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渡海跨江—— 第十五兵团传奇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2: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朱晓明
四野15兵团由骁将邓华统率,故称邓华兵团,该兵团历史上曾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典范,后又改为东北边防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兵团最初的第43、44、48军全部撤销,而后来领导的第41、38、39、40、42军则全部保留到现在。
邓华兵团
1949年4月上旬,四野主力开始从平津地区陆续南下进军。5月1日,各部南下途中,北平第四野战军命令(战字第34号):“成立4个兵团部(原有12、13兵团部,新成立14、15兵团部),每个兵团辖3个军,兵团一级之主要干部配备予以公布。”其中,第15兵团下辖第43、44、48军(6月21日,正式划入15兵团建制),任命邓华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委,洪学智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贺晋年为第二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萧向荣为政治部主任。5月4日,又发布战字第39号命令:决以南下工作团第3团为基础,组成15兵团指挥机构。这个南下工作第3团前身是1948年12月成立的热河整训第4师,下辖7个架子团。该师组建后不久就一分为二,师机关一部带3个架子团留东北军区,另一部率4个架子团随东北野战军入关。1949年3月,入关的这一部分组成四野南下工作团第3团。

◆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上将。

◆15兵团政委赖传珠上将。

邓华是四野优秀战将,1910年出生,湖南郴县人,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红军时期担任过红36师、红1师政委。抗战时期担任过晋察冀5分区司令员、机动旅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辽吉军区司令员、东野7纵(44军)司令员。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比较突出,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富有战略眼光。赖传珠也是1910年出生,江西赣县人,与邓华一样,也是较早上井冈山的。红军时期任过师政委,抗战时期派到新四军,担任过新四军参谋长。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主力6纵(43军)的政委。他党性坚强,严于律己,注重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洪学智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1955年、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贺晋年早年担任过陕北红27军军长,是著名的剿匪专家,建国后因高饶事件影响,1955年仅授衔少将,明显偏低。
15兵团麾下的3个军,各有辉煌。43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下辖第127、128、129、156师,编入南下先遣兵团,此时位于汉口以北黄安、河口一带。该军前身为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部队,是四野战斗基础巩固、战斗经验较多、能攻能守、善于攻坚及纵深战斗的主力军之一。所属127师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部队,红军时期红1军团2师的基础,解放军的老祖宗部队就是该师的379团。该部队在我军历史上参加战斗最多,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牺牲。装备好,行军能力强,能打硬仗,是头等主力师。128师也是头等主力师,长于爆破,攻坚力最顽强,被林彪赞为“攻坚老虎”。44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富善,下辖第130、131、132、157师,此时已行至黄河北岸之临清、寿张地区。该军系由关内各解放区进入辽北和吉西地区的部分部队和骨干发展起来,善于攻坚,野战稍差。所属130师战斗积极性高,攻坚力顽强,最善于爆破,是头等主力师,唯一一支参加过四战四平的部队。48军军长贺晋年(兼)、政委陈仁麒,下辖第142、143、144、161师,此时正沿平汉线向南行进。该军历史较短,1948年3月以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组建而成。所属142师作战顽强,有朝气,是军主力师,其424团是历史悠久的“红1团”。
进军中南
15兵团编成时,中央军委和四野关于继续南进的部署就已确定,主力自武汉及其东西地区分三路渡江南进,其中以15兵团并指挥两广纵队会同二野4兵团沿湘赣边攻击前进。其后,15兵团参加湘赣战役,7月8日,以43军主力奔袭赣西北之奉新、高安,但白崇禧异常警觉,急令部队后撤,我无法实现引敌主力增援的计划。15兵团遂进至赣西之宜春、分宜地区休整待机。
7月下旬,48军奉命由南昌、高安沿赣江两岸向赣南挺进。8月14日,先头部队144师430团进占赣州。得知敌军弃城南逃后,15兵团命令48军继续追击。向南的143师部队交替前进,昼夜不停,终于在龙南、定南、虔南赶上了敌人,给予敌23军、70军以歼灭性打击。向东的144师也在8月下旬解放了瑞金、会昌等城。自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出瑞金这座红色首都开始长征,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当年的红军又打回来了!8月29日,赣西南追歼战结束,计歼敌8852人,解放县城22座,为15兵团进军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军占领广州国民党行政院。

