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合肥:庐州卫是什么?

[复制链接]

281

主题

357

帖子

1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16: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束文杰
编者按 前些天,参加某场文化讲座,偶然听到分享嘉宾与读者的对话。通过查阅家谱,两位祖先的籍贯均为“庐州卫”,当然这是“军籍”、“军户”,如是同一时期,可能还共过事。说到“庐州卫”,本地媒体曾经做过一些文字介绍,也许缺乏考证,往往比较简略,少量“干货”加上抒情语言,更像是回忆散文,但作为“介绍”是不充分的,完全不够的。笔者兴趣十足,通过翻阅大量文献,期望探索庐州卫更多的秘密。

蒲壮所城(摄影 | 逃婶儿)


庐州卫,属于明代都司卫所系统,是当时的地方军事机构。都司,俗称行司﹑都阃,即都指挥使司。洪武三年(1370)起,设置“都卫”(即都卫指挥使司)、“行都卫”;至洪武八年(1376)九月,更名“都司”、“行都司”;洪武十四年(1381)和嘉靖十八年(1539),分别在中都(今安徽凤阳)和兴都(今湖北钟祥)设置“留守司”。都司、行都司原隶属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改属五军都督府,即左、右、中、前、后。据嘉靖十八年(1539)统计,全国共有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卫,即卫指挥使司,根据驻兵情况,分为京卫和外卫。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洪武二十三年(1390),设立卫军民指挥使司和军民千户所,即“实土卫所”(更早还有“实土都司”),管辖边疆地区未设府州县的土地和民户,兼理当地民政事务,从而演变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安徽地区卫所分布图(制作 | 束文杰)


时间回到元末,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等拥立韩林儿登基称帝,号小明王,国号为宋,建元龙凤。龙凤九年(1363)三月,朱元璋部徐达、常遇春围庐州(时称“庐州路”);七月,解庐州之围。翌年(1364)四月,徐达等再围庐州;七月,再克庐州,升为庐州府,并置江淮行省于此。不久,罢江淮行省,此后庐州府相继隶属江南行省、中书省、直隶、南京(南直隶)。

明代,庐州府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另一方面,据万历《庐州府志》,洪武元年(1368),设立“合肥卫”(一说设立千户所);十三年(1380),改“庐州卫”,中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关于设立时间,除了前文,更早的嘉靖《南畿志》称“洪武初建”,清代乾隆《庐州卫志·建置》则称“卫所设自明永乐时(1403—1424)”(该书出现了两个时间,前后矛盾),嘉庆《合肥县志》亦称“成祖时,改设庐州卫”,提出了“异议”。当然,“异议”集中出现在清代前期,可能存在资料偏差,或者其他因素。

明代万历《庐州府志》相关记载(来源 | 资料图片)


庐州卫,设有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下设历经司经历(从七品)、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百户(正六品)以及麻埠镇把总。清代顺治四年(1647),改称守备、千总。据《卫志》统计:明代,指挥使、同知、佥事共计18人,其中掌印13人、加衔5人;卫镇抚4人;千户32人,所镇抚1人;百户135人;经历司经历12人;麻埠镇把总1人等。

卫指挥使官印(来源 | 资料图片)


前文在介绍“都司卫所”时提到了“实土卫所”,与之对应的还有“非实土卫所”,那么庐州卫属于哪一类呢?——笔者认为应是后者。首先,庐州卫不是政区,卫署不具备地方行政的职能,即使明代的卫指挥使在品级上略高于知府(正四品),府、卫亦互不隶属,庐州城内的两家衙署位列大街东西,似有分权制衡之势。当然,两者更非历史演变的关系,“改庐州府为庐州卫”云云,明显系错误解读。

颍州卫所(摄影 | 束文杰)


从军事战略和地理位置来看,深处内陆、偏离边海的庐州,完全没有必要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卫体制。庐州卫没有独立的城池,依托的还是庐州府城,城池虽“属郡县”,而“启闭钥匙则卫司之”。

明代嘉靖年间,南直隶舆图,附庐州府位置(来源 | 资料图片)


当然也有学者说到了土地问题,即使清代对卫所制度进行改造和调整,主要还是扩大了其经济职能,“以理屯(田)漕(运)”,军事职能则由“庐州营”代之。根据民国三年(1914)《安徽田赋一览表》 的数据统计,合肥县共有卫田熟征数199117亩(其中外卫地丁田8658亩,屯卫地丁田190459亩)。“屯田在未分之先,亦民田也”,“屯田”只是说明了田地的性质和所有,而非行政区域的划分。

清代屯田粮仓(来源 | 今日头条)


