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落在汴河上的戏曲明珠——坠子戏、淮北花鼓戏、四平调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2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01: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宿州是在隋唐年间因大运河而兴起的一座城市,自古便是“汴水咽喉”重要之都。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捕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
这片被汴河水浸润的土地,不仅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更是安徽的一大“戏窝子”。这里不仅戏迷多、戏曲从业者多,戏剧种类也非常丰富。今天,就请跟我来了解一下安徽特有的坠子戏、淮北花鼓戏和四平调。
“不打场,不犁地,也要去听坠子戏。”这是曾经流行于黄淮地区的一句顺口溜,体现了黄淮地区人民对于坠子戏的喜爱。说到坠子戏的由来,宿州市坠子戏剧团团长李琳杰为我们介绍到:
坠子戏是新兴地方剧种之一,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坠胡而得名。早年它是由皖北“道情”结台“莺歌柳”和“三弦书”演变而来,故又称道情班。1936年以后道情班开始从萧县、砀山、宿县、濉溪一带,逐渐扩展到豫、苏、鲁以北的河北等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坠子戏积累了丰富的剧目,可上演一百多出折子戏和连台本戏。
坠子戏班里素有“戴上胡子演老头,摘掉髯口扮小生;扎上裤脚演老妈儿,顶上毛巾演小旦”的演员兼行习惯。在演唱方面无论男、女都以“大嗓”发音为主。演唱风格有“大、小口”之分。“大口”以庄、宏、刚、厚为重;“小口”则以俏、巧、脆、柔为本。其基本唱腔多为板腔体,亦有少量曲牌。唱腔中的各板式多为同一腔调的不同变化,风格比较统一。常用曲牌有:《喂鸡》《盼楼》《醉酒》等,曲牌主要来源于单口坠子中的“弦桄”和本剧种的传统唱腔、“皖北吹打”,以及当地民歌以及其他剧种的曲牌。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坠子戏的发展。1951年底,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民政府接收道情班,改建为萧县曲艺实验剧团,培养了陈元孝、刘元芝、陈元萍等一批优秀的坠子戏演员。陈元孝在坠子中揉进了安徽大鼓,刘元芝擅长用脑后音和喷口,他们的参与让坠子戏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李琳杰介绍说:
坠子戏虽然是乡土剧种,但它不土、不酸,也不俗,反而深受地方群众的喜爱。坠子戏善于表现善良、朴实、豪爽、耿直的性格。《卖甜瓜》《小菜园》《小包公》等,都是坠子戏拿手的优秀剧种。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分南、北、中三路,南路以宿州为中心,中路以江苏丰县、沛县和安徽的萧县、砀山为中心,北路以山东济宁为中心。花鼓戏传承人苗晴介绍说:
淮北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民间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籍以自娱,有时在进行这些民间小唱时,伴以舞姿。这些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上的动作编成。后来,随着剧种不断发展后期又吸收一些民间杂技和京剧、梆子戏、泗州戏的表演身段,使之更加戏曲化。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吸收了大量的民歌小调,如《宿州调》、《浍北调》、《兰花调》、《娃娃调》等,后来又从曲牌体发展成板腔体。唱词结构逐渐由四句增至六句、八句。其乐队伴奏使用花鼓和铜板作为打击乐器。花鼓用槐木自制,小于堂鼓,大于腰鼓,音色柔和浑厚,具有伴奏和指挥双重功能,演奏时挎于肩或置于架上。
大小嗓结合是淮北花鼓戏的突出的演唱特点,在长于叙事的唱腔中,旋律的行进多以高度音阶的跳进跳出为主,使唱腔的高低声区形成明显对比,展现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特征。民间向来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苗晴介绍说:
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是有独特风格特色的,无论是身段、动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淮北劳动人民的豪放、热情强悍的性格特征,粗犷、奔放而又朴实、诙谐。传统剧目《摸花轿》经过整理改编,已拍摄成戏曲电影,进一步扩大了淮北花鼓戏的影响力。
砀山四平调,是在砀山花鼓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因四平调仅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接壤地区,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故有人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也有学者认为,是根据其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而得名。砀山四平调传承人宋雪梅介绍说: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音乐结构以板式变化为主体,主要有平板、直板、念板、慢板、散板五类,还有少量的花鼓小曲,如《河南溜》《赶脚调》等,常演剧目有《蜜蜂记》《丝绒记》《金镯玉环记》《陈三两》《小包公》等。
民国初年,砀山周寨镇邹玉振花鼓班,已从一二人挎鼓演唱发展为“紧七慢八,六人抓瞎”的多人演唱形式。1931年至1940年期间,邹玉振与砀山境内的燕家班燕玉成、庞士英,王家班王世君、许若海等人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花鼓剧团,先后到山东菏泽、河南商丘、安徽亳州等地巡回演出。1940年,剧团在界首与曲剧艺人李金波等人共同配合演出,花鼓锣鼓、曲子丝弦、取长补短、各扬其长。1945年将河南夏邑豫剧弦手杨学智请来,反复试验,确定以六棱高胡伴奏,唱腔以花鼓平调为基础,吸收其他剧种唱腔音乐与花鼓相融合。自此,一个新剧种从此形成。宋雪梅介绍说:
四平调,是中国民间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它的唱腔悦耳动听、优美绵长、飘逸柔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表现力;另一方面,它的对白灵活、俏皮、幽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2008年“坠子戏”“淮北花鼓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砀山四平调”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安徽省宿州市坠子剧团获得坠子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这些剧种在各项政策的保护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散落在汴河之上的戏曲明珠一定会更加绚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6 14:46 , Processed in 0.2323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