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复制链接]

2453

主题

2595

帖子

87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14: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小物件的背后,
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


又到一年的尾声,再过几天,便是新的一年,
曾经,拍一张全家福,是多少家庭的新年仪式。
如今,谁还记得家里那本厚重的相册,封面土里土气,翻开发黄的相纸,里边夹着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那些没塑封的相片早已褪色,甚至发霉。
但,相片里的景和物,却是人们实实在在地经历过。
第一页可能是爷爷辈的全家福,那时的家庭很壮大,再翻几页,会看到父母辈的结婚照,还不是西装婚纱照;小时候自己在影楼的照片……
正是这些照片,在时代洪流中抓住了变化的瞬间。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最能直观体现这种变化的,便是家庭。

图 | 《我爱我家》




70年代,朴素年代

这是车、马和邮件都很慢的时代。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人们喊得最响的口号。
此时,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那会大家还住在筒子楼里。
每一层楼都有一个长长的走廊,两边排开是一个个单间,楼道即厨房,厕所和澡堂都是公用的。
每天一到饭点,油烟四起的楼道是一阵阵谈笑吵闹,时不时还飘来炖菜的香味。


图 | 这种筒子楼的原型是苏联的赫鲁晓夫楼,曾被大量推行。这些楼现在被叫做老破小,但以前算得上豪华公寓。因为,那时只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有资格分到这样的房子。

这一方小天地,撑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那时候,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跑到楼下吼一声“XXX,下来”,便结伴肆意玩耍。
扔沙包、滚铁环、跳方格……无论时隔多少年,想起来嘴角依然会带着笑。




那也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需要凭票换物。小孩子帮大人排队换购,是那一代人的日常。


1999年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一段对话,就还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崔永元:我听出来了,这个定情物实际上就是没送成,那结婚的时候就得有像样的彩礼,有没有?
宋丹丹:说出来都不怕大伙笑话,他家穷的管啥完应没有。
赵本山:别巴瞎,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崔永元:还有家用电器呀?
赵本山:手电筒么!

手电筒也算得上一种电器,这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幽默。
而在当时的阔绰家庭里,讲究的是“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与缝纫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它们,又叫做四大件。
那时,男方拥有这四大件,才有底气去提亲。


自行车,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骄傲,一辆“永久”便是现在的宝马。
当时,上海永久打出“与爱人同行,永久最好!”的广告语,那时的自行车写满了普通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单车即财产的年代。一个人的单车丢了,公安局都会对此立案侦查。
而手表,则是相当于奢侈品的存在。
看手表的姿势一定要够拉风,先一个抬手,再对着天空,慢慢亮出手表,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看到。


那时的妈妈们,个个都是缝纫好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不是开玩笑。


不可不提的,还有老相框。一个家族的传承与变化,都在这里面。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毕业时的小叔子、结婚时候的爸妈和小时候的全家福……


那时,结婚照走的是简洁风。
两人身着草绿色军装,戴着五角星帽子,背对着白墙,肩并肩一起看向镜头。
这张结婚照,是当时少有的仪式感,写满了父母的誓言和承诺。

图 | 来自知乎@CVC摄影


即便那时的生活远谈不上富足,但人们心态却很平和。
北大教授金开诚在《书斋的变迁》一文,写出自己和家人是如何在10平米的空间生活。
“房中有两张书桌,一张给孩子用,以便她好好学习。半张给爱人备课写文章,另外半张亦归她,用来准备一日三餐。

房中还有一张双人床,晚上睡三个人,白天便成为我的工作之处。无非是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床前,把被褥卷起半床,放上一块没有玻璃的玻璃板,就可以又看书又写字。

藏书就在床下,往往一伸手就可以拿到床上来用。”

那时他们坚信,只要靠双手努力奋斗,在贫瘠生活里也能长出花来。




80年代,激情年代

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人们竭力奔跑,努力抖擞掉70年代的包袱。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市场的活跃,人们的钱包变鼓了,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
很多人离开了筒子楼,搬进了单元楼。


在装修上,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装饰。
首先,给客厅的白墙漆成绿白色,颇有一丝雅致。
在家具上,组合柜成为当时的潮流。桌面开始有一些精致的摆件:座钟、陶瓷杯和绿色台灯。
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生活的品质。
在家庭电器上,四大件也跟着升级,变成了“新四件”:彩电、冰箱、空调和洗衣机。

图 | ©历史剪影


当时的一台彩电高达600块,并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有人回忆称:小时候看电视,都是蹭来的,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去村口的商店……
到了1983年,中央台播出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从此,打开电视看春晚,和节目一起跨年倒计时,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必备活动。

