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8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茶:十年,那些消失和没消失的书店都被记录下来

[复制链接]

2474

主题

573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5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11:3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作者绿茶心中,城市最美的风景就是书店。
十多年来,他以“书店观察者”的身份,先后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台北、香港等十几个城市,同时足迹也遍布海外,在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大阪和新加坡等地,探访那里别具一格的书店。
200多家书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或精巧别致,或凌乱随性,或温暖陪伴,或高冷低调,但不管怎么样,对于爱书之人来说,书店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这十年间,在疫情、资本、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书店行业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乔迁新址,有的另立名号,还有许许多多的书店在地图上消失。绿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它们曾经存在的印记,记录下了书店业的辉煌与落寞,也记录下了书店人的坚守与热爱。
书店是城市的审美底色,每座城市都有一段关于书店的故事,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专访绿茶,一起细细品味书店之美和书香之味。
《如果没有书店》 绿茶 著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澎湃新闻:可以介绍一下《如果没有书店》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吗?
绿茶: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初衷,因为我的记录纯粹出于个人的爱好——喜欢逛书店。每次逛完后,我就会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来,跟朋友们分享。正好去年因为疫情,哪里也去不了,我就在家重新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觉得,我可以做一本书,回顾过去十年行走的时光,于是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很多人看到这本书,都会问我这是一本打卡指南吗?这不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因为在制作《如果没有书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过去记录的东西,现在都已经改变了,比如说上海绍兴路,我去的时候大约是2005年,那时候绍兴路还有六七家旧书店,诗集、汉源、小亚细亚、会饮书店都还在,绍兴路就几百米,一圈很容易就逛下来。但不久前,一个在当地工作的朋友,拿着我的书去打卡,发现很多书店都已经关门或搬迁了,整条路的面貌也跟过去大为不同了。
小亚细亚书店 绿茶 图
诗集书店内部 绿茶 图
还比如北京的海淀图书城,这条小街过去是非常热闹的书店街,坐拥几十家书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书城逛。如今,这条街就被改造成了创业一条街,冷冷清清。可惜当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留下什么记录,很多书店的名字现在也想不起来。
北京的老书虫书店曾是绿茶很爱去逛的一家书店,很遗憾在2019年因为租约到期停业了。 绿茶 绘/图
所以,在与出版社编辑探讨的时候,我们曾想过要不要去修订它,要不要添加现在的地址,但最后我们决定不改了。因为这本书,只是我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留下来的一个记录,也因为有这些记录,当年书店街的盛况和那些消失的书店还会被人记住,而这就是这本书的一点意义。
因为有这些记录,当年书店街的盛况和那些消失的书店还会被人记住。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用十多年的时间,走访了北京、上海、苏州、泉州、郑州等许多城市,几乎每到一处都要探访一下当地的书店,这些不同城市里的书店,会有怎样不同的故事?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例子?
绿茶:故事太多了,比如苏州有一家书店叫“文学山房旧书店”,书店的店主江澄波老先生,今年已经96岁了。他是一位著名的古籍鉴别和修复大师,在业界被称为“旧书业活字典”。
文学山房旧书店可以追溯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老先生祖父江杏溪开办。到了民国时期,这家书店也是全国知名的旧书店,江家三代人从事旧书事业,不仅收书、修书、卖书,还编书、印书。如今,这家书店空间不大,存放的书也不多,很多是二手书,还有一整排古书,里面很多都是江老先生修复过的,手法高明,品相都很好。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江澄波老先生每天还来店里守店。对于一座城市的书店业来说,这样的故事是多么令人鼓舞。
文学山房旧书店 绿茶 图
江澄波老先生和绿茶 绿茶 图
在成都,也有一家书店令我印象深刻,它叫做“毛边书局”。“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不切光,页与页相连,看的时候还需要用裁纸刀裁开。这算是爱书人的一种独特的癖好吧,有的是体验裁着看的乐趣,有的是拿来收藏,这些人都被叫做“毛边党”。
成都的“毛边书局”实际上是一家旧书店,非常难找,手机导航根本不管用,也没有什么醒目的标志。它在一片单元楼里,但我去的时候愣是看不到书店的影子。后来正好有一个收废品的人从一个楼道口里出来,我就想去问问看,刚走到楼道口,在收废品三轮车后面的窗户上,我突然发现上面写着几个小字——“毛边书局”(这四个字是流沙河老先生所书)”。哎,这才让我找着了。
进门之后,太惊讶了,书架与书架之间人只能侧身进去,每个书架里外两层都裹得严严实实,简直是我逛过的“含书密度”最大的书店。“毛边书局”店主在圈子里也很出名,我们都叫他傅局长。自报家门后,他说他也认识我,于是我们就聊开了,聊了一下午,书都没来得及淘。
毛边书局的密恐书架 绿茶 图
店主傅天斌和绿茶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提到,像您这样喜欢观察书店的人,有一种称呼,叫做 “书店观察家”,很好奇当您走进一家书店时,您会如何来观察它?你们更关注书店本身,还是更关注整个业态的发展?
