局下展开的攻击,行云流水一般。 与加藤先生平齐的“力战家”是武宫正树先生。武宫先生以其高位战术独树一帜,其明显的拓宽了人类棋手对四路招法价值的认识。与其师傅木谷实先生追求的高位价值不同,其总是能够恰与其份的实现外势与实地的平衡。虽然他每局棋都会剑指中央,最终围中央却是对手不得已的选择,在对四路棋子与其他棋子关系的理解上,武宫先生明显技高一筹。 与武宫先生和加藤先生不同的另外一个流派就是小林光一先生和赵治勋先生了。小林先生的每一盘棋都是我们初学者的经典教材,迅速打散局面,在小块地域的争夺中成为王者。赵先生比小林先生更加极端的获取实地。这两位“现实主义者”在战绩上都优于加藤先生和武宫先生,也同时成为两位的苦手,棋圣战上加藤先生和武宫先生都多次饮恨。天才的构思似乎比不过扎扎实实的捞空,因为天才的构思毕竟不那么容易算的清楚。小林先生的名言就是等到你最后的失误,木桶理论导致局面失衡。 大竹先生讲究美学,注重棋的形状和效率。石田先生以计算机的精准在判断着局面。这两位先生不追求极端,追求局面的平衡。两位大师,一位从感觉上寻找最佳的形状,另一位从客观角度评价每一招棋的大小。 走在哪里大?走在哪里急?走在哪里厚而不缓?走在哪里效率高而不薄?这些就是在序盘过后作为棋手要思考的问题了。
1、攻防的构思
跟打羽毛球的风格一样,我属于防守反击型的选手,之所以喜欢武宫的三连星而不是加藤的中国流,是因为我喜欢那种请君入瓮的感觉。 谈到进攻之道就不能不同时说说治孤之法,虽然坂田先生将进攻和治孤分开写书,我却觉得应该放在一起。进攻者如猎豹般仔细等待着出击的时候,而防守者也并非贸然侵入和放松警惕。孙子兵法中讲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所以攻防是一对辩证存在的难兄难弟。 下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一),这是藤泽秀行先生的名局,先生中盘的时候抓住对手的一手过分的棋,屠杀了坂田先生的先生的大龙,目前的局面是刚刚进入中盘阶段。 此图中,我们看到四个角都已经定型,下一招白棋该如何走?A、B还是C? (图一:第一届名人战:坂田荣男执白对藤泽秀行) 图中的B点是坂田先生的选择,坂田先生认为“白棋应该着手攻击左下的黑子,简单的压迫没有意思,要先把黑棋弄重……”,走B点就是将黑棋“弄重”的意思。下图是实战(图二),实战中白棋通过B点和30的点使得黑棋不得不防守,进而走出了其认为的有利局面(图三)。
(图二:白棋走了B点之后的招法)
(图三:从24开始白棋强行围起了左边的边空同时给黑棋留下了断点。黑棋在右边打入开始战斗。) 讲到这里应该都是大家熟悉的内容,两位棋手风格鲜明,白棋快速布局抢占大场,将局面导入自己擅长的领域。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在看一下图一,大家觉得A点如何?这是ZEN7半个小时的计算结果,人工智能认为白棋根本就不用攻击黑棋,直接去掉黑棋上边的潜力就可以了。 对于图二中的黑棋的应对大家又什么想法吗?比如白30刺的时候,黑31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应对?下面这招如何(图四)?对于后面的招法,我请ZEN7进行了演练,看到了图五。
(图四:黑31如何?)
(图五:黑31和33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此局面的时候ZEN7给了黑棋60%的胜率。)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在看一下坂田先生的讲解,当白30刺的时候,这幅图是一定不能选的(图六),同样的道理,当黑棋如果连上的时候,白棋也不能这样走(图七)。
(图六:黑棋进入白棋的攻击步调)
(图七:白棋如果退一手,黑棋走到A位后有B位的先手) 下图是白棋的攻击构想(图八),白30刺,黑棋利用征子有利走32位反击,白棋转身走32位反击,如果黑棋敢在33位长,白棋分段黑棋开始攻击。此图无疑黑棋很苦,毕竟这是白棋的势力范围。
在这个局面的时候,我让ZEN7在我的电脑上运行了半个小时,ZEN7的第一感觉是长出,长和图九的A位长期处在同一水平上,其最终的推荐位置是藤泽先生走的位置(图九)。
在坂田先生的解说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变化,见下图(图十),坂田先生讲到,图十中的白棋也很生动,但是,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右下角有三角标记的那招白棋应该选择哪里?
(图八)
(图九)
(图十与图三的比较) 坂田先生选择了补上弱点,而ZEN7经过半小时长考之后,选择了图三中的白40,ZEN7认为白40更大。 我们不妨把这个局面作为单独一个局面来思考,如下图(图十一),图中A、B、C三点如何选择?
