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7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千古之谜谁人留?——走进黄山脚下的花山谜窟

[复制链接]

1610

主题

2310

帖子

77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01: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在地球北纬30度的神秘线上,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诺亚方舟等诸多不解之谜,一直困扰着世人。然而,位于黄山脚下的花山谜窟,如今也同样在困惑着世人。

花山,原本是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因为山上春天盛开着大片杜鹃花,而被当地人称为花山。现在,花山偶然发现的36个石窟,已发掘五个,从而成为天下游人的探险之地。

今年“五一节”,我和家人走进了花山谜窟。

从黄山市区乘车去花山谜窟。交通很方便——站在火车站外的大道旁,等十多分钟光景,便会有通往花山谜窟的乡村公交车,4元钱车票。

50多分钟后,我已经站在新安江畔,瞅着隐藏在江对面群山中的花山石窟了。

新安江面上架了一座铁索悬桥,游人可从上走到对岸。桥头堡是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白墙黛瓦。走在桥上荡荡地感觉,给游客增加几分情趣。

盛夏里的新安江,江面不宽,清澈见底,很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我们到的时间尚早,游人还不多。

站在桥上,眼前是一片开阔地,满眼葱绿,绿草茵茵。新安江从眼前缓缓流过,把草地和花山一分为二,宽阔的草地上,马儿在悠闲地吃草。

花山谜窟被发现是一个意外:2001年10月,当地农民在花山的一座山洞里抽水清除淤泥时惊讶地发现——淤泥之下竟然别有洞天,数十个石窟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些石窟里面宽敞,空间巨大,潮润而清凉,但并非天然溶洞,石壁上还有整齐而清晰的人工凿痕。经过发掘,一个由36个大小石窟组成的巨大石窟群惊现人间。

自此,黄山脚下的这片古石窟群,便更名为“花山谜窟”。

这里的36个石窟,目前只开放三个。游走在这些石窟里,可以发现:工程量十分巨大,绝非少数人、短时间就可完成的。

可是,这些石窟是哪年开始挖掘?挖掘这些石窟的用途是什么?石窟内的石柱和石壁为何要整理得这样规矩?挖出的土石方又运往何处?如此巨大的工程,为何历史上却没有文字记载?

这些,一个一个都是“谜”。

现在请随我去探索神奇的花山石窟吧。

花山石窟群,堪称是一座古徽州石器文化的历史博物院。其谜,可谓是千古之谜;其窟,也可谓是震惊世人的建筑奇观。

其一:花山共有石窟36个。36——是道家的洞天福地之数。但是以一个古徽州地区道家的力量,怕是难以完成这样浩大的开凿工程。

其二,数字36,也可分成3+6=9——这可是皇帝的九五之尊。以皇帝号令四海的权力,开挖这片石窟群,倒是没有问题。但是,古代徽州从来没有出过皇帝;安徽唯一的皇帝朱元璋其生活年代,又与洞窟开采的历史不吻合。

瞧瞧,花山谜窟,就像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诸多谜团一样,摆在游人面前。

花山谜窟自其被发掘以来,对其诞生之谜,众说纷纭。曾有过“九揭屯溪石窟之谜”的文章,从屯兵、储粮、屯盐仓库、采石场,道家福天洞地,历史记载佚散说……等等十六个方面企图揭开谜窟之谜。

然而其中之“谜”,至今始终未解。

当我们走到2号石窟山洞前时,发现大热天里,收门票的几位男女们却个个身穿棉大衣,热情地给我们推销:里面很冷,租一件棉衣十元钱。

于是,众人便哗哗地笑——热天时节,谁不想进洞里面纳凉快活?哪个肯花钱租棉大衣给自已找不自在呢?

