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文峰塔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位于当时颍州城东南约3华里,距今已有324年历史。塔身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通高31.8米。各层均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一层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面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东南西面有三门。塔的造型为密檐阁楼式,顶部超脊挑角,三叠珠式塔刹,由铁制五叉刹杆贯穿攒尖,整体外观朴素庄严。 当初开建祈盼颍州文运兴 当时,颍州主政者之所以建此塔,是因为明清时的风水家认为,我们国家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而东南巽方为文章之府。若要使本地地气聚集,文运昌盛,必须在居住城市的巽方建塔以镇之。明代颍州修建城墙,在东南角建奎星楼,就有祈盼阜阳文运兴盛的意思。清代初期,颍州文运不太兴盛,士子功名寡少。寻其因,当时的主政者认为是因为奎星楼太低,导致文星不显,地气难聚,应在城池东南方再建一高大建筑,以弥补风水之缺憾。当时,颍州知州陈九陛顺应民意,组织建设了文峰塔。因此,从分类上说,文峰塔属于风水塔。塔所以命名为“文峰”,一因处在东南巽方的所谓文章之府,二因塔身高耸,有卓笔之形。文峰塔身砖雕中刻有太极图,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以及文人祈盼的鲤鱼跳龙门等祝读书人好运的图案。 历经磨难两次濒临险境 历史上,文峰塔曾两次濒临险境:一次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春,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攻打阜阳。据中野一纵二十旅旅长吴忠将军回忆:进攻东关的战斗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东关的侧翼有一个全城唯一的制高点,即南关的文峰塔,塔高七层,上面驻有敌人一个炮兵观察所,这个观察所看东关,看三里湾,是居高临下,看得再清楚不过了,观察所指挥炮兵打我们,造成我们很大伤亡。攻打东关的晚上,我就报告了纵队杨勇司令员,文峰塔对我威胁大,它属于二旅作战分界线以内。杨司令员立即命令:“攻打文峰塔,一定要把塔上人消灭,解除二十旅攻东关的威胁!”二旅把攻塔任务分配给四团,因四团是二旅的主力团,团长晋土林,是大学生,组织能力强,他与团政委郑鲁研究用炸药爆破。当时,部队里没有专职爆破手,都是新兵来不及训练,就在百把公尺内,先把导火线搞得长长的,点着后爬到塔跟前,放好就回来,没有别的动作,节省时间,人回来后导火线还没有着完。一会儿,只听一声巨响,塔身震动很厉害,敌人害怕了,我们爆了一次还要继续爆,直到塔倒下来,塔一倒下来敌人也就完蛋了,所以,塔上敌人受不了就缴械投降了,下来一个排,还有好多子弹。攻下文峰塔,敌人的炮弹就没了眼睛,这样我们攻打东关的隐患就消除了。” 后来,文史专家就此评价说,是国民党军队士兵怕死,救了文峰塔。 第二次发生在“大跃进”期间。地方史学界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一是当时除“四害(麻雀、老鼠、苍蝇、蚊子)”,周围群众因塔上麻雀较多,打算将塔身用大绠(粗绳子)捆住,套100头耕牛,把古塔拉倒。闻讯后,被地方有眼光的领导坚决制止,文峰塔得以侥幸保存了下来。二是当时要兴修水利,缺少建筑材料,有人打起了文峰塔的主意,方法与前同,只是把牵引动力换成了人。后来,考虑到塔倒下时,人若不能迅速躲离,可能会造成伤亡。再者,文峰塔修筑时,砖块粘合得十分紧密,即使拉倒,也难以获得可用材料。权衡利弊之后,主动放弃了行动。 笔者认为,第二个版本较为可信,因为驱赶麻雀方法很多,烟熏、堵窗都很简单。再说,在当时的阜阳,集中100头耕牛干同一件事,也不是那么好凑齐的;即使找到凑齐了,调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呵护修缮列为文保单位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自那以后,文峰再没有遇到过危险,待遇一天比一天好。据县级《阜阳市志》记载,1979年阜阳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告》,公布文峰塔、资福寺等8处文物为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加以维修管理。1985年,再次拨款修缮文峰塔,请来专业工程队,修补了因战争损毁的塔体和塔基,修复了三叠宝刹和铁舞凤,并在塔顶安装了避雷针。1998年5月4日,文峰塔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夏秋之交,文峰塔下突然人群聚集,不少人在塔下焚香鸣鞭,合掌向塔膜拜。原来,是因为文峰塔“显灵”了,塔顶上不时有“神气”升腾飘动,引来望子成龙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祈求好运。后来,武警战士爬到塔顶探查,发现是由于久雨湿热,塔顶上蠓虫滋生,时聚时散,飞来飞去,远望好似烟气。电视台报道澄清后,此事才渐渐平息。 文峰塔留给今人的遗憾,是记载其史料的碑刻被作为建筑材料,用在园内早年建设的一座水闸下面,据说至少4块,而且没有拓片存世。(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