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电视的时代,谁是普及三国故事的主力军?

[复制链接]

2370

主题

2565

帖子

88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2: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 文 约 6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早在电视未普及的时代,品类丰富的《三国演义》题材的连环画一直是传播三国故事的最大主力军。如今“小人书”虽已不再风靡,但它的确曾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几代人。在20世纪,它们是向我国的孩子们普及三国故事的最大功臣,即使是热衷制作三国题材作品的日本,对于三国故事的叙述、人物形象以及场景的塑造,也无不在向我国连环画取经。

桃园结义,《三国演义连环画·桃园结义》封面图,徐正平、徐宏达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也是众多三国题材连环画中影响力最大的版本

三国连环画之前身

连环画颇具年代感,其起源更称得上源远流长。广义上,以多张图画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都能叫连环画。按这个标准,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棺上,发现有“土伯吃蛇”和“羊骑鹤”的故事,可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连环画”。到东汉时期,这种故事画内容变得十分丰富,除了绘画之外,还有在当时被称之为“题榜”的文字说明。从东汉到魏晋墓葬中也出现过以多块画砖表现墓主一生的艺术形式。

成书于元末明初 的《三国演义》虽然以陈寿 《三国志》为骨,但故事构架中也吸取大量民间的三国故事,其中《三国志平话》是主要取材的来源之一。巧合的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故事插图,也正是来源于这本约8万字,但文笔粗糙、市井气十足的平话。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的成书让三国故事的影响力迎来了新一轮扩张。明朝前期,关于三国故事的绘画明显增多,而且已不限于简单的民间话本插图,紫禁城中宫廷画师也乐于绘制三国。生活于明宣德时期的宫廷画家商喜不仅绘制过精美细致的彩色人物画《关公》,还绘成了表现关羽水淹七军擒斩庞德事件的《关羽擒将图》,成为经典三国题材传世名画。通过这些画作不难发现,至少在明朝前期,关羽的形象已经和今人印象中的关公非常接近。稍晚一些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有一处表现宫中伶人正在演出“三英战吕布”,也能明显看出当时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的形象基本定格。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局部),明代,宫廷画师,绢本设色。这是一幅反映宫廷生活的风俗画,反映了成化二十一年(1485)明宪宗朱见深元宵节当天在内廷观灯、看戏、放爆竹行乐的热闹场面,其中有宫中伶人演出三国故事“三英战吕布”的场面,刘、关、张形象已基本与 《三国演义》 中描述的一致

明中期以降,商品经济日益勃发,市民阶层壮大。心思活络又懂市场规则的书商们看准了市民文化消费这块肥肉,满怀热忱地投入到小说出版业中。至万历年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图文结合的《三国演义》,如万历十九年 (1591) 刊刻的《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 (王希尧绘) 、万历三十年 (1602) 刊刻的《新契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 (郑少垣绘) 等等,这一时期各种图文结合本《三国演义》层出不穷,但图画的形式大同小异,如笈邮斋藏版的《全像英雄三国志传》,连排版方式都与元至治本《三国志平话》一样,列于书页上方作为小说插图使用,上图下文,图片约占页面3/4地位,插图大多为简单的线条画。一直到晚明,开始出现独立的高清大幅线条画绘本。这类刻本的出现不仅在当时是一重大突破,也具备了日后三国题材连环画之雏形。

古本《演义三国志》 二十卷,明万历奏印本。此本 《三国演义》 为全幅整版图,对于插图本 《三国演义》 的流变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小人书画者有多卑微?

近现代意义的连环画是什么形式呢? 从20世纪过来的人肯定不会陌生,连环画又被称为连环图、小人书等,虽然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但无论哪种连环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连续的图画来对故事进行叙述,图画为主,但每图皆配以文字进行解说,非常通俗易懂。 老少皆宜的三国题材连环画直到民国时期才算真正发展起来,其发源地正是被称为“中国连环画摇篮”的上海。

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首次推出五部中开本的“小人书”,名为“连环图画”,其中包括了陈丹旭绘制的《连环图画三国志》,全书分为三集,每集有八册,每册32图,共计768图,全书有1/3为文字部分,已经具备了连环画图文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特征。而且从这版《连环图画三国志》中,仍然能从“回回图”回目的题目上,看到其脱胎于传统章回绣像小说的痕迹。

20世纪30年代,三国题材的连环画再度成为无数市民期待的作品,尤其是当时的畅销连环画作者朱润斋先生亲自创作,更令时人心潮澎湃,但这位画家创作三国故事的历程也最令人唏嘘。朱润斋年少时在私塾读书,接触过一些先生,随他们学习国画及书法,临摹过吴道子、阎立本、唐伯虎等先贤的作品,加上朱润斋自身对古典名著热爱,对京剧也颇为熟悉,这些都对他日后的创作题材及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连环图画三国志》,陈丹旭绘,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三集,每集有八册,每册32 图,共计 768 图