(图十一:问题图)
ZEN7的选择是B点最大,C点其次,A点最后。坂田先生之所以选择A点恐怕跟后续的进行有关系,我们在看几招(图十二)。
(图十二:藤泽先生利用A位的缺陷侵入下边并最终吃掉了白棋大龙。) 而ZEN7不看重的原因是什么呢?(图十三)当黑棋夹攻过来的时候,白棋从A位溜走了,根本不跟你玩儿。 (图十三:白棋从A位溜走了。)
如果黑棋夹攻不对的话,应该走哪里呢?(图十四)A还是B? (图十四:问题图) ZEN7认为如果要走的话要走B位。 坂田先生认为走出图十四的结果,白棋构成了理想的形状,攻击效果显著,而黑棋的藤泽认为局面也不坏,也可以理解。我是没有办法判断的局面的优劣的,只好求助于ZEN7,人工智能给出的判断是在不贴目的情况下,黑棋此时已经有了58%的胜率。虽然ZEN7比较喜欢外势,但是这么大的判断差距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如果黑棋能够走前图(图四)的黑31,黑棋的胜率(不贴目的情况下)可以达到64%。讲到这里各位棋友也许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了吧——坂田先生是否选择错了战场啊? (图四) 好奇的我又将前面的图六摆了一遍,让zen7看一下胜率。在不贴目的情况下,图六的黑棋有53%的胜率。我确认了一下,在不贴目的情况下,黑棋开局的胜率有56%,所以关于图六的讲解我们人类的认识同人工智能时一致的。在贴目的情况下,走完图六,黑棋只有44%的胜率了。
(图六) 图六:此图如果黑棋走出来,无论是贴目,还是不贴目都会严重影响胜率。 通过的分析,黑棋在不贴目的情况下占有绝对优势(56%的胜率),白棋的确需要四处出击,寻找战机,只不过在这个局面下,白棋似乎找错了战机。而黑棋如果应对正确的话,胜率有机会进一步扩大。
结论是在这个局面下,白棋的攻击不一定成立,而黑棋应对白30的黑31的确不是一步好棋,极大的降低了胜率,影响多少呢,我们将两张图和胜率都放在一起,大家自己品味。
(图六)ZEN7分析如下: 1、白30不在人工智能的选择范围内。 2、走了黑31之后,黑棋胜率为64%。
左图(图三)ZEN7分析如下: 1、黑31不在人工智能的选择范围里。 2、白40后,黑棋的胜率下降到58%但是,白棋没有做出最佳变化,见下图(图十五)
(图十五:坂田先生反对的白棋的下法居然是人工智能推荐的走法。) 是ZEN7对黑29的对策: 有趣吗?这恰恰是坂田先生反对白棋的走法,而此种走法白棋的胜率依旧为42%,与实战胜率相同,但是否觉得此图白棋很开阔。
坂田和秀行先生的棋就是这样刀光剑影,针尖对麦芒,很多棋手都是如此。你刺我,我就要反击,你反击,我就要占便宜,这样的棋里面应该不仅仅是招法,而是性格了。这样的对手很多,如马晓春和刘小光,给你一块棋让你攻击又如何?又如同武宫和赵治勋先生,就让你围又能怎样呢?这样的棋让人看着感觉到不这样下就不是他某某人了。 这个案例取自坂田荣男先生的名著《围棋攻击法》第一章《子的追击法》的第五个案例。自己打谱的时候就经常觉得让白棋围起那么一大块空,白棋必然优势了。其实白棋离胜利还有一段距离,不贴目的时代白棋真是难下啊。 回到问题图,如果按中国的规则(黑棋贴七目半),白棋怎么走呢?我一直很好奇贴目对围棋技战术的影响,刚好借这个机会管窥一下。 前面分析过,在不贴目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建议是A点,如果有贴目,这个局面白棋如何走呢?
无论是贴目,还是不贴目,人工智能在选择的过程中都在纠结A点和C点,从来没有考虑过B点
(坂田先生,您似乎离围棋有些远哦,让我偷偷乐一会儿。)在不贴目的状态下,白棋的最终选择了A,A点以微弱优势胜出。在贴目的状态下,怎么说呢,发个图大家自己琢磨吧,答案是人工智能还是选择了A点,但是过程非常纠结。
(图十六) 上图,ZEN7经过半个小时的计算最终选择了A点。不过他的待选项与不贴目时完全不一样,排序如下:A/D/E/C/F连被坂田先生嫌弃的E点都有,就是没有B点。
摆到这里,我已经有些迷茫了,坂田先生对付秀行先生的闪电战在技战术层面居然是不成功的,人工智能认为这里根本不是战斗的场合。这个局面白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由于黑棋的走法不对。黑棋和白棋两位大师的招法竟然全部被人工智能抛弃了。 随后是人工智能对B为刺的一个对应模拟图,供棋友们赏鉴。(ZEN7的设置为不贴目,每方两分钟)
局面至此,黑棋保持60%以上的胜率。 可以看出,黑棋就根本不会让你实现“让我走重”的战略意图,转身极为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