9月9日,赣西南军区(48军兼)成立,归江西军区建制。所辖吉安、赣州、瑞金军分区分别由第142、143、144师兼。48军开始经营赣西南地区,执行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任务。1950年1月,48军由15兵团正式划归江西军区。
此时,对于解决狡猾谨慎的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提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四野进军中南的部署为东、西、中三路。东路军(除48军外)22万人由陈赓统一指挥,从赣南经粤北之南雄、始兴南进,在华南游击队的配合下,合围广州,切断余汉谋集团由海上逃跑之路。尔后,15兵团和两广纵队经营广东,4兵团继续西进桂南,钳形包围白崇禧集团。
10月2日,在四野中路大军向衡宝地区白部主力展开攻击之时,东路军亦兵分三路突入粤北,逼近曲江。15兵团由大庾、龙南出发,向粤北翁源、新丰挺进。10月6日,43军与粤赣湘边纵队一部在翁源会师。曲江之敌63军惧歼弃城逃跑,4兵团占领曲江。我两兵团部队冒着大雨,沿着通往广州的道路奋勇追击。至9日,43军进占官渡、青塘后,向佛冈推进,44军亦占领新丰。
余汉谋置南撤的39军于佛冈,63军于清远,与防守从化、花县的50军、32军及驻增城的109军,构成最后一道防线。对于这一部署,陈赓与邓华决定不给敌以准备之机,命令部队要不顾天降滂沱大雨,不顾山路泥泞崎岖,长途奔袭,彻底摧毁敌之防线。
10月10日,43军127师克服重重困难,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于当日黄昏进至佛冈城郊,包围了守敌39军307团。该团2000余人,美械装备并积极构筑防御工事,准备死守。11日下午,127师发起总攻,敌307团再顽强,也抵不住127师这个主力拳头,战至12日17时,将该团全歼。与此同时,128师奔袭花县,途中歼敌50军一个营,13日急进至花县又歼敌一个地方保安营。占领花县后,128师又以急袭手段,抢占了高塘墟铁桥和仁和墟公路桥,保证了部队顺利向广州挺进。
43军右翼的44军,132师于12日向广州东北的良口、从化追击,途中歼灭守军一部,继而沿广从公路向广州急进。131师于13日占领增城,接着又占领了石滩火车站。此时,陈赓兵团40师也进占清远县城。
我军逼近广州,余汉谋于14日下令西撤,我陈赓兵团转西追击、截击,邓华兵团继续向广州攻击前进。刚夺下花县的43军128师382团分两路沿广花公路向广州市区疾进,14日19时半进至东北郊沙河圩,然后由黄花岗、大北路突入市区。21时,占领总统府、行政院、省政府等机关。接着,又在黄沙火车站歼灭未及逃跑的国民党军千余人。44军132师亦从东郊进入广州市区。至此,广州市宣告解放。
10月下旬,沿西江西逃的余汉谋部主力在两阳地区被我陈赓兵团追上并围歼,广东战役胜利结束。邓华、赖传珠率15兵团部进入广州,44军军部及132师担任警备任务。11月初,广东军区成立,领导机关由15兵团兼,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赖传珠分任第一副司令员和第一副政委。
我军随后发起广西战役,15兵团调43军参战,11月下旬在粤西罗定、信宜地区集结,协同陈赓4兵团堵截歼灭敌第3、11兵团,以粉碎白崇禧所谓的“南路攻势”。43军不愧是主力王牌,11月28日晚,129师于粤桂边北流地区歼灭敌第11兵团部大部5000余人,击毙兵团副司令胡若愚。30日晚,128师在博白县城全歼敌第3兵团部,活捉兵团司令张淦。对此,林彪致电43军予以表扬。之后,43军又参加了钦州以北歼敌第10兵团和追歼敌第1兵团的战斗。广西战役中,该军共歼敌3.4万余人。
1950年2月,曾先后隶属过14、12兵团的第41军改归15兵团建制,由广西容县开赴广东淡水、高要、惠阳等地执行剿匪任务。
解放海南岛
1949年12月广西战役刚结束,四野就马上着手攻打海南岛的工作。海南岛当时属广东管辖,15兵团解放并经营广东全省是早就确定的任务,由15兵团来组织渡海登陆作战是责无旁贷。考虑到15兵团所属的48军尚在赣南,44军还要警备广州及肃清省内残匪,43军一个军进攻海南岛兵力不够,决定增派12兵团的40军参加海南岛战役。林彪致电赴苏访问的毛泽东,毛泽东回电同意并告诫一定要吸取三野金门作战失利的教训。
据此,四野令40军、43军并配属两个炮兵团及工兵一部,向雷州半岛集结,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15兵团邓华、赖传珠统一指挥。作为从东北黑土地上杀出的两支劲旅,惯于陆地作战,所向披靡,而渡海作战却是个新课题。为了能顺利渡海,15兵团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收集到大小船2000余只,雇请水手、船工4100余人。同时各部队先后展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和海上练兵运动,苦练夜间海上编队。
练兵期间,43军128师382团发生了副排长鲁湘云率8名战士以木帆船打败兵舰和40军119师356团土炮艇打败洋炮艇的事件,证明了木帆船、土炮艇不仅可以渡海,而且能打败兵舰,让广大官兵深受鼓舞,渡海恐惧渐除。更为有利的是,岛上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派人以偷渡的方式前来联络,让15兵团首长认识到,在缺乏大批机动船只的形势下,可以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渡海作战方针。

