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879|回复: 1

千年古墓棋局揭秘

[复制链接]

1395

主题

1562

帖子

56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94
发表于 2021-9-23 12: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古墓棋局揭秘   
徐慧中 徐启彬 赵爱菊


前言

围棋人机大战之后,职业围棋选手们头上的光环暗淡了许多,但是围棋的影响却广泛深入到了许多国家的各个层面,引发了一个又一个话题,从围棋普及的角度来看这次冲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围棋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现象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研究围棋活动和围棋相关问题显然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围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围棋从诞生到目前的发展过程并不清晰,在围棋演变的关键时期依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围棋的创造者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发明了围棋?有没有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围棋一开始是以什么形态面世的?棋盘上各个位置的逻辑关系和现在的完全相同吗?围棋在发展演变中为什么会出现座子制度?围棋早期规则中为什么会出现还棋头的方案?这些都属于围棋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可以说围棋活动的根基始终是不牢固的。
在上述诸多围棋相关问题中,笔者最为关注的是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围棋早期的形态。
关于围棋的起源,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是根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的一个传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至于尧造的早期围棋是几路围棋?棋盘上各个位置的逻辑关系是否和现在的围棋一样?由于时间距离现在过于遥远,动辄4000年以前,远远超越最早棋谱出现的宋代,也远远早于造纸术发明的年代,所以没有相关书籍能够提供证据。可以说相关研究资料极度匮乏,研究方向基本属于国内外的一个空白地带。
幸运的是,内蒙古敖汉旗的辽代古墓出土了一个早期围棋的13道棋局。根据历代出土围棋盘的实物分析,棋道越少,距离现在的年代就越久远。通过对这个最原始的棋局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克服各种思维定式之后,我们发现了中国早期围棋是在立体环面围棋盘上进行的事实。
当然,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孤立的证据。在正在构思的后续文章中,将通过对历史上已经出土的历代围棋盘的分析,我们也找到了可以为上述结论提供佐证的其他证据,并且对围棋起源的目的和座子围棋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猜想。
希望本文能够在喜爱围棋文化的爱好者们的话题讨论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带给围棋活动新的有趣的变化。

01 古墓棋局

图1

图1是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敖汉旗发掘辽代古墓时清理出来的一个棋局,距今一千多年。当时的考古工作者不了解围棋,认为该棋局应该有某种意义,于是在发掘时仔细地保持了原样。(笔者在此感谢考古工作者的细心和保护意识,此图若有一处变动就不会有本文的发现了,中国远古围棋的真相不知还要晚上多少年才能露出真容。)
陈祖源先生在《围棋规则演变史》中认为,这个十三路棋盘只具有象征意义,不能实际使用,因为棋盘上的内容不像是正常的棋。②
由于个人爱好的原因,对于远古早期的围棋历史十分感兴趣,因此长年关注早期围棋的信息。
但是围棋起源的年代过于久远,除了一些难以证实的传说,相关考古资料极度匮乏。为了掌握资料,我们查阅了早期与围棋有关的考古文物。包括马家窑等文化中中国独有的大量的棋盘纹陶器、各种各样出土的早期围棋棋盘照片、以及牵扯围棋题材的古代画作、各类谈论围棋起源的书籍。
最终在陈祖源老师所著《围棋规则演变史》中发现了辽代古墓中出土的早期13路棋局的照片,这引起了我们极大关注。从已经出土的历代棋盘文物表明棋盘路数越少年代就越久远,棋盘路数越多越接近现代。13路棋盘是目前出土路数最少的实物棋盘,它应该是最接近早期围棋原貌的棋盘,尽管没有棋盘的实物照片显得有些遗憾,但最难得的是棋盘上竟然能够保留一盘棋局,这足够反映出很多最原始围棋的信息了。
但是探索这盘千年棋局奥秘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克服各种思维惯性,历经曲折之后终于解开了这个千年棋局。
下面向各位专家和全国围棋爱好者们汇报一下对棋局的探索发现之旅。

