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愈与宣城

[复制链接]

2138

主题

2543

帖子

80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2: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宣城,古称宛陵。元代张师愚《宛陵群英集序》云:“宛陵山水之胜,闻于东南。人生其间,必有魁奇秀伟之士。”韩愈(768—824),字退之,《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年十三,自河阳从其嫂郑氏就食宣城,凡七稔而学成以去”,57年人生约有八分之一的时间(13岁至19岁及23岁)在宣城度过。韩愈在宣城期间不仅受宣城文风的薰陶,而且始受唐代古文运动先驱影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造就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完成了科举考试前的教育,同时结识了一大批与宣城有关联的江南籍文人,为其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静心勤学苦练

  “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的前半生坎坎坷坷,不足3岁父亲韩仲卿就去世,由长兄韩会抚养。韩会年长韩愈31岁,大历九年(774)以“文学才望”为宰相元载所青睐,任起居舍人,官居六品,韩愈随兄嫂居住在京城长安。大历十二年,韩会因“元载案”牵连被贬到韶州(今广东韶关)任刺使。韩愈随兄嫂移居韶州。大历十四年,韩会病死韶州。韩愈随兄嫂郑氏将韩会归葬老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建中二年(781)正月,藩镇李惟岳、田悦、李正己等发动叛乱(李希烈、朱滔、王武俊发动叛乱为建中三年),韩愈和侄儿韩老成不得不随嫂子郑氏携百口之家离开老家避乱宣城。

  韩愈与其嫂郑氏、侄儿韩老成避乱宣城,主要原因有,韩氏家族与宣城有较深的渊源,且留有深厚的人脉资源。韩愈的叔叔韩云卿上元二年(761)调任宣州广德县令,韩少卿曾担任过宣州当涂县丞,韩绅卿曾任扬州高邮县尉,父亲韩仲卿至德二年(757)调任饶州鄱阳县令,韩家对上州大郡宣州(宣城郡)治所宣城县比较熟悉;韩家在宣城有家业。韩家在宣城的家业,史料没有明确记载,综合各种史料分析,可能是上元二年(761)左右,韩愈长兄韩会为避“刘展兵变”从南京逃至宣城期间所置。此间,浙西道曾迁至宣城五年(761年至765年)。很多避乱江南的中原人士多置办家业,如:柳宗元父亲柳镇在宣城就置办有家业,韩会和柳镇又是好朋友。

  从史料记载及韩愈诗文中,可知韩愈避乱宣城之前,主要生活在河阳、长安、韶州等地,生活极其艰辛且动荡不定。韩愈在《祭十二郎文》《祭郑夫人文》《复志赋》《上兵部李侍郎书》等文中多有自述。如韩愈在《复志赋》中回忆道:当我从开始记事起,就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坎坷。那时还未满十岁,我兄韩会坐元载案,我随他南迁韶州。越长江滔滔惊波,涉洞庭漫漫水域,跨五岭绵绵峰峦,一直到韶州曲江县才安定下来。不多久,我兄病亡,我随嫂郑氏携幼侄扶兄柩归葬河阳。恰遇中原战乱,不得北归,只能在宣城避乱。用韩愈自己的话讲,“就食”宣城之后,才结束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勤练讲习,探求先贤圣经的深奥道理。

  深厚文学功底

  韩愈来宣城之前,虽然7岁时有从学于长兄韩会的经历,但是,从韩愈避乱宣城之前13年的经历来看,除了生活在京城长安3年左右的时间相对安稳外,其余的时间,韩愈要么年幼无知、要么在动荡流离中度过,极尽坎坷和磨难,不大可能有良好的条件进行系统的学习。韩愈在《上兵部李侍郎书》《答崔立之书》《欧阳生哀辞》等文中称,自己十五六岁时还“于时事都不通晓”“未知人事”“未接人事”。韩愈学生皇甫湜在《韩文公神道碑》称韩愈“七岁属文,意语天出,在《韩文公墓铭》称韩愈“七岁好学,言出成文”,不仅不符合韩愈当时的处境,而且与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述“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相矛盾,应是学生对先师溢美之辞。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考证:韩愈的系统学习始于宣城,“公之为学,正在就食江南时也”。