◆海南岛解放时,15兵团和琼崖纵队领导人合影,前排居中为邓华,左二冯白驹,左四韩先楚,左五李作鹏。

海南岛守敌约10万人,陆军5个军19个师,海军有第3舰队,空军有4个大队战机45架,可谓是陆海空立体防御,总司令薛岳拟将防御重点置于琼州海峡正面及其两侧,不要纵深配备,不让我渡海兵团有可乘之机。
1950年3月5日晚,40军118师352团渡海加强营共800余人从雷州半岛西南之灯楼角起渡,6日下午14时突破敌军舰、飞机拦阻,在琼北白马井地区抢滩登陆成功,与琼崖纵队一部会师。首次偷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渡海部队的胜利信心。3月10日13时,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1000余人,乘21只木帆船从湛江东南之硇洲岛起渡,11日9时在琼岛东北部文昌县海岸登陆成功,在琼崖纵队部队接应下,歼敌一部进入根据地。
紧接着,3月26日和3月31日,渡海作战兵团又组织了两个团又一个营成功实施了第二批偷渡。至4月1日,我军已有8000多人登上海南岛,大大增强了接应力量。
4月15日,15兵团前指下达强渡琼州海峡,大举登岛作战的命令。40军和43军组成的西、东两路军之第一梯队2.5万人,于4月16日19时30分,分别由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方和43军副军长龙书金率领,乘350艘木帆船和少数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数个港湾同时起渡,途中以夜战、近战重创敌拦阻军舰。17日凌晨2时,到达临高角、海口以北的海面。在先遣登陆部队的接应下,43军部队在玉抱港、才芳岭登陆成功,40军也在6时于博铺港一线海岸抢滩登陆。我军迅疾突破敌滩头阵地,巩固了登陆场,控制了琼西北地区沿岸各要点,并击溃敌62军、64军部队的反扑。
薛岳急调5个师驰援,我43军128师在黄竹、美亭地区包围了敌32军一个多团,127师也占领了风门岭、平顶山、裙带山一线阻击阵地,敌主力发起猛烈进攻,妄图实施反包围。邓华敏锐地判断敌人主力已集结于美亭,正好开展一个大的歼灭战。遂令43军坚守阵地,40军插至美亭东西两侧,与43军又形成了合围态势。21日晚战斗结束,敌军全线崩溃。23日8时,我军解放海口。
24日凌晨,我渡海登陆第二梯队2万余人陆续在天尾、后海一线登陆。25日,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率部进入海口,与邓华率领的渡海兵团领导机关和部队胜利会师。薛岳见大势已去,下达总撤退命令。我40军和43军兵分三路向榆林、北黎、八所等地区展开猛烈追击。至5月1日,我军解放了海南岛全境,渡海登陆作战取得完全胜利,共歼敌3.3万余人。
万山红遍
1950年4月中旬,海南岛战役即将取得胜利时,四野又着手解放万山群岛(由大小48个岛屿组成)的部署,决定以15兵团44军131师(欠391团),广东军区江防部队及部分加强炮兵,配属29艘舰艇(船),总兵力共1万余人,组成攻岛部队,由第15兵团副司令员兼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统一指挥,并建立了前线作战联合指挥所,总指挥为131师师长刘永源。这次陆海军协同作战,在解放军战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人民海军第一次海战。
海南岛解放后,国民党海军部分舰艇及溃败部队逃到万山群岛,与原守岛部队组成“粤南群岛指挥部”,共约3000余人,由海军第3舰队代理司令齐鸿章任司令,配备有“太和”号护卫舰,“永宁”、“永定”号扫雷舰等舰艇共30余艘,总吨位约1万吨。
5月中旬,根据洪学智“力求早打快打”的指示,联合指挥所分析情况后,确定采取近战夜战打法和以打兵舰为主,稳步前进、逐岛攻击、依岛攻岛、突然奔袭的作战方针。广东军区江防部队不仅缺船,而且现有的舰艇型号杂乱、性能低下,旗舰“桂山”号排水量仅358吨。官兵大多来自陆军,不懂航海登陆作战战术、技术,有的连海都没有见过。相反,敌人舰艇总吨位远超我方,舰上人员也都受过专业训练。
5月25日,利用凌晨夜色,我军以“解放”、“桂山”、“前进”、“劳动”4艘舰艇为第一梯队,从中山县唐家湾出发,前往突击垃圾尾敌舰队指挥中心及青州、三角山岛屿。
4时50分,“解放”号首先驶近垃圾尾岛港口,忽见锚地竟停着大小敌舰30余艘,情报有误!但作战计划已无法改动。艇上党代表王大明、副队长林文虎当机立断,指挥艇长梁魁庭乘敌人不备,利用夜色在敌舰群中迂回穿插,迫近开炮。一艘只有28吨的小炮艇,竟然敢于面对总吨位数千吨的强大舰队主动发起攻击。没有丝毫准备的敌舰群顿时阵脚大乱,梁魁庭从闪烁的灯火信号中迅速判断出敌旗舰,指挥火力集中射击“太和”号,使其舱面中弹起火,舰队司令齐鸿章在炮火中被炸飞右臂。失去指挥的敌舰在黑暗中相互碰撞、射击,不明所以的敌守岛炮兵也盲目向海湾开炮。此时,“桂山”舰也到了垃圾尾岛近岸,与“解放”艇互相配合,对敌形成夹击。