站在2号石窟山洞前,只见成团成团的雾气,象被一台无形的巨大空调吹动一般,缕缕不绝地涌将出来,扑在脸上,凉爽极了。

这山洞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气势宏大,难以相信是人工开凿而成的——这可是4000平方米的石窟啊,能建9.6个篮球场呢。

站在洞里往外瞧:大量冰冷的雾气翻腾着往外涌,就象置身秋天;洞外,烈日炎炎,正值盛夏......这些,给人以神奇的感觉。

花山石窟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石窟内部有甬道,还有大小不一的房间隔断,而且分隔成几个楼层。石窟内有水井、蓄水池之类的设施,功能齐全、设施完备。

洞窟的石壁上留下了各种痕迹,有的象泥瓦匠用的砖瓦刀,有的像变幻了的尖喙鸟,还有的就是一条规整的长弧线……这些图案,显然是大自然的力量无法创造出来。

由此可断定:石窟群绝对系人工开采形成,而且开凿方式上属于古人工用金属工具开凿。

站在这个巨大的石质大厅里,游人会感觉到自已的渺小。尤其是这四个粗大的石柱,如同牛腿一样坚固支撑着几万吨的沉重岩石。

这时的你,便会为古人的伟大创造力而憾动。

石窟曲径通幽,有地下迷宫之称。巨大的擎天柱和秀气的牛腿柱都是这个石窟的产物,令人称赞不已。然而,在游人走出洞口的时候,按着导游的提示,回头再瞧时,却发现这些擎天石柱都变成了方向一致的靴子形,统一指向洞口,是否有指路的功能?

石窟里发现有石床和石屋,还有一个类似厨房的小屋子,两边的石裂缝有排烟作用;石屋顶上,也有烟熏的痕迹。

可是,巨大石洞里这么一个小小的厨房,显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因此,戏它作为对神灵供奉的场所好像更合理一点。

石窟的一面墙上,有一幅自然形成的图画,就像是古徽州人的生活场景。画中的一条白色细水长流形状的影子,酷似洞窟外面的新安江。

人们不禁纷纷猜测:这幅画,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古人故意留下的蛛丝马迹呢?

漂亮的小导游,面对这幅巨大石画,妙语连珠,上连天下接地,充满想象力地娓娓道来,直引诱得众游人纷纷发问。

小导游则一脸的满足,逐一解答。就象学校里,老师在给小孩子上地理课一般。

那谁说的——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呵呵呵

石窟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石顶之上布满开采时留下的硬器具凿痕,排列整齐。窟顶高约一二十米,窟室呈无规则分布,室室相连,留有象鼻式,靴式石柱,柱柱都呈三角鼎立。

面对石窟这样一座建筑奇观,在令现代人们赞叹不已,大呼不可思议的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各种猜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0

主题

2310

帖子

77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8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01:19:47 | 只看该作者


石窟里的地面与山势坡度的走向基本相符——深处积满清水,清可见底,无波无谰。蹲下撩一把,凉凉地象夏日的深井之水。

这样的水中富含多种矿物,鱼在水中无法存活。

石窟凿处留下的“石床、石台”等等,依我看来,不过是后人的揣测,形似而已。仅有很少几处有照明留下的烟痕。

窟内无壁画文字,史书也无点滴记载,无从查考。加上窟内奇异现象频生,因此成为“千古之谜”。

如此庞大的工程,古人是怎样完成的?那些开采出来,数以百万计的石料去了哪里?如何运输这些石料?此外,石窟内尚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但却没运出去,这又是为何呢?

这些都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因此,专家们想象的思维在此便有了驰骋之地——窟底存水为何比新安江水位高出数米?为何窟内不见开凿人的遗留物?如此深的石洞,开采时如何采光照明?古人建造如此浩大工程意欲何为? 1700年前是谁人决断此事?……

接着,便是众说纷纭——屯兵说、采石说、废弃皇陵说、天外文明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种种猜想又难圆其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反而给游人增添许多悬念、吸引和情趣,使得花山谜窟名副其实了。

在人文历史悠久的古徽州,有文字可查的历史文书档案,可上溯两千年,比其他地方都要完整得多。然而,这样的大事件,在徽州所有的历史文书档案中却不见一字。

在中国这样一个习惯于勒石树碑立传的文化国度,千年之前的那些当事者们似乎是故意而为之,留个谜语给后世。

在目前已知的36处石窟之中,有的石窟积满深水,阔可行舟;有的石窟分上下两层,极易迷路;便有的直接无法通行......