  韩愈“就食”宣城在“安史之乱”后,宣城为宣歙道、宣州(宣城郡)治所所在地。《新唐书·地理志》载:天宝十一载(752),宣州人口88.5万,仅次于京城长安和陪都洛阳,位于全国第三。宣城相对安定的社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对北方文士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周边州县的文人也都向宣城集中,与宣城结上渊源的名家、大家辈出,他们或仕宦、或漫游、或避乱于宣城,在宣城优美的山水间,追慕宣城文化传统高雅脱俗之风,仿效兰亭宴集的风流雅韵,频繁开展诗酒文会,对宣城的文风兴盛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整个社会又起到了一种倡导与示范作用。韩愈18岁时在宣城所作的《芍药歌》,也是韩愈所作的第一首诗歌可能是作于诗酒文会。唐代的学生不似今天主要依赖于老师授业,主要自学为主,且环境影响至关重要,“诗文习业,所赖于师承者少,所赖于环境之陶冶者则甚大”。《中国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指出:在一个教育机会尚未均等之国家,如中国者,关于人物之产生,环境占特大之势力,而遗传失去发展之机会。如有一人,生长于缺乏教育机会之穷乡僻壤中,虽为天才,亦难免湮没无闻。反之,如有一人,生长于文化之中心,并得继续享受完美之教育,虽属中资,亦可成为出类之人。因此,可以讲如果说齐鲁文化土壤培育了“万世之师”孔夫子,宣城深厚的文化土壤哺育韩愈这颗文化大树。

  师从古文先驱

  韩愈“就食”宣城期间的拜师,从社会层面来讲:得益于安史之乱后,大批文学巨匠会聚宣城及周边地区提供的便利;从个人层面来讲,一是得益于宣州剌史孙会、皇甫政等地方官员的赏识、荐举。长庆三年(823),孙会的儿子孙公乂任京兆尹户曹时,与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结交,并深得韩愈信任。可能是源于兴元元年(784)左右,孙公乂的父亲孙会任宣州刺史,对“就食”宣城少年韩愈的关照。二是得益于韩愈的父辈及长兄韩会人脉关系。韩愈受萧颖士、李华的影响源自韩愈的叔叔韩云卿和兄长韩会的关系;韩愈师爷独孤及对韩愈的影响源自另一位古文运动先驱者梁肃。梁肃不仅与韩愈长兄韩会是多年的好朋友,而且梁肃本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先驱,韩愈的文章和文学观念同梁肃一致。贞元八年(792)进士科考试,梁肃任副考官,礼部侍郎陆贽任主考官,由于梁肃的举荐,韩愈第四次参考进士科考试终于及第。韩愈恩师萧存,与韩愈兄长韩会友善。因韩会的关系,韩愈少年时代即为萧存所知,并深受萧存的影响。元和十五年(820),萧存的几个儿子已先死,只有一个女儿尚在,韩愈还在经济上接济过他的家。

  奠定人缘基础

  韩愈一生中与江南籍或有“就食”江南经历的文士关系密切。贞元十八年(802),韩愈给同年进士、宣州判官崔群《与崔群书》自述中,为我们今天研究韩愈“就食”宣城期间的交友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韩愈和柳宗元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韩愈为主将,柳宗元是副将,人称韩柳。据史料深入分析,韩愈与柳宗元第一次见过面可能始于韩愈长兄韩会任起居舍人、柳宗元父亲任长安主簿时,只不过韩愈此时最多9岁,柳宗元最多4岁,两人真正交往应为韩愈“就食”宣城期间。韩愈与柳宗元的交往源于韩愈兄长韩会与柳宗元父亲柳镇间的关系,进而韩愈与柳宗元相识。柳宗元的家和韩愈家一样,与宣城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柳宗元的伯父柳颐曾任宣州宁国丞,从叔李氏子曾任宣州旌德尉,柳宗元堂兄柳元方曾以门荫调补宣州溧水尉,柳宗元父亲柳镇曾任宣州宣城县令。柳宗元父亲柳镇生前友人中就有韩会和韩愈。正是因为这层关系,韩愈虽然只比柳宗元大五岁,柳宗元每次给韩愈写信时,总是很谦虚地称呼韩愈为“丈”,就是前辈、长辈的意思。韩愈与以古文知名当世的苏州“贡生”李观、泉州“贡生”欧阳詹皆为贞元八年(792)同榜进士。韩愈与李观同为梁肃弟子,欧阳詹在国子监四门助教任上,曾率领生员上书,大力推荐韩愈为四门博士,全力支持和参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

