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老八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连载』 《鬼子兵眼中的抗战:陆军步兵漫画物语》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22:5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九话:驮马之歌

为驮马唱悼歌的作者


离开皇国已数月,生死与共唯爱马。(注①)
这首赞美战马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军歌被日军广为传唱,不过它歌颂的都是日本马,从没听说过日军对中国的马有过任何的褒扬。
中国的马虽然从来没被称颂过,却替我挡过子弹,对我来说它是救命恩人。
昭和17年(1942年)秋,中队当时正在河北省西部某山区进行战斗,我照例负责照看驮运弹药的马匹。

中国的蒙古马


那时候在前线我们使用的马和国内军马不同(注②),都是从中国农民家里“征集”的中国马。这种马个子较矮,但非常温顺,耐力持久,在一般的山地上都能跟上部队行动,所以非常适合做为行军时运输的马匹使用。
而且,由于它们不属于正式的军马,所以士兵可以将就着照看就行,这点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那次中队正翻过一座山,在山腰发现了一个泉眼。为了补充饮水,中队决定在此地大休息。每到这种时候,负责马大爷的我和一般士兵坐下休息不一样,反而会忙得不可开交。
不但要给马大爷喂水,还要卸下弹药箱让它老人家先歇歇,总之一大堆活等着我干。
真是可恶啊!明明最需要休息的人却反而忙得团团转!
伺候马大爷饮完水后,我总算可以靠在一边的山壁上休息下了。然而这时离我四、五米远处有匹由我负责的马,不知为何笃笃笃地就往我这儿来了,过来后它还用身体不断地蹭我。
“不会吧,你还想喝水吗?!”
我正苦恼时,突然枪声大作,从我们对面山腰上吐出了一排排火舌。几乎与此同时这马突然膝盖就弯了下去。由于子弹是从马的另一侧来的,我一时之间也没不知道它是不是中弹了。
我赶紧将马牵起把它拖到了岩石背面的安全区域。

负伤的军马


安全后我赶紧察看了马,马的侧腹有两个弹孔;腹部的另一面(即休息时面对我的那一侧)却没有创口(注③)。看来是个盲孔,弹头还在马肚子里。
看着马儿汩 [gǔ]汩涌出鲜血的伤口,我不由地眼睛湿润了。
可怜的马儿,它是跑到我面前才会挨了这两发子弹,不是因为它我现在生死难料了。
无疑这马儿帮我挡下了子弹。
可它当时为何会跑到我面前来呢?
经过连日行军马儿也很疲惫,一般遇到休息的机会就会原地立着不动,这时无论马夫们怎么去催去打它都不会再移动分毫。
可这马儿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向我跑过来呢?
我实在不知道。
战斗结束后,中队继续出发。
抵达下一个宿营地刚一停止行军,这马儿巨大的身躯便一下横躺到了地上,然后再也没能起来了。
埋葬马儿的地方是一片高坡,遍布盛开的白色野菊花(注④)。如果不是它替我挡枪的话,埋在这里的恐怕就要换成我了。

爱马进军歌


吾之利剑非饰物
踏阵人立嘶凯声
士兵睹汝心澎湃
汝之功勋永不忘
听我说了这件事以后,战友们也陪我一起唱起这首歌,替我死去的中国马的在天之灵能听到的吧?

码字的试着翻译的爱马进军歌歌词,不准笑


注①:爱马进军歌的作者是谁码字的未能查到,这首歌是日本骑兵的军歌。
由在硫磺岛战死的日军大将(追晋)第109师团长栗林忠道,任陆军省军务局马政课课长时确定为日本骑兵兵种的军歌。
该歌因为节奏轻快不像一般日本歌曲节奏那么缓慢而备受士兵们的欢迎,得以在军中广为传唱。
文中的伊达是一个日本的典故,日本战国东北大名伊达宗政的家臣爱穿华美的衣饰,因此在日文中伊达常被用来指华美的物品,引申意思就是华而不实。
日本武士爱用‘不是伊达剑’来表示自己的剑十分锋利不是样子货。

蒙古骑兵


注②:作者说的应该就是蒙古马,其实蒙古崛起是一件蛮意外的事情。因为中国的优质军马一产辽东二来自西域中亚地区,这两地的马才是中国古代具装骑兵的首选坐骑。
中国古代北方威胁到中原王朝的主要少民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建州,除了蒙古这个例外无不是控制了辽东这个良马产地后才真正能威胁到中原王朝的。
蒙古马对饲料要求低又耐劳,行军使用是不错。可是它个子矮小承重有限,实在不适合作为重装骑兵冲锋的坐骑使用。
所以在夺取了金的辽东后,蒙古也利用金的铠甲和辽东骏马组建起了自己的重骑兵。

达姆弹与西蒙海耶


注③:三八式步枪由于穿透力强,因此常常在拼刺刀时,为了避免不小心触发而伤及战友会把枪膛里的子弹退出来。
但八路军使用的三八式子弹因为是重新填装火药再次利用的子弹,所以穿透性不如原版的三八式的子弹。
虽然复装弹精度、射程比原版子弹要差,但是在射入人体后却会出现翻转造成中弹者内伤严重,有点类似于达姆弹的效果。
西蒙海耶就是因为面部被达姆弹射中才不得不退出了战斗,不过这也不妨碍他成为世界第一狙击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西蒙海耶带给苏军的阴影使得苏军特别重视狙击手的培养,世界前十名狙击手中,除了第一名的西蒙海耶来自芬兰剩下就是苏联狙击手们屠版了。

白色野菊花


注④:这里码字的给野菊花加了个白色,白色野菊花的花语正是——哀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23: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话:爬紫山涉绿水

作者当马夫有个好处,就是别人总帮他去趟雷


在那山的远方啊,
住着一群八路哟;
啊,我们今天还去进攻呀,
死掉几个战友又回去啦。

搞不懂,为啥这个不知名的作者不咋样的诗却成了日本课本的内容


这是我在山里的时候经常哼的一首德国抒情诗人布瑟(译:Carl Hermann Busse,1872.11.12 – 1918.12.4)作品的改编版。
在山区警备队里基本没啥休息时间,连续好几天都得出去扫荡。
日军与其说在山里行军,还不如说是在山里兜圈子更贴切。
我本来就不擅长远行,却不得不背上沉重的装备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跋涉,这样一来苦头比别人足足多吃了一倍。
在部队里即使你再累也必须跟着队伍一直走,一旦出发就不得停歇,战死方能解脱。
所以你只能咬着牙坚持,就算是兜圈子也必须陪部队一起兜。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即佩服自己能坚持下来又有些后怕,我居然背着那么重的装备走过那么多的艰险山路。
我们当时平均每个月至少有10天是在行军中度过的。
如果按每天平均行军30公里算,那么一个月就是300公里,一年3600公里,两年7200公里。

日本四岛


这距离相当于从北海道到九州往返两次。
走这么远的路,还得带上沉重的装备、物资,并且一边行军一边还得打仗,回想起那时候当兵可真是苦啊。
为什么装备会这么重?
首先就是兵器——步枪、刺刀、弹药,此外还有钢盔、地图包、水壶、背囊(译:帆布做的大口袋,装好东西后用绳子把口扎起来背走。现在俄军依然在用)。

二战日军单兵装备


这背囊(那时候还没用背包注①)里装有携带的粮食大米、干面包、牛肉罐头、味增粉等等;皮带上还得在前后弹药盒里装上120发子弹、2枚手榴弹;按照不同小队,还会再给每个人分配备份的掷弹筒、轻机枪弹药。
如果是新兵的话,还得再背上小队长、老兵的份。具体重量我没有估算过,但光带上这些装备,还没出发腰就已经压弯了。
如果是出去赚钱或者经商的话,那还可以忍忍;可你是去敌人地盘里打仗的啊,还弄这么多东西的话士兵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我和其他士兵经常抱怨:“小兵真倒霉。”

