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是盛行于安徽省宣城(宣州区)、郎溪、广德、宁国四县区一带的地方戏,并且流行于临近的江苏高淳、溧阳、宜兴、句容、溧水;浙江安吉、泗安等地,至今140余年。解放前因受剥削阶级压制、迫害,污蔑它是“诲淫诲盗”的小戏,所以不敢以本来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的名称。有时与徽戏、京剧合为“二蓬子”;有时自称为楚剧(郎溪)、楚戏、花楚戏、统统班、嗨嗨腔等。解放后恢复本名,为了区别于皖北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以及凤台、怀远的花鼓戏,便叫它“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的前身是湖北花鼓戏和河南地灯曲,将河南灯曲子、湖北花鼓调与皖南当地歌舞相结合,创新出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皖南花鼓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广德州、宁国府作为天京(今南京,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更名)的外围屏障,是往来苏浙两省的必经通道,成为清军与太平军往来拉锯战的主战场,区内的宣城、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它既是拱卫天京的前哨,又是提供经济物资的后方。因此,在天平天国运动的中后期(1856—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对这一带的争夺极为剧烈,双方曾三占三陷,清军统帅曾国藩说:“皖南徽、宁、广等属,兵戈之后,继以凶年,百姓死亡殆尽,白骨遍野”。在建平县(今郎溪县),太平军与清军鏖战8年,县城反复沦陷,生灵涂炭;加上水旱灾频发,战后瘟疫流行,叠尸遍野,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全县人口由108550人降至10855人,减少97695人,“十不存一”。清同治四年(1864年),总理衙门张榜出示,于湖北、河南等地招徕客民,开垦耕种;这时湖北、河南两省遭受洪水,灾民听说皖南有荒地,便沿途乞讨而来,几年后,郎溪县人口增加到61743人。更多的移民涌向广德,其移民中“湖北人居其四,河南人居其三,江北人居其一,浙江省居其一,他省及土著共得其一”。1865年,广德县仅剩1250人,至1879年达109567人。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有100多万移民及其后裔定居皖南,占全区人口的75%,皖南成为以“移民”为主的社会,并逐渐向与皖南交界的苏浙两省迁徙发展,形成三省交界处彼此迁居的局面。 太平天国战争后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不仅促进了苏浙皖交界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且通过人口流动,形成本区与外地文化交流,移民多采取聚居的方式,其风俗和文化艺术在当地生根开花,并对本区的饮食、戏剧、方言等产生影响。就在这时,湖北的花鼓戏和河南地灯子随移民进入皖南,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皖南民间歌舞,融进皖南人民乡音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乡土特色。 《唐老三(湖北)下江南》唱道:“昨日无事把集赶,耳听得众人等讲说一遍。有人说江南好水田:粟米谷能长三尺三,棉花桃子赛鸡蛋,南瓜长得磨子圆。人人说当年遭大难,洪(秀全)杨(秀清)扎在九华山,江南人儿发瘟死,全都是客家人种庄田。唐老三不信下河去看,背的背,挑的挑,都下江南……” 花鼓戏第一代艺人多是湖北和河南人,代表人物有蓝凤山(河南光山人)、杜老幺(1861—1911年,湖北人)、涂老五(湖北人)、大老耿(河南人),当时有“一蓝二杜”和“涂腔耿调”之说,各自对皖南花鼓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杜老幺是皖南花鼓戏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其伯父与叔父都是湖北民间花鼓戏艺人,擅长旦角,唱腔“像水样的又流又软”,在表演中融合灯会歌舞里的身段与步法,被旦行视为正宗,门徒众多,有“无杜难成班”之说。1890年前后,宣城孙家埠成立皖南第一个花鼓戏职业戏班——全兴班(也叫“和兴班”、“和春班”);之后,职业戏班陆续发展,到清末皖南地区发展到15个,分成东、西、上、下四路,东路活动在广德、长兴、安吉一带;西路活动在宣城、宁国一带;上路活动在广德、建平一带;下路活动在高淳、江宁、溧水、句容一带。随着花鼓戏不断发展,遭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也愈深,污蔑它是“败坏道德”、“诲淫诲盗”、“不能敬神”的小戏,所以不敢以本来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的名称。有时与徽戏、京剧合为“二蓬子”;有时自称为楚剧、楚戏、花楚戏、统统班、嗨嗨腔等。解放后恢复本名,为了区别于皖北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以及凤台、怀远的花鼓戏,便叫它“皖南花鼓戏”。解放前,花鼓戏中女艺人特少,五六十年中可考者仅五六人而已。 