图 | 王景愚、刘晓庆、马季、姜昆


那时的电视剧也都很经典,《红楼梦》、《济公》、《上海滩》和《排球女将》……
一到点,很多人便蹲守在电视机面前,跟着剧情或哭或笑。

图1 | 《红楼梦》


图2 | 《排球女将》


还有露天电影,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那时候,人们都是自己带着板凳或席子,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再之后,随着中日建交,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追捕》、《阿信》、《排球女将》、《铁壁阿童木》等等国外影视剧,涌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图1 | 《追捕》


图2 | 《阿信》


那时候,爸爸们热衷模仿高仓健的风衣打扮,家里也张贴起了各类明星海报。
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便凝聚起了中国家庭团团坐的欢乐时光。


再说回洗衣机,那时候还分单双缸洗衣机,新生代们一定很陌生。因为它早就变成了古董,退出人们的生活。
但在80年代,它还是新奇玩意。
一开始的单缸洗衣机,还是洗脱一体。后来出现的双缸洗衣机,则是一边洗衣服,一边脱水。


与此同时,私人饭馆也迎来了春天。
1980年,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


随后,越来越多的私人饭馆出现在大街小巷。
甚至还多了不一样的选择:洋快餐。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落脚在北京前门的繁华地段。
那时候的宣传还很接地气,一出场便打出“美国肯德基家乡鸡”的口号。


这会,套餐还不是经典的“薯条汉堡可乐”的搭配。
点上一份9.9元的套餐,便囊括了:两块原味炸鸡、一个鸡汁土豆泥、一块面包、一份卷心菜沙拉,再搭配一杯百事可乐或美年达橘子汽水……
人们嚼着这新鲜炸鸡,喝着汽水,心里感叹着:原来,这就是洋玩意啊。
此外,那时的人们也热衷于用胶卷相机,记录生活的细枝末节。
比如和朋友们的玩耍聚会、小孩子的成长、过年时的全家福……
而父母的结婚照,也变成了西装婚纱照:

图 | ©CVC摄影


当然,也有人喜欢去影楼拍照。
一来有专业师傅把关,二来有各种背景纸可供选择:天安门、布达拉宫,或者国外景点等等。
即便摆拍痕迹严重,画风奇特,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因为这些背景纸,便是当年的滤镜。
那时,胶卷照从拍摄到洗出来,是需要等待的,并不像现在手机一点一按便拍好。
于是,人们更珍惜这一张张照片,会专门用相框裱好一张照片,或是放进一本相册。


正如这些彩色照片,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此时,自行车也慢慢被摩托车取代,一切都在跟过去告别。




90年代,变化年代

1987年,钱天白向世界发出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与世界接轨。
这句话,奠定了90年代的基调。
1993年,国家宣布放开粮油商品的供应,从此告别了凭票购物的时代。
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机年产量已经高达3500万台,已经满足了大部分家庭的需要。
那时候人们或许在讨论《渴望》、《封神榜》和《三国演义》。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一句话喊出了多少人当时看《渴望》的心情。


剧中主角们的情感挣扎和欲望,也正如这个年代的人们:看似内敛,但其实逐渐开放。
那会,中国孩子们都在电视机前追着两个泳装兄弟,跟着他们环游世界。
这个动画便是《海尔兄弟》。


片头曲一响,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都随之唤起:“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
这个动画,是当时风靡万千家庭的海尔冰箱,斥巨资拍摄的。
那时,人们也拥有了一台浅绿色的冰箱,上边用于冷冻,下边用于冷藏。


这会,《我爱我家》正在电视上热播,剧中人也是当时人们的状态。


比如刚买上BP机的贾志新,就忍不住炫耀:“5247711呼8829,不信你呼一我试试。”


这也是当年父亲们别在腰间的装备。只要b p机一响,人们便迫不及待找到公共电话亭直呼回去,念出一串号码,便连起电话那端的人。


当时,不同代码代表着不同的“暗号”,甚至有人发明了特有的数字表达。
一串简单的数字,却藏着当年人们的小心思。


摩托罗拉的bp机是当时的标配,而同牌子大哥大则是更阔绰家庭的选择。




还有席梦思床垫,一句霸道的广告语——“不是所有的床垫都叫席梦思”,让它从此成为了无数家庭的标配。


也是在这个时候,小霸王游戏机出现了,小孩子的童年有了新的“小伙伴”。
1993年,小霸王推出第一代学习机,还请了成龙做代言人。一句 “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语家喻户晓。
打着学习的幌子玩游戏,是这一代孩子的默契。


那时,人们还是用录音机听歌,按下开关,把磁带放到卡仓,再按下播放键,慢慢听,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这时的华语乐坛正值“神仙打架”,家家户户都收藏着林志颖、BEYONG和周杰伦等港台明星的磁带。
听到一首歌,人们便能立马说出这是哪张专辑,哪一年发行。