华北的山很多都是光秃秃的只能看到石头


我在华北走过的山和日本的山不一样,山头光秃秃的,没有树只有草和石头。但这种没有树的山对日军来说其实是挺幸运的,因为八路军最擅长伏击战。如果山上有树林的话,那么日军反而要小心了。
山上一棵树木都没有,连只兔子都藏不了,到哪儿都能保证视野,对八路军十分不利。
山的高度大概在500到1000米左右,沿着山间的小河分布有村庄,我们就是被派去攻击据说在这些村子里的八路的。
因此士兵们总是爬山涉水。
一般这种讨伐战斗会持续10~20天左右,士兵对该背多少粮食和弹药心里都没底,所以就会多带些让马驮着走。
这些驮马大部分都是从警备队附近村子里征集过来的,每次参加作战,不知为啥都会要我去做马把头。
大概打仗我帮不上忙,所以正好派去管马吧。
征集过来的马都是驮马或者驽马(注:指不能用于骑乘或者耕地的马)等中国马;虽然照顾它们很辛苦,但我发现它们也是很通人性的生灵。
当连夜急行军时,我总是一边抓着马尾巴一边打着瞌睡赶路。当马停下来的时候,头盔咚撞到马屁股上,一下就把我给撞醒了。
要在平常,肯定会被它尥蹶子踢中要害,不过现在可能是它也走累了,连踢人的力气都没了,动都懒得动一下。反倒是当我在它侧面时,它反倒会主动靠过来拿我当靠背。
这些马有的落入拒马河河谷底,有的帮我挡了子弹。
当部队分兵开进山区腹地时,路也变得越来越狭窄,马匹也已经无法通过了。
当马不能用的时候,就会换驴子上场。驴子体型小,虽然无法背负太多的行李但足下有力,只要人能走的地方它都能跟过去,所以驴子也给日军帮了很大的忙。

作者说得应该是野三坡,漫山遍野开满了紫色的野生杜鹃花


拒马河上游的山地景色真的非常漂亮。
山被染成了紫色,河谷的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饮用;用“紫山绿水”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可小兵就是这么可怜,哪怕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美景,也会因为身体过于疲劳而没兴致欣赏。
即使只有5分钟的空闲,我们也会立刻躺倒在地,手脚伸开成个大字就这么直接睡着了。
休息时,我们脑子里想的只有多睡会儿觉。
常常要到半夜部队才能到达预定做为落脚点的村子,士兵们早已经累得疲惫不堪。
到了休息点也并不意味着立刻就可以躺下睡觉,还有很多工作得忙。
首先,得准备饭食。

阶级分明的日军中新兵日子难过啊


我觉得日本军队以小队为单位各自准备伙食的方式非常没效率。
锅、釜、木柴以及食材都由每个小队各自分散收集,这自然导致各个小队间的竞争相互之间抢夺食材,经常会因此发生争执。
总算搞定了饭,接下来却又要开始保养武器。
凡在白天使用过的武器都必须进行养护,步枪哪怕就打了一发子弹,枪口也会变黑。
新兵要是把从天皇那里领到的这么重要的武器,不管不顾扔在一边就闷头睡觉。被老兵发现的话,哪怕是在作战中新兵也会立刻吃耳巴子。
新兵有时不仅要保养自己的枪支,还得去给老兵和分队长擦枪。
新兵总是被人踩在下面,不管去到日军的哪里,只要你是新兵这种待遇就不会改变。
等到吃完饭、保养好武器后往往已经是半夜两点,总算是可以睡觉了。
睡的时候要么在泥地上,要么在屋檐下面用稻草往身上一裹凑合一下(注:怕在屋子里被一个手榴弹包圆了),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战友喊醒交接岗哨,所以也就只能睡个囫囵觉而已。
士兵们站岗放哨时累得直打瞌睡,因为这样很多人被偷袭的八路军摸掉了。

日军烧村


等到天亮,部队又要向下一个地方开进,但出发前必须执行一条无情的命令:烧掉村子。
理由是:“绝不能把这个地方留给八路军”。
如果这是八路军的军用设施那还情有可原,但这些都是无辜村民的房子啊。高级军官居然发出这种毫无道理的命令,他们的脑袋有问题(注②)。
在路上,脚底的水泡一路传来阵阵钻心的刺痛。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水泡的问题了,而是整个脚都痛得要命,简直就像是把光脚放到火里烧一般(注:作者真把脚放火里烧过,详见后话)。
每到休息的时候我就像摊烂泥一样瘫在地上,真想干脆就这么一直躺着算了,再也不想起来。但听到出发的命令后,每次都还是得晃晃悠悠地爬起来继续赶路。
一边走一边只能祈祷自己的脚能像牛啊、马啊那样一直立着,其他的事情实在是没力气去想了。
不过我也总算能理解那些士兵们为啥会用手榴弹自杀了。
可我这人意志太薄弱,无论是自杀还是跑到八路军(注③)那边去我都没那个勇气。
死撑着终于结束了痛苦的行军,总算撑着回到警备队驻地。
我的腰和腿几乎废掉连路都走不稳了,然而我们还没放下背囊长官便宣布明天又要出发了。

日军的九九式背包与九三式背囊


注①:日军最早使用的背包是“昭五式”(1930年),由于是牛皮制作的成本过高无法普及,所以后来被防水帆布做的99式(神武纪年2599年既1939年)背包代替。
而为了把各种士兵装备都绑到背包上,99式背包有很多绑带因此被戏称为章鱼包。
九三式背囊(神武纪年2593年既1933年)算是这两种背包之间的过渡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因此大量装备给了二线部队。

东史郎与斋藤邦雄


注②:作者虽然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暴行有所揭露,但是他的揭露显然没有东史郎老先生那么彻底。他在文中对日军在华北实行的三光政策并未正面提及,只在文中提到了抢光烧光这两方面的具体事例,对于杀光这一政策完全回避。
本文总体还是一般日本人回忆侵略战争的基调,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角度叙述那段历史。

被八路军俘虏和投诚的日军


注③:现在说到抗战,网上各种给正面战场战绩吹水之风盛行。
然而历史数据就是这么无情,将一切谎言都碾碎了。
八路军、新四军八年抗战中共俘虏6213名日军,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八路军和新四军投诚,两者合计为6959名日军。
而国军自己统计的俘虏日军数据都十分含糊:
1.西安战俘营(后移至宝鸡)500余名(其中八路军转交300余);
2.常德战俘营(后迁长沙、重庆)最高时700余(含日军随军家属、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
3.贵州战俘营400余名;
4.远征军674名,湘西会战247名。

国军也对日军进行了策反宣传却效果全无


因此只能算出一个概数——2300人左右,这全是战俘,日军居然没有向国军投诚一人!
日军对国军和八路军的观感,光从投诚这一项就能看出来了。

通行证


上图是国军向日军士兵散发的通行证的一种,凭此证可以向国军投诚并受到优待,但是八年间从来没有一个日本兵拿着这证件投奔国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3#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39: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一话:疏忽大意会没命(上)

疏忽大意会没命(一)

一场经典的不开枪的歼灭战


在那本臭名昭著的《战阵训》里有这么一句话“瞬间疏忽,会致大祸临头……”
意思是说:哪怕稍微粗心大意,也会导致无法想像的重大恶果,因此绝对不能放松紧惕。
我也曾从别人那里听说过这种因为一时大意而导致不可挽回结果的事情。
现将其复述如下。
这个事情发生在其他联队里,暂且称之为A队好了。
这事发生在 A队到山区扫荡作战期间。
他们在山里转了很久也照例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正好中午经过一条清澈的小河,于是就决定在河畔休整顺便吃午饭。
虽然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但毕竟这里还是敌区,所以队长就派了支小分队占据前方300米处的一个高地作为警戒哨。

正在爬山的日军小分队


这处高地位于一个断崖的顶部,爬上去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
在这种情况下,分队长执行命令的同时也要照顾下属的情绪。因此分队千辛万苦地登上高地后,可能是为了安抚队员们的不满。
所以应该是分队长下令: “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敌人,大家都来吃饭吧。”
虽然给予的任务是警戒,可小分队却连哨兵都没派一个。
全体人员坐成个圆圈,和小学生郊游一样嬉闹着吃起饭来。
日本人本来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变得散漫,对于平日里连吃饭都得抢时间的士兵来说更是如此。
从腰里解下弹药盒,把步枪交错着支起来,连放哨都免了,大家优哉游哉地围坐在一起。