游人纷纷发问:在古代交通不便,工具简单的条件下,何以能在地下采掘出体积如此巨大、数量如此庞大的坚硬花岗岩呢?

仅以35号洞和2号洞采出的数十万立方米花岗岩计算,就可以铺成一条从黄山市直到杭州,总长度超过去200公里的花岗岩路。

花山之中的33号和34号两个石窟是连在一起的,最初命名鸳鸯洞,现在叫乾坤洞,总共才有40多个平方。

据导游介绍,从这两个洞窟里发现了一座马头观音石像。如今这两个洞窟就成了供奉观音的场所,几个说不清是僧是道的人坐在里面,等待游客的布施,也等待去算命看相的游客。

对此,游客一致要求——不去!

35号石窟是花山诸洞之中最大的,总面积达1.2万平米。里面有大厅、石洞、石屋、水潭,还有依山势修建的坡形屋。

走进35号石窟的山门,两条类似平行线的石柱整齐排列。再往洞深处走,很多石柱又呈现“品”字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学上最坚固的三角形。

在洞里,有古人堆放的石块,那是一种有序的堆放,没有胡堆乱倒的意思。可见当时古人工作时的认真态度。

最奇妙的是,在石窟里,都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凿痕:平行的、交错的、麦穗形的、纵横的、凹凸的等等,不知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

花山谜窟谜团众多,带来了各种猜想。目前,仅就古人为什么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相对比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种,且还在增加,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开采这样的花岗岩洞窟,斧凿的痕迹如此工整,穹顶如此平整,确实令人不可思议。

因此,围绕洞窟各种传说纷纷生出——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徽商屯盐之处、方腊藏军之处。甚至还有 外星人建造等等......

这一个个不解之谜,也正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

注意这些切削出来的石头纹路,似乎不是用钢钎一锤一锤打出来的,倒像是某种神奇的机械的杰作。这个开凿出来的池子,如此方方正正,线条清晰。

三十五号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穹顶切割的过程似乎很省心省力,石纹千变万化,边际线如此清晰,真的不像古代石工苦力的劳作产品。

仔细观察,总感觉洞里少了点什么东西。直到导游一语点破,众游人才晃然大悟——这里所有的洞内均没有壁画。并且不仅没有壁画,也没有佛像和文字。

这与那著名的敦煌石窟相比,可是大有不同。

这里有几个令人吃惊之处:第一,有一处深不可测的碧水潭,据说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第二,便是那些呈品字形的石柱,力结构运用非常精确。第三,这么大的洞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可能跟洞内的结构有关。

最后,便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跃的水资源。

近年来,围绕花山谜窟开凿的年代以及成因,作了大量研究。发现石窟中的钟乳石,其成长年龄已超过1700年。

由此推算,这处人工开凿的石窟,年代应在钟乳石生成之前,最晚当不超过晋朝,但它开凿的具体时间,仍然是个谜。

花山谜窟充满了谜团,然而这个充满了谜团的地方却处处都是美景。有山有湖,山水相间,而且进入洞内,神清气爽,还是一个避暑胜地。

与国内诸多著名石窟相比,花山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

尤其是有两个石窟的洞口就开在新安江的水中,更让人一头雾水扑朔迷离。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

花山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35号石窟宏伟雄浑、2号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

花山石窟群这一令现代人为之震惊的人类石文化遗产,谜窟可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古建筑工程奇观。

据考证,仅仅一个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就超过40多万立方米,再加上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统统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这里是否就是古时一个石料的中转基地呢?这些开自洞中的几百万方石料,是否由此地顺着新安江输送到全省或全国各地,作为建筑材料派上用场呢?

其实,我个人倾向于“采石场”一说。这是因为,在皖南地区的旅行途中,随处可见N多的徽州古民居和古桥,所用均为石材,做工也都很精巧,这需要大量的石料。而花山谜窟就位于新安江边上,船运很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7 02:14 , Processed in 0.2914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