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懂这五个字,你就能明白中国人的信仰

[复制链接]

2139

主题

2544

帖子

8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00: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物道君语: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的信仰。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可是,什么是信仰?无非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哲学。就像在中国大地绵延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早已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尤其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它提醒着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融。三省吾身,使其也成为国人对自我最高尚的期许。


常,意为准则。五常之说,源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原先仅是“仁、义、礼”。后来,孟子加了“智”,到了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之说,渐渐地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原则,恰如信仰。
儒家五常,在漫长的岁月里,就像天上的星辰,指引着无数先人们,进退有度,前行有方。
时至今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更需要心中有明灯指引。
读懂了五常,或许我们就懂得如何过好这一生。




仁,是五常的核心,亦是它的精神底蕴。朱熹曾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何为仁?《说文解字》里说,“亲也”。仁,意为对人友善、相亲之意。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对他人的恻隐之心,那一份共情的能力,便是仁的开始。


据说,宋朝皇帝赵祯有一次在宫里吃饭,突然吃到了沙子,硌得牙疼,赶紧吐了出来。但他不忘告诉宫女:“千万别声张我吃到沙子。”
即使自己受到了影响,面对下人的过失,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责备别人,而是体谅他人的难处,这是他的仁慈。因此他逝世后,被封为仁宗。
仁,是最高,亦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难?
其实,说起来没那么复杂。仁者,爱人也。不过是在生活之中,凡事不要只想着自己,多一点换位思考。




“羞恶(wù)之心,义之端也。”义,是五常的心绪性情、外显标签。
《周易》有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儒家看来,仁义是密不可分的。
孟子将“仁义”并称,不恃强凌弱,是“仁”的衍生。“义”是在仁爱的基础上做出的情绪波动,秉承正义而发。义还表达着正义的态度,与中正之道照应,并非无视规矩,而是出于社会责任做出的不妥协,匡复公理的凛然。
关公与刘备在下邳失散,身陷曹营。得知刘备下落后,他便护着嫂子,过五关斩六将,走上寻兄之路,终在古城重逢。是为“义”的体现。


人字出头,加一点,便是“义”。在别人有难时,出手相帮,即为义。在利益面前,坚守着人与人的情谊,是为“义”。有再大的困难,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亦为“义”。
五常中的“义”,是一个人的脊梁。有义之人,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心中有剑,站稳脚跟。




“礼”是五常中顺天而发的秩序。《说文》里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意为履行敬拜活动。
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如果仁是内心的精神,礼便是外在的呈现,它就像法度,提醒着我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要做。也正是仁厚之心产生宽然的规矩,才能支撑社会稳定繁荣。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不服大臣蔺相如,总想去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得知,总是避而远之,甚至绕路而行。
手下不解,他解释道,秦国不敢侵赵是因为有自己和廉将军的缘故,怎能两虎相斗,他人坐收渔翁?所以让着廉颇,是为了国家着想。
廉颇闻听,大受感动,负荆请罪,传为佳话。
正因为有了蔺相如的以礼相待,才有了后面彼此的理解与豁达,更是以大义稳定了国家社稷。就像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潜移默化,是无形之中礼的力量。
礼者,示人以曲也。有礼,才有分寸,做事不卑不亢,在合适的区间表达。进退有据,谦逊有礼。




“智”是五常的思辨综理、才于大道的聪颖。
智,上半部为“知”,指知识,又有“有的放矢”之意。下半部为“日”,是指太阳,意为有生命力的知识才是智慧,又有君子说话要一语中的的含义。
当年孔子在乡间,不爱说话,给人感觉温和谦恭。但到了祭祀宗庙和讨论朝政时,他又能对答如流,颇有见地。
这是他的智慧:“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与他人说时不说,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时却说了,是失言。真正的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智慧,并不只是了解天地之道,通晓万物之律,还须洞悉人世之理。它能让我们分辨是非善恶,不然义、礼无法履行。
人生在世,最好的判断,必是通晓大道智慧而做出的,并非一时利益所诱的小聪明。但智慧的习得,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日日练功夫,在纷繁的世界里不断精进。集各家所长,渐显本色精华。




“信”是五常的处事哲学、执行标准。
信者,人言也。《论语》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守信要符合道义。
孔子有“君子贞而不谅”,“贞”就是信仰的正道,对天地而言的大信。“谅”指不分是非的为信而信,是无原则的小信。
春秋时代,“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年轻时告别妻儿,一路流离,到了秦国才出人头地。可是,待返去接妻儿,家里无人。兵荒马乱,也无从寻觅。


多年以后,在相府的宴席上,一位老妇人唱起了歌,句句是当年离别的场景。他定睛一看,何不就是妻子杜氏?曾经芳华正茂,如今两人都两鬓斑白,四十年就已过去了,他们都没放弃过对方,都信守了当初的承诺:无论荣辱,绝无二心。
信,是你给予他人的承诺,本质是自己要坚持的信念。
“人无信不立。”这个时代能秉承信念,坚守信用已难能可贵。特别是面对诱惑时,如何守住内心的“信”。脚踏实地,相信你所耕耘的成果,人生终有值得被信赖的交代。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它构筑起了中国人的价值体系。
然而即便五常皆能身体力行,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处事策略。君子贞而不谅,需要用大智慧去调和这些品德和规范,亦不可一味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这就需要中庸之道。
今天很多人都以为中庸就是平庸、没主见。其实那是很大的误解。
“中”是合适的、恰当的。“庸”为需要、需求。“中庸”就是“恰当的需要”。真正中庸的人,不卑微也不奢侈,“他”和光同尘、厚积薄发。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便是以中庸和谐为构架,它们之间互为表里,各有千秋,能让我们在生活的反反复复里,取得一种美好而微妙的动态平衡,是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合理化的根本原则。


读懂了五常,也许就懂得了人生。因为它蕴含的智慧,博大精深,值得这一生不断琢磨、反复品味,永远都有新的感受。
五常是华夏文化浓缩的翘楚,儒家体系的至上精神,享自然道统的境界,表达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庄子》有记,仲尼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不论是情感、智慧形而上的社会,还是万物形成的自然体系,秉承了互通的哲学思辨,以达天成和谐。人生于自然,承寰宇之气,在孜孜不断的发展中,于灵魂内,应运五常的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0 19:42 , Processed in 4.8771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