日式聚餐,似乎也没啥特别的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日式的“优哉游哉”导致了一场大悲剧。
正当他们边把装着白酒的水壶互相传着喝边唱着歌儿的时候,敌人却从下面偷偷地往山崖上爬上来,突然对还在优哉游哉的小分队发动了袭击。
等发现从天而降的敌人时已经晚了,他们连拿枪的机会都没有,脑袋就被石头或其他钝器砸碎。
敌人采用这种手法明显是为了防止被不远处的主力部队发现。
这些人怎么会这么疏忽呢!
到了规定的出发时间(注:应该是吹号提醒),警戒部队却没有一点动静。A队队长感觉不妙,就派了个通讯员过去联系,这才发现了这出悲剧。
什么都晚了,武器全都被夺走了,在高地上只剩下连面貌都无法辨认的尸体。
也不知道他们是着了什么魔,在敌区里这般麻痹大意,结果只能是这种下场(注①)。
粗心大意害死人(二)

日军后期军纪松懈严重


在山西省群山里的某处驻扎着一支由一个下士官率领的20人的小分队。
装备相当贫弱,只有一挺轻机枪;好在当地治安还不错,所以这些装备将就着还能维持。
由于每天无所事事,而且远离总队天高皇帝远,所以队长也好,手下人也好都非常松懈。
部队里都把这种状态称为“懈怠”,不过这支小队的“懈怠表现”倒是很特别。
也许是因为在偏僻的山区里没其它娱乐活动,老兵们就白天喝老酒晚上打麻将,而且一打还是连续几个晚上通宵打麻将。
打麻将也就罢了,这支小分队还和前面那个例子一样,居然连个放哨的都没有。可能他们只是一时疏忽,但已经足以决定这支小分队的命运了。
他们每天都这样懒懒散散,松松垮垮的,而且又驻扎在山里,自然被敌人惦记上了。
这支小分队没过多久就被敌人用计全部消灭了。
具体过程大致如下:

日军中看来有不少麻将迷,这个国粹在抗日中竟然建功了


一天深夜,小分队队长和老兵们像平时一样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麻将,突然三名宪兵(注②)闯了进来。
正在打麻将的一帮人顿时吓得魂飞天外。
普通士兵最怕的就是宪兵了,又是在他们违纪时冒出来,所以他们一下子懵了,都呆若木鸡地看着宪兵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他们头脑能冷静下来就会马上察觉到不对劲了,为什么上面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在这种穷山沟里半夜会冒出宪兵来呢?
他们当时肯定已经吓傻了,根本不会思考这些问题了。
假扮宪兵的八路军将包括下士官在内打麻将的四人当场击毙,接着又把睡在里间的日本兵也全部射杀了。
睡在炮楼上层的士兵听到响动感到不对劲时一切都晚了,连拿枪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空手格斗,命运已经注定了。
就这样,同样是因为疏忽大意,20条年轻的生命永远消失在了山西省的大山里。

日军炮楼


这小分队驻地周围既有壕沟又有铁丝网,要翻越这些障碍进入小分队所在的炮楼里肯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敌人之所以能轻易进来就是因为他们平时就没人放哨过于懒散的缘故,哪怕只派一个人站岗也不会导致这种悲惨的结果了。
我后来才得知,当时攻击炮楼的八路,在离开根据地的时候会以水代酒和亲人到别,并且发誓:“决一死战,保证成功!”
我本来以为以水代酒的习惯只有日本才有,没想到中国也有,得知时我很吃惊。
更让我吃惊的是八路军那边竟然有比日军还勇敢的士兵(注:后文有提到相应事例)。

日军的警戒哨


注①:非常经典的一场突袭作战,八路军抓住了日军放松警戒的瞬间出手。
从后来没有继续攻击大队日军看是一只八路军小部队所为,出手这么精准很有可能该支八路军小队其实一直都跟着日军行动等待着机会。
不过仔细想想这过程有点不太对劲,那个山崖那么高离主力部队又只有300米,所以八路军只能从主力部队看不到的方向爬上去。可崖顶上日军是围成圈坐的,八路军上来他们不可能没发现。
为了不惊动底下的日军大队八路军没有开枪,所以再不济日军也能跑到山崖边报个信吧?山下日军那么多双眼睛为啥会啥都没看到呃?
小分队再怎么松懈,应该至少也要安排一个人在主力部队能看得到的位置以便用旗语之类的联系才对吧?毕竟给的是警戒任务,相互间看不到还怎么传递消息?
这场没开一枪的战斗恐怕是别有隐情,很可能是日军主力部队也犯了什么大的失误,为了推卸责任便将所有过错都赖到了小分队头上反正死无对证。

日本宪兵


注②:对于任何一只军队来说他们一般都不怵警察,但是都怕自家的宪兵,因此在军中宪兵地位超然。
日本宪兵也不例外,而且日本宪兵是日本当时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因为通常一个日军上等兵,每个月的津贴是日元八块八毛,而一个宪兵上等兵的月薪是日元五十块五毛,足足比陆军普通士兵高出五倍还多。
日本宪兵最多时也就3万余人,在编制上被划归为骑兵和辎重兵一类,因此日本宪兵人人可以佩戴军刀和打皮制护腿。不过与军容拉风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宪兵武器装备火力贫弱,一般只配连自杀都困难的南部十四手枪(王八盒子),最统一的标配为带兜帽的军用雨衣。
所以影视作品中日本宪兵端着三八大盖架着轻重机枪去抓人的场景根本就不会存在。


另外宪兵领章区别与其它兵种为黑色,而袖章一般为红字白底,黑字白底的袖章很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47: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二话:疏忽大意会没命(下)


疏忽大意会没命(三)

大家得有些心理准备


接下来我要讲下我们中队遇到的粗心大意的事例。
那次从警备队驻地出发后已经走了5天,但距离我们的目的地敌人盘踞的史家村(注①)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作者说的史家村北京附近能找到的就是这里,距霞云岭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显然太近了


中队从山上下来以后,通过了一大片平整的农田——这在山区可是很少见的。我以为还要继续爬上眼前的小山时,休息时间却到了,同时各分队队长也被召集到中队长跟前集合。
遇到这种少见的平地,对整天爬山早已经身心疲惫的士兵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放松机会。
“即便是这种地方,估计也休息不了多久吧?”
士兵们歪七倒八地刚躺在草地上,小队长就阴着脸回来了。
“中队长命令:我们小队立即停止休整马上去对面高地负责警戒。大家再辛苦一下吧。”
大家失望的情绪可想而知,但既然是命令那也没办法了。
我们一边嘟囔着,一边朝目的地——那块高地前进。
虽说叫高地,但实际上却是个有300米方圆大小的土丘一样的地形(注:这地形似乎是在保定)。脚步沉重地攀山途中我无意回头一瞥,中队的主力都已经躺倒在田间小道上,他们开始休整了。
“小队长大概平时在中田(中队长)面前不讨好,才故意挑我们来干这个。”
小分队队长自然听到了和他同期入伍的上等兵发的牢骚,但是却没有反驳。
“这附近没敌人,慢慢过去也没关系。”
“上去以后,我可得喝口酒。”
小分队满腹怨言。

日军抢占制高点


这是当然的,大家花了30分钟才攀到了高地顶部。
站在高地上向远处眺望,高地另一侧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正向着高地缓缓移动!
是八路军!
人数估摸有200名相当于一个连的兵力,正好和我们中队兵力相当。
哎呀,这可大事不妙了!
这种情况下,对占据高处的一方肯定是有利的。但我们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现在开打全无胜算。
必须立即通知下方的主力部队,让他们来支援我们!
“斋藤,你去传令!等等!算了,你跑得慢!还是叫丸冈去!”
一等兵丸冈不等正式命令就跌跌撞撞往山下中队主力所在狂奔而去,同时我们也对着总部方向一起拼命挥动手里的步枪想引起他们的注意。
虽然只要打一枪就能引起中队的注意,但同时也会让敌人察觉。我们这么做是希望在不惊动敌人,为中队主力赶过来布置阵地争取时间(注②)。
幸好敌人似乎还没察觉到高地已经被我们占据,还顺着山阴、岩石缝隙隐蔽地缓缓向高地前进。
我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全都趴在高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占据制高点的日军布置阵地