◆东北边防军战士在鸭绿江畔观察对岸。

天明雾散,国民党海军发现港湾内只有解放军1艘小炮艇和1艘不大的登陆舰,大为惊诧和恼怒,便组织港内舰艇和守岛部队的火力进行还击。我“解放”号多处中弹,人员伤亡很大,弹药耗尽,火炮被毁,艇长梁魁庭驾艇冲出重围后返航。“桂山”舰遭到敌舰艇的集中炮击,通信联络中断,舰长牺牲,机舱也中弹起火。舰上人员冲上岛后,被敌人包围全部壮烈牺牲。
此时,我部署在垃圾尾岛东侧海域待机的“先锋”、“奋斗”艇分别与敌海军25、26号炮艇遭遇,我不畏敌猛烈炮火,全速逼近,以海上拼刺刀的方式将敌两艘炮艇全部击沉。
7时许,392团、393团先后登陆青洲岛和三角山,登岛部队迅速架设了炮位。26日晚,停泊在垃圾尾岛港湾的国民党海军舰艇,除留少数扰乱交通线外,主力撤至三门岛、外伶仃岛和担杆列岛。27日3时,我以一个连乘机攻占垃圾尾岛。之后,又以步兵连(排)携带山炮攻占了大头洲岛和大、小蜘洲岛。
28日,国民党海军从台湾增援护卫舰、登陆舰各2艘、扫雷舰4艘和炮舰数艘,连日在小青洲、牛头岛以北海域游弋,炮击已占各岛的我登陆部队和运输船队。30日下午,登陆三角山、大头洲的炮兵,放敌舰进入有效射程,突然开火,当即击伤3艘,毙伤舰上人员数十名。30日至6月5日,登陆部队占领东澳和大、小万山等岛,迫敌退守三门、外伶仃、担杆各岛。
不久,国民党军又从台湾续援“信阳”号驱逐舰和炮舰数艘,驰抵三门海域。登陆部队于6月26日夜,突袭并占领三门岛,连夜部署已装载重炮的舰艇和陆炮进入伏击位置。27日5时50分,我以猛烈的火力,袭击敌舰艇泊地,击沉敌炮艇1艘,击伤驱逐舰1艘,扫雷舰和炮艇各2艘。
登陆部队于7月1日占领外伶仃岛后,台风季节来临,敌舰艇全部撤回台湾。8月3日,392团两个连登陆担杆列岛,歼敌140余人。8月4日,又乘胜攻击并占领了直湾、北尖、佳蓬列岛。至此,万山群岛(除蚊尾洲外)宣告解放。是役,历经72天,我军陆海协同,解放了40多个岛屿,歼灭国民党军700余人,击沉敌海军舰艇4艘,击伤12艘,缴获各种艇船11艘及大批武器弹药。参战部队在战役中英勇顽强的表现受到了军委、海军及中南军区的嘉奖。
组建东北边防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根据毛泽东主席“必须马上采取应付最坏情况的措施”的指示,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确定以第15兵团部替代第13兵团部,辖第38、39、40军及驻齐齐哈尔的第42军,抽调炮兵第1、2、8师及7个特种兵团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任务是保卫我国东北边防,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此前,原定为中央预备队的13兵团已部署在中原地区,因13兵团部仍在广西兼广西军区,剿匪建政工作繁忙一时无法脱离,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只带了极少人员到郑州,指挥机构很不健全。但形势变化刻不容缓,中央军委和四野领导决定将广州的邓华15兵团部改为新的13兵团部,迅速北上。以邓华取代黄永胜,也是考虑到他比较稳健、全面,再加上刚成功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引起中央重视。
东北边防军组建之初司令员兼政委为粟裕,萧劲光和萧华分任副司令员和副政委。因粟裕身体患病疗养,一直没有到职,边防军指挥机关始终未建立,各项训练及准备工作主要由13兵团承担部署。各部队于7月底至8月中旬先后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安东、辑安、本溪、通化、凤城等地区集结待命,暂由东北军区领导和供应。
8月初,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东北边防军将来可以“志愿军”的名义入朝参战,避免和美国公开宣战。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朝鲜战局急剧变化,战火迅速烧向中朝边境。
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从西北紧急调来的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总参谋部、东北军区抽调了百余名干部组成指挥所随其到达安东。10月18日,彭总指挥所与13兵团部合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3兵团番号取消,兵团领导人除政委赖传珠调总干部管理部外均到志愿军总部任职,邓华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韩先楚、洪学智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尔后,中央军委又调第50、66军赴安东、辑安,作为战役预备队。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正式进入朝鲜境内。10月25日,40军部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在朝期间,志愿军的勇士们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浴血奋战,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迫使对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保卫了新中国边防。在朝期间,邓华全力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并成为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兼政委,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彭德怀亦多次感叹:“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永彪青史
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1958年志愿军先后分三批撤离朝鲜,但他们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我国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内保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作为最后的志愿军,一直常驻板门店继续执行监督朝鲜停战协定实施的任务。1994年12月15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奉调回国。至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才真正成为历史。
由15兵团到新13兵团,再到东北边防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部队进军中南解放广东,跨越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无论是军史还是国史,都重重记下了一笔。作为领率机关的延续,在1958年10月志愿军总部回国前,最后一任司令员杨勇上将建议将其与武汉军区合并,作为机动的指挥机关,这样不仅能保存这个机构,而且能够应付意外的情况。彭德怀把杨勇的报告转呈给毛泽东,毛泽东阅后未明确表态。1959年1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建制均被撤销,大部分干部分配到解放军各总部工作。

