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06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棋认输漫谈-认负时的几种常见办法

[复制链接]

2405

主题

2586

帖子

85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00: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棋魂》动画版第30回,藤原佐为首次与进藤光之外的人对局。对手门协龙彦本是院生中威名赫赫的豪强前辈,却在进藤光身后修为浩如烟海的佐为面前难觅半点机会,通盘完败。“我输了!”随着一次次徒劳的反扑挣扎,无力和绝望逐渐弥漫了门协龙彦全身,局前的自信张扬也尽数化为甘愿俯首的心悦诚服,连已经备好的职业考试报名信也随手撕去。26岁的棋坛强者却对一位陌生的黄发小儿埋头鞠躬,小畑健先生用这个日常对局中最普通的细节,展现出黑白世界“成王败寇,达者为师”的残酷法则。

相较于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允许选手提前主动终止对局是围棋独有的赛制:当一位棋手察觉形势已非难以为继,便可以主动停止对局,中盘认负。对阵双方在剑拔弩张和尔虞我诈中完成大半盘的漫长争夺,却往往在临近终局时点到为止、不伤和气,这独有的分寸感无疑是围棋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当然,关于“围棋为什么允许中盘认输而其他体育项目不允许”这个话题还可以有太多外延可聊(例如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责任区分、棋手间“再退三尺又何妨”般的礼节、模拟战争游戏对战争本质的理解等),但因与本文题目无关,在此略去不表。

不过,棋手究竟应该通过怎样的具体行为表示认输,这可不能肆意妄为。相较于《棋魂》中高度还原的传统日本围棋文化,中韩两国(特别是笔者和读者更为熟悉的中国围棋)的棋手在中盘认负时往往不会直言“我输了”,而会采取一些更加委婉的替代行为。当棋手能熟知并正确运用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认输技巧,或许不光可以更流畅地完成一盘对局、避免可能出现的尴尬窘境,还能尽量减少输棋对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一位棋手决定终止对局中盘认负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办法:

1. 口头表达。 直接抬头向对手告知认负信息。“围棋”之所谓“手谈”,便是因为棋手极少会在对局过程中张口交谈;因而开口说话,往往意味着对局终止。 至于具体应该向对手说什么,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日本围棋文化十分强调“胜负师的品格磨炼”,因此许多日本棋手认输时会直接向对手言明“我输了(負けました)”或“没有应手了(ありませんでした)”,以此督促自己直面失败的结果。

中国文化相对含蓄的多,棋手往往会用“你赢了”“不行了”“ 不够了”“下不动了”“凉了”等来表示自己中盘认输。上述说法看上去虽然和“我输了”相差无几,却都巧妙避开了自己技不如人的客观事实,从而给自己留下更多心理上的缓冲空间和余地。只要没有当面说出“我输了”三个字,棋手潜意识中便不用真正承担本局输棋的残酷后果,因输棋体验到的挫折和痛苦自然小一些,自信心受到的冲击和破坏也无疑更加温和。 这听上去像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为人诟病的掩耳盗铃,却是切实帮助棋手缓解输棋痛苦的良方——心理学界早已用无数的实验证明:同样的含义用直接言明和间接暗示两种不同方式说出口来,带给人的心理体验天壤之别。金字塔尖棋手间的竞争早已不全是智商或勤奋的比拼:绝大多数棋手走不到黑白世界的顶点,都只因被永无休止的输棋磨平了往日的争锋棱角,半路跪倒并从此不前。“不服输”绝非一个玄之又玄的空洞口号——在认输时选择一种对自己创伤最小的表达方法,或许便可以支撑棋手在布满荆棘的胜负之路上再多坚持一秒,进而在“不服输”的考验中走得更远。所谓的“风雨过后见彩虹”,也许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之辞——力尽倒在风雨中的人,再怎么歌颂也永远失去了明天;力所能及处尽量降低风雨的强度,才可能使人挺过黎明前的黑暗,重见光明。



2. 投子认负。 如果不想或不能开口(比如对局双方国籍不同时),棋手还有别的方式认输,投子认负即是一例。将与对局无关的棋子放在棋盘上,同样可以起到认输的效果。在投子认负上,中国规则和日韩规则稍有区别:中国规则下的棋手,可以直接拿起两颗己方棋子置于盘上某角落(意指己方连招判负);而由于日韩奉行的数目规则不能随意放置对局中出现的提子,因而棋手认输时可以直接拿起盘侧对方的一颗或数颗死子置于盘上任何位置,表示认输。 相较于口头表达,投子认负是更为含蓄和文雅的认输方式,这样不光保全了手谈双方“虽不言语,却心意相通”的默契,为负方留下更多面子和余地,也最大化地降低了输棋给人带来的痛苦。在围棋的对局过程中,投子认负是最常见也最为大众接受的一种认输方法,读者在今后的对局中,大可自行尝试体会。



3. 停钟认负。 正式的围棋比赛大多设有时间限制,因而棋手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棋钟操作来表示认输。当一位棋手决定中盘认输时,可以在未落子时直接按钟或自行关闭棋钟开关,表示棋局终止。值得一提的是,棋手任何非正常按钟动作都会被视作认输信号(如未落子就按钟、右手落子左手按钟、自行触碰棋钟开关等),因此棋手在比赛中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按钟动作,避免产生争议和纠纷。



4. 推枰认负(误)。 业余棋界中还通行着一种通俗易懂的认输方式——推枰认负。当一位棋手感到局势难以为继,往往会选择出手搅乱盘上棋型,甚至一把将盘上棋子全部抹去并直接重开新局。推枰认负每天都在各地棋院的对弈大厅中上演,许多上了年纪的棋臭瘾大的资深棋迷往往会用这种办法快速终局,并乐此不疲地再次踏上新的战场。推枰认负最早源于中国象棋,但用在围棋上并不十分妥当。 围棋对局中,推枰认负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从完型心理学上讲,一把抹乱盘上规整的棋型的确可能使人感到瞬间的畅快并因此忘却输棋的烦恼,但这无疑会给周围他人带来诸多不便。由于围棋棋子个头小数量多,一把推乱往往会增加收棋难度(收棋时间长、制造巨大声响和噪音、稍有不慎便洒落一地的混乱和尴尬等);而在对手尚在深入思考时不经提醒便直接破坏棋局内容,显然也缺乏对对手和围棋本身的足够尊重。大力推枰的动作当然是一种有效的情绪发泄渠道,但棋手若是永远只顾着自己开心而学不会稍稍顾及和尊重他人感受,就永远学不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围棋技战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些浸淫方寸间数十年却始终不得存进的棋迷,或许正是此处出了问题。 当然,更有甚者在败局已定时恼羞成怒地一把掀翻棋盘甚至桌椅来宣泄自己的一腔怒火,除了被当值裁判取消参赛资格逐出赛场外,也只会为江湖增添一个贻笑大方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请诸君切勿模仿。 相较于传统体育项目,围棋从业者往往高举“陶冶情操”的闪亮大旗,却从不考虑围棋的修身养性究竟落脚在何处。从这个意义层面讲,围棋独有的“中盘认负”机制,或许至少能帮助棋手养成彼此体谅和尊重的习惯: 胜的利落,败的坦荡,方显棋手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6 10:09 , Processed in 0.2186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