“听着,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我们可能就要孤军作战,轻机枪准备好了吗?”
小队长压低声音嘱咐,我们其实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知是中队发现这里有异常情况还是传令兵已经抵达了,我们在高地上看到中队忽然骚动起来。
不一会儿,大队人马向着我们奔了过来。
我和小队所有人不由得都松了口气,接下来就看敌人和我方增援哪个先到了。
我从来没这么盼望主力部队快点赶到过。
从高地上比较敌我双方的距离,我方更近些,应该增援能快敌人一步抵达。
我打开步枪保险,把手榴弹从腰间取下放到身前。
当敌人接近到我方200米的时候,中队主力终于到了。
奇怪的是,中队主力进入阵地连重机枪都布置好了,敌人依然却没有发现我们,还在慢吞吞得前进。
很快我们准备完毕,以重机枪为核心,轻机枪沿着棱线排成一列。
“听到命令前,不准开枪!”
虽然中队长命令不得射击,但此时敌人已经进入到了手枪的有效射程内了(注:50米内)。
我很担心:这时要是被敌人发现的话肯定会抢先发动攻击的……,
我不由扣住了步枪的扳机。
对方打头的应该是个军官,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手上拿着毛瑟手枪。

这支八路军部队为自己的行动迟缓付出了代价


突如其来的命令: “打!”
中队长刚发出命令,轻重机枪就像是等得不耐烦一样,一齐开火了。
“突突突……”
“哒哒哒……”
敌人受到突袭陷入到了混乱之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日军竟然就在眼前,整个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有人想冲过来却被马上打倒,有人直接一头栽倒在地,有人倒在了其他人的尸体上,还是有人躲到岩石后暂时保住了命......
敌人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最终只得四散而逃。
这场战斗,我们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一路上不断被游击队骚扰的我们疲于应付全未想过能有什么战果,没想到竟然会由于中队长强令派出“哨兵”取得了一场大胜,不但我们连中队长也因这次前所未有的战果而喜笑颜开。
对于士气低落的日军来说这可是罕有的强心剂。
这场胜利的原因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就是日军抢先占据了唯一一块可以俯视周围的高地的制高点(注③)。
如果先前中队长因为士兵们都很疲劳而命令全体休息,没往那块高地派出警戒部队的话,一旦被敌人占领那块高地,恐怕被消灭的就会是我们了。
八路军熟悉地形善于伏击,可为什么会一直没有发现山头的日军呢?
真是奇怪。
不论敌我,打仗时任何疏忽都会是致命的,这个例子就是因为敌人疏忽所造成的。


注①:作者提到的史家村不知道具体是哪里,北京地区现存的史家村离作者所在的据点不可能五天还走不到。但是河北其它的史家村中这个最可能的又与作者描述的行军过程不符,作者部队到这里显然不可能从山里走。
很可能当年的那个史家村已经改名了,或者作者记错了地名。
注②:从这里小队长的各种安排不难看出日军的基层军官素质是很高的,而现在的影视剧中日军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炮兵轰步兵冲,不顾伤亡一味猪突。
实际上日本由于自身是岛国人力资源紧缺,它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很有限,因此日军在战斗中特别强调要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很讲究进攻的策略。
日军作战纲要明确规定战斗兵员损失达到20%进攻必须停止,加强火力支援、兵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后才可以重新发动进攻;而战斗兵员损失达到40%,指挥作战的主官可以自主结束战斗率领部队撤退。
所以日军进攻是很少蛮干的,不顾伤亡拿尸体堆下旅顺的乃木希典其实在日军中是一个反面教材。

八路军的进步是用血淋淋的学费换来的


注③:从作者文中提及八路军从山阴中向高地顶部前进可以推断出,八路军一直没发现日军很可能是因为日军是在背对太阳的方向布置的阵地。由于阳光晃眼这造成了八路军没能及时发现山顶的日军。
但是无疑八路军此战的最大败因还是大队攀山速度太慢,也没有先派出小队抢占有利地形,这支八路军的指挥官无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作者提到的绿色军装其实也给出了一个这支八路军未发现日军的重要原因。
晋察冀八路军部队夏季服装确实曾经是草绿色,但是在1938年后统一改为了黄色(因为易得的染料中黄色最便宜)。作者遇到的这支八路军部队是穿的1939年前的老军装,极有可能是一支才建立才不久的新部队,所以配发的都是淘汰下来的旧军装。
面对太阳行军、行动迟缓都反映出这支八路军部队战斗经验不足,这支年轻的八路军部队为此付出了血淋淋的学费。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而右背高,前死后生。
《孙子兵法·行军篇》对于军队作战应该占据有利地形一再强调,它对此总结道: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无疑日军在此战中践行了孙子兵法提到这些原则,取得胜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5#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48: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二话:现实比小说还奇妙

汉奸弹传奇


在前线呆久了就经常会听到一些子弹擦着头皮飞过之类的传闻,但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听起来不可能发生但绝对是真事。
上等兵N和我同年入伍,他是长野县人,和我这个现役兵不一样。在部队里他的训练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是个标准的“模范兵”(注①)。
有次在易水上游的山区里发生了场战斗。
敌人在山上布下了阵地,日军则是从下仰攻,地形对于日军很不利。
如果要向高处射击,就得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敌人枪口之下才行。一般我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以“安全第一”为原则,把头像乌龟一样缩起来,只把步枪从头上探出去“啪,啪”随便打几下。

作者的射击姿势,黑蜀黍友情示范


但上等兵N作为一名轻机枪射手,却从不会有这种胆怯的举动。他面对着位于制高点的敌人,直接把上半个身子探出去射击!
旁边的战友看到他这个样子惊呼:“ N!太危险啦!快趴下!”
正当班长闻声刚注意到他的时候,“当”的一声响,随即上等兵N抱着轻机枪向后仰倒。
“N中弹啦!”
旁边的战友一边喊着一边冲过去,七手八脚地把N拖到了石头背面的安全地带。
我注意到他满脸都是血而头盔正面霍然有个弹孔,我看到N这个样子不禁浮起一个念头:“这下可没救了……”。
与八路军作战如果是头部或腹部中弹的话,百分百都没得救了(注②)。
可是卫生员冲过来摘下N头盔一看愣住了,虽然N额头上伤口鲜血直流,但那只是皮肉伤子弹并没钻进他的脑袋里去。
“喂!醒醒,你没啥事。”
卫生员一边抹去N额头上的血一边对N大喊,N本来紧闭着眼一副什么都放弃了的表情,这时忽然一下就睁开了眼还眨了好几下,简直就像是回魂了一般。
看到N睁开眼我们都松了口气,可N反应过来后就立马伸手试图去抓轻机枪,班长眼疾手快才没让他得逞。
N负伤后也坚持要履行自己作为机枪手的职责,和我这个胆小鬼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啊。
战斗结束后,回到队里后队长劝N去住院,但N却豪言“这种小伤不碍事”拒不去医院,最后队长只是让卫生员给N包扎了下。

日军中作者这样的偷奸耍滑之辈也不少


要是换成我,肯定会立刻去混病号,当时每支部队里都会有几个像我这样的兵油子。
闲话不扯了,我们还是解释下N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吧。
当子弹击中头盔正中的时候,一帮情况下就会这么一直飞过去击穿脑袋或者盲贯(子弹呆在脑袋里不出来),不管哪种情况中弹者都会把命丢掉。
可是当子弹击中上等兵N时,弹头却没有进入头部,而是沿着钢盔和脑袋的间隙钻了过去,最后从脑袋后面掉了出来。
这弹道轨迹听起来就如同天方夜谭一般让人无法信服,但这就是现实。
最好的证据就是子弹擦过N脑袋时留下的弹道痕迹。
怎么会这样呢?
去问了有经验的老兵后我了解到子弹飞行轨迹有个特点:弹道会因为射入的角度不同而变化。
子弹在飞行中即使碰到一颗小草也会改变方向朝着意想不到的地方飞去。