◆1958年志愿军回国,受到祖国人民热烈欢迎。

15兵团最初辖属的3个军发展延续如下:
43军,1952年7月军部与海南军区合并,称海南军区兼第43军,1961年8月撤销43军番号。1968年9月,在广西柳州恢复43军番号和建制。1969年10月,43军移防河南洛阳,转隶武汉军区,担任战略预备队任务。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43军番号再次撤销。所属127师调入济南军区54集团军。128师曾长期驻守海南,1985年转隶济南军区20集团军。129师于1952年11月撤销番号,师部与海军海南岛基地组建西营基地,后为海军湛江基地。156师在1949年6月划归江西军区,组建九江、南昌军分区。
44军,1952年10月,该军番号撤销,各师分调,军部并入中南军区海军机关。所属130师调入新成立的54军,是我军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对越三次重要对外作战的步兵师。131师师部调给海军,改为海军航空第3师。132师调归海南军区兼第43军,一直驻守海南岛。157师也在1949年6月划归江西军区,组建袁州、上饶军分区。
48军,1951年3月,该军免兼赣西南军区。1952年4月,军部改为新的21兵团部。同年11月,又改为第55军军部。1985年,55军番号撤销。所属142师于1950年11月调赴东北改编为炮兵第5训练基地,后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各团扩建为高炮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43师也北上改编为炮兵第21师,部队扩编为5个火箭炮兵团。该师从朝鲜回国后改为炮兵11师,后为沈阳军区40集团军炮兵旅。144师始终跟随军部,后为55军163师,现为南部战区陆军第42集团军163师,所属487团是著名的“红1团”,参与组建了驻香港步兵旅。161师在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今抚州军分区和上饶军分区是其延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5 22:25 , Processed in 0.2327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