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茶安徽,绿海泛涛如诗画

[复制链接]

2445

主题

2587

帖子

86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9:3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芳菲岁月,神州大地,春茶飘香。在中国十大名茶的版图上,安徽就占有四席。
  在这个雨润百谷的时节,云游安徽,沏一壶“黄山云雾茶”黄山毛峰,饮一杯“绿茶王子”太平猴魁,品一品“镶着金边的女王”祁门红茶,啜一口“嫩蕊”雾里青,再喝一盅六安的瓜片茶,享茗茶飘香,揽江淮春光于怀。

  东至县龙泉镇茶园晨曦 杨文栋 摄

  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风光(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古徽州有句俗语“毛峰茶,富溪味”。位于北纬30度“中国黄金产茶带”的黄山富溪乡,是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那里峰高林茂,“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名副其实的云上茶乡。
  高山云雾滋养下的“黄山种”“黄山大叶种”茶树,将黄山的精华酝酿成了独具“香高、味醇、汤清、色润”特色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核心产区茶谷——富溪乡风光(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每年清明谷雨前后,黄山桃源野茶谷都会迎来一年中繁忙的采茶季。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
  采茶姑娘们身背茶篓,采摘初展芽叶,再由制茶师傅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数道工艺,让黄山毛峰从“形”到“味”,都保持自然天成的状态。慢工出细活,方可成就一杯正宗的黄山毛峰好茶。

  黄山市黄山区桃源野茶谷(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黄山市黄山区黄山毛峰核心产区——富溪产区(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与别的绿茶不同的是,黄山毛峰形似雀舌、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端坐欣赏一朵朵肥壮翠嫩的芽叶在杯中舒展沉浮,茶汤清澈、白毫尽显,淡淡的兰花香从雾气绕顶的杯中溢出,清香扑鼻、味醇甘爽。

  黄山毛峰(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黄山毛峰不仅可用来饮,还可用来吃。揽江淮茗茶,品皖美好味道,黄山毛峰汪丫鱼,鲜活水灵的汪丫鱼炸至酥香,点缀以兰香馥郁的黄山毛峰,汪丫鱼的鲜美与黄山毛峰的甘醇彼此交融,给食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味觉上的惊喜。



  黄山毛峰汪丫鱼(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嘉木生佳地。每年谷雨前,黄山猴坑村都会举办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如果你来到猴坑,一定要去看一看百年猴魁茶王树,品一品有着“绿茶王子”美称的太平猴魁。

  黄山市黄山区太平猴魁茶园 周诚 摄






  太平猴魁茶叶鲜叶(组图)(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清晨采摘的茶树叶,当天就得完成摊青、捏尖、整形、烘干等数道工艺,每一道工艺都很是讲究。就拿“捏尖”来说,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将杀青后的鲜叶一根一根地捏尖成型。只有捏尖到位了,才能达到“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品相 。






  太平猴魁产区茶园风光(组图)(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太平猴魁“摊青”“捏尖”等制作工艺(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与其他绿茶比,太平猴魁更耐泡,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冲泡后的太平猴魁,根根如旗枪傲然竖立,满杯葱绿,甚是好看。俯首嗅之,茶香四溢,满腔都是层层叠涌的清香鲜爽。



  太平猴魁(图片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九山半水半分田”,说的是安徽南大门黄山祁门,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得主祁门红茶的家乡。






  祁门县环沙茶园(组图)(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与绿茶不同,祁门红茶是发酵茶,制茶工艺复杂。其中有一道工艺叫“匀堆”,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根据不同的茶叶级别,将不同产区的茶叶拼配在一起,以保证祁门红茶的最佳口感和色泽。



  祁门红茶(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一杯祁门红茶端上来,先不要急着品尝,光是闻那似花似果又似蜜的“祁门香”便足以令人陶醉。袅袅雾气氤氲着琥珀色红亮的茶汤,轻啜一口,香气馥郁,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唇齿留香。



  祁门红茶(图片来源:安徽画报)
  安徽有美景,安徽出好茶。古往今来,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画。宋代诗人陆游曾作诗“秋浦万里茶人到,笑说仙芝嫩蕊来。”他在诗中提到的“嫩蕊”,即为安徽名茶“雾里青”。



  “雾里青”(图片来源: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采自高山云雾间的“雾里青”,茶汤嫩绿明亮,根根鲜嫩的芽叶随水流上下翩跹,玉兰花香细腻馥郁,沁人心脾。
  位于皖西的六安,南靠巍巍大别山,北临滔滔淮河水,青山秀水孕育了另一种安徽名茶——六安瓜片。据史书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六安瓜片,自唐代便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清代更是被奉为贡茶。



  金寨县西茶谷景区(图片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六安瓜片的传统制茶过程中,“拉老火”最具特色。由两位师傅抬起一个烘笼放在炭火上,2秒到3秒后再抬下进行翻叶。每个烘笼的茶叶要被抬上抬下120至160余次,这是形成六安瓜片独特的色、香、味、形的重要环节。



  金寨县西茶谷景区(图片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谷雨前后,六安金寨西茶谷,千亩茶树争相吐绿,满坡芳茗露华浓,目之所及处皆为青绿。春风拂过,茶波涌动,蔚为壮观。



  金寨县西茶谷景区(图片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茶园采茶女(图片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六安人的一天往往是从一杯瓜片茶开始的。一片片叶面背卷、形同瓜子、色似翡翠、略带白霜的六安瓜片被投进杯中,芽叶舒展开来,嫩绿鲜活,汤色碧绿。细品慢啜中,漫山遍野的大别山春色,连着滋味醇美的瓜片茶香一起流进了心里。






  六安瓜片(图片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六安瓜片也是可以入菜的。一盘红肥绿瘦的六安瓜片炒虾仁,虾仁白里透红,瓜片碧绿清新。细细咀嚼中,瓜片的茶香与虾仁的嫩滑,丝丝缕缕于唇齿间缠绵流转。



  六安瓜片炒虾仁(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一个“茶”字,是“人在草木间”的深情,是春天留在绿水青山的注脚。纵使我们现在不能远游,亦可在一杯春茶里,细嗅皖山皖水的草木清香,感受美好安徽绿海泛涛美如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6 03:43 , Processed in 0.2338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