辛亥革命后,刚过弱冠之年的朱润斋离开家乡,来到资本云集的大都市上海谋生。最初朱润斋只是绘国画贩卖,但收购量很少,后在绘制过连环画的画友李树丞和何伯良的影响下,朱润斋也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不久后就由上海宏泰书局出版了他的首部连环画《呼延庆》,从此以连环画为终身职业。当时以古典小说改编连环画的作品不在少数,但涉及人物形象、动作等问题,基本沿袭了清代习惯,照着戏台抄,作品皆是浓浓的戏曲风 。

朱润斋的连环画,大多数都是靠自己改编,人物形象也尽可能避免照搬戏台,以写实的手法进行绘制。 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朱润斋已出版了几十本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连环画作品,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是《天宝图》,其次则是尚未完成的《三国志演义 》。

在创作三国连环画时,他对于人物的塑造注重其性格和表情,尤其是主要人物的登场,力求塑造出他们既各不相同,而又特点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为此,他时常反复琢磨,体会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据朱润斋的儿子朱光玉回忆,在父亲创作三国连环画那段时间,有次母亲看见父亲手握钢笔,表情痛苦,忙问他是否身体不舒服。朱润斋却回答:“不不,我在这里进入人物角色,像演戏一样,在体会画里的人物心情。一定要这样,才能把人物画得生龙活虎呀!”

为了在连环画中更好地表现三国英雄们的动作,朱润斋代入到什么地步呢?一次宏泰书局的老板蒋泰根来到朱家,一进门就看见朱润斋拿了一把长竹竿大扫帚摆着架势。蒋老板问:“朱先生,你画画这么忙,还大扫除?”朱润斋说:“哪里是大扫除,我正在过五关斩六将。来来,你给我扮几个关羽的动作。”当场让蒋老板做起自己创作的模特来。

这种创作精神让朱润斋的《三国志演义》才出了一部分就广受好评,催更的读者不计其数。的确,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布景,都打破了当时古典小说题材连环画千篇一律的戏台风,人物绘制笔法细腻,战争场景恢宏大气,而且每一张图都配以几十字到百余字的文字说明,详细解释了图中场景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对三国不了解的人,也能通过这一幅幅连环图上的文字解说了解三国故事。从这个层面上看,朱润斋的《三国志演义》连环画真正算得上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

20世纪30年代,朱润斋绘的《三国志演义》连环画“三气周瑜”章节,讲述周瑜志得意满在船中谈笑,欲用计取荆州,结果遭孔明识破后兵败,被张飞打得落荒而逃的场景

然而在旧时代,“小人书”地位非常卑微,尽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却始终入不了那些所谓上流社会人士的眼,从事连环画职业的画者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出版发行的权力也掌握在出版商手中,这些画者则是被资本家剥削的对象,即使是当时颇具盛名的朱润斋也不例外。朱润斋积劳成疾,患上肺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为了生活却只能带病画画,最终病入膏肓,于1936年5月病逝,年仅46岁。据其子回忆,朱润斋去世时,家中贫困得连一口薄棺都买不起,宏泰书局的老板却还说风凉话:“朱润斋倒死得干净,可我断了半只臂膊怎么办?”这“半只臂膊”所指的正是没有画完的三国连环画,这部未完结的《三国志演义》也成了朱润斋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经典问世:上美《三国演义》

朱润斋去世了,但读者们对那部《三国志演义》仍然念念不忘,于是书商们又请来在当时连环画界被誉为“全才画家”青年画家周云舫进行续画,可周云舫的命运更为悲惨,他与朱润斋一样,为绘制连环画劳累过度,加上染上鸦片极大消损身体,于1939年就英年早逝,年仅29岁。但广受欢迎的三国连环画还没完成怎么办?最终这杆大旗被一位叫严绍唐的年轻人接到手中。

严绍唐接过重担,最终画完了整部《三国志演义》。作品完成后由上海东亚书局印制出版,由于是首次以完结篇的形式出版,故而书局舍弃了原名,以《全部三国志》为名出版了这部连环画,意为这是全本的《三国志》连环画。

《全部三国志》 (严绍唐绘)封面图,1998 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严绍唐与三国连环画的缘分还没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倡艺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人书”也因符合这一条件,得到人民政府的支持,很多从前阳春白雪的画家此时也纷纷投入连环画的创作。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1952年,新美术出版社在上海成立,严绍唐在这里进行专职的连环画创作。1956年,新美术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以下简称“上美”) ,严绍唐又成为“上美”的一员连环画师,继续从事其热爱的连环画事业。当时,为响应将各种古典小说、历史、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通过“小人书”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倡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启动了一个宏大的项目——创作一套内容翔实、画工精细的《三国演义》连环画。

可是要完成《三国演义》这么一部巨著,任重道远,绝非一人之力可及。为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向当时国内知名的国画、连环画等画家发出号召,汇聚的包括刘锡永、陈光镒、程十发、刘旦宅、赵三岛十多人都是当年上海滩名动一时的连环画画师。这批画家中,也包括在“上美”工作的严绍唐,他担任了《走麦城》《攻打陈仓》《姜维献书》等分册的主笔,严绍唐也成为唯一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都参与过绘制《三国演义》连环画的作者。