  韩愈与曾“就食”江南的著名诗人窦牟的交往始于建中四年(783年),韩愈时年17岁时,窦牟已36岁。韩愈《祭窦司业文》自称:“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自视雏般,望君飞鸿;四十余年,事如梦中。”生动说明了韩愈与窦牟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

  韩愈对湖州籍诗人孟郊极为仰慕,与郡望苏州的张籍则为亦师亦友关系。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经孟郊介绍,韩愈与张籍相识,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亲密关系,终且一生交情都不曾改变。

  著名古文家皇甫湜为韩愈门下著名弟子,与柳宗元、韩愈学生兼侄女婿李翱等人,积极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旧唐书·韩愈传》载:后学之士,取为(注:韩愈)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韩愈就食“宣城”期间,深受宣州地方官员的赏识,并获荐参与科举考试。

  韩愈就食“宣城”期间,并不非今人想像中的“孤苦伶仃”,用今天的财富标准,至少是个“中产”以上的家庭,否则,韩家难以供养百口之家,韩愈也没有替心求学、拜师求学、结识友人的经济条件。韩愈出身于名门望族——昌黎韩氏,先祖韩演汉顺帝时曾为丹阳郡太守(郡治宣城),高祖韩晙为唐代雅州都督,曾祖韩仁泰为曹州司马,祖父韩叡素为桂州长史,父亲、叔叔和长兄在当时特别是在宣州一带有一定的声望,这些都说明韩家在当时的宣州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宣州地方官赏识“就食”宣城韩愈的原因。

  贞元二年(786),韩愈在宣州刺史皇甫政举荐下,以宣州“贡生”之名至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韩愈前三次考试均以失败告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査屏球总结韩愈科举考试屡试不中的主要原因,认为是韩愈备试求学时,远离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应试修业的文化圈,而是沉浸于自己有别于应试修行、偏向流行文化的治学体系。

  韩愈一生对宣城哺育之恩终身怀念,视宣城为其第二故乡。长庆三年(823),距离韩愈最后一次离开宣城33年,也即韩愈去世前一年,他的侄孙韩湘(小名爽,亦有诗存世)进士及第回宣城,临别时,家人为他设宴饯行,韩愈动情地写下《示爽》一诗,诗中充满对宣城的思念。“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并说自己还打算“有路即归田”,诗中还特别自注:“宣城在江之南,愈有别业在焉。”韩愈离开宣城后,宣城人民将韩家韩氏祖业称之为“昌黎别业”。明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林有孚、摄宁国府知府魏浚改敬亭山翠云庵为韩公别业,以祀韩愈。嘉靖十八年(1539),宁国府通判何其高、知府曹迈于敬亭山下重建昌黎别业。翰林院编修邹守益撰《韩公别业记》。官府和民间先后设五贤祠、七贤祠和十贤词祭祀韩愈。韩愈在宣城学习、生活、交友的情形,历代地方史籍记载的只是纸言片语,其祖业明代时已“旧址莫稽”。2014年,根据有关史料所记大致方位,在敬亭山南麓开始重建“昌黎别业”,同时新建“韩愈文化园”,再现韩愈与宣城的血脉相连的关系,并于2015年10月25日举行了开园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5 16:52 , Processed in 2.6797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