鬼子兵N能死里逃生,钢盔的防护作用可见一斑


那颗集中N的子弹估计也是这样,在穿透钢盔后不知道碰到什么东西结果发生偏转就没射进脑袋里,而是沿着头皮绕了一圈后掉了出来。
除了这个理由外,其他也再没有理由能解释得了(注③)。
“果然是我女朋友救了我一命啊!”
N头上的伤好了拆绷带时,他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个垂着头发看起来挺可爱的姑娘,N说这是他的同乡已经和他定下了婚约。
N每次出去作战都会把这张女朋友的照片当作护身符放在头盔里。
“那时候肯定是她帮了我一把……”
“女人还真是厉害啊,照片竟然还能护身,我也放一张进去吧。”
“你有女朋友吗?”
......
就这样,从此以后大家都把女人的照片放进头盔里当护身符,我当然也学着放了一张。

日军对学生进行体检


注①:N跟作者这个‘二级残废’不一样,应该是甲等兵员。
日军甲等兵员标准:身高1.52米以上,体格良好。
该类人员一般会被征入现役,在经历两年的军营训练后复员归乡,并继续以预备役身份服役五年四个月(每年征召一次),在这之后转入第一补充兵役服役十年,一共需要完成十七年的服役期。

红圆头


注②注③:中弹后的高致死率与弹道严重偏转,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八路军的子弹很多是重新装黑火药的重装弹,由于火药质量差因此射程短弹道偏穿透力也不足,而且弹头也质量不佳太脆易碎进一步影响了穿透力。但是却因此有了一个特殊的好处,那就是在射入人体后弹头碎裂四溅会造成极其可怕的内伤,被这种子弹击中头部、腹部者很难存活。
由于这种子弹的铜制弹头呈红色,使得日军中流传开了八路军“要命的红圆头”的传说。
随着八路军军工技术的进步,从1942年起要命的红圆头逐渐消失了,但是八路军步枪的的射程和精度却大幅提高了。
所以这个鬼子N也确实够幸运的,换成1942年前的话钢盔被击穿后弹头会碎裂飞散,他肯定难逃一死。
我们只能谴责击穿N钢盔的那颗子弹了,它一定是一颗汉奸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6#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49: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三话:钢盔与大包


那时候,无论哪支警备队都会养上一两个密探(注①)。
这些密探提供的情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密探打探到的情报会逐级向上级部队报告上去。
依据情报,如果敌人是小股兵力的话,中队通常会独自组织扫荡部队(最多能组织一百人的兵力)出动征讨。
有次警备队收到一份密报:离这里约10里的一个村子里有100名左右的游击队员。
为了消灭这支部队,中队立刻组织了扫荡队。
由中尉H当队长,他比我大三岁,也是群马县人,待人和善很照顾下属,这种军官在那时候的部队里实在不多见。
很快中尉H选择了50名队员组成扫荡队伍。
扫荡队离开警备队后就直接向着敌区扑去,途中会经过一两个小村子。这些地方被称为安全地区,即目前处于日军控制之下的地区。

日军能在中国领土如此逞凶这些汉奸‘功不可没’


因此这些村民看到日军开过来的时候不会逃跑,反而有时候村长会出来迎接并给我们送上茶水。
通过安全地区后,就进入了中间地带,这里被日军认为既不属于敌方也不属于日军控制区(其实不是这样,这些地方全都是敌人的地盘)。
这里的居民一看到日军就会露出恐惧的表情。
中间地带再往前就完全处于敌人占领之下了,村民们一旦得知有日本军队要开过来,就会如同躲避洪水猛兽一般,带上值钱的东西转眼间就跑光了。
如果在这些地区发现敌人的话,日军就会毫不顾忌村民的安危,立即展开战斗。
至于长期在外驻扎的问题,日军如果是大部队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小股部队的话则决不允许。
警备队哪怕是在昭和16、17年(1941、42年)到敌区作战时(注:这段时间日军在华北兵力最为雄厚),也只敢在村里待上最多一天时间就撤退。
扯远了,言归正传。

戴着钢盔的机枪手


正当扫荡部队沿着农田逐渐接近敌人所在的村子时,在前方探路的侦查小队突然遭到了来自左侧高地上的机枪扫射。
侦查小队随即应战,但敌人数量优势明显,他们很快便处于了下风。
“去一个分队支援!”
H下完命令就带领主力部队向敌人侧翼发起了进攻。
敌人数量大约有两三百,比密探情报里报告地要多得多。
可能是因为敌人中有附近村子里村民组成的民兵参战。

日军92重机枪阵地


主力部队也以重机枪为核心开始接敌。我紧邻队长左侧,一边缩着脑袋一边往前面胡乱放枪。
面前茂密的草丛忽然“唰”一下就被击倒,我立马吓得脸色发青,显然敌人发现了我们机枪对着这里扫射了过来。
但H作为指挥官必须随时查看敌情掌握部队情况,不能像我这样面对枪林弹雨缩着脑袋也行。
指挥官如果不能面对飞来的子弹的话就无法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士兵经常背地如此调侃军官,虽说是调侃但也是确实是事实。
我也试图在这种地狱般的战场里直起身过,可一听到子弹的尖啸声马上就腿发软赶紧地重新蹲下去。也只有那些平日里总是念叨着军纪该怎么怎么样、《战阵训》是怎么怎么说的军官们才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站直了当靶子)。
H的做法却迥然不同。
在子弹的呼啸中他从石墙后只稍稍探出身去,一边观察敌人情况,一边给各个小队发指令。
经过近1小时激战,轻机枪小队发来了报告,他们在占领了一处高地后发现敌人正准备溜走。
H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便命令:“掷弹筒发射!”
恰在此时,H钢盔(注①)正面“砰”一下弹起个白色的东西,随即他整个人就咕咚倒了下去。


“队长!”
我赶紧把H拖到石墙墙角安全地带,然后查看他的钢盔。
钢盔罩布已被撕裂,里面的棉花露了出来,但钢盔本身并未被击穿。
H这时脸色惨白双目紧闭似乎陷入了昏迷状态,我不放心取下他的钢盔查看他的头部,然而他的额头上并无任何异状(注②)。
我又好气又好笑,于是对H大声喊:“快醒醒,没事儿的!”
H似乎终于回过了魂来,他猛地睁开眼睛发了好一会儿呆。
“那个,我还活着吗?”
H伸手去摸眉间被击中的地方,那有个红红的大包鼓了起来。
子弹飞过来“砰”撞在钢盔上,换谁都会被震晕。也是H,换成我,大概会直接滚到下方的农田里去吧。
击中H的子弹可能因为角度太小,所以就没能击穿钢盔;只把外罩破了个洞,然后改变角度弹飞了。
只能说H运气实在太好了。

日军伤兵


没过多久战斗结束,万幸我方这次没有战死者,只有几人负伤(注③)。
讨伐队回到警备队后,中尉H依然对之前那一幕心有余悸。
不知道H是因为自己作为指挥员被一发流弹击中就晕过去,虽然只是一小会儿他也因此感到没面子呢,还是纯粹他自己心里难受,总之H私下里对我请求: “斋藤,请别跟他人说这件事。”
我最喜欢这种说话有人情味的队长了。
所以我在部队期间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在那种年代里H这样有人情味的军官非常少见,所以我到现在还记得他。

90式钢盔,日语称为90式铁帽


注①:90式钢盔因为是在日本神武纪年2590年(既1930年)定型而得名。
但是90式钢盔在实战中实际效果并不太好,由于采用碳素钢制造这使得韧性不足易被击穿。
而且由于之前的日军钢盔是金色星星十分显眼,所以据说这成了狙击手最容易识别的靶心。为此日军不得不加厚了钢盔的前部,并将五角星涂成与钢盔同色。
另外据说由于90式钢盔内衬太薄在北方的严冬中会造成钢盔和头皮粘在一起,所以日军流行先戴布帘帽子再带钢盔的习惯。