绿茶:之所以爱书店,是因为它有一种气息,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在一个舒服的空间里,你自然会特别投入地去观察,去了解。当然我不会刻意去追求它的布局,它的设计等等,这些并不重要,我会听店主讲述书店创办的历程,了解书店有哪些特色。我其实不怎么关注业态,因为不管是商场里的连锁书店、独立书店、主题书店,还是二手书店,每一家书店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都不能够套用到别的书店里去。
我只是一个纯粹的书迷、一个喜欢逛书店的人,我更关心这家书店有什么书,能淘到什么惊喜,所以我更在意的是书店的品味、功能和它给我带来的体验。
布衣书局是一家旧书店,最早脱胎于2002年初创办于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块,于2004年,实体店在北京正式开张。 绿茶 绘
澎湃新闻:您去旧书店都爱淘什么书?偏爱某一个类别吗?
绿茶:淘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没有提前预设,这也是乐趣所在。如果时间充裕,慢慢地淘,发现好的东西就拿下。如果没有时间就匆匆扫一下,看有没有合眼的。
有些人会有类型化的收藏,比如说我有一位朋友,专门收藏不同版本的《1984》,不管是签名版,还是毛边的,任何一个版本他都会收藏。还有人喜欢收藏《围城》,收藏《红楼梦》《金瓶梅》等等。
我喜欢收集《史记》、《三国》,还有先秦诸子,例如《论语》这些书的不同版本。关于书店的书,我也会收。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书是用来读的”,当然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者足够的储存空间,收藏一些也可以。像我家空间有限,书多成灾就成了一大难题。
北京的风入松书店曾是中国最牛的学术书店,创办于北大南门附近,店名取自词牌名“风入松”。 绿茶 绘
淘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没有提前预设,这也是乐趣所在。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这十年里也光顾过许多海外的书店,它们在经营上、设计上,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吗?
绿茶:有一年在荷兰莱顿大学门口,偶遇了一个很有趣的移动书摊。那些书都是摊主用一辆巨大卡车运来的,装在一框一框书箱里。然后,他把一个个书箱在广场上码起来,摆成波浪型样子,置身其中像是在书海中冲浪一般,非常壮观,把我看呆了。
波浪型的书摊,置身其中像是在书海中冲浪一般。 绿茶 图
我上前跟摊主聊天,摊主说,他几十年来都是这么开着车,在欧洲各地巡回摆书摊,这些移动的书箱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围着书墙扫寻,我发现书架上有一些中文书籍,也有翻译成外文的中文书。很可惜,那天我正巧赶着去莱顿大学拜访学者,等我们结束出来的时候,书摊已经消失了,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第二天他还会来吗?没人知道,可遇而不可求。
荷兰莱顿大学门口,偶遇了一个很有趣的移动书摊。 绿茶 绘
英国威尔士还有一个书镇,也很有意思,很多人会去那里旅游,书店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另外包括巴黎左岸、日本的神保町、台北的温罗汀,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书店街。
日本神保町的旧书店 绿茶 图
澎湃新闻:读您写的台北逛书店的章节,也很大开眼界,发现台北有很多文艺小众的独立书店,但我很好奇这些独立书店、小众主题书店,他们的经营状态是怎样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绿茶:当然肯定是困难,因为现在逛书店的人少了,房租越来越高了,利润也越来越低了,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大趋势是一样的。台湾当地有一些举措,比如说他们会组织独立书店联盟,会有一些政府方面的扶持。这些措施,我们大陆也有,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蛮无解的。
牯岭街也是台北著名的书店街。
台北的公共册所书店 绿茶 图
但书店业跟别的行业最大的不同是,许多书店活不下去关门了,又有更多的书店在开启。大家都知道做书店不赚钱,但很多人最大的理想就是——我最想开一家书店,甚至出于理想,哪怕再辛苦,哪怕不赚钱,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做。
这就说明,开书店的人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怀,它所带来的幸福感是别的事情任何事情替代不了的。
台北的女书店,是成立于1994年的一家女性主义书店。书店logo选用女性作家伍尔夫的头像。 绿茶 绘
澎湃新闻:国内的独立书店中,有没有在创意上或者经营理念上做得不错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吗?
