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6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复制链接]

60

主题

65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1: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一个比较冷门的案例,但在古文字学界知道的人比较多。

这个案例跨越的时间长,可以说是一个字引发的千年疑案,也是校雠训诂之学中,文献和文物互勘,解决学术公案的经典案例。

我们中学课文都学过经典古文 《 触詟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 赵四 赵太后新用事》,此文古往今来都非常经典,《古文观止》就曾收录。

简单说下此文章的核心内容:赵国大臣左师触詟,说服一个母亲(赵太后)违背人性,将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去当人质,以此缓解国家危难。

由此可见,左师触詟深谋远虑,口才一流,。

但是,关于「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中「触詟」这个人的名字,古往今来都有学者觉得不大对劲,很多人学者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为什么有这个怀疑呢?

说起来有点复杂,这就关系到《战国策》这本书的历史和各种版本,我只凭我的记忆简单说一下:

《战国策》是西汉大学者刘向依据当时「皇家藏书馆」的资料,整理出来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

东汉高诱曾为《战国策》做注,到北宋已散佚颇多,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呕心补校,辑录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到南宋,今本出现了两个本子:

  • 南宋学者姚宏再次辑注《战国策》,称之为《剡川姚氏本战国策》。
  • 另外一个本子是,南宋学者鲍彪和元人吴师道的校补本《战国策鲍注补证》。

到清代,黄丕烈重刻《姚本战国策》,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战国策》的姚、鲍、吴三人的汇注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重点:古本《战国策》刘辑高注,散佚颇多,宋曾巩重辑《战国策》为今本,后有姚和鲍、吴三家注,两个本子。古本散佚,宋元以来流传的《今本战国策》中,都是「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之「触詟」。如《四库全书》之《姚本战国策》:

但是,恰恰在「触詟」二字后面,姚宏又注解「一本无言字」,意思就是说有文献写作「触龙」,而非「触詟」。确实如此,有几种汉代文献记载是「触龙」,如:
  • 《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元年》: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 《汉书·古今人表》:左师触龙”。


但是,但鲍本的注解则认为:古代叫「触龙」的太多了,「触詟」是為了区别「触龙」,以免混淆:
鮑本補曰:史亦作「龍」。按說苑,「魯哀公問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當從「讋」以別之。
清人黄丕烈认为这是错误,应该从《史 记》的「触龙」,而非「触詟」。古代竹简抄写是从上倒下,很明显就是「触龙言」三字传抄发生错误,写成两个字「触詟」:
札記丕烈案:吳說非也,當作「龍」。古今人表中下云「左師觸龍」,即此。「言」字本下屬「願見」讀,誤合二字為一。史記云「觸龍言願見」,不誤。
清人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 触詟揖之》,也认为应从《史记》的「触龙」,并引用多处文献证明:

(引自:维基文库: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见: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 ... B%E6%8F%96%E4%B9%8B

综上所述,清学者黄丕烈、王念孙,认为讹误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很渣,明白意思就行)

但是,如果那么容易破解,就不是「公案」了,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要看看反方意见。反方认为这只是一种猜测,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而且,自汉代以外,确实有「詟」这个字,经常被用作「人名」:

《說文》:「讋,失气言。一曰:不止也。从言,龖省聲。傅毅讀若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30 03:09 , Processed in 0.2172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