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界首大黄:一个结缘伏羲的皖北小镇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53

帖子

6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3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处界首城北约8公里的大黄镇,因伏羲氏的传说,增添了上千年的文化厚重;传袭数百年的传统庙会,也让这座皖北小镇成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的知名乡镇。
记者走进大黄镇,探寻伏羲文化的传说和印迹,感受当地居民对伏羲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与伏羲结缘
盛传千年的民间传说
大黄这个地方之所以取名“大黄”,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因为在镇上有一座大黄庙。据民间传说,大黄庙和青帝伏羲有着深厚的渊源。
居住在大黄庙附近的当地居民李存修,已年过八旬,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说起大黄庙和大黄庙会却滔滔不绝。
“祖辈们代代相传,大黄庙是为祭祀太昊伏羲氏与女娲氏而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李存修说,伏羲氏和大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当地,一直流传的伏羲氏去世后“头在大黄,脚在淮阳”的传说。相传,大约6500年前,伏羲氏统一各部落后,在宛丘(今淮阳)一带定都。后因黄河泛滥,淮阳被大水淹没,无法居住,伏羲氏带着臣民迁至黄龙坡附近(今界首市大黄镇)避难。伏羲氏去世后,人们把伏羲的头颅留葬在大黄,而遗体则安葬于淮阳县伏羲陵。
后来,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主政者推崇大兴庙宇,当地为了纪念伏羲,在葬他头颅的地方修建了庙宇,因伏羲为“百王之先”,居“三皇”之首,衣黄龙袍,树黄龙旗,黄色有吉祥之兆,所以给这座庙起名“大黄庙”,而后衍生出了大黄村、大黄镇。
虽然过了6000多年,但伏羲氏在大黄的印迹依然清晰可寻。7月20日,大黄村村干部李天然陪着记者在大黄村随意走访,黄龙坡、卧龙湖等已失去了当年的阵势,但依然可觅踪迹,也成为当地居民耳熟能详的地方,虽然现在仅仅是一个土坡和一方池塘,但他们却和伏羲有着凄美的传说。
伏羲编网的传说在大黄当地流传久远。据传,当年,伏羲在黄龙坡时,观察蜘蛛织网捕猎受到启发,经过多次尝试,将绳子编成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把这一技能传授出去,造福百姓。而今,在大黄镇鸭王村,人人都会编织绳网的技艺,编织的绳网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农用绳网的集结地之一。依靠这一民间传统手艺,当地政府因地制宜打造了鸭王工业园区,村民因此增收不少。
与伏羲文化结缘,地处皖北的偏僻小镇大黄,虔诚传承着千年传说,并因此闻名遐迩。
因伏羲而建
大黄庙的前世今生
在大黄及其周边地区,和伏羲氏联系最紧密、目前依然存在的当属大黄庙了。大黄庙在大黄镇街上,地处大黄村中部。
从镇政府往东,大约2公里处有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往北就是大黄庙,往南就是卧龙湖。大黄庙始建于盛唐时期,历经大大小小无数次翻修。而今,虽没有了当初的宏伟气势,但依然让人心生虔诚。
走近大黄庙,高大的门楼令人肃然起敬,门前一人多高的石狮英气威武。大门上方“大黄庙”三个字遒劲沧桑,旁边一块写有“界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匾牌见证了这里曾经的厚重。门里左侧,一棵树龄130余年的刺槐至今枝繁叶茂。
踩着厚实的砖路,穿过拱门,一路前行,便能看到新修建的人祖大殿。大殿背后,有一个10米高的大土堆,这就是当地百姓传说中的伏羲坟,也是埋葬伏羲头颅的地方。
和当地传说相佐证的是,大黄庙在界首县志中也有记载。1995年出版的《界首县志》有一段描述:古庙规模宏大,分东、西、中三院,前、中、后三门,其中。有伏羲楼、神农楼、钟鼓楼、三关阁、关云长殿、岳武穆庙等共108间(房屋)。另有金桥、银桥、卧虎桥、奈何桥及点兵台等,面积达3000平方米,庙地占地480亩。
1985年10月23日,大黄伏羲古庙经界首县(今界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阜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村民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庙里还有和尚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因破除迷信,和尚便外出营生。文革期间,庙中人祖大殿及雕刻精致的门窗全部被砸毁。1998年,当地政府大规模维修扩建古庙,修复了4座殿堂及东西廊房,并重修人祖大殿及伏羲陵。
随着时光的推移,大黄庙占地一直在萎缩。“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大黄庙面积不断减少。”李存修说,如今仅有13亩地了,但当地人对伏羲氏的敬仰、对大黄庙的虔诚和对大黄庙会的感恩丝毫没有减少。
因庙兴会
皖豫鲁苏的民间非遗庙会
因为大黄庙会,打记事儿起,李存修就见识了大阵仗:过罢年后,方圆数百里的人就会陆陆续续来到大黄,他们带着被褥、带着家眷,在大黄村农舍租房子住下,等着农历3月份传统庙会的到来。
