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话:光荣了的日之丸
当时无论哪名士兵入伍的时候都会带着一两面日之丸旗。 在这旗上基本上都会有入伍前的熟人、朋友一起签上的名字以及武运长久之类写得大大的祝福文字。 我入伍时也带了两幅,一幅是公司里的人一起签的旗子,另一幅是当时很热门的两位电影女明星共同签名给我的。 这两位女演员我自然没见过面,但由于她们也在我入伍前工作的地方——经营电影院和剧院的东宝公司(注:这会两者未合并,要到1944年才是一家,这里作者记茬了)门下工作,所以当我收到征集令的时候,公司里的人就去请她们帮我签了名。 日之丸旗
那时候,拥有这种日之丸旗的士兵没有第二个,所以我就被人狠狠羡慕起来。 不管到哪儿都会被人要求“把你那旗拿出来看看”,有时甚至会被长官问“你这旗能不能让给我”。 那么士兵一般都会把日之丸旗放哪里? 他们都会把它收进钢盔里,为了防止磕痛脑袋,头盔内侧会有布内衬,旗子就被塞进这里面。 旗子不重,兼之是布做成的可以叠成很小块,不会碍事。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放进钢盔里,最大的理由应该是士兵把日之丸当成护身符吧。 因此我经常会被战友调侃:“斋藤,你这护身符不错嘛。”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护身符真的有效,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我们中队按上级的命令开进,要去距离河南村50公里外的山区腹地。 本次行动目的是计划通过四个中队协力将八路军力量排挤出去,但追击神出鬼没的敌人不是件轻松的事。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我们正行军在一条山路上。队伍前面靠近山梁的地方“轰”一声好像地雷爆炸一样,同时前面敌人机关枪就一齐打响了。 攻击来得十分突然,但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立刻就用轻机枪反击。 恶评如潮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6.5mm口径)轻机枪
日军的轻机枪重量约10公斤比较轻便于手持,却有个缺点:很容易出故障。所以士兵们也把十一年式轻机枪笑称为“单发式轻机枪”(注①)。可在这场战斗里,它的表现却是连一发都没打出来。 而且一共三把机枪里居然有两把都是这副德性,我看在眼里不禁也有些慌了。 重机枪倒是很少出故障,可是弹药却不多,所以先被放在一边看情况再决定(用不用)。 我们重机枪组趁着修理轻机枪的功夫,开始架设重机枪为可能的需要做好射击准备。 突然! “哒哒哒……” “咻——” 从后方飞来了子弹! “不会是被夹击了吧?” 想着我脸色立马就变得很难看。 轻机枪故障,重机枪弹药又少,还遇到前后夹击,这下可完蛋了。 “第一小队攻击后面的敌人!” 日军虽然最擅长的就是夹击敌人,却没谁会反过来喜欢受夹击。 随着天色渐渐泛白,已经可以模模糊糊看到后方敌军的身影,可怎么看都不像是八路而更像是日军啊。 “有可能是自己人误会了,有谁带了日之丸旗?赶快撑起来!” 眼见对方没有停止射击的意思,小队长大声催促我们。 九十式钢盔
我马上脱下钢盔取出日之丸(注②),用步枪撑起来后大幅度挥了几下。这时天也亮了,对面看到了日之丸旗,总算是停止了射击。 过了一小会儿,对面也举起了日之丸。随着天色变亮,大家终于看清对方是日军,总算能松口气了。 “喂,斋藤,你的旗子中弹了。” 旁边一等兵K看了看我步枪上的日之丸后喊道。 果然如此,眼睛还挺尖的嘛。在电影明星签名的最后一个字那里霍然多了个弹孔。 这子弹也不知道是友军的还是前面八路军的。我当时站在山腰上挥的旗,无论敌方还是我方都有可能打中它。 但我却觉得不管哪边打过来的,这都是在战场上发生的事儿,所以就当留个纪念吧。 天亮后不久敌人也撤了,那两把出问题的轻机枪这会才终于修好了。等到把重机枪放到马上的时候,之前把我们错当八路进行攻击的中队长也跑了过来。 摆乌龙的原因果然是对方指挥官草率行动。那个中队长向我们中队长道了歉,幸好双方都没有死伤也就没必要向总部报告,两方便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把我们当成八路了?” “要是那个单发轻机枪能打响的话,我们就不会被当成八路了。” 战斗结束,归队途中,士兵们牢骚满腹。 我平安回到河南村后,便得知自己又被调回原来的警备队了。 士兵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不会有什么多余的行李,所以都能迅速出发。在我寥寥无几的个人物品里,就包括那面中弹的日之丸旗。 如果以后还能活着回去的话,我就打算拿它当纪念品带回去。 我正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当口,上次和我一起行动的一等兵K过来了。 他还得继续留在河南村里。 东宝当时的女明星