最后来谈一谈庐州卫署的变迁。明代的卫署,“在庐州府署东”,参阅万历年间的《庐州府治之图》,位于“庐州府(署)”与“乡贤祠”(府学内)之间,即今天的安徽博物院(老馆)大楼以东至蒙城路一带。原由“州治所据”的潜山进入卫署范围内,后来出现的“卫山”及“大卫山巷”、“小卫山巷”地名,很有可能与此相关。

明代万历年间,庐州府治之图,附庐州卫、庐州府位置(来源 | 资料图片)


《卫志》称,此地“三国时为张辽府”,由于年代久远,且缺乏史料佐证,已无考。不过,从千年前的地理环境来看,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野(非古藏舟浦),临近河流和练兵场,屯兵营地倒是比开设府邸更具有可能性。元末,“为江淮行省(衙署)”。

古教弩台(来源 | 网络图片)


明代庐州卫署建筑:正厅(又称大堂)五间(嘉靖年间,指挥汪文臣重修),后堂三间;厅前,抱厦三间;厅后,左经历司署三间,右镇抚司署三间,东西翼司房各十二间;仪门五间,正门三间;门外,五千户所,列于东西。《卫志》称,“堂左丹墀(台阶)下有地道,上下四旁皆青石甃(砌)成,通西门外,容一人一骑,今壅(堵)塞”。城内其他建筑:军器局,在临阛坊;教场(又称演武场),在拱辰门内;演武厅,三间,在教场内;旗纛庙,在卫(明代旧址)后西北隅。

明代庐州卫署遗址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清代康熙初年,庐州卫守备刘旭(历阳人)请以“旧署基址”迁往和平桥西“庐营颓署”,“葺而新之”,以为新址。元代,此地为“闵尚书园亭”。明代,赐予卫指挥使褚瀚,“阅(经)十余世复还之官”,改为中察院,系当时庐州三大监察机构(包括西/上察院、东/下察院)之一。明末清初,察院渐废,一度为卫“属营”。

清代乾隆年间,庐州卫四境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清代庐州卫署建筑:大门三间,仪门楼一座;旧时,设有木牌坊“千里长城”,已废;正堂五间,东西书办房十间;二堂五间,堂后厢房,东西各三间;住房五间,厨房四间;东,福神祠六间;东宾馆三间,馆后马房三间,余房二间;西书房三间,厢房三间;东园外,余房三间;西园外,余房七间;仪门外,东首为羁禁铺三间。

清代乾隆年间,庐州卫署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卫志》称其范围“南通(后)大街,北至民人围墙,东北至小塘东埂,东南至周家围墙,西南至小塘上坂(坡)”,大致位于今天的霍邱路以南、庙东街(曾名正大巷)以东、六安路以西、安庆路以北的洼地内,系古藏舟浦部分。卫署东北有“指挥桥”,系独孔小石桥,跨九曲水。关于“指挥桥”得名,据说与桥东首的“赵千户巷”(今群艺巷),以及设在巷东首北的“赵忠毅公祠”(又称赵家老坟),共同纪念明末张献忠破合肥时战死的——庐州卫指挥同知赵之璞。

清代乾隆年间,《庐州卫志》书影(来源 | 资料图片)


根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庐州卫署四周“高大墙垣,壁垒森严”,大门开在后大街(今安庆路)上,刀光剑影谈不上,建筑群就够瞧得了,最终一切毁于清末战火。民国时期,卫署遗址沦为空地,俗称“卫衙大关”,成为人们集会和贸易的场所。据说这里是合肥最早的城市广场,周围开设了十几家酒肆茶楼。“五四”时期,社会各界曾在此开展反帝爱国活动。抗战期间,日军飞机对卫衙大关进行了轰炸,占领合肥城后,无辜平民被逮捕到这里,遭到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一时血流成河。

民国时期的“卫衙大关”地区(制作 | 束文杰)


自卫署前至安庆路,时称“卫衙大关巷”。当年,此巷临街有小楼一间,向南有四扇格子门,解放初建街拆除。临街向北15米处东侧为李续宾墓,有对联竹刻填青色,四周筑花墙,上置“李忠武公靖节处”青石匾额。

卫民巷(摄影 | 束文杰)


新中国成立后,包括省民政厅在内,数家单位相继在空地上,兴建办公楼、厂房、校舍。1952年,皖北军分区后勤卷烟厂移交合肥市,定名为“合肥建新烟厂”,厂址卫衙大关(1964年迁往西郊十里庙)。1959年,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从淮河路迁到霍邱路(今六安路65号),1975年更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同时,小巷亦更名为“卫民巷”。

卫民巷(来源 |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今天,这块热土深处老城核心,分布着市第四十五中学(六安路校区)、艺术影城(省电影公司)、城隍庙商城,以及安然、安北等住宅小区。每日人来人往,街道熙熙攘攘,没人能想起这里曾是雄伟森严的衙门口吧?至于“庐州卫”是什么机构?想必诸位看官也有了答案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3 19:06 , Processed in 0.2226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