“香客们来了,卖衣服、生活用品的商贩也跟着来了,小村里一下子多出好几万人,村民腾出房子让香客住。尽管大家方言各异,但都友好相处、和睦交易。”李存修回忆说。
如今,走在大黄街道上,随意找个人聊聊大黄庙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张口说出很多故事来。
距大黄镇百公里开外的周口市淮阳县,也因伏羲而兴起了庙会。“两处庙会可以说是同根同源,淮阳庙会为农历二月初二,是太昊伏羲归位之日。大黄庙会为农历三月二十六,是太昊伏羲分首入葬之日,两地庙会日子相近。”李存修说。
当地村民回忆说,早些年,大黄庙会甚至比现在的淮阳庙会还要盛大,不但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原腹地也影响深远。
《界首县志》对大黄庙会也有记载: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六日为传统庙会日。庙会香客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及本省内10余个县市,朝拜者云集而至,日达数万人,极盛时每天达10多万人。
2008年12月,有着传统历史和民众基础的大黄庙会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地村民回忆说,大黄传统庙会的活动区域分为伏羲大殿、伏羲陵墓两大部分,伏羲大殿后为伏羲陵墓。庙会的香客首先来自于各堂口组织,主要来自于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省。
除省内亳州等地的香客外,山东省的荷泽、枣庄,江苏省的徐州、大丰、沛县等,河南省的周口、驻马店、信阳、淮阳、郸城、新蔡、沈邱、项城、鹿邑等地都有香客来大黄赶庙会。
大黄庙会还有很多传统,其中,一种用当地黄胶泥为原料烧制的泥泥狗陶器传承了多年,这种被专家誉为“真图腾”、“活化石”的陶器被冠以吉祥如意的寓意,很受欢迎;还有诸如观香火、烧香蛋、拴子孙和花花棍等习俗也引起共鸣。
文化搭台
卧龙湖畔打造伏羲文化园
界首市文化学者认为,建于盛唐时期的大黄庙,和随后兴起的大黄庙会成为弘扬伏羲文化,交流、传承和发展史前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当地民众祈保平安的精神寄托。
凭借伏羲文化,大黄镇在2015年底还被省旅游局列为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黄主政者和界首市相关部门谋划将伏羲文化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伏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
2016年,界首启动了伏羲文化旅游项目。“项目依托现有历史文化悠久的伏羲大黄庙,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打造界首旅游品牌,组建界首市伏羲文化旅游区。”大黄镇镇长张剑男介绍说,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可研、环评、能评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图设计正在招标中。
李存修对修复大黄庙、重新打造伏羲文化载体非常期待:伏羲文化和大黄庙的故事虽然缺少权威史料记载,但数百年来大家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伏羲文化早已深深印刻在当地居民心中,通过重新恢复传说庙宇和遗迹,弘扬伏羲文化,是很多居民的愿望。
张剑男说,总投资近5亿元的伏羲文化项目将按照《界首县志》记载,扩建大黄庙,形成“三路三院”总体格局。三路:包括西路、中路和东路,三院:包括前院、中院和后院。
据了解,项目建设用地约89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文化旅游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迁安置工程等。其中,文化旅游建筑工程包括伏羲文化纪念建筑群、伏羲文化商业街区、伏羲文化商务休闲区、游客中心、售票处、公厕、山门等。
按照项目设计方案,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着力打造“一心、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设计布局,在主打伏羲文化的基础上,链接当地的莲浦湖湿地公园等景观,依托彩色苗木基地和现代田园综合体,打造皖北特色旅游小镇。
目前,大黄街上的居民都知道了伏羲文化项目,很多人表示配合支持,期待大黄庙和黄龙坡、卧龙湖能借此项目得以修复提升,大黄庙会的辉煌能得以延续,祖辈相传的虔诚寄托能有一个更好的载体。
下午四五点钟,大黄村的街道上阳光依然强烈。走在街头,大部分沿街店面都拉下了卷闸门,偶有村民坐在门口树下唠嗑;大黄庙和百年刺槐一起静默在夕阳里,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进进出出,1公里开外的卧龙湖和大黄庙遥相呼应,平静记叙着那段历史;卧龙湖旁边矗立着高大的宣传牌,上面标注着建设伏羲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等信息,因伏羲而兴的大黄正在谋划复兴伏羲文化的大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17:51 , Processed in 0.2574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