冀鲁边区与铁帽子五连


注②:钢盔对士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在当时的八路军中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一般还都是战斗中自己缴获的,因此戴着钢盔的八路军部队无疑是精锐部队。
像是上图冀鲁边区的115师教导六旅16团2营5连被授予了‘铁帽子五连’的荣誉称号。
该连全员一水的钢盔日械,连军装都是清一色的日军军装。全连与日军唯一的区别就是胳臂上的八路袖标,这一身取之于日伪的装备就说明了该连的战斗力是何等强悍。
在抗战后这支部队进入了东北,从白山黑水一路所向披靡直达天涯海角,由东北到海南横穿了整个中国。
现在该连为中国解放军第132师396团5连,而铁帽子五连依旧作为该连的荣誉称号被保留着。

华南游击队乱入


注③:这场战斗持续一个小时之久,日军竟然只有数人负伤,从战斗结果看与日军交战的确实是游击队。但是这一支游击队不但有机枪还敢于主动伏击日军,说明了敌后武装在发展壮大同时后勤补给得到了很大提升,连游击队都能配发机枪了。
如果八路军能有更好的军工设备和原料,像这两话中死里逃生的日本鬼子能少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7#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50: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五话:绝望的祈求
在敌区过夜的部队在第二天出发前,通常会把住宿的村子付之一炬。
说是为了不让敌人再继续使用这个村子,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啊!
我在中国经常听到人们说起一句古话:“军队走过的地方方圆十里内,十年间都会寸草不生。(注:应为贼过留一半,军过全不留的说法变种。)”。
说什么十年寸草不生也太夸张了,但也说明中国军队恶劣的程度到了何种地步(注①)。
然而这拿来形容当时日军所作所为还真是贴切。
不管坏蛋再怎么坏,一般都不会去烧别人的房子,所以在中国人眼里日军肯定是更坏的坏蛋。
有次我们突入一个山谷中的村子,村子附近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光秃秃的。

纵火烧村的日军


木头在这种地方自然是属于贵重物品,可村子还是被我们不管不顾地一把火烧掉了。当地中国人要重建被焚毁的村子,肯定得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了。
日本兵在开满桃花的山村里四处纵火,在中国人角度看来自然是一群魔鬼。
哪怕退一百步讲,就算日军当时到处劫掠是为了生存做出的无奈之举,也不应该放火烧屋。
至少我的家能幸免吧?
躲在山上的百姓看到高高升起的烟柱,他们心里肯定是这么在祈求着。
然而当时的日军根本没有怜悯之心。
反过来,如果是中国军队登上日本的陆地,在群马、长野县里逐个劫掠山村然后再一把火烧掉,那么日本人对此又会怎么想呢?

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民国眼前,可是民国表示我要安内


“我们绝对不能失败。”
当时无论是部队还是我们自己心底都这么想的,真是够混蛋的。
‘不准放火,不准强奸,不准杀人。’
上头从来没有人对我们提过这样的要求,不过我们中队也只干过烧掉空房子(这已经算重罪了),其他两条强奸(注②)、杀人倒是从来没有犯过。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得万幸。
不过之所以我们没有犯另外两条,是因为村民们提前得到了日军要来的消息,当我们到村子里时早带着财产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我们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可却总是扑空只得作罢。
幸运的是战后清算时,我们部队里没出一个战犯真是多亏了这个原因(注③)。
《北zhī派遣军之歌》(注:这是华北方面军的军歌)里有这么一段歌词:
毁灭之后涅槃重生
美丽新秩序我们来铸造
像这种歌词写得倒是冠冕堂皇:破坏以后才能建立美好的新秩序。
可是这个新秩序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我在中国华北待得四年里,只看到了日军在华北山区的农村反复进行破坏,却从没见谁提过要树立起新的秩序。
因为歌里唱的和实际上做的背道而驰,最后这首歌我们也就没人再去唱了。
与此相比,敌方的歌曲则是这样的:


从山到谷,从谷到山。
到处都有精锐的战士
反击侵略保卫家乡
正义的战士是我们游击队员(注④)

还乡团武装


注①:因为某些原因现在已经很少提还乡团之类的KMT非正规武装的所作所为了。
这些属于地主自建的武装本身就是召集乡村中的地痞流氓建立起来的,比之正规军多少有所收敛,它们无恶不作与日军没有什么区别。
根据民国当时的统计,当主力红军北上长征后,这些还乡团武装在苏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屠戮之惨手段之酷尤在南京大屠杀之上。
到1935年光是江西一省人口就减少了200万以上,其后新中国剿匪其实主要剿灭的就是这些被KMT收买,妄图与新中国顽抗到底的还乡团武装。

被日军强迫合影的中国小姑娘


注②:这作者很滑头,对于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只字不提,全篇以一种军国主义受害者战争罪行旁观者的口吻在写,这点大家请注意甄别。
日军军法实际上规定强奸是重罪的,但是日军宪兵都是主官上报部下有违反军纪的行为后才会去调查。而在当时的日军中有一个盛行的说法,敢强奸的兵是‘强兵’。
在日军中‘强兵’一般负责打头阵是部队的骨干力量,为了自己的战绩自然也就没日军军官会上报士兵的暴行了,何况他们自己也都有份。

罪行累累的野副昌德(照片出处不明可能有误)


注③:作者隶属于1939年7月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5旅团,该部负责北平周边保卫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安全,是日本的精锐旅团。1943年5月1日日军以该旅团为基础,加上独立混成第6旅团一部编成了63师团(代号阵)。
独立混成第15旅团长和63师团师团长长期由野副昌德担任,杨靖宇将军据说便是死于此酋之手。他在宁波、东北、华北犯下了累累罪行,尤其是1939至1941年其任关东军守备队司令官时期,在东北推行保甲连坐残害东北同胞无数。
关于此酋资料缺乏,但是可以肯定此酋在战后逃过了审判,并在日本战后政府任职到了省次长(副部长,查不到是哪个部的)的高位。2011年在北京保利举办的拍卖会上,他的后代将他抗战时期搜罗到的一副雍正字帖拿出来拍卖,拍卖成交价高达1000万人民币。
日本投降前大规模销毁了罪证,尤其是关东军销毁了大量档案资料,加上民国政府纵容使得此酋得以脱身。

难怪战后日本人对蒋公温差会这么大


黄河大合唱


注④:这歌词看着有些眼熟,对比了下似乎是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的歌词简略版。
大家一起来鉴别下吧‘......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保卫家乡......’也许这个真的是《保卫黄河》最早的版本。
平西根据地诞生的最有名的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过当时歌名中还没那个新字,要后来毛主席听到这首歌名后才添加了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8#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50: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六话:真是条汉子

作者复原的画像


昭和18年(1943年)4月。
华北方面军在春季针对冀西地区(注:平西根据地)展开了扫荡。
有一支参加该行动的中队在对八路军藏身的村子进行偷袭时,俘虏了一名穿便装的八路军排长(小队长)。
一般我们抓到的都是些没来得及逃走的村民,顶多也就是敌人的间谍一类。能抓到一个相当于我军少尉级别的排长,可以说是个难得的大战果了。
中队想要从这个排长嘴里套取敌人的情报,可无论怎么问,他都只说“不知道”、“听不懂”。
八路军即使是军衔最低的士兵被日军俘虏,无论怎么拷问基本上都不会开口吐露任何东西,这位排长更是什么都不说。
一般见硬的不行日军就会展开利诱。
先是好声好气地表示,只要你乖乖配合把知道的都说出来,无论钞票、美女还是房子只要你喜欢都给你;然后凶神恶煞地威胁,不说就让你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但这个排长就是软硬不吃,中队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后队里实在没招了,就准备把他移交到上级部队去,任凭他们处置。
那排长知道后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反正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知道个八路军军用物资秘密储藏点,我可以带你们去。”
排长的话让日军大喜过望。

正在盘点战利品的八路军


当时日军发动对八路军的作战,目的既想是消灭对方,同时也想夺取对方的军用物资(武器,衣服,粮食等注①)。所以听到排长的话,中队长高兴得几乎都要跳起来。
那时候,八路军一般会利用山洞、远离人烟的屋舍来囤积军用物资(注②)。但不知为何,日军进行那么多少次征讨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些物资仓库。
排长说的话很快在中队里传开来了,中队里的人一个个喜气洋洋的,仿佛已经把这些战利品拿到手一样。
事不宜迟,第二天中队就急不可待地组成一个小队押着排长上路了。
排长连日被拷问,因此走起路来表情显得很痛苦速度也很慢。
从早上起小队就跟在排长后面一直在山里兜圈子。