听过磁带的人,势必都干过这样的事:用铅笔倒带听歌、整齐把磁带码在一起、给盒子贴上胶纸防磨损……
墙上也早已贴满港台明星海报,比如刘德华、林青霞、邓丽君……


“下馆子”也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日常。
当年,肯德基掀起的洋快餐之风,又让“后起之秀”麦当劳助推了一把。
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罗湖区的商业街开始营业。
此时的人们大概不会想到,这个洋玩意在十几年后,会成为人们的日常饮食。


在衣物上,人们也开始追求更多的时尚。真维斯、班尼路和以纯等专卖店或外贸店,成为了人们最常逛的地方。
妈妈们也开始打扮起来,梳妆台上多了化妆品,脚下则穿上了当时最时髦的塑料凉鞋。


1994年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一个叫“互联网”的新鲜玩意,开始进入到中国平常百姓家里。
那会,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上网冲浪。
而往后,这一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元年。
到了1999年,一个叫马云的青年爬完长城,决定要建立一个“不一样的”的公司。
待他回到杭州,便在一所公寓创立了阿里巴巴……
90年代的这些变化,就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扰乱了空气,却在往后的日子引起了巨变。

图 | ©Alain Le Garsmeur




千禧年,崭新时代

悄然而至的千禧年,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世纪的开始。
此时,家庭消费随着“中国速度”飞升起来。人们的生活标配变成了:汽车、商品房和娱乐消费。
住房,是中国人永远关心的主题。
2000年,商品房一经推出便炙手可热,人人抢购。
红木家具也在此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交通的发达和便利,也掀起了一波旅游热和留学热。
而即时通讯,则进一步缩短了人们的距离。
人们津津乐道:地球村不再是梦想。
2004年,小灵通因成本低,资费便宜,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那时,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穷人的蜂窝”。


此时的信息来往,还只能用简单的文字,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情包。但聪明的人们,还是发明了更多有意思的表达——比如用各种符号打成的表情。
也许,人们的表达方式是有些笨拙,但却充满了心意。
当时的短信最高储存量是200条,人们会细细甄选信息,保存最有纪念意义的短信;甚至有的人手抄短信,只为了留下那些字句带来的美好。
再到后来的诺基亚,那个“握手”开屏的页面,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那时,人们常用“砖头”来调侃摔不烂的诺基亚。如今,已成为一种过时的笑话。
待到2005年后,大多家庭都拥有了一台手机。
那也是VCD机最红火的时候。
哪怕最高分辨率只有352*240,也不妨碍人们沉迷于此。
因为最新大片如《A计划》、《警察故事》等,紧张刺激的剧情早就把人们思绪全部带走。


一部VCD机,便是90后的集体记忆,也是他们最早的电影启蒙。
当碟片卡顿,人们便会拿出清洗剂喷一喷、擦一擦,再放进碟机继续播放。
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还会用VCD唱卡拉ok。
周末,大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里的MV,拿着麦克风,跟唱着一句句歌词……

图 | 《我爱我家》


一直到2009年,VCD被人们淘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可从前那些场景,哪怕再过很多年,估计也忘不了。
那时候,MP3和MP4也还不是老古董,无数年轻人用它听了一遍又一遍周杰伦、艾薇儿和林俊杰的歌。


而小孩子,则在电视上收看了很多外国动画:《神奇宝贝》、《数码宝贝》和《蜡笔小新》等等。
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个新的玩具:数码暴龙机、四驱车、YOYO球和游戏王卡牌……




此时,大头贴也正在学生圈风靡。
那会,拍照前会和朋友们精心挑选卡通背景,凹尽各种造型,拍完便贴在钱包、留言本上。
如今回忆起来,谁还没有过这般青涩的校园青春。


电脑也已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家庭。
这会还是厚重的电脑台式机,打开页面是最原始的灰色系统页面,上网还是靠拨号上网。


平时,网速能达到50kps已算不错,也仅限于打开几个网页和qq聊天。
电脑上的游戏,无非是扫雷、三维球、单机游戏,或者一些简单的网页游戏。

图 | 扫雷


那时候,判断一个人会不会电脑,全看这人的打字水平。
市场上甚至还有专门的打字班,想必每个“打字人”都经过金山打字通的游戏磨练:
在“激流勇进”关卡,打不出单词,青蛙便要扑通地掉进河流;
在“警察抓小偷”的关卡,敲下一个字便开始惊险的“猫抓老鼠”的追逐……


