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安徽人太牛,他凭一己之力收复三次台湾

[复制链接]

2629

主题

3003

帖子

967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22: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就面临着失地的问题,一个国家面临此等危机,即使在盛世,也是隐隐有败亡的危险。
我们说不肖子孙守不住家业,就会把家里的宝贝拿出去典当、抵押,而对于国家而已,最大的宝贝就是地,如果守不住地,看似是小事,然而慢慢地就会让整片国土沦丧。
在明朝天启年间,野蛮的荷兰殖民者,凭借海外的力量侵占了台湾,而此时一个英雄人物横空出世,对殖民者说:不!很快,他击溃了荷兰侵略者,率领着自家船队在中国历史上刷出反侵略的精彩的一页,他就是郑成功。
不过你如果认为只有郑成功才称得上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那你就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第四次,前面的三次都不是郑成功,而是一个安徽人,他本来应该被铭记,却被遗忘,他就是沈有容。


事情要从倭寇说起——
我们知道明朝的倭患很多,像蝗虫一样,活跃在东南沿海一代,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很大的危害,洪武二年,倭寇的入侵已经很严重了,到了嘉靖三十一年以后,由于日本进入战国乱世,倭寇的入侵更是达到了顶峰,政府屡次派人去剿灭,此时一些历史人物就登上舞台。
在这些人中功绩最大的沈有容,却没有被后人记住,原因是他过于正值的个性。沈有容是个非常有原则的然,当时他在福建当官的时候,中国的制度很有意思,所谓政绩看的是数字,而不是切实的效果。当地官员都有分配到“剿匪”名额,必须达到这个数目,于是就有了“冒功”的事。
当时越南的商船经过中国遇到风暴搁浅了,被沈有容手下擒拿,他们下跪求沈有容,说要将这200个人杀了,当倭寇报上去,沈有容不同意,说这么做不仁不义,所有他善待了商船的人,还供给他们吃喝,放他们回家。


这说明沈有容是个很地道的人。不过有能力的人总容易被嫉妒,沈有容就被小人诬告,说他以前剿灭的倭寇其实是商船的商人,这样一来沈有容不但无功,而且有罪,有“冒功”之嫌疑。
后来沈有容辞职了,不久倭寇又开始作乱,政府只好让他再度出山,当时很多官员对倭患毫无办法,沈有容一上台就将倭寇杀得片甲不留,斩首无数。
他"痛洗夙弊,鼓舞士卒",鼓舞了士气,日本人没有不对他痛恨的,而且都很怕他。
沈有容在民间招募兵力,亲自去擒拿倭寇,在广东交界再次与倭寇遭遇,斩首无数,立下大功,不过仍然因为有人嫉妒而被得到升迁,他相当于白干了。


沈有容治军严整而且经常为民请命,为官十分正气,跟包拯差不多,百姓对他都很感激。当时福建不是产量地,需要从广东进口,沈有容压着粮价,这才让百姓得到一条生路,百姓都很爱他,给他立了生祠。
沈有容平定倭患,没有问政府要一分钱,他的钱都是卖掉旧的材料和以前立功得的赏金,他基本等于免费位政府干活。后来沈有容修建水寨,修筑长堤,还防止土壤盐碱化加剧,命令士兵不得对过往商船随便放箭,在他的治理下,沿海一代倭寇不敢出没,只能进入台湾。
倭寇在台湾建立据点,烧杀抢掠,吓得百姓逃往内地,还向渔民征收“保护费”,让台湾百姓纷纷溃逃,对内地造成隐患。
此时台湾却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朝廷需要有人摆平这件事。


台湾自古跟大陆联系密切,孙权曾经派人去收复台湾,而隋炀帝时也派人进驻台湾,南宋已经将台湾控制在股掌之间,说明历朝历代都意识到了这个土地的重要性。
沈有容是平叛的最佳选择,收复台湾的希望就在于他,因为沈有容 "枭捷善战,每临敌先登,意气闲暇;两舟相隔丈许,提刀飞身过之,立斩数人,一舟披靡,而后众将士从之。又加以沉毅多谋,料敌出奇无穷"。
这样文武双全的将领去哪里找?
沈有容前后三次深入岛内,率领将士殊死作战,都以一当百骁勇无比,在沈有容用兵如神的战斗吓,倭寇不仅被斩杀数万,还逃之夭夭,救回了渔民三百人,台湾平息了十年。这是明朝在台湾展示霸气和主权最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唯一的失误是,官府没在台湾驻军,为之后的事情留下隐患。


沈有容立下大功回福建,又有小人诬告他,结果朝廷大出血,给了他六两赏金。
以一己之力,3次收复台湾,沈有容着实为民族英雄,然而朝廷对民族英雄一直不公允,朝廷一直是阿谀之辈的净土,是忠诚之士的坟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4 11:56 , Processed in 0.2845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