日军一点也不傻


排长一会儿说:“就在那座山后面。”
可我们跑过去一看啥都没有。
一会儿排长又说:“就在这座山上。”
爬上去一看又是啥都没有,总之排长带我们去的地方都扑了个空。
小队长不由地担心:“太可疑了,万一是陷阱……”
于是小队长决定不找了返回驻地。
回程时经过的一段山路非常险峻,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在山腰上,我们胸贴着山壁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因为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

绝壁羊肠道


走在最前头的那位排长,突然停下脚步低头看向了深邃的谷底,押着他的士兵还没来得及出声呵斥,他猛地纵身向那深渊一跃而下(注③)!
排长的动作十分迅速没有丝毫地犹豫,看守他的士兵完全没能反应过来。好在负责看守的士兵没牵着捆他的绳子,不然的话恐怕会被他一起带到谷底去。
眼前这一幕震撼住了我们所有人,反应过来的人敬佩地惊呼:“虽然是敌人,但真是条汉子!”
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仓库,那排长真正的目的应该只是想把我们队给引诱出来。他一直带我们走的都是高处惹眼的地方,明显是想让八路军来攻击我们。
小队长意识到情况不对后决定返回得非常及时。
后来我才得知,从那排长自杀之处再翻过一座山,就有一支八路军的大部队。如果再被他忽悠着往前走的话,接下来我们遭遇什么真是不敢想象。

似乎哪国士兵抢劫都爱抓鸡啊


注①:作者这段记录其实说明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短板,那就是它自身资源匮乏。
日军随着战线拉长,食品补给基本上全是依赖从当地抢掠来维持了。
后来当华北被八路军占据了绝大部分后,据点在乡镇的日军为了混口饭吃,他们常常会去给当地的中国地主打工。毕竟这时日本败局已定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怕战败后被清算,日军已经不敢再像以前那般肆意妄为了。

周保中将军所部88旅,他的左手边就是金日成


注②:这大概是日军与抗联作战得到的经验,抗联设有大量秘密仓库,依靠这些仓库抗联可以在东北严酷的冬季与日军周旋。但是后来随着叛徒告密抗联的秘密仓库被日军大量捣毁,抗联失去了补给不得不退入苏联境内。
而上文说过独立混成第15旅团旅团长野副昌德就是个镇压抗联的刽子手,他显然会对自己的部队特别强调要找到八路军的秘密仓库。

狼牙山五壮士


注③:作者没能记下这名和狼牙山五壮士比肩的排长的名字,实在是非常遗憾。
在作者后来的西伯利亚篇中还专门提到过了狼牙山五壮士,据作者回忆当时日军还专门在军中宣扬了狼牙山五壮士,要求日军士兵学习他们的忠诚与无畏。
那时日军可怕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它非常善于学习,日军是一支战术诡变无常作战勇猛非常的军队,跟如今影视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一点也不愚蠢一点也不可笑很可怕。
向这位无名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39#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53: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七话:向右转


拒马河是一条流经北京西南的一个叫易县的河,其源头发自山西省。
中国的河流不管在哪个地方,其流量都会随季节发生很大变化。
我本以为拒马河应当像它的名字一样流量颇大以至于无法让马涉水过河,但实际上河床却是干的,甚至河道本身已经变成一条道路了。
这可能和周围山上没有树木有关吧。

拒马河上游正是平西根据地


我们的部队基本上都在拒马河上游活动,经常和八路军交战。
这天我们追着八路军,沿着干枯的河床往上游方向行军。晚上正巧没有月亮,全凭星光看路。
那天我荣幸地给担任指挥官的某位中佐大人(注①)牵马。
指挥官大人那次骑的是一匹乖巧的白色中国马。
由于这次我牵的马身上驮的不是弹药、战利品之类的东西,而是指挥官大人,所以我一路特别地小心谨慎。
这拒马河虽说水已经断流了,但河床上依然到处留有水洼,有些还非常深。
故而在行军过程中经常不得不绕开这些这些水洼,那次因为是在夜里,路自然变得更加难行了。
河水比较深的地方白天黑乎乎地一眼就能辨别出来,可到了晚上却正好相反泛起白光。由于这次马背上驮的是叫指挥官的麻烦货物,一不小心把马带到深水坑里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

今天的拒马河已经再次流水潺潺


遇到不得不涉水过去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先进入水中脚在水下摸索,试着深浅找出水浅的地方后才敢牵马涉水而过。
马背上的这位指挥官大人全然看不到军官们往常骑马时的英姿,他的脑袋随着马背起伏不停地前后晃悠着打瞌睡,就像是在划船一般。
就这样溯河而上走了相当远的距离后,东方的天空渐渐开始发白了。
令人提心吊胆的夜晚总算是平安无事地过去了,我不禁松了口气。
“哒哒哒……”
突然!
敌人的机枪从前方一座建筑中向我们吐出了火舌。
指挥官大人的马被这枪声惊着了,它抬起屁股把后腿不停地往空中踢打。
“咕咚”
指挥官大人一下从马上掉了下来摔了个倒栽葱,更不巧的是他摔下去的地方偏偏是个深水坑,睡眼惺忪的指挥官大人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就开始在水里扑腾开了。
他那个滑稽的样子至今我每每回忆起来都不禁莞尔,不过当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根本没想到这些。
我连忙赶过去想把指挥官拉出来,然而我一脚踩下去的地方也是个深水坑,结果想救人的我也和要救的人一样在水里扑腾起来了。

日军涉水渡河


我们两个都成了落汤鸡。
指挥官在这种遇到突袭的时候必须向部队下达指示,但我们这位指挥官大人此时似乎已经完全乱了方寸。
“撤——!”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还没睡醒的缘故,才从深水坑里被副官们七手八脚拉出来的他一边下令撤退,一边竟然向敌人子弹飞来的方向冲了过去!
这下可把旁边的副官们搞懵了,一时都傻傻地看着指挥官大人。
一边下令“撤退”一边却向着敌人那边跑,这种命令任谁也是头一次听到啊。
“大人!那边敌人!”
我喊着追了上去,他听到了我的喊声这才反应过来。也许是清醒过来了吧,他随即停下脚步原地迅速来了一个向右转身,转眼便屁股对着敌人冲了回来。
这方向换得可真够快的,好标准地“向右转”啊。
“撤——撤——!”
他就这么大喊大叫着自顾自地笔直向前飞快地跑着,把部队全都给晾在一边了。
这位指挥官大人看上去年纪已经挺大的了(注②),真没想到腿脚却这么利索,我牵着马在后面怎么追都追不上他!
那次回到驻地后,指挥官虽然摔到了水坑里,可负责牵马的我居然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而且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被派去给长官们牵马了。

日军中佐(三红杠两星)


注①:日军中地位尴尬的中佐。
日军的编制中大队长一般是少佐,而联队长是大佐,这就使得中佐在日军正常的部队中很难成为部队的主官,所以中佐一般担任联队副或者联队参谋长。
可日军中主官拥有绝对的地位,所以称呼一支日军部队往往会用主官的姓氏来给这支部队冠名。
因此中佐就成了日军中一个位置不上不下十分尴尬的存在,不过随着日军编制不断扩大很多日军中佐因此也被任命为了联队的主官,但是一般中佐担任主官的日军联队普遍兵力不满编。
比如在硫磺岛全灭的由西竹一中佐指挥的日军战车第26联队,仅有755名官兵、坦克23辆。
而一个正规的日军战车联队应当有1070名官兵、6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战车第26联队连一门自行火炮都没有。

4式300mm自行迫击炮


既然说到了自行火炮,那么就再多说点东西吧。
对于二战日军的坦克大家印象中都是小水管,其实日军也造出过大家伙,比如上面这种造型有点科幻的4式300mm自行迫击炮。
为了阻挡美军登陆,日军亟需一种能在美军猛烈火力打击下能生存下来,而且威力强大口径需要超过150mm的火炮。
无疑能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自行大口径火炮,而受制于日本当时可以提供的底盘承重的限制,能选用的150mm以上口径的火炮就只能是迫击炮。
由4式装甲输送车底盘承载的这门3式迫击炮射程仅3156米,日军为此还专门组织人研究想为这种自行火炮配备火箭增程弹。
可是这种1944年便完成了测试的自行火炮,一没法自行携带炮弹,二受地形限制过多,因此最终只有样车并未真的装备部队。

