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十位参与者最终结局如何?

[复制链接]

1766

主题

2039

帖子

72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01: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日,大唐帝国的京师长安城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的政变: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为首的唐初功臣集发动叛乱,控制了宫城,囚禁了皇帝李渊。而法定的太子李建成被亲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死,太子死党齐王李元吉被大将尉迟恭射死。闻变之后,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卫队迅速出动,对秦王府发动反攻,直到尉迟恭提着太子和齐王的首级出现,这才最终扭转了战局。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豪赌,对于李世民集团来说,胜则君临天下,败则满门抄斩。据史书记载,当时跟着李世民一起行事的共有十人: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那么事成之后,这些人得到了什么样的封赏,他们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类:身败名裂
长孙无忌:凌烟阁第一功臣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裔,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第五子。长孙晟的长子和次子、第四子都是庶出,第三子长孙安业乃其结发妻子嫡出,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观音婢(即文德皇后)乃继室高氏所生。
高氏是北齐宗室乐安王高劢的女儿,故而长孙安业对这个继母是百般瞧不上眼。父亲死后,立刻将高氏以及长孙无忌兄妹赶回了高劢之子高士廉家中。不过长孙无忌因祸得福,因舅舅的原因结识了当时还是唐国公李渊次子的李世民。
此后李世民娶了长孙观音婢,二人更是亲上加亲,长孙无忌也成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长孙观音婢进封皇后,长孙无忌出任左武侯大将军
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太宗升春宫,授太子左庶子。及即位,迁左武候大将军。—《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李世民在位期间,长孙无忌深受信任和重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被挂入凌烟阁,其中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长孙无忌受遗诏与褚遂良一同辅政。太子李治继位之后,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并主持朝政。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长孙无忌冤杀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又流放了高祖李渊堂侄江夏王李道宗,一时之间权倾朝野。
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但长孙无忌因为在是否册立武昭仪(即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立场暧昧,最终遭到了反噬。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高宗李治以谋反为由,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直接将他流放黔州(今属重庆市彭水县)。当年七月,长孙无忌被逼令自缢。直到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才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太宗昭陵。
侯君集:凌烟阁第十七功臣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今属陕西省旬邑县),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在李世民帐下为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玄武门之变后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拜兵部尚书。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与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一起讨伐吐谷浑。李靖由北路,侯君集由南路长途奔袭,一举击破吐谷浑主力,其可汗慕容世允被左右所杀。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侯君集因功进封陈州刺史、陈国公。次年拜光禄大夫、吏部尚书。
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侯君集再次率军长途奔袭,一举灭掉了高昌国。此战侯君集功高盖世,但却利令智昏,擅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因此班师之后被打入大牢。虽然李世民将其释放,但怨恨的种子已经在其心里种下。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被废,侯君集因参与逆谋而被处死。
群臣争进曰:“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太宗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歔欷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第二类:为国捐躯
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本姓李氏,字彦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隋朝右卫大将军、汝阳郡公独孤楷第五子。
玄武门之变后升任幽州都督,进封溧阳郡公。贞观初年,突厥颉利可汗与唐王朝之间的矛盾尖锐无比,唐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将其平定,而独孤彦云正是在此期间战死殉国。唐朝为了表彰他的忠勇,将其陪葬昭陵。
据《新唐书》记载,独孤彦云之子娶了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女安康公主。不过在《唐会要》昭陵陪葬人员名单之中,又将安康公主驸马记录为独孤彦云本人,未知孰是孰非。
郑仁泰
郑仁泰本名郑广,荥阳开封人(今河南省开封市)。在晋阳随高祖起兵,此后在李世民麾下作战,随从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玄武门之变后授游击将军,赐爵归政县侯,食邑七百户。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进封宿松县公,此后随太宗亲征辽东和高句丽,战后封检校右武侯将军,加上柱国。高宗即位后授银青光禄大夫,出为都督灵盐二州军事。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入朝,任右武卫大将军。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出任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率三路大军征讨铁勒九姓部落。
这一战大获全胜,在天山大破九姓部众十余万。随后由于吐蕃攻破吐谷浑,高宗让郑仁泰以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驻守鄯州(今青海乐都),以防备吐蕃进攻。然而郑仁泰毕竟年事已高,青海一带气候条件又比较艰苦,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十一月,63岁的郑仁泰在凉州去世,赠代州都督,陪葬昭陵。虽非马革裹尸,却也算得上是为国尽忠。
