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口金紫祠:中国民间第一祠,人称“小金銮殿”,许国写有碑文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3011

帖子

97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2:5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这片藏匿在丛山之中的净土,一直是北方士族南迁避难的好地方。虽然清朝后期,徽州被咸同兵燹荼毒过,但这里依旧是全中国保存古建筑、古代文书最为丰富的地方。而在这些古建筑中,又属徽州的祠堂最为世人所称道。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徽州府歙县西乡(今属徽州区)的潜口金紫祠。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游览金紫祠之后,欣然徽墨题下“中国民间第一祠”。我相信,在读本文的很多人,对于这个“中国民间第一祠”会有疑义,也会罗列出徽州地区很多个祠堂,来与金紫祠进行对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既然金紫祠能得到苏士澍如此夸赞,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以目前的资料来看,金紫祠是徽州地区最大的祠堂,就这一点也便足够了。







先说说金紫祠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吧,其实金紫是“金紫光禄大夫”这个官职的简称。与金紫祠相类似的还有绩溪“金紫胡”,那也是因为这一支的先祖胡舜陟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潜口的金紫光禄大夫是指由唐模始迁潜口的汪叔敖,他被南宋皇帝追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而汪叔敖能被追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是因为他所生养的四个儿子,个个都是朝廷的栋梁。长子汪若容,南宋枢密直学士;次子汪若泉,南宋右司谏;三子汪若虚,官至宣仪郎;四子汪若思,南宋文明殿大学士。汪叔敖死后,四子汪若思奏请皇帝批准,建了一座金紫院,里面是汪叔敖的墓祠,供奉着汪叔敖的神像,这便是金紫祠所谓的“宋敕建”。不过,这个金紫院和,明代的金紫祠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







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的建筑物都是沿着中轴线对称排列的,而金紫祠亦有明显的中轴对称。你步入金紫祠的时候,稍微留神就能发现,那甬道便是中轴线。牌坊、三源桥、旗杆、棂星门、戟门、石碑亭……莫不两边对称。这种对称式的做法,不知道当时的建造者们是否是参考了紫禁城的设计?在徽州乡野间,人们因为这种强烈的中轴对称,把金紫祠叫做“小金銮殿”。不过,鄙人浅以为,这个称谓必然是后世人所为,若是皇朝时代,胆敢如此称呼,怕是脑袋难以保存了。







越过金紫祠坊,踏上三源桥,穿过棂星门,汪氏家庙四个硕大无比的字嵌在匾额之中,默默向来访者,告知祠堂的宗族姓氏。其实这个“汪氏家庙”和后面“越国世家”两块匾,都曾被劈去一部分,用作他用,只是匠人的技艺高超,修复过后,一般人看不出来。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怎么看都觉着变扭,那是因为旧有的那对石狮子现在存在歙县博物馆。围墙墙檐下有一圈砖雕,看风格是典型的明代窑前雕刻手法,不过应该是后人修缮时候做的。这倒是值得我点赞的地方,修旧如旧,这些细节上都保留着金紫祠明代建筑物的风格,确实不错。







第二进里的碑亭,左右各有一座,石碑上的文字,分别由万历朝的次辅歙县人许国,和万历朝南京兵部尚书婺源人汪应蛟书写。潜口汪家缘何能得到这两位庙堂高官青睐,撰写碑文呢?因为这个家族那真的是人才辈出!前面说了汪叔敖四个儿子都是国之栋梁。到了明代永乐年间,金紫汪有后裔汪善,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将紫金院修缮。后又有汪弘仁、汪弘义兄弟,在正德年间,把紫金院迁回村内。到了嘉靖朝,时任工部都水司郎中汪文显组织村民,一同兴建金紫祠。但汪文显修祠事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其次子汪一中在江西按察司副使任上,被乱匪所杀,遭此变故,于是金紫祠被迫停工。一直到万历年间,汪文显的第三子汪一诚接过父亲的事业,终于在万历23年修好了金紫祠。因为汪一诚做过上林苑署正,被尊称为“上林公”。这些事迹,许国在《金紫祠记》中都有详细记载。





整个金紫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前后共有7进,如此恢弘的祠堂,放眼全国都是鲜有的。在抗日战争时期,金紫祠曾经是新四军一支队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金紫祠一直是潜口粮站所在地,还被改成过粮站职工宿舍和仓库。想想,也唯有金紫祠这样的建筑物,才既能藏下雄兵“百万”,又能收纳粮食“万石”。趁着没有游客的时候,独自漫步金紫祠内,你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撼,你更会被徽州士族那种团结一致做一件事的精神所感动。





走到寝殿,原本打算回头,没想到,边上还有个侧门。尝试着从此处继续往里走,穿过回廊,前面是一座坐西朝东的汪王庙。庙虽不大,却是徽州汪姓后裔对于这位保一方平安的“太阳菩萨”,最为崇高的敬意。金紫祠如此集宗祠和庙宇于一体,虽说也是因为汪华本就是他们的祖先,但也确实让我惊讶了一番。







写罢此文,对于歙西之富饶有了进一步深刻的印象。吾乡在歙南,别说财力有所不逮,便是这样一大片平坦之地,用于营造祠堂,也恐非歙南山中人所能奢望的。保留一座祠堂,留存一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血脉,挺好。
本文参考文献资料:
汪晓东先生所著《徽州古祠堂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汪氏潜口金紫祠为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6 00:22 , Processed in 0.2629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