据说日本人付款后却没能提到货的虎式坦克


日军其实在二战时期进行过大量的新式武器研制,比如洲际轰炸机、喷气式飞机、虎式重型坦克仿制、飞行坦克等等,不过这些研究都没能弄出啥实用的装备来。

很难得在日军作战中有戴老式军帽的,日军军官戴这种军帽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资历老


注②:已经年龄很大却还是一个中佐,很可能这个中佐是从预备役中重新征召回现役的。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军队需要,日军不但大规模征召回士兵也把预备役军官大量召回,但是这些军官由于各种原因离开现役已经有段时间素质普遍不如现役军官,不过对于这时的日军来说有军官总好过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40#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八话:勇敢的黑猪

咋看这作者胆子都不小啊


在中国都把“豚(译:此处是日语)”称为“猪”。
颜色和日本的猪不一样,全身漆黑。之前我一直以为猪都是白的(注①),因此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黑猪时还小小吃了一惊。
体形也和日本那种胖胖的猪不一样,比较细长,肉的味道非常好吃。
中国的山村里养猪的人家非常多,所以出去扫荡的时候士兵们经常会从村民家里偷拿猪。
住在敌占区里的人当知道日军就要打过来时,他们便会带上家庭财产、生产工具到安全的深山或者日军到不了的地方去避难。
如果日军进攻速度很快他们没时间带着家畜逃跑的话,就会把家畜放跑,因此我们也就有机会抓到猪了。
中国养猪的地方和日本不同,所有农家都是放进齐腰高的石墙里养。
中国农民抓猪、杀猪也是在同样的地方,所以猪们看到过自己同类的下场。当日军士兵向它们走过去时,它们很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小命难保了,往往会冲向日军士兵做垂死挣扎。
这份勇气可是和日本的猪比不上的,是真正的‘猪突’(注②)。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自己第一次杀猪时的教训。
在一座我已经记不得名字的山里有个小村子,经过的中队决定就在此处宿营。

正在给小日本留‘礼物’的民兵们


村里的人已经一个不剩的全都逃跑了,但我们依然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很可能埋有地雷,各户人家紧闭的大门后也通常挂有手榴弹,所以绝对不可以疏忽大意。
先派侦查小队进去挨家挨户搜索确定安全后,指挥官就会分配各分队住宿的房子。分配完毕后接着就要指派岗哨、准备炊事、士兵们忙得不亦乐乎。新兵会被分派去打水、寻找锅碗瓢盆等等各种重活杂活一大堆。
我为了准备晚饭,跑到一家离村子稍远的民房里去找锅子。
先前在行军时一直憋着的便意突然涌了出来,我于是跑到房屋侧面的石墙后面去解决。办完事起身后正要回去,突然有头大黑猪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跑到我跟前后立马低头吃我拉的排泄物。
还真是意外之喜啊,这个猎物倒是不错,今天晚饭就是它了……
我屏气凝神立在原地,偷偷从腰间抽出了刺刀。
可能是它还没察觉我的杀意,只管低头吃着,我悄悄从后面接近后,猛然对准它的脖子刺了过去。
“吱——!吱——!”
猪遭逢大变后大声惨叫着,猛地一下子就跳出了石头围栏,脖子上带着我的刺刀狂奔。
“停下——!”
反应过来的我又惊又急赶紧去追猪,可它却速度快多了,一眨眼功夫已经跑到村子外面去了。
“这下可惨了。”
对我来说麻烦的不是猪跑掉了,而是刺刀丢了!

三十年式刺刀


这把刺刀正式名称叫三十年式步枪刺刀,和步枪一样也归为武器。武器都是“天皇”所赐之物,是比士兵生命还要贵重的东西。
我立刻想到:这么重要的兵器丢失了,要怎么向上面交代啊!
我在村子里到处搜寻刺刀的踪迹,闻讯的战友们也兴奋地都分头帮我满村子的找猪,可我们到处找遍了也没找到那头猪。
我们四处搜寻,可很快天就黑了下来,没法再继续找了。
“脖子上插着刀,跑不了多远的。”
“到明天肯定就死了,一定可以找到的。”
耳边战友们的宽慰毫无用处,我满脑子都在想万一明天还是找不到的话我会被怎么处罚。
结果我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就得出发,所以趁天还没大亮,我一个人又去村子里到处搜寻,可无论在哪里都没有看到那头猪更别说刺刀了。
此时各小队都朝村子入口处的一条路上走去,准备集合出发了。
“检查各自装备,确认有无缺失。如果发现少了什么立即向我报告。”

日军集合


小队长的声音对我来说就如同晴天霹雳。
昨天那件事我还没报告小队长,我心存侥幸盼着今天早上就能找到。可事到如今一切都迟了,只能向小队长如实报告等着挨处分了。
“喂,斋藤,找到了哦。”
同期入伍的一等兵T提着把带血的刺刀向我这里兴奋地大嚷着跑了过来。
“找到了吗!太谢谢了!”
我不自觉得弯下腰举起双手收下了刺刀。
原来一等兵T早上去出恭,顺便就到昨天猪跑掉的地方一看,那头逃掉的猪居然已经死在了那里,而我的刺刀还插在它的脖子上。
也怪我太粗心了,怎么就没想到重新回那个地方去看一眼呢?
不管怎么样,我丢失的刺刀总算又回来了,这下我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了。
那头死掉的黑猪会在下个宿营点被分给全中队打牙祭,我始终记得它被绑在马背上时眼睛里那悲伤的眼神,似乎是在说“俺老猪可真倒霉啊”。

扛着两头中国传统黑猪的屠夫(清朝)


注①:日本“猪”与”豚”这两个字都有,但是含义却有所不同。在日文中豚才是家猪,猪反倒是野猪的意思。
日本最早饲养的和中国一样是亚洲野猪进化来的黑猪,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养猪很少,只有九州岛上才有饲养家猪的习惯。
因此日本大量饲养家猪已经是明治维新后,所饲养的品种主要是欧美引进的白猪。
而我们中国历史上养猪比日本广泛的多也早的多,以至于甲骨文中的家字就是屋里有猪的意思。

瓜岛之战后美军清点日军尸体,原图右侧有一堆日之丸,被人故意删掉冒充是志愿军的尸体


注②:猪突这个词,往往让大家联想到二战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发起的自杀式板载冲锋。
刚好这话主角之一又是刺刀,那就跟大家说说日军刺刀冲锋的事情。
和影视中日军动辄就端着刺刀冲锋不一样,日军在中国战场进攻时发动刺刀战的时候其实并不多。
日军发动刺刀战除了逼不得已时,一般都是在进攻突破了对方防线后,为了尽快摧垮敌方的意志才会发动刺刀战。
所以日军主动发起刺刀战时往往会都是优势明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它不会主动发起刺刀战。
相反八路军则是尽可能地设法与日军展开刺刀战,因为八路军缺乏弹药围攻战这种人数占优的战斗又打得多,肉搏战可以利用人数优势弥补双方的素质和装备差距减少伤亡。
日军确实在太平洋战场组织过多次自杀式的板载冲锋,这与日军一直强调进攻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也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迫使日军指挥官不得不这么做。
日军相对欧美军队缺乏重武器,所以希望靠人力来弥补这个差距,这也是日军对士兵训练特别严格的一个原因。但以人力补武器缺的思路用在守备岛屿上,却总因为薄弱的后勤造成日军没法配备相应的补给来支持长期坚守。

中途岛海战


当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夺得制海权后,守岛的日军都是在被切断了补给的情况下作战。所以为了将有限的食水弹药节约下来给精锐士兵以便能坚守更长的时间,日军指挥官会故意进行消耗冗余兵力的板载冲锋。
正可谓打死美军报国恩,死自己人就算帮他们报国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4 11:19 , Processed in 0.2697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