绿茶:山东济南有一家“阡陌书店”,开在一辆还在运营的绿皮火车上,很有意思。
从济南到泰山,坐高铁只要20分钟,但这辆绿皮火车要开5个多小时,店主把其中一截车厢包下来,做成了书店。坐这趟绿皮火车的人不是为了赶时间,也不是为了抵达某一个地方,大家吃吃喝喝,看看书,聊聊天,只是体验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济南的阡陌书店(皇宫店)绿茶 图
在福州,我还接触过一家叫“鹿森”的书店。老板也非常有情怀,为了实现开书店理想,先去做餐饮、开咖啡馆、开酒吧,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出一条可以盈利的经营模式。餐饮成功后再投入到书店的经营,等于是绕着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在他开的书店里,餐饮和咖啡成为了书店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鹿森书店 绿茶 图
还有一些书店,比如苏州的慢书房,郑州的松社书店,它们主打沙龙活动,甚至有的还搞民宿。可以说,现在单靠书店这样单一的商业体,活下去是非常艰难的,店主一定要给书店找到一个适合的生存模式。
但即便是这样,没有情怀也是开不了书店的,理想之强大,才能够让这件事情成为现实。
苏州的慢书房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最近几年,因为社交平台的传播,一些独立书店出名了以后,很多年轻人也会去打卡,但有的人只是为了拍照,并不是真正去看书,于是有人质疑在这些网红书店里,书会不会沦为拍照的“道具”?对于这样的书店打卡行为,您如何看待?
绿茶:我接受任何一种逛书店的形式,但我个人不会这么干。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并不交集的圈子,一类是读书人,一类是不读书的人,我只关心读书人的事情。抖音、小红书我几乎都不玩,我也从来都不在网上买书,我也不看电子书。因为我觉得拿着一本纸质的书来读,那才叫读书。
拿着一本纸质的书来读,那才叫读书。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在书中提到一个城市的报刊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坐标。然而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我们看到过书店在短短十年里大量地消亡,然后又在独立书店的坚守中一点点重生,而最近因为疫情的发生,书店业又受到了新的打击,您如何看待近书店业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对未来实体书店业的发展有信心吗?
绿茶:不久前,我的新书首发时,曾邀请了万圣书园的刘苏里做嘉宾,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慨,他说在疫情之前,他没有参与过一个自救行动,因为他觉得万圣这么多年下来,不管是什么困难都扛过来了,但是这一轮疫情时间太长了,长时间的停业真是巨大的冲击,第一次感受到“难”这个字,但最后他说“我还是扛过来了”。
万圣书园 绿茶 绘
我觉得书店业在未来一定有它的转型能力,或者说一定会在未来重新焕发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很多人因为疫情 “被迫” 在家读了很多书,或许会发现读书是多么美好,多么让人感到充实,对书店或者阅读有了新的理解。就像《如果没有书店》这本书也是与疫情有关,让我有机会重新回味过去的一段时光,回顾10多年来书店业的起起落落。
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冲击,电子书的出现,包括现在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技术带来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很多人虽然平时不怎么看书,不怎么逛书店,但当一家书店消亡,你会发现他们也会感慨,也会惋惜,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书店对于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有它存在的意义。它在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觉不到,但没了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而且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开书店的人都有情怀,书店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背后鲜活的灵魂,这些人格化的东西是书店的气质所在。
书店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背后鲜活的灵魂。 绿茶 图
澎湃新闻:现在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年轻人感叹,生活太忙碌了,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法静下来心来读书了,对此,您会有什么建议呢?
绿茶:扬之水写过一本日记叫《〈读书〉十年》,讲述她在《读书》杂志社时期的时光。扬之水曾经是下乡知青,只有初中文凭,回城后干过多种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功考入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后又调入三联书店,成了《读书》杂志的编辑,当时正是这本杂志的黄金时期。她在《读书》做了10年编辑,几乎每一天都在读书,都在逛书店。而这十年的积累,也让她从一个编辑,成为国内知名的学者。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你读第一本书,你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样的受益,但日积月累,书本里的知识无形中就变成了你的能量,十年之后,从量变到质变,读书的确可以改变人。
阅读的女人画像 绿茶 绘
因此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有很高的要求。在我看来,真正的读书就像吃饭、呼吸一样,是人活着的必需品。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休闲或者消遣,那不叫读书,那只不过是一种文字上的消费而已。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去读,那我建议你干脆不读,真的没有必要。
另外说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似乎我们从来不会去考虑“有没有时间看手机”,因为我们永远会见缝插针地在任何时候拿起它,如果这些时间能用在读书上,那阅读量也非常可观了。
拾得书店 绿茶 图
澎湃新闻:您心目中对理想书店的美好想象是怎样的?
绿茶:我在书中提到过一家书店,叫“读易洞书店”。这家书店一直是我心目中比较接近理想的状态,就是小小的,跟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有一帮自己的书友,天天在书店相聚,开读书会,又没有太多经营上的压力。
“读易洞书店”是绿茶心目中,比较接近理想的状态的一家书店。 绿茶 绘
但就这样一间在外人看来那么理想的书店,最后主人也不开了,因为十几年如一日地经营一家书店,生活被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头,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呆久了也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所谓的理想,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 07:34 , Processed in 0.2462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