郎溪县大众楚剧团是皖南第一个花鼓剧团。1951年下半年至第二年初,杜庆荣(江苏江宁人)、杨金生带领的花鼓戏班子在郎溪县涛城、凌笪、钟桥、东夏一带演出,影响较大,受到县文化馆的重视,联系该剧团,向其宣传党的文化方面的政策,要求剧团提供花名册备案,申报临时户口,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在剧团的强烈要求下,经过申请和批准,1952年6月1日(农历),正式成立了郎溪县第一个专业戏剧团体,也是皖南最早的花鼓戏剧团——“郎溪县大众楚剧团”。1952年9月宁国成立宁国县楚剧团;1952年8月初(农历),广德县成立广德县花鼓戏郎溪流动班社;1955年7月,宣城县成立宣城县皖南花鼓戏剧团。 花鼓戏虽产生在皖南,但在江苏高淳、溧水、句容、溧阳、宜兴、江宁、南京;浙江吴兴、安吉、孝丰、昌化、余杭都广泛传唱,颇受群众欢迎。溧阳虽属江苏,但历史上与宣、郎、广的关系甚密,文化上也有渊源。解放前花鼓戏在溧阳占有一定地盘,如竹箦、陆笪、上兴、上沛、汤桥、殷桥、周城、强埠、平桥、横间、戴埠、永和等乡这一剧种都很流行。有的观众为看花鼓戏,走上十多里是常事。主要原因这里的群众(农民),大部分是外乡人,他们爱看家乡戏。 花鼓戏在江苏的句容,解放前就比较流行。有名望的师傅叫方九,他组织了一个“方九班子”,在句容、天王、袁巷、么盘、后白、葛村、郭庄、茅山等乡巡回演出;有时还到附近的溧水、溧阳县去演出,在这些地方颇有声誉。当时演出的形式,俗称“嗨嗨腔”,没有器乐伴奏,只有锣鼓过门和人声接腔,演出水平比较原始。解放初期,郎溪、广德、宣城等花鼓戏剧团来句容演出,这时他们的唱腔都已改为乐器伴奏,很受句容群众欢迎。其中很多老演员都认识方九,有许多是方九的学生,他们互相学习,句容花鼓戏也改为器乐伴奏,曲调与安徽相近。在溧水县,尤其河南等移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东屏、东庐、白马、共和,南部的云鹤等乡甚为流传,历史较久远,拥有一定的观众。在江宁县的横溪乡红旗行政村,解放前有一个花鼓戏小组织,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浙江长兴过去有马老三的四季班,安吉有张阿三、傅土地两个四季班。解放前后,有朱宝荣、连四等人的四季班。到1956年,安吉还有南湖、板桥两个半职业化的花鼓戏剧团,长兴有二界岭、管塘、长桥等班。1958年到1969年十年内,长兴县花鼓戏剧团在江浙一带广泛演出,浙江地界到过安吉、孝丰、吴兴、德清、桐乡、海宁、嘉兴、湖州、杭州、嘉山等地;江苏到过宜兴、溧阳、吴江、南京、苏州,还到过上海。在长兴县花鼓戏流行区有:虹星桥、里塘、吴山、吕山、长桥、环桥、林城、天平、二界岭、后洋、夹浦、仙山、大云、丁甲桥、李家巷、和平、泗安等20多个乡镇。原嘉兴地委书记李焕在抗战期间,曾以花鼓戏艺人的身份为掩护,为我党做地下工作,解放后大力扶持花鼓戏健康发展。解放前安吉县内有花鼓戏剧团在晓市、安城、良朋、南湖、鄣吴、西亩、高禹、孝源、梅溪等地活动演出,他们还经常流动交流到邻省、临县:长兴泗安、广德、郎溪、宣城等地。解放后安吉建立两个半职业化的花鼓戏剧团,一个是安吉县晓市花鼓戏剧团,一个是安吉县皈山花鼓戏剧团。 花鼓戏在皖南形成后,又向移民集中的苏南、浙西北辐射,又经过三省艺人长期交流演出,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才达到成熟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县级皖南花鼓戏职业剧团——郎溪县大众楚剧团,团长杜庆荣(角色:小生,下同)是江宁县人,他1950年还在句容方九班中演出(此后宣城县花鼓戏剧团也是杜庆荣任团长组建的);副团长杨全生(小生)是高淳人。主要演员除一两人而外,杨光荣(一作杨金荣,正旦)也是江宁人;陈金山(衣箱老板)、陈兰英(花旦)父女是溧水人;柯正贵(生)是浙江孝丰人,潘金花(花旦)是浙江昌化人。从传统的剧目来看,也能反映出各地演员相互借鉴、学习,才使得皖南花鼓戏在地方戏曲中发展,至今仍受群众喜爱。 皖南花鼓戏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喜剧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已经发掘的一百多个传统戏中,大多是喜剧剧目,表现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和情操,并且爱憎分明,是非清楚,好人好事收到赞扬,不良生活行为受到批评讽刺,因此收到皖南人民的喜爱。《扫花堂》歌颂了农民纯朴火热的爱情和深厚真挚的阶级感情;《打补丁》表扬了劳动人民互助互爱的精神;《打瓜园》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洋溢着浓郁的农村气息。同时,皖南花鼓戏保存、发展了民间优美、粗犷的歌舞表演艺术,唱腔质朴、明快,具有名歌风味。 江南地区民间有俗语:“不洗脸、不梳头,赶去看个《二会楼》(此剧是传统剧目《珍珠塔》中方卿与表姐相会的两场戏)”。皖南花鼓戏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更有甚者,在1931年的农历4月份,宣城城内“瞒唱花鼓戏于高巷口,有东坂头冯某之妻,年近花甲,尚喜看这花戏。虽夜静更深,而观者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冯某之妻正看得兴高采烈,忽然足下板板被挤倒,将金莲(小脚)跌折。且该氏半夜起来欢欢喜喜去看花鼓戏,不料遭此意外之灾,哭哭啼啼回家”。这则《看花鼓戏跌断金莲》新闻看后让人忍俊不禁,也可看出人民对花鼓戏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