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3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淮桃李,半出其门”的徐淮校长

[复制链接]

2486

主题

57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2 00: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战期间,省立六中更名为省立四临中,徐淮继任校长,且在四临中校长这一职位上连任二十八年之久。这在安徽全省,可谓是在同一所中学任职最长的校长。


  徐淮,字连江(1895—1979),阜阳人,祖居城内小隅首北街东的一座古老宅院。徐淮先生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林科,在校期间曾赴日本北海道林区实习。归国后,即被安徽省第一林业局聘为技士,之后又曾继任省立第一农校森林科主任、安徽省第一高级农校校长和阜阳省立六中校长。


  徐淮校长在省立六中与省立四临中主持工作期间,聘任教师一贯本持“尊重知识,唯才是聘”的原则,一定要遴选在阜阳和省内教育战线上有高声望、高水平、高人品的教师。对缺乏教育经验、不称职者,虽有私交,也断然拒之于门外。诸如当时在四临中任数、理老师的胡乐菁先生,教“公民”课的江肇民先生,教史、地课的郭宪文先生,教音乐课的屈秉国先生,皆是阜阳,乃至全省的名牌教师。他们均被徐校长高薪聘入四临中传道授业。


  据四临中校友解广润(1946年毕业,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电力学院、武汉大学副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高等学校电力类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回忆,四临中的老师们教授课业十分得法。例如胡乐菁先生在教授数、理时,无论多么深奥的内容,一旦由他讲出,总是变得轻松而易懂,听起来生动而有趣。他在课堂上,不单是传授知识,更侧重的是讲清思路、讲明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常常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同一道难题,使学生茅塞顿开。故其数理教学水平,不仅在皖北中教界首屈一指,而且在安徽全省也是凤毛麟角。


  又如教史、地课的郭宪文先生,他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山脉、河流、生物、矿藏,乃至人文概况、名胜古迹等等,都了如指掌,简直就是一部活地图、活史书。讲历史,他能对世界上下几千年的大事件如数家珍;讲地理,他不看地图原本,就能在黑板上用五彩粉笔,信手勾勒出纵横数万里的中国或世界地图。真可谓得心应手,挥笔自如。


  再如音乐教师屈秉同,他不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而且爱国爱民,经常教唱一些抗日救亡的进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大大激发了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正是由于四临中拥有这样一批优秀而又爱国的良师,故而在那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该校方才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卓越人才。如首届毕业生解广润,曾出任武汉水电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张开石,曾出任国防科委研究员;牛维鼎、宁挺、罗文博等,均是阜阳师范学院(今阜阳师范大学)教授、副教授;胡铁华,曾是阜阳电大教授;鹿啸忠,为原阜阳教育学院教务长;张昌龄,为《经济日报》总编;李纪,为南京《青春》杂志总编;苏钟,为《安徽文学》高级评论员。总之,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在徐校长和四临中老师的培育下,最终多成为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6

主题

57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2 00:56:29 | 只看该作者
  在抗战前后,省立四临中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卓越人才,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在阜阳地区乃至省内享有这么高的声誉,都与徐淮校长一贯坚守“以德育人,从严治校”的方针和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

  首先,徐淮校长在主持省立四临中期间,对新生录取的大门,一向把持较严。他始终秉持“择优录取,以试卷分数为准”的铁律。

  在每年度的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两大原则:一、不徇私情。一次,他侄女考试分数未达录取线,便被拒于校门之外。其间,虽有徐姓长辈说情,也终未被录取。二、不畏权势。1943年,阜阳驻军一位军长的少爷报考四临中高中部,也因考试分数不够而未被录取。在招生期间,对阜阳当地一些绅士、官员的请托信函,徐是一概不拆阅、不回复。

  其次,徐淮校长还一贯勤恳治校、严肃校风校纪。每当新生入校之前,他都要对学生亲自面试。入校之后,新生班的班主任与级任导师,总是由他亲自担任。所以,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思想状况都了如指掌。平时,学生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必须按时参加早操与晚点名。前者是为了让学生勤于身体锻炼,后者则是为了防止学生外宿,以至寻花问柳彻夜不归。

  在严肃校纪方面,徐淮校长更是以身作则、一视同仁、铁面无私。凡四临中的学生,不论是军长的少爷,还是自己的子女,都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校规校训,不许享有任何特权。如当时驻阜国军副军长侯镜如的少爷侯伯宇(时年约十二三岁),考入该校初中班后,就餐、睡觉都与班里同学在一起。平时的穿着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穿着学校统一规定的草绿色土布军装。节假日侯镜如的侍卫来校接侯伯宇回家时,侍卫的坐骑都拴在校外,不得进入校园。卫兵也只准在学校门口的休息室坐等,不许进入学生宿舍或教室。这种一律平等而又严格的校规校纪,在当时的阜阳,乃至全省的中等学府,都是绝无仅有的。正因为四临中有着如此严肃的校规校纪,侯伯宇才时时处处不自居自傲,而是多年如一日地严格自律,认真攻读,虚心求教,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国内的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曾被西北政法学院聘任为副教授。

  徐淮校长的女儿徐树英在该校就读期间,也毫不例外,与其他同学一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不但从不迟到、早退,而且打扫室内外卫生和进行集体劳动时,也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就连平时的衣着打扮,也都和其他女生一样,没有丝毫特殊之处。

  另外,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徐淮校长还制定了一整套奖勤罚懒的制度。如凡是每学期在班内考试总成绩前五名,又操行端正、为集体服务热情者,则定为优秀生,给予奖励。对于中文、英语和数学三门主科有一科不及格者,则必须责令其留级。

  徐淮校长的以身作则、勤恳治校,还表现在如下方面。

  他与教导主任叶延昶既担任学校行政、教务领导工作,又分别兼任着生物、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分别兼任高、初中新生班级导师。他们不仅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对学生循循善诱地教导,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带头遵守校规,与学生同甘共苦。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总是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包括每天的升旗仪式,因为国旗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学生一起参加每天的升旗仪式,便可使学生天天想着国家与民族,从而增强爱国情感与抗日胜利的信念。

  当时,由于日寇的侵略与封锁,学校的生活十分艰苦,每餐八人一桌,浅浅四盘素菜。徐淮校长与学生在饭厅同桌进餐,同甘共苦,毫不特殊。因而,同学们虽然生活苦些,但是个个精神振奋,毫无怨尤。而学校的老师,更像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知识与心血,浇灌和培育着千万株桃李。故四临中校长徐淮,一向享有“江淮桃李,半出其门”的美誉。(史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6 15:57 , Processed in 0.2091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