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芜湖上横山桥

[复制链接]

2123

主题

2528

帖子

80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2 00:4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芜湖上横山桥“,这句话乍一听,有点让人费解,笔者在青少年起就常听到身边老人这么说。也曾多次问过,都说很早的时候横山桥人和外地人来往中,对横山地址和方位的描述话语中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邮政信件上的地址名称也就这么写了,这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当时读小学时就亲眼见过这样的信封。

  横山河港水天门码头

  横山位于繁昌北部中心,因域内有横山河而得名。发源于红花山脉北麓、集多条溪涧之水聚流白象圩河头向北流经河沿山、横山桥、于焦湾并入小江(古称夹江),水流向西4公里入长江,向东5公里经三山、龙窝湖、过螃蟹矶,流入长江。橫山河不长,但它的地理位置很有优势,所流经的山、圩、洲三地的物产十分丰富。横山桥就成了山圩洲各类物资的集散中心,在横山桥建立河港就应运而生。清道光版《繁昌县志》有记载“横山港在县东北三十里。江潮涨时,由孙家河口倒灌入港,经横山桥至陶家桥上,约十五里。”因河两岸多为孙氏家族所居,故清代又称其为孙家河。

  横山河流域跨繁昌中部和北部两地,上游支流小而多,下游连接小江和龙窝湖,然后直通长江。横山河周边水系丰富水网互通,于是就形成了以横山为核心的一个物资集散中心。其航运水道及河港:內环有泥埠河港、高安河港,有小江、中沟、峨溪河;外环有长江及荻港、新港、澛港,以及漳河。因此,横山港的航运非常发达,各类来往船只物资货物,上至安庆、九江、武汉,下到芜湖、南京、上海,可谓通江达海。至清代中期,横山桥已是一座皖江商贸名镇,其航运码头“水天门”,已成长江岸边一处颇有名气的港口。每当货船一到,船主与客商交割货物时,不用说某省、某县、某镇,只要说一声是“水天门”的,人家就知道是芜湖上边的横山桥。所以后来的邮政,其信函、电报、邮件,只要写上“芜湖上横山桥”便能准确而快捷地邮到。

  山圩洲物资集散中心

  横山河的源头出自南边二十余里远的原繁昌马坝乡一带山区,河两岸物产丰富,比如马厂、焦冲、朱冲的毛竹、杉木及柴炭,大阳山和蒋冲的煤,环城乡戴店的石材和石灰。横山本地以圩区为主,出产水稻、油菜籽、鱼虾。镇南边一带是山村,有坝塘埂、脊岭湾、枣园、梅冲等村出产长枣,并加工成“繁昌贡枣”而闻名于世。镇西有个西街回民村,生产的牛肉美食畅销大江南北。

  一个土地面积只有29.8平方公里的小镇,却能成为山圩洲物资集散中心,而拥有一个开放型的水天门码头,这主要得益于区位优势。每到长江汛期,横山的航运便到了最为繁忙的时候。来自九江、江西的木排和景德镇的瓷器商船,可以直达横山港。而桥头两边的粮行和货栈,收购的大米、五谷、蔬菜、山货等农产品,又从码头上装进货船运往芜湖、南京、无锡,直至上海。

  据1993年版《繁昌县志》记载:“横山河主要河段流程8.5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河流虽不长,但因水系延伸广,因而灌溉水利的受益面广,连同资源物流量也大。因此以橫山为一个地缘圈的中心镇,在它的周围有四镇:东边有峨桥、南边有繁阳、西边有新港、北边有三山,与横山相距皆在10公里左右。

  徽商北上重镇

  当山圩洲三地丰富的物产及农产品绝大多数汇集到横山桥集市进行贸易和外运,这个当时地利物阜、市场繁荣的横山桥镇,吸引了徽州地区不少商人和农户,千里迢迢迁徙而来安家落户,或经商,或农耕。

  前些年,我参加编撰地方志时,发现当地有许多人都是来自徽州的移民。其中最早的是孙氏,于元至顺年间开始从休宁迁徙过来。宋以后又有章、高、杨、徐、艾、查等姓氏陆续迁移而来,他们大多数以农耕为主。接着纷至沓来的殷、王、许、鲍四大姓的徽商,集中落户当时的横山镇上,从事商务。这些徽商徽民,大多在他们姓氏宗谱的序文中记载着“皆因慕繁阳横山桥乃佳山秀水富甲之地而来”。这些人为横山当地的农业生产、商贸等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使横山一地逐渐发展成为皖江地区的商贸重镇。

  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横山集镇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东、西长街达两里路,一幢幢高大的徽派商住楼拔地而起,青石板红麻石铺筑的街道也比其他集镇宽阔,三孔大石桥高而坚固,市面繁华,一年四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生意兴隆。横山河港因靠近长江,又有小江上、下两个出入口,集市贸易,货物船运,可通江达海。每到江水涨上来,江西的木排和瓷器商船,可直抵码头和埠边。果蔬和山货等农副产品装上货船运往芜湖、南京、镇江乃至上海,返航时又可以运来城市里的布匹丝绸日用百货。那时候横山桥的名气可大呢!

  纵览徽商北上发展的迁移历程,大致可分两路:一条是青弋江水路,从徽郡出发,经桃花潭、黄村、章渡、奚滩、弋江、西河等乡镇而来;另一条是沿徽芜古驿道,过泾县、南陵两县,经榔桥、昌桥、许镇、奎湖等地而来。这一批又一批的徽商之民,有的便在途中的村镇上安家落户,为当地的村镇发展出了不少力,洒下了许多汗水。但这些古集镇,除弋江外,一般规模较小,在农耕时代难以发展。唯有横山区位优越,境内物产丰富,且又距离芜湖很近,水陆交通便捷,才能成为皖江商贸重镇,甚至被称为“繁昌首镇”。又因集镇居江南的“物华天宝”之地,市场繁荣,被世人誉称“小芜湖”。(孙以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7 06:09 , Processed in 0.2197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