“斋藤,我其实是那个女演员的死忠,哪怕为她去死我都心甘情愿。可像我这种乡下出身的人恐怕一辈子都得不到她的签名。” 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想:既然他这么喜欢,干脆就给他吧。 但最终我还是无法割爱。 和一等兵K话别之后,我就回到了原来所属的警备队。 我们回到警备队后,为了慰劳我们这次长时间在前线的辛劳,于是开了个小宴会。期间自然而然就提起我的那幅日之丸旗来,大家都拜托我一定要把这面旗子的光荣故事说给那两位签名的女演员听。 他们哪里知道,我本来想把旗子带到宴会上炫耀的。可无论是钢盔里,还是其他杂物中,到处都找不到它了。 我才离开河南村两天,为什么就会没有了呢?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从钢盔里飞到哪里去了呢? 小队长知道这事儿后很恼火,竟然气冲冲地命令我:“去报告中队长,让他搜查所有人的东西!” 我赶紧对他说“这和武器、重要文件毕竟不同,而且说不定啥时候就自己冒出来了”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私下里我还是觉得这个比武器、文件什么的更重要……(注③) 日之丸旗消失后又过了段时间,我听到消息:一等兵K在一次战斗中战死了。 我听了以后就想“坏了”,心里不由感到后悔。 河南村和我告别时他是那么想要我的日之丸旗,我当时没有舍得割让,结果转头就弄没了。 要是当初给他就好了,说不定真能保他一命。 真是悔不当初啊,旗如果还在的话就好了,至少也能烧给他送他上路。 直到现在那面日之丸依然下落不明,我再也没有过它的消息。 鸭绿江边的边防军战士看着对面新义州在美机轰炸下腾起的烟柱。
注①:大正十一年式(6.5mm口径)轻机枪实在是一支很不好用的轻机枪。 它作为轻机枪最大的优点是射击精度高,完全能当半个狙击枪用,可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一点轻机枪的样子了。 虽然当时全世界歪把子的同期生中除了英国的布伦机枪,就没有谁敢扳机抠着不放直接打完一梭子的,但是歪把子的故障率和火力贫弱简直就是使用者的噩梦。 码字的弄《手持利刃拒虎狼——志愿军陆军武器巡览(日械篇)》时候本来还想着要找张歪把子被志愿军使用的图片,结果找来找去只找到了边防军使用的图片,看来志愿军也很不待见歪把子。 作者斋藤邦雄
注②:作者虽然不断写自己当兵是如何的窝囊废,但是从文中透露的一些细节看,其实才到中国的作者还是一个‘天皇赤子’的。 他虽然对参军不满,但是至少在前期作战中还是很尽职尽责并不是象他自己一直说得兵油子一个。 毕竟日军的氛围在那摆着,就像拿破仑说的那样,一个狮子统领的绵羊也会是很凶猛的。 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态度转变,还是要等以后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文宣资料后才明显。 坐在日之丸旗前照相的沼田德重
注③:沼田德重是日军114师团的师团长,与一般日军军官都是正儿八经地拍照不同,他留下了这么一张显得很与众不同的在日之丸旗前的相片。 前文说过作者受训的115联队正是出自114师团麾下,而114师团1939年被撤编很可能跟沼田德重有极大的关联。 1939年6月30日,日军对鲁西地区的八路军所部发起了大扫荡。 但是不知道为何在1939年7月,扫荡部队中的主力师团甲级师团114师团却突然接到了回国休整的命令,这使得日军这次扫荡不得不匆匆结束。 7月16日,114师团在从聊城向东撤退途中遭到了伏击,虽然伤亡只有200余人,可这其中就包括了师团长沼田德重! 8月12日沼田德重伤重毙命于日军济南的陆军医院!这时距离他3月被提升为中将还不到半年! 所以沼田德重才是全面抗战八年中被我军民击毙的第一名日军中将! 对于沼田德重之死日方的资料给他算成了战病死,刻意强调他是因为伤势引发的并发症毙命的,而且与阿部规秀不同日本方面并没有大肆报道沼田德重之死。 但是不管沼田德重怎么死的,114师团从回国休整变成了撤编回国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