02  棋局揭秘

(一)误入歧途
一开始我们就坚定地认为墓主人如此郑重其事地把这个棋局带入墓中,而且仔细认真地排列棋子,那么棋局里面应该包含某些重要信息。但是既然棋界专家认定这个不是正常的围棋,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隐藏着围棋之外别的信息呢?
比如,黑白棋子的图案是否是辽代的契丹文字呢?而这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只好放弃。
在翻阅相关资料时我们注意到李松福先生在《围棋史话》中谈到,棋桌刷的是白漆。
这个细节引发了我们的联想:下棋时使用白色背景是否会导致白棋的棋子不容易分辨,这种故意是否暗示着白漆底下有文字?于是注意力就偏离了围棋主战场:现代的X光透视扫描技术是否可以不伤害表面涂层又可以看到涂层下面的文字呢?当我们了解到国外有使用X光扫描到多层画布的情况后,于是又在这个歧路上花费了很多精力,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二)重大突破
1.无心之举 峰回路转
为了研究方便和寻找灵感,我们把棋局挂到墙上,随时可以观察思考,在长期反复揣摩无果后,有一次无意中数了数棋盘上的棋子个数,不料正是当时这一无心之举奠定了棋局揭秘成功的基础。
数子的结果发现黑子72枚,白子73枚,白子只多一子!
这和各个资料上的数字并不一致,反复确认后,我们才相信资料中的数字是错误的。这一下就把我们的思路拉回到围棋上来,因为中国古代围棋是白棋先行,把死子保留在棋盘上可以理解这个位置曾经有过这个棋子,也可以理解为墓主人故意凑最终的总数之用。最终棋盘上白棋只多了一子可以认为是墓主人故意留下的线索:棋局没有结束,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手轮到黑棋下。
从这个细节开始,我们相信这个棋局里面隐藏的信息就是围棋方面的内容,思考方向重新回到围棋的主战场,其他方向的思考和尝试都不再关注了。

2.大失所望
既然墓主人暗示棋局可以继续下去,那就把棋盘上的死子清除后试着下一下,结果我们却发现棋局内容令人大失所望:
图2

见上图2,去掉死子后,黑棋只要占据图2中两个记号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赢,黑棋属于随便下下都能毫无悬念地获胜,棋局内容无聊乏味,没有理由值得认真对待。
失望之余,只能暂时放弃。但是有时间还是对图1和图2的棋局反复观察,因为我们不相信墓主人会如此庄重地对待一局毫无价值的棋局。

3.放下成见 克服惯性
反反复复揣摩体会,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古墓棋局和现代棋局有明显不一样之处:在现在流行的围棋棋盘上一路和二路边线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实战中很少会出现没下完棋就把一路二路边线基本占满的情况。何况在小棋盘上,边角易守难攻,起码一路边线上的空位应该会更多才合理。
但是在辽代古墓棋局中,一路边线和二路边线和其它位置出现棋子的概率基本一样!如果认为棋盘上的死子是曾经在棋盘上出现过后来又被提掉的话,这个结论就会更加明显。而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因为它严重破坏了“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围棋谚语所反映的围棋盘上的规律。
请看下面从网上找到的一局13路围棋棋谱,由于边角的存在,棋盘上各个位置价值不等,和辽代棋局对比差距巨大!

图4 辽代棋局

辽代棋局中的这种情况隐藏的含义是,一路边线各个位置的价值和中腹各个位置的价值是一样的!
全盘价值处处相同的棋盘意味着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做到:每条棋盘线条逻辑上都是闭合的环面棋盘!只有在这个立体曲面上才能实现棋盘上每个点都是四口气,处处平等,各个位置的价值没有区别,见图5:

图5 环面棋盘处处都是四口气

但是环面棋盘在实际使用时必须要平面化处理,这样才能方便双方观察思考。此时只需要在平面棋盘上规定:每条棋盘线上的两个端点其实是通过想象连在一起的,即每条线条都是闭合的环形就可以了,见图6:

图6 平面化后的环面棋盘

在研究早期围棋的时候,我们会习惯地以现在的围棋常识作为标准来考查。但是由于早期围棋资料过于贫瘠,早期围棋演变到现在,中间跨越了几千年,很难说到底发生了多少变化。那么以当代的围棋形式作为标准来考察早期围棋就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考察早期围棋的时候放下成见,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
如果把棋盘上每条线都想象成上下通联,左右也通联,那么棋盘上的每个位置都是四口气!每个位置的价值都一样,不再存在差别,也不存在什么一路线上价值小的问题。当棋盘提供的背景变成立体的环面时再来考察这盘棋局,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图7

棋盘上一些看来死去的棋子其实和对面是通联的,生机勃勃。见图7,相同记号的棋子是通联的,双方主力都是一块棋!
现在轮到黑棋下,黑棋显然吃掉盘面上左右通联但是只有最后一口气的白方五子价值最大,见图8:

图8

4.罕见结局 皆大欢喜
在全新逻辑下的棋盘上去掉死子后,我们再次续下了墓主人的这盘千年棋局:
黑先吃掉5子,见图9:

图9

接下来,白棋救回两子是盘面价值最高之处,见图10:

图10

由于棋盘处处通联,白棋右上强大外势实际上紧紧贴着左上黑棋,黑棋不能直接跳入白空送死,只能先手侵消,见图11:

图11

白棋必须挡住,同时吃去对面一子,保护大本营,见图12:
图12

接下来黑棋转身救回一个,吃掉一个再次抢占最后价值大的地方,见图13:
图13

白棋保住大本营,见图14:
图14

黑棋走到全盘最后有空的地方,见图15:
图15

最后双方各占一个位置,确定双方边界,完成棋局。
以上次序是我们当时认为双方最好的应对。结束后,全盘黑棋占据84个位置,白棋占据85个位置,双方都是一块棋。根据中国古代围棋的还棋头规则和明清以前数子法,扣除先行者一子,这样双方最终应该是和棋!见图16完整续谱:

图16续谱

围棋和其它棋种不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双方很容易下出和棋,大家对和棋司空见惯。但是,围棋自古以来就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在你死我活的激烈争夺后出现和棋,双方皆大欢喜的局面是非常难得的,即使是现在的职业棋手,也不见得能碰上几盘和棋。本局双方各自被对方吃掉很多棋子,拼搏的激烈程度显而易见,但最终却谁都没输。在围棋尚未商业化的古代,围棋中的和棋显然令人心情愉悦,更容易被看成是吉利的象征。
至此对于辽代古墓棋局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5

主题

1562

帖子

56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9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官子珍品
1.再起波澜
如前所述,在对棋局探索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性进展之后,有成员提出墓主人如此看重这局棋,里面是否还会有尚未发现的信息呢?
于是重新对续下的棋谱次序仔细推敲,令人惊讶的是在续下的过程中,白棋第二手并不唯一,也可以有其它选择,以下是我们又找到的几个续谱,请见图17、18、19:

图17 续谱2

图18 续谱3

图19 续谱4

以上续谱的结局都是和棋,这已经是棋局非常明显的提示了,但是限于对官子大小的粗浅认识在头脑中形成的固有思维惯性,我们差点错过了后面的发现。

2.放弃常识,实战解决
整理文章的过程中,在对棋局把玩的时候意外地发现白棋第二手下在下谱中仍然不会改变结局,这太令人震惊了!见图20:

图20 续谱5

作为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在我们有限的官子知识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实战确实能够推演出相同的结局。
于是我们干脆完全放弃自己头脑中对于官子大小已有的认知,完全依靠实战,再次对于另外从来没有考虑的选点进行了推演。最终的结局令我们大跌眼镜:下谱中白2的选择竟然也是成立的,结局还是和棋,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官子大小的认知,见图21、图22:

图21 续谱6

图22 续谱7

3.官子珍品
我们终于明白,墓主人在下图中给了白棋第二手一共有六个位置可以选择,而任何一个选择竟然都会导致同样的和棋结局!也就是说所有的选择价值一样大,见图23:

图23

这种少有的官子局面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这些巧合出现在一局棋里,的确值得墓主人自豪。
如果这是墓主人在重大场合下亲自下出的棋局,那么这个棋局就像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后举行百牛大祭那样,确实是值得庆贺和珍惜的。
时隔一千多年,我们都能感觉到墓主人郑重地把这个棋局带入墓中又留下线索,显然是希望后人能分享到他的喜悦和自豪。
当然令墓主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在无意间透漏了围棋历史上最大的秘密:中国更遥远的古代围棋是在没有边角的立体环面棋盘上进行的!
这必将给现代的围棋带来深远的影响。

03  棋局影响和意义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撰文指出:考古工作需要“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本研究课题属于在探索围棋起源问题中对1977年出土的考古成果进行阐释的工作。随着辽代古墓棋局的揭秘,它将给现在的围棋界带来不亚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冲击,影响将是全面的、深刻的。
首先是丰富了围棋的历史。在棋局揭秘之前人们认为早期的围棋盘只是棋盘路数少了一些,在理解围棋盘时先入为主地认为围棋盘拥有边角是天经地义的。辽代古墓棋局的揭秘使人们认识到,从传说中的“尧造围棋”到辽代围棋棋局之间几千年的围棋历史其实是立体时代,而现行的有边角的平面围棋大约只有自唐宋以来一千年多年的历史。围棋实际上经历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本文研究的结论弥补了围棋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丰富了围棋的历史,也必将极大拓展正在兴起的围棋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建立国家文化自信方面,推广环面围棋会发挥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早期的上古围棋和现代围棋最大的区别是围棋活动的背景不一样。现在的棋盘由于边角的存在,拥有许多特殊位置,从而催生了大量围绕边角展开争夺的定式。而早期的围棋盘全盘处处一致,每个位置都被定义成四口气,没有特殊位置,这将导致早期的围棋形式更容易被新手掌握,降低了入门门槛,这对于围棋文化的全世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普及围棋的过程中,下一盘围棋消耗时间过长一直是推广中的一大难点,也是现在快节奏时代围棋活动推广的一大痛点。在国外一个提供环面围棋对弈的网站统计中,大多数爱好者选择11路环面棋盘,这也体现了多数人不喜欢用过长时间来体验一盘围棋的现实情况。如果环面棋盘提供9路和11路等小棋盘选择,可以大大减少对弈时间。入门难度和对局时间这两大痛点的解决,相信可以更容易向全世界普及围棋,那么在普及围棋的过程中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故事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抓手,让世界人民体验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第三是出现了建立中国标准的机遇。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围棋规则很难统一成一个世界通行的规则。而环面围棋现在仅仅是一些国外业余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规模和影响远远没有形成气候。由于中国早期围棋的还棋头规则更加简单自然,如果能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那么在推广中更容易建立中国标准,结束多种棋规并存的现状。
杭州围棋在这方面可能迎来了一个历史机遇。
当然古墓棋局的揭秘也可能会对现有的竞技围棋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相信这些影响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随着普及的人群迅速扩大,以及对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独特作用,围棋从业者可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更多的机会。比如更多赞助者举办比赛,更多人群需要学习指导,如果将来能够进入校园那么又会需要大量的围棋教师......这些想到和想不到的工作机会将大量涌现。
最后,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和全国围棋文化的爱好者们共同建设好围棋文化,为中国的文化自信助力。

呼吁:
资料显示,辽代古墓棋局出土后被保存在赤峰博物馆,但笔者多方打听联系并未发现这个展品,估计馆方认为不是重点文物未予重视。在此呼吁,能够联系上赤峰博物馆负责人的朋友帮忙提醒一下博物馆,请务必妥善保管这一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目前唯一的古代环面围棋棋局,其在围棋发展历史中将拥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①本文为中国围棋起源探究系列第一篇
②《围棋规则演变史》陈祖源 上海文化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3-29 19:22 , Processed in 0.228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