网购,也开始在这个年代掀起一个小浪花。
2004年,阿里巴巴开始试水网购。
那时人们只当它是昙花一现的存在。这会尝试网购的,一般都是电脑发烧友。
此时的网购还像杂志订购,要先去银行转钱到对方账户,对方收到钱后才开始寄东西,用的还是邮政快递。
全民网购的热潮,要到2008年后才逐渐形成。
比起网购,人们更喜欢的是网上聊天。
同年,中国的SNS也发展迅速,出现了51.com、开心网和校内论坛。
人们开始在线上与熟人聊天,变成了“网上邻居”,甚至带着新鲜劲去qq聊天室冲浪,“穿”着一身qq秀,和陌生人聊天。




人们也喜欢在网上表达自我,开始在博客和QQ空间发表文章和说说。
甚至,博客也变成了名人发表信息的平台,比如李湘就曾在博客,发表了和李厚霖的离婚信息。
那一年流行语是:你偷菜了吗?
有的人甚至会定好闹钟,一到点就去偷菜。


到了2009年,新浪微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智能手机也随之出现。
这刷新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手指一滑,就是一个按键手机时代的结束。
同年11月11日,淘宝推行了商城促销日。这本是个无意之举,却为未来的“双十一狂欢”埋下了伏笔。
这个世纪最初的十年,一切发展都很快,就连爱情似乎也变成了一种速食。
这种飞快的发展,也裹挟着一颗颗浮躁的人心。




10年代至今,我们的时代

新世纪的十年,早已奠定好一切。
2010年,乔布斯带着一部“最薄的手机”出现在苹果的发布会上。
正是那部曾在线下卖断货的iphone4。
往后,不同品牌的手机在每一年都会推陈出新,让人们眼花缭乱。
人们对款式喜新厌旧的速度,还跟不上产品的迭代。


2011年的1月,微信诞生。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绿色图标,将会大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次年,微信推出了免费视频、语音通话功能。这让人们不再是拨号打电话,而是直接语音通话。
再过四年,微信红包也出现了。


2014年,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人们出门购物,不再是打开钱包拿出现金,而是扫码支付。
只需要用指尖划几下,人们就已经在网络上完成了货比三家,再一键下单便能拿到远在千里的快递。
甚至,人们吃饭不需要在厨房忙活,也不需要下楼找餐厅,而是在手机打开app,外卖员便会送上门。


这些年的变化,也足以改变一个节日的含义。
双十一,一开始只是高校的光棍节文化,最终在电商推行下变成一个购物节。
我们从2G冲浪到4G时代,再到如今的5G时代。
“小康家庭”从一个口号,慢慢成为了现实。
智能家居,已不再是科幻片的场景,成为现实。
人们的一个按钮或一句话,便可以让机器们打扫整个屋子。


手机,变成了人们的命根子,丢了手机就像丢了魂。
同时,也让人们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
社交网络越发达,线下的人际关系反而越被人们忽略。
人们很容易在网上聊嗨,但对线下的关系却很难踏出第一步。
于是,餐桌上的人们双目皆对手机,而不是对方的眼睛。


“内卷”也慢慢成为一种现象,人们开始996、007式地奋斗。
大部分年轻人的身体,却早早得了各种职业病。
随着人们垮掉的身体,还有情绪。
人们齐头并进,又挤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追逐更好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代。
新事物打起一个浪花,转瞬间,它便会淹没在众多浪潮之中。
我们身处其中,可能会有些“当局者迷”的感觉,有时也难免迷茫、困惑。
但又正因我们生在这个年代,所以才更需要奋力地生活,去感受这个时代的一切,并认识到其中的问题。


写在最后:
正如罗大佑的歌里唱道: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纵观过去的几十年来,我们从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从筒子楼到商品房,从“三转一响”到智能家居,从黑白电视机到互联网电视……
家庭变迁的几十年,也是中国巨变的几十年。
而我们,也都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上了不止一个台阶,但同时也被这快节奏的生活推着,时常忙到喘不过气,总感觉缺少些什么。
我们开始会怀念80、90年代,想念那时的人和事。
似乎,过去的日子自带一层滤镜,它们总是自由而美好。
人们唏嘘道:这些美好早在时代的巨流中消散。
是啊,变化太多太快了。正如崔健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变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日常。
人们在不断地衡量新旧事物,是该迎接,还是抛弃?
这些选择,充斥在这个时代。
或许,如何在这快速的变化中自处,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那些令人怀念的70年代家庭摆设
2、腾讯新闻:家庭记忆30年
3、美篇:黑白记忆:80到9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变迁
4、知乎:70、80、90年代至21世纪住房变迁!儿时的家,满满的回忆…
5、知乎:请回答1970 | 独属于那代人的筒子楼回忆
6、海南周刊|买买买!不同年代的消费记忆,你还记得吗?
7、虎嗅:29年前我第一次吃肯德基
8、看客insight:中国家庭最需要的东西,40年来有哪些变化
9、中国新闻网:回忆杀!这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老物件,你用过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0 17:46 , Processed in 0.2414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