1957年9月,这部精心策划,全力组织,数十位优秀画者共同创作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终于出版,全套60册,共计6941幅图。一经上市,迅速风靡全国且经久不衰,它也成为共和国旗帜下几代人青少年时期的三国启蒙。半个多世纪以来,但凡提及《三国演义》连环画,几乎约等于“上美版”,其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

但这部丰碑之作也是一部命途多舛、历经坎坷,因数次改定而造成版本众多的作品。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就经历了四次大修订,分别为1963年60册大套版(实为61册);1979年《三国演义》48册删减版;1987年60册大套版 (在79版48册基础上增补12册,合计60册) ;1994年60册大套版 (又称为“模糊版”) 。

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出自《三国演义连环画·三顾茅庐》,杨青华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几个版本不仅其册数、页码有增删,封面、书名也有更动。变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其一是受意识形态影响,例如1963年的第二版,与1957年版相比,该版本几乎删除了所有带有神话志怪色彩的内容,这次改定直接影响到后面几个版本,至今能买到的最新版中,可以明显发现《三国演义》原著中如黄巾军开坛做法、于吉鬼魂向孙策索命、孔明拜七星灯借寿等带有怪力乱神的情节皆没有在连环画中出现。 其二是因画风不同而被替换,典型的一例为由画家张大经绘制的《火烧新野》分册因画风迥异,再版时被撤掉,由吴志明、叶之浩两位画家又重新绘制了该分册。 第三种情况则是由于开本问题,对图画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剪切,以至于不同版本构图也有差异。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几次改版都未能最终定稿,直到千禧时代,仍有各种不同的新版本陆续出版。

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现的两个不同版本的《火烧新野》分册。上图为老版本,画家张大经绘制的《火烧新野》分册封面,因画风迥异导致被舍弃。下图为《火烧新野》再版时,由吴志明、叶之浩两位画家又重新绘制的分册封面

连环画的影响有多大

“上美”版《三国演义》问世于中国连环画的黄金时代,当时各种各样优秀连环画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各地出版的三国题材的连环画。20世纪50年代,几乎与“上美”《三国演义》同时出版的,有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取汉中》《蜀汉之末》《老将黄忠》《古城会》等独立成册的三国故事连环画,这一系列作品也被称为“辽美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百骑劫魏营》《长坂坡》《白衣渡江》等三国故事,被称为“河北版”。此外还有“津美版”“江苏版”“北京人美版”等三国题材连环画相继问世并具有一定影响力。

稳坐榜首的“上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又要说回最初的话题——日本的三国文化输出。日本人对三国文化痴迷也由来已久,早在江户时期,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就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绘制了数十幅浮世绘锦画插图。但只要看过这些作品就不难发现,葛饰北斋笔下的三国人物皆有浓厚的日本战国风,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游戏、动画中三国人物的画风完全不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的确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日本动画对世界的影响自不必多言,同时代的中国,确实也有不少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少年们因为玩光荣《三国志》 (1985) 、《吞食天地》 (1989) 等电子游戏对三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确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巨大影响。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三国文化作品其实也是“出口转内销”。

细心的读者可以去观察对比,20世纪末,日本的三国作品取材主要有两大源头,一个是三国连环画,另一个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1994年央视《三国演义》播映之前,“上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是日本三国游戏、动画最主要的参考来源。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东映株式会社制作动画《三国志》上映,这部动画很快也传入中国,很多青少年通过它了解了不少三国故事,其主题音乐《英雄的黎明》至今仍是抖音等平台上被使用频率最高的热门音乐之一。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荣获日本动画最高荣誉“动画金座奖”的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布局场景,都大量参考了“上美”版连环画,动画中许多场景甚至直接照抄,与连环画一模一样。这当然与这部动画的制作人员数次赴中国各地进行实景、实物取材有关,而我国的三国连环画,无疑是日本动画制作组的重点借鉴对象。那时候日本掌握新兴技术,我们则在这方面着实吃了哑巴亏。

日本东映株式会社制作的动画《三国志》中部分截图与我国“上美”版连环画场景对比图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琳琅满目的动画、游戏取代了过去的连环画,传统“小人书”也因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逐渐走向没落。但即使在连环画式微的21世纪,三国题材的连环画仍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不断再版的神作“上美”版之外,201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21册装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选》,对60册本“上美”版中未涉及的三国演义故事进行增补。

新世纪出版的作品中,有老一辈连环画作者也带着情怀再次创作,如当年代替父亲绘制“上美”版分册《战长沙》的鹤盛年在年逾古稀之时,又用数年时间绘成《三国演义工笔精绘本》。也有新方向的尝试,如2011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连环画 (徐有武绘) ,在这个版本中,绘者开始尝试利用服饰史研究成果,对三国人物的服饰装备尽可能靠近汉末三国时期模样,虽未能尽善,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国演义》毕竟是永不过时的古典名著,在新的时代,三国题材连环画的历史仍在继续书写。

END

作者丨周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8 04:14 , Processed in 0.2250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