第三类:寿终正寝
尉迟恭:凌烟阁第七功臣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今属山西省朔州市),鲜卑裔。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跟随刘武周起兵。武德三年(620年),兵败归顺唐朝。此后尉迟恭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因而出任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可谓是第一功臣。骁勇善战的齐王李元吉被他所杀,高祖李渊的禁军武装是被他解除,最后还是靠着他手上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才彻底瓦解了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军心。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尉迟恭进封右武侯大将军、吴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然而这位大功臣自负其功,常常和长孙无忌等人闹矛盾,最终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被调离京城,出任襄州都督。
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三年,出为襄州都督。—《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尉迟恭迁任同州刺史。当年九月回京赴宴之时,和上文提到的宗室李道宗产生矛盾,差点一拳把人家眼睛打瞎。李世民非常生气,拿汉高祖诛杀功臣的例子来警告尉迟恭。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尉迟恭授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尉迟恭被允许回家养老。
为了防止李世民对自己产生猜忌(事实上太宗对其一直都有戒心),尉迟恭晚年迷信仙丹,生活颇为奢靡。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十一月,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高宗李治下诏追认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于昭陵。
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尉迟恭的墓志铭:《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里面显示尉迟恭的名字其实是尉迟融。至于为何会被后世改为尉迟恭,专家众说纷纭,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张公谨:凌烟阁第十八功臣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原为王世充手下,降唐后在徐世勣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尚有所犹豫,正是张公谨的话坚定了秦王集团的作乱决心。
及太宗将讨建成、元吉,遣卜者灼龟占之,公谨自外来见,遽投于地而进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太宗深然其言。—《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
而在整个事变之时,张公谨独自关闭玄武门,将太子和齐王府的援军挡于门外,事后升任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张公谨和李靖一起率军讨伐东突厥,次年迫降其可汗颉利。此战过后,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张公谨在襄州都督任上去世,年仅39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其为郯国公。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追赠张公谨为荆州都督。
刘师立
刘师立,宋州虞城人(今河南虞城县)。原为王世充手下,降唐后任秦王府左亲卫。玄武门之变后升任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
刘师立这个人非常知进退,没有野心。这一点李世民也很清楚,就算有人诬告刘师立谋反,太宗也并不相信。
有告师立姓在符谶欲反者,太宗谓曰:"人言卿将反,果乎?"师立对曰:"臣为隋官,不过六品,材驽下,不敢希富贵。今遭非常之会,位将军,顾巳极矣,何敢反?"帝笑曰:"朕知妄耳!"赐束帛,召入卧内慰勉。—《新唐书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
此后刘师立出任检校岐州都督,讨平了河西党项破丑氏,改任始州刺史。贞观十年(公元640年)去世,谥曰肃。
公孙武达
公孙武达,京兆栎阳人(陕西西安临潼栎阳镇),从高祖李渊起兵,随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豪强,屡立战功,升任秦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
玄武门之变后任肃州刺史,曾率两千骑兵全歼数千突厥骑兵。又以斩杀突厥统帅可逻拔扈之功进封东莱郡公,升任右武卫大将军。高宗永徽年间去世,赠荆州都督,谥曰壮,陪葬昭陵。
杜君绰
杜君绰出身义军,后来跟着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等人。玄武门之变后封开国县侯,实食邑四百户。此后升任忠武将军,进封怀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常年负责守卫玄武北门、翠微宫、玉华宫等处,是太宗身边近臣。
高宗永徽初年兼任检校左武卫将军,不久调往东都洛阳留守,改左领军将军,加上柱国。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杜君绰出任辽东道经略大使,随三十万唐军一起进讨高句丽,战后以功拜左领军大将军。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拜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当年十月上朝时突然去世。追赠为使持节都督荆、硖、岳、朗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谥曰襄,陪葬昭陵。
李孟尝
李孟尝字待宾,赵郡平棘人(今河北赵县)。瓦岗军出身,投降唐朝后归入李世民帐下,先后讨平薛举、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
玄武门之变后以功被授为右监门副率,赐物五千段,黄金五百两。此后又进封武水县开国公,食实封四百户。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孟尝随李勣在阴山大破突厥,因功进封食邑二千户,后改封汉东郡开国公。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出为黔州刺史,平定当地蛮夷之乱。
高宗永徽(公元655年)回朝授右监门大将军,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授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宗巡幸东都之时奉旨留守长安。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五月在长安静安坊府邸内暴卒,享年74岁。追赠使持节、都督荆、硖、岳、朗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谥曰襄,陪葬昭陵。
结语:总体来看,除了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其他八位玄武门之变的死士,结局还算可以。即使是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也并非是皇太要飞鸟尽走狗烹,二人之死多少还是自身的因素更多。比起明初功臣来说,这批玄武门功臣还是幸运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4 00:03 , Processed in 0.2327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