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河风情的生动表达:卫调花鼓戏、推剧

[复制链接]

1766

主题

2039

帖子

72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00: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淮河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在自然地理上的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淮河在中国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淮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有着南北融合,兼而有之的区域性文化特征。
在淮河中游的安徽境内,人们素以能歌善舞著称。诞生于此地的花鼓灯,集歌、舞、戏于一体,不仅广泛流行于沿淮一带,其艺术基因还与流传地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形成包含花鼓灯元素的地方艺术形式。卫调花鼓戏、推剧便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他们不仅充盈了安徽戏曲版图,还传承了花鼓灯艺术所包含的汉民族文化基因,展现了淮河文化的包容与深厚。卫调花鼓戏的传承人董瑞玲介绍说:
卫调花鼓戏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的长淮卫,俗称“卫调”,流行于凤阳、蚌埠、五河、怀远、定远、嘉山、淮南、淮北、灵璧、凤台一代。因该地古属凤阳府,故又名凤阳花鼓戏,与花鼓灯、双条鼓并称“凤阳三花”。
卫调花鼓戏的形成,可追溯至明代。当时,长淮卫一带流行《凤阳歌》,因这一地区临近淮河,《凤阳歌》便借漕运舟楫之便,广泛流传。此后又因灾害,当地乡民逃荒到外地。为讨生活,他们演唱《凤阳歌》,并配之以锣鼓,名之“凤阳花鼓”。因曲调优美,表演简便,凤阳花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快便盛行于南北。
在流传中,凤阳花鼓所唱曲调不断丰富,由《凤阳歌》《凤阳曲》的地方小调发展为与板腔体近似曲调,且有男女分腔。此外,它又与花鼓灯的歌舞表演艺术进一步结合,经过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卫调花鼓戏。董瑞玲介绍说:
卫调花鼓戏的唱腔分为主腔与花腔,主腔有《慢赶牛》《卷帘子》《松紧口》等,因艺人们常与泗州戏艺人搭班演出,又吸收了泗州戏唱腔形成了《娃子》《羊子》等主要唱腔,花腔部分多来自民歌小调,它们有的活泼跳跃、欢快抒情,有的朴实高亢、诙谐风趣,具有淮北小调的风格特点。
卫调花鼓戏在民间的活动形式一直为业余演出,参于演出的活动者自称“玩友”,他们大多为当地农民、手工业者,所演剧目多源自泗州戏。清末民初,卫调花鼓戏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所到之处,几十里开外的人都赶来观看,所谓“一听锣鼓响,饼子贴上墙”,便是人们喜爱卫调花鼓戏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扶持下,卫调花鼓戏成立了业余剧团,出现了职业演出。1958年,凤阳县成立了以著名玩友李熙、乔成、侯玉成、朱世化为主要演员的专业剧团。出现了《喜庆开门红》《叮当夫妻》等一批代表性作品。
相较于卫调花鼓戏,推剧与花鼓灯艺术渊源更加深厚,是由花鼓灯艺术直接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推剧,又名“四句推子”,因唱腔只有四句,轮番推唱,故而得名,是流行于淮河沿岸凤台、颍上一带的一个较年轻的剧种。凤台县推剧团团长苏武介绍说:
推剧唱腔的源头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陈敬芝、宋挺香为代表的民间艺人所组织的花鼓灯灯班为了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观众,而进行的花鼓戏内容加形式改革。他们在原本单一的歌舞节目后,增加了以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为蓝本的唱段和小戏表演,并配以民歌小调作为唱腔,此后又综合、融化了琴书、“凤阳歌”等民间音乐,引入板胡、二胡等弦乐伴奏,逐渐形成了一种韵味独特的新腔。该唱腔共四句,节奏旋律平稳,四句一反复,名为“清音”。
这种以“清音”演唱的小戏,因安排在花鼓灯歌舞节目之后,艺人们称其为“后场小戏”,群众们则俗称其为“弦子灯”,即“有弦乐伴奏的花鼓灯后场小戏”。
旧时弦子灯艺人多是农民,他们在农闲或春节临时组合成班,演出于广场、祠庙、堂屋。有时拼上几辆大车做舞台,台中后侧放几条长凳就演起来,因此有了“推剧是磨板凳头磨出来的”说法。虽然条件简陋,艺人们的表演却一丝不苟。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艺人们根据演唱实际,对“清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拓宽了演唱音域,吸收了《十月空》《虞美佳人》《孟姜女》等当地流行的民歌,以及吕剧、庐剧等剧种的音乐,还增加竹笛等乐器伴奏。在这些改革的推动下,“清音”的音乐唱腔有了较大的发展。“弦子灯”也由此突破了歌舞艺术样式,并最终与花鼓灯分离,成为了独立的戏曲剧种。凤台县推剧团团长苏武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推剧有了专业的演出团体,1950年,凤台县成立专业推子戏剧团——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1951年,皖北行署文教处召开戏曲研究会,将弦子灯定名为“四句推”;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间,将其正式更名为“推剧”。
随着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加入,推剧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剧目生产上,整理创作了《金球记》《下苏州》《菱角湖畔稻子黄》等剧目;在音域唱腔上,不仅搜集、记录了陈敬芝、宋廷香等老艺人的唱腔,还在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了“快板”“新原板”“慢板”等新腔,丰富了推剧的音乐表现力。
2006年,卫调花鼓戏与推剧双双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安徽省内的两个稀有剧种,卫调花鼓戏与推剧在当地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仅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还走入校园,活跃于城市、乡村的舞台上,成为了淮河文化的生动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